一种阻尼转动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83924发布日期:2022-02-12 12:3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尼转动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尼转动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支架。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智能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人们使用移动终端的频次越来越高。然而,手臂长时间地手持移动终端容易感到疲劳,另外,人们在手持移动终端时,不便于解放出双手去做其他事情,降低了人们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故此,普通手机支架得到了快速地发展。考虑到人们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遇到手机没电,需要临时充电的情况,为及时补充电量,无线充手机支架也逐渐问世。
3.为方便具有较好的视角,无论上述哪款手机支架,其支撑角度通常可以调整,但其一般只是在事先设置好的几个目标角度上进行调整,也即角度的调整不够灵活方便;或者,支架采用轴承与螺丝的配合来实现支撑座在某一个角度范围内的任意角度调节,但这样,容易存在转动到目标角度后难以长久地进行固定支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支架的转动结构角度调整灵活性和支撑稳固性不够的技术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阻尼转动结构,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6.所述阻尼转动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阻尼连接轴,在所述阻尼连接轴活动插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后,所述阻尼连接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阻尼连接轴能围绕所述阻尼连接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阻尼转动。
7.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于所述阻尼连接轴的轴向,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分别开设有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且两者之间存在轴向间隙;
8.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所述阻尼连接轴的轴向开设有第三插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插接于所述轴向间隙,且所述第三插接孔与所述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相通;所述阻尼连接轴顺次活动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孔、第三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并能在周向旋转后通过卡扣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
9.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三插接孔的孔壁上凸设有至少一个卡钩,各所述卡钩围绕所述第二插接孔的中心线布置;所述阻尼连接轴的插入端的外周壁上凸设有至少一个卡扣,在所述阻尼连接轴插入所述第二插接孔内并周向旋转后,所述阻尼连接轴能通过所述卡扣与对应的所述卡钩之间的扣接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
10.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于所述阻尼连接轴的轴向,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还分别开设有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的槽底开设有所述第一插接孔,所述第二避让槽的槽底开设有所述第二插接孔;所述阻尼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容置于所述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内。
11.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阻尼转动结构还包括盖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座的第一装饰件;于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侧,所述第一装饰件上凸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阻尼连接轴的与插入端相对的一端周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避让槽内开设有第二开口,在所述阻尼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扣接时,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对接并相通,且所述限位凸起一部分插接于所述第一开口,一部分插接于所述第二开口。
12.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阻尼转动结构还包括盖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座的第二装饰件;于靠近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一侧,所述第二装饰件上凸设有导向连接件;于所述第二插接孔的外围,所述第二避让槽沿轴向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一侧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连接件顺次插接于所述连接孔和所述导向槽,以使所述导向连接件盖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座,并能随所述阻尼连接轴的转动沿所述导向槽滑动。
13.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阻尼连接轴包括轴本体和套设于所述轴本体的阻尼环,所述阻尼环与所述第三插接孔的孔壁紧配合。
1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支架,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包括支撑座、无线充底座和上述的阻尼转动结构,所述阻尼转动结构的第一连接件连接有所述支撑座,第二连接件连接有所述无线充底座。
15.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架还包括连接所述无线充底座和所述支撑座的导线;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第三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接座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并开设有与所述轴向间隙相通的过线孔;于所述第三插接孔的外围,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形成有与所述过线孔相通的过线槽;所述过线槽和所述过线孔共同形成供所述导线穿设的过线通道。
1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支架,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包括支撑座、底座和上述的阻尼转动结构,所述阻尼转动结构的第一连接件连接有所述支撑座,第二连接件连接有所述底座。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尼转动结构及具有该阻尼转动结构的支架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18.该阻尼转动结构通过将阻尼连接轴活动插接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再将阻尼连接轴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件上,以使第一连接件能随阻尼连接轴围绕阻尼连接轴的轴线与第二连接件进行相对的阻尼转动,由此,在进行第一连接件的角度调节时,只需直接转动第一连接件,即可根据实际需要实现第一连接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的任意角度调节,且能确保第一连接件在调节到位后,稳定地固定在目标位置,总之,能方便灵活地调节第一连接件的角度,并确保第一连接件的支撑稳固性。
19.对应地,采用该阻尼转动结构的支架,即能通过直接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件上的支撑座,以灵活地调节支撑座的角度,并确保支撑座的支撑稳固性。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阻尼转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图1中阻尼转动结构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23.图3是图1中阻尼转动结构去掉第一装饰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图1中阻尼转动结构去掉第二装饰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图2中阻尼连接轴的轴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图2中第一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图2中第一装饰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8是图2中第二装饰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9是图2中阻尼连接轴与第二连接件插接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10是图2中第二连接件有导线通过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具有图1中阻尼转动结构的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附图中的标号如下:
33.1000、支架;100、阻尼转动结构;200、支撑座;300、无线充底座;400、导线;
34.1、第一连接件;11、第一连接座;111、第一插接孔;112、第一避让槽;113、第二开口;114、第一凸环;115、安装孔;12、第二连接座;121、第二插接孔;122、第二避让槽;123、卡钩;124、连接孔;125、第二凸环;13、第三连接座;131、过线孔;14、轴向间隙;
35.2、第二连接件;21、第三插接孔;22、导向槽;23、过线槽;24、连接部;25、内壳;
36.3、阻尼连接轴;31、轴本体;311、卡扣;312、环形凹槽;32、阻尼环;33、第一开口;
37.4、第一装饰件;41、限位凸起;42、固定件;
38.5、第二装饰件;51、导向连接件;6、内盖;7、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3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
40.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1.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安装于”或“设置于”或“连接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或间接位于该另一个元件
上。例如,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或间接连接到该另一个元件上。
42.此外,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4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阻尼转动结构100,如图1至图4所示,该阻尼转动结构100包括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和阻尼连接轴3,在阻尼连接轴3活动插接于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后,阻尼连接轴3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上,且第一连接件1和阻尼连接轴3一起能围绕阻尼连接轴3的轴线与第二连接件2相对阻尼转动。
44.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插接于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之后,在外力的作用下,阻尼连接轴3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阻尼连接轴3顺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后,可以与第一连接件1固定连接。其中,该固定连接方式实际上不限于卡扣连接、磁吸连接、粘合连接、螺纹连接等方式。
45.可以理解地,因阻尼连接轴3与第一连接件1固定连接,故此,阻尼连接轴3相对于第一连接件1不动;但阻尼连接轴3与第二连接件2是活动插接,故此,阻尼连接轴3可以相对于第二连接件2转动,所以,在阻尼连接轴3的联动下,围绕阻尼连接轴3的轴线,第一连接件1可以和阻尼连接轴3一起相对于第二连接件2转动,以此在完成整体安装后,即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直接转动第一连接件1来灵活地调整第一连接件1的角度。
46.还可理解地,阻尼连接轴3与第二连接件2之间的相对转动为阻尼转动,也即,只有在外力的作用下,阻尼连接轴3与第二连接件2之间才能相对转动,进而第一连接件1才能相对于第二连接件2转动,以此当第一连接件1调整到合适的角度时,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第一连接件1即可始终保持在目标角度状态下的位置上,从而利于实现定点支撑的稳固性。
47.综上,相比现有技术,该阻尼转动结构100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阻尼转动结构100通过将阻尼连接轴3活动插接于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再将阻尼连接轴3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上,以使第一连接件1能随阻尼连接轴3围绕阻尼连接轴3的轴线与第二连接件2进行相对的阻尼转动,由此,在进行第一连接件1的角度调节时,只需直接转动第一连接件1,即可根据实际需要实现第一连接件1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的任意角度调节,且能确保第一连接件1在调节到位后,稳定地固定在目标位置,总体上,该阻尼转动结构100能方便灵活地调节第一连接件1的角度,并确保第一连接件1的支撑稳固性。
4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10,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49.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6所示,第一连接件1包括第一连接座11和第二连接座12,于阻尼连接轴3的轴向,第一连接座11和第二连接座12分别开设有第一插接孔111和第二插接孔121,且两者之间存在轴向间隙14。可以理解地,第一插接孔111通过轴向间隙14与第二插接孔121相通。
50.如图2和图10所示,第二连接件2沿阻尼连接轴3的轴向开设有第三插接孔21,其中,第二连接件2沿阻尼连接轴3的径向插接于轴向间隙14。需说明的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9所示,第二连接件2包括连接部24,其中,连接部24插接于轴向间隙14,且轴
向间隙14适配于连接部24。
51.为实现阻尼连接轴3与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的活动插接,在第二连接件2插接于轴向间隙14后,第三插接孔21与第一插接孔111和第二插接孔121相通,且阻尼连接轴3顺次活动插接于第一插接孔111、第三插接孔21和第二插接孔121,以此,阻尼连接轴3在周向旋转后,能通过卡扣结构(图未示)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上。
52.需说明的是,阻尼连接轴3可以卡扣于第一连接座11,也可以卡扣于第二连接座12,以与第一连接件1固定连接。还需说明的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11、第二连接座12和第二连接件2的连接部24均呈环状结构,且三者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以此确保能顺畅地转动角度,且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外观视觉效果更佳。
53.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6所示,为实现将阻尼连接轴3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上,第二插接孔121的孔壁上凸设有至少一个卡钩123,各卡钩123围绕第二插接孔121的中心线布置。如图2和图5所示,阻尼连接轴3的插入端的外周壁上凸设有至少一个卡扣311。其中,如图2、图4和图6所示,在阻尼连接轴3插入到第二插接孔121内,并围绕阻尼连接轴3的轴线进行周向旋转后,阻尼连接轴3能通过卡扣311与对应的卡钩123之间的扣接,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上。
54.可以理解地,在阻尼连接轴3顺次活动插接于第一插接孔111、第二插接孔121和第二插接孔121后,将阻尼连接轴3进行周向旋转(具体可以为顺时针旋转)一个角度,阻尼连接轴3上的卡扣311即可与第一连接件1的第二连接座12上对应的卡钩123相扣接,以此限制阻尼连接轴3的轴向移动,并将阻尼连接轴3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座12上,进而实现阻尼连接轴3和第一连接件1的固定连接。
55.需说明的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卡钩123和卡扣311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且卡钩123围绕第二插接孔121的中心线均匀布置,卡扣311围绕阻尼连接轴3的中心线均匀布置。更具体地,为简化整体结构,及确保可靠性,如图4至图6所示,卡钩123和卡扣311的数量均为3个。
56.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图4和图6所示,为使该阻尼转动结构100的结构更加紧凑、外观效果更佳,于阻尼连接轴3的轴向,第一连接座11和第二连接座12还分别开设有第一避让槽112和第二避让槽122。具体地,第一避让槽112开设于第一连接座11的远离第二连接座12的一侧,第二避让槽122开设于第二连接座12的远离第一连接座11的一侧。
57.如图2至图4、图6所示,第一避让槽112的槽底开设有第一插接孔111,第二避让槽122的槽底开设有第二插接孔121。其中,阻尼连接轴3的两端分别容置于第一避让槽112和第二避让槽122内。也即,阻尼连接轴3插接于第一连接件1的内部。
58.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7所示,为使该阻尼转动结构100具有更好的外观视觉效果,阻尼转动结构100还包括盖设于第一连接座11的第一装饰件4。另外,为提高该阻尼转动结构100的可靠性,于靠近第一连接座11的一侧,第一装饰件4上凸设有限位凸起41。对应地,如图2、图3和图5所示,阻尼连接轴3的与插入端相对的一端(也即靠近第一装饰件4的一端)周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33;如图3和图7所示,第一避让槽112内开设有第二开口113,在阻尼连接轴3与第一连接件1扣接时,第一开口33与第二开口113对接并相通,且限位凸起41一部分插接于第一开口33,一部分插
接于第二开口113。
59.可以理解地,在阻尼连接轴3与第二连接座12相扣接时,限位凸起41插接于第一开口33和第二开口113形成的开口槽内,以此在阻尼连接轴3不能相对于第二连接座12做轴向移动时,能进一步限制阻尼连接轴3相对于第一连接件1发生周向转动,进而进一步保证阻尼连接轴3和第一连接件1之间的相对静止关系,最终保证第一连接件1的支撑稳固性。
60.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为加强连接强度,提高整体结构的可靠性,如图2和图3所示,于第一插接孔111的外围,第一避让槽112的槽底沿其轴向凸设有第一凸环114,其中,第一凸环114上开设有上述第二开口113。
61.另外,为将第一装饰件4盖设于第一连接座11上,如图3所示,第一凸环114上开设有安装孔115;对应地,如图2和图7所示,于靠近第一连接座11的一侧,第一装饰件4上凸设有固定件42,其中,固定件42插接于安装孔115内,以将第一装饰件4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座11上。具体地,固定件42可以为螺纹件,安装孔115可以为螺纹孔。
62.需说明的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为提高整体结构的可靠性,及同时为简化结构,安装孔115和固定件42均设置有三个,其中,三个安装孔115围绕第一凸环114的中心线均匀分布,三个固定件42围绕第一装饰件4的中心线均匀分布。可以理解地,通常,第一凸环114的中心线和第一装饰件4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63.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8所示,同理,为使该阻尼转动结构100具有更好的外观视觉效果,阻尼转动结构100还包括盖设于第二连接座12的第二装饰件5。其中,于靠近第二连接座12的一侧,第二装饰件5上凸设有导向连接件51;对应地,如图4、图6和图9所示,于第二插接孔121的外围,第二避让槽122沿轴向开设有连接孔124,第二连接件2靠近第二连接座12的一侧上开设有导向槽22,其中,导向连接件51顺次插接于连接孔124和导向槽22。
64.这样,通过导向连接件51与对应连接孔124的插接,即可使导向连接件51盖设于第二连接座12,同时,通过导向连接件51与导向槽22的插接,即可使第二装饰件5在第一连接件1相对于第二连接件2的转动过程中,能随阻尼连接轴3的转动沿导向槽22滑动。可以理解地,第二装饰件5相对于第一连接件1和阻尼连接轴3静止,相对于第二连接件2可以在导向槽22限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也即,通过导向连接件51和导向槽22之间的插接,可以引导第一连接件1在相应的角度范围内做任意角度的转动调节。
65.需说明的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导向连接件51与连接孔124插接的部分开设有外螺纹,连接孔124为螺纹孔,也即,导向连接件51和连接孔124为螺纹连接关系;另外,导向连接件51与导向槽22插接的部分为光杆结构,导向槽22为光槽结构,也即,导向连接件51和导向槽22之间为单纯的凹凸配合结构。更具体地,导向槽22为圆弧形槽,且与导向连接件51适配,以供导向连接件51在导向槽22内滑动。其中,导向槽22的对应的角度即为第一连接件1可以转动的最大角度。通常,通过导向槽22限定的角度范围,会符合广大用户使用支架时经常调整的角度范围。
66.另外,为进一步确保整体结构的可靠性,及第一连接件1的支撑稳定性,如图6、图8和图9所示,导向连接件51、连接孔124和导向槽22均设置多个,其中,所有导向连接件51围绕第二装饰件5的中心线均匀布置,所有连接孔124围绕第二插接孔121的中心线均匀布置,所有导向槽22围绕第三插接孔21的中心线均匀布置。优选地,导向连接件51、连接孔124和
导向槽22的数量均为3个,第二装饰件5的中心线、第二插接孔121的中心线及第三插接孔21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67.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加强连接强度,提高整体结构的可靠性,如图6所示,于第二插接孔121的外围,第二避让槽122的槽底沿其轴向凸设有第二凸环125,其中,第二凸环125上开设有上述连接孔124。另外,第二凸环125靠近第二插接孔121的孔壁上,延伸设置有卡钩123的一部分。
68.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为实现阻尼连接轴3的阻尼转动作用,阻尼连接轴3包括轴本体31和套设于轴本体31的阻尼环32,其中,阻尼环32与第二连接件2的第三插接孔21的孔壁紧配合。
69.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轴本体31的外周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312,其中,阻尼环32容置于环形凹槽312,以套接于轴本体31上。可以理解地,为实现阻尼环32与第三插接孔21的孔壁紧配合,阻尼环32的一部分容置于环形凹槽312内,一部分外露于环形凹槽312,以与第三插接孔21的孔壁紧配合。在阻尼连接轴3与第一连接件1的第二连接座12相互卡扣311时,阻尼环32即会被第三插接孔21的孔壁挤压变形,以此实现与第二连接件2的紧配合,进而实现与第二连接件2之间的阻尼转动。需说明的是,阻尼环32可以优选为硅胶圈。
70.综上可知,该阻尼转动结构100的结构简单紧凑,方便安装,能灵活地调节角度,且调节好角度后的支撑稳固性好,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感,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
71.基于上述的阻尼转动结构100,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支架1000,其中,如图1和11所示,该支架1000包括支撑座200、无线充底座300和上述的阻尼转动结构100,其中,阻尼转动结构100的第一连接件1连接有支撑座200,第二连接件2连接有无线充底座300。
72.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无线充底座300上可以配置pcb板和充电模块,以实现无线充底座300的充电性能。当然,还可以设置配重块、usb插接模块等其他零部件。支撑座200与无线充底座300可以电性连接,其中,支撑座200主要用于支撑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以方便为智能设备充电。
73.可以理解地,通过阻尼转动结构100的连接,可以直接转动支撑座200,使支撑座200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实现角度调节并定点固定,以方便用户快速地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来使用智能设备。
74.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10所示,为实现无线充底座300和支撑座200之间的电性连接,支架1000还包括连接无线充底座300和支撑座200的导线400。如图1、图2和图6所示,第一连接件1还包括第三连接座13,其中,第三连接座13连接有第一连接座11和第二连接座12,且第三连接座13开设有与轴向间隙14相通的过线孔131。
75.再如图1和图10所示,于第三插接孔21的外围,第二连接件2上形成有与过线孔131相通的过线槽23。其中,过线槽23和过线孔131共同形成供导线400穿设的过线通道。也即,连接无线充底座300的导线400,沿着过线槽23和过线孔131进行内部走线,以最终连接于支撑座200上,以此方便置放于支撑座200上的智能设备实现外在的无线充电。显然,该支架1000为无线充支架。
76.需说明的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11和第二连接座12均呈锥形盘结构,且第三连接座13沿第一连接座11和第二连接座12的径向设置,对应地,过线孔131也沿第一连接座11或第二连接座12的径向开设,这样,导线400在沿过线槽23和过线孔131走线时,可以避免因支撑座200的转动而发生过多的扭曲变形,以此利于提高导线400的安全性能,确保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77.还需说明的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11所示,第二连接件2还包括内壳25、套管7和内盖6,其中,内壳25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件2的连接部24,另一端连接无线充底座300;套管7套设于内壳25上;内盖6盖设于第二连接件2的面向第一连接座11的一侧上,以此封盖导线400,确保导线400的走线安全。更具体地,第二连接件2的连接部24和内壳25一体成型,套管7可以由铝等材料制成。
78.总体上,该支架1000的安装步骤大致如下:将阻尼环32套设在轴本体31的环形凹槽312内,以形成阻尼连接轴3;将连接无线充底座300导线400,放置在第二连接件2的过线槽23内,并穿过过线孔131连接到支撑座200上;再盖设内盖6以形成第二连接件2,并将第二连接件2沿第一连接座11的径向插接于轴向间隙14内;
79.再将组装成的阻尼连接轴3沿第一插接孔111、第三插接孔21和第二插接孔121活动插接于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上后,将阻尼连接轴3旋转一定角度,使阻尼连接轴3的卡扣311与第二连接座12的卡钩123相扣接,以将整个组件扣紧,此时,阻尼环32会被第二连接件2中第三插接孔21的孔壁压缩变形;再后将第一装饰件4盖设于第一连接座11上,将第二装饰件5盖设于第二连接座12上,以此即可完成如图11所示的支架1000的组装。
80.综上,相比现有技术,该支架1000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支架1000通过采用上述的阻尼转动结构100,可以通过直接转动支撑座200,来灵活地调节支撑座200的角度,并确保在调节好角度后,支撑座200的支撑稳固性,且能实现安全地走线,总体的可靠性高,利于提升使用寿命。
81.基于上述的阻尼转动结构100,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支架,其中,该支架包括支撑座、底座和上述的阻尼转动结构100,阻尼转动结构100的第一连接件1连接有支撑座,第二连接件2连接有底座。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底座可以为普通底座,对应地,该支架可以为普通支架。支撑座主要用于支撑手机、摄像机、平板等目标产品,其中,该目标产品可以不是智能设备。
8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