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红外线感应的地质灾害图像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00834发布日期:2022-05-31 06:4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红外线感应的地质灾害图像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灾害图像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红外线感应的地质灾害图像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地质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关,往往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地质灾害一般频繁发生在山区,常见的有山体位移造成滑坡等现象。
3.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因此需要使用监测装置对地质灾害进行图像监测,这样便可以在地质灾害发生之前进行预报,及时转移灾区人民和财产,但是现有的检测装置在使用时,由于结构较为固定,因此能够检测的范围具有移动的局限性,这样便导致监测结果存在误差,导致灾害预报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红外线感应的地质灾害图像监测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基于红外线感应的地质灾害图像监测装置,包括下底座,所述下底座的左侧内腔中心处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右侧设置有转动结构,所述下底座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靠近中心处设置有红外监测器,所述红外监测器的左侧中心处安装有监测头,所述红外监测器右侧中心处连接有弹力线路,所述弹力线路远离红外监测器的一侧连接有显像器,所述显像器的底部嵌设有稳定台,所述下底座顶部远离靠近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
7.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处安装有伸缩套管,所述伸缩套管的底部嵌设有转动轨,所述伸缩套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底座,所述伸缩套管的底部安装有t形销,所述转动轨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
8.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套管与t形销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套管通过t形销和转动槽与转动轨转动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顶部偏下处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中心处开设有螺纹槽。
10.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块的外壁与上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通过伸缩套管与转动轨之间的转动与螺纹杆构成螺旋升降结构。
11.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结构包括双向马达,所述双向马达位于红外监测器内腔中心
处,所述双向马达远离中心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外壁设置有缺齿齿轮,所述缺齿齿轮的外壁啮合有缺齿齿套,所述缺齿齿套远离中心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弹簧。
12.进一步的,所述缺齿齿轮与安装轴固定连接,所述缺齿齿套左右两侧的安装板通过缺齿齿轮和缺齿齿套以及弹簧构成相对升降结构。
1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通过转动结构及其内部各部件的配合使用,能够对红外监测器进行360 度旋转,确保在同一水平的位置时,红外监测器的检测范围无死角,这样的操作能够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15.2、通过升降机构及其内部各部件的配合使用,能够对红外监测器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与转动结构的配合使用的情况下,能够扩大检测范围;
16.3、通过旋转结构及其内部各部件的配合使用,能够通过红外监测器自身的旋转使得监测头的监测范围扩大,与转动结构和升降机构的配合使用后,能够实现全方位多角度无死角监测的目的。
17.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19.图2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20.图3为本实施例的局部主视图;
21.图4为本实施例的俯视图;
22.图5为本实施例的图2中a处放大图;
23.图6为本实施例的图2中b处放大图。
24.图中:1、下底座;2、电机;3、第一齿轮;4、转动结构;401、第二齿轮; 402、伸缩套管;403、转动轨;404、上底座;405、t形销;5、升降机构;501、螺纹杆;502、转动块;503、螺纹槽;6、旋转结构;601、双向马达;602、缺齿齿轮;603、缺齿齿套;604、安装板;605、弹簧;7、红外监测器;8、监测头;9、弹力线路;10、显像器;11、稳定台;12、安装台。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6.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8.请参阅图1至图6,一种基于红外线感应的地质灾害图像监测装置,包括下底座1,下底座1的左侧内腔中心处设置有电机2,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侧安装有第一齿轮3,第一齿轮3的右侧设置有转动结构4,下底座1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5的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安装台12,安装台12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旋转结构6,旋转结构6靠近中心处设置有红外监测器7,红外监测器7的左侧中心处安装有监测头8,红外监测器7右侧中心处连接有弹力线路9,弹力线路9远离红外监测器7的一侧连接有显像器 10,显像器10的底部嵌设有稳定台11,下底座1顶部远离靠近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通过红外监测器7和显像器10的使用,能够便于随时查看地质情况,便于及时对灾害进行预判和应对;
29.转动结构4包括第二齿轮401,第二齿轮401的中心处安装有伸缩套管402,伸缩套管402的底部嵌设有转动轨403,伸缩套管4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底座 404,伸缩套管402的底部安装有t形销405,转动轨403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伸缩套管402与t形销405固定连接,伸缩套管402通过t形销405和转动槽与转动轨403转动连接,通过转动结构4及其内部各部件的配合使用,能够对红外监测器进行360度旋转,确保在同一水平的位置时,红外监测器7的检测范围无死角,这样的操作能够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30.升降机构5包括螺纹杆501,螺纹杆501顶部偏下处安装有转动块502,转动块502的中心处开设有螺纹槽503,转动块502的外壁与上底座404固定连接,转动块502通过伸缩套管402与转动轨403之间的转动与螺纹杆501构成螺旋升降结构,通过升降机构5及其内部各部件的配合使用,能够对红外监测器7 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与转动结构4的配合使用的情况下,能够扩大检测范围;
31.旋转结构6包括双向马达601,双向马达601位于红外监测器7内腔中心处,双向马达601远离中心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安装轴,安装轴的外壁设置有缺齿齿轮602,缺齿齿轮602的外壁啮合有缺齿齿套603,缺齿齿套603远离中心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板604,安装板604的底部设置有弹簧605,缺齿齿轮602 与安装轴固定连接,缺齿齿套603左右两侧的安装板604通过缺齿齿轮602和缺齿齿套603以及弹簧605构成相对升降结构,通过旋转结构6及其内部各部件的配合使用,能够通过红外监测器7自身的旋转使得监测头8的监测范围扩大,与转动结构4和升降机构5的配合使用后,能够实现全方位多角度无死角监测的目的。
32.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启动电机2,通过电机2带动转动轴和第一齿轮3进行旋转,通过啮合结构带动第二齿轮401同步进行转动,由于第二齿轮401与伸缩套管402为固定连接结构,因此能够带动伸缩套管402的底部t形销405在转动轨403的内部的转动槽内进行旋转,由于上底座404的底部与伸缩套管402 为固定连接结构,因此能够同步带动上底座404进行旋转,从而带动红外监测器7进行旋转;
33.其次通过上底座404与转动块502之间的固定连接结构,使得在上底座404 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转动块502和转动块502同步进行转动,在螺纹杆501 的作用下,带动上底座404进行升降;
34.最后通过双向马达601带动安装轴和缺齿齿轮602进行转动,通过缺齿齿轮602和缺齿齿套603的形状特性等,使得红外监测器7以安装轴的中心为中心左右两端相对进行局部旋转,达到带动监测头8升降的目的。
35.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