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悬挂式安装振动装置的减振吊装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25770发布日期:2022-03-26 15:05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悬挂式安装振动装置的减振吊装元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悬挂式安装振动物件的减振吊装元件,属于减振安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一类自身运行时产生振动的装置,很多都能够采用悬挂式的安装方式,尤其是受安装环境限制的装置,比如悬挂式安装在列车转向架上的电机,悬挂式安装在列车车体下方带有电机、压缩机的冷却器等。为减小振动带来的噪音和对相关部件造成连接松动及损害,对这类装置的悬挂式安装都采用了具有减振功能的弹性吊装元件。
3.传统的弹性吊装元件大多采用吊杆压缩钢制弹簧或橡胶体(橡胶垫)来实现减振功能,即在挂座上开孔,在挂座开孔位置的上表面放置弹簧或橡胶垫圈,由一根上端带柄的悬杆从上向下穿过弹簧或橡胶垫圈,再穿过挂座上开的孔,悬杆的下端再固定需要悬挂安装的振动装置。这样使悬杆上端的柄将弹簧或橡胶垫圈压在挂座上,通过压缩弹簧或橡胶垫圈来承载振动装置的重压并对振动装置运行时产生的振动进行减振。
4.从上述结构来看,传统的弹性吊装元件只具有一次减振功能,即振动装置与挂座之间只是相隔了一层弹性件(弹簧或橡胶垫圈),振动装置产生的振动传导到挂座的过程只是经历了一次减振,其减振效果十分有限,而对于列车上以悬挂方式安装的大功率高频振动的驱动电机或冷却器而言,其降噪效果,以及消除因振动对关联器件造成连接松动及损害的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是:传统的弹性吊装元件一次性减振效果有限,其降噪效果,以及消除因振动对自身器件和关联器件造成连接松动及损害的效果不理想。
6.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用于悬挂式安装振动装置的减振吊装元件,包括上减振单元,下减振单元,连接件;所述上减振单元包括上座体,位于上座体上的上弹性件,压在上弹性件上的上压板;所述下减振单元包括下座体,位于下座体上的下弹性件,位于下弹性件上的下压板;所述连接件的上端与上压板连接,下端与下座体连接;应用时,所述上座体固定安装在悬挂安装位的下方,振动装置悬挂在下压板上。
8.进一步地,所述上减振单元的上座体与下减振单元的下压板之间具有橡胶垫。
9.进一步地,所述上座体为开口向上的杯形座,其具有圆形下凹的杯内空间,杯底中央具有垂向的通孔一,其杯壁上端径向向外水平延出形成安装缘,安装缘有周向分布的垂向的螺栓孔。
10.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板为圆盘形,所述连接件为圆柱形,连接件的上端在上压板的底端面的中央与上压板垂直连接;所述圆柱形的连接件的下段由上向下穿过杯形座杯底底
部的通孔一垂悬于杯形座的下方,所述上压板位于杯形座的杯内空间的上部;所述上弹性件为上压板底端面与杯形座的杯底之间经硫化形成的上橡胶层。
11.进一步地,所述杯形座杯底底部的通孔一的内壁与圆柱形的连接件外周之间有间隙,在硫化形成上橡胶层的同时,在杯形座杯底底部的通孔一与圆柱形的连接件之间形成与上橡胶层一体的上径向橡胶层。
12.进一步地,所述下座体为圆形的座板,其上面的中央具有与座板一体连接的芯管,芯管与座板具有上下相通的通孔二,所述连接件的下段能够从上向下插入通孔二,并从通孔二底端向下露出一段,从通孔二底端向下露出的一段具有外螺纹,由螺母通过外螺纹将座板限制在圆柱形的连接件下端;所述下压板中央具有通孔三,其套装在芯管上端的外周;所述下弹性件为下压板底端面与下压板之间经硫化形成的下橡胶层。
13.进一步地,所述下压板的通孔三的内壁与芯管外周之间有间隙,在硫化形成下橡胶层的同时,在通孔三的内壁与芯管外周之间形成与下橡胶层一体的下径向橡胶层。
14.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板与杯形座杯底之间的空间为中部低,外围高的凹形空间,位于其间的上橡胶层的截面为倾斜截面;所述下压板与座板之间的空间为中部高,外围底的凸形空间,位于其间的下橡胶层的截面为倾斜截面。
15.进一步地,还包括悬挂式安装振动装置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包括位于橡胶垫与下压板之间的安装板和分别垂悬于安装板两侧的与安装板一体成型的安装柱。
16.进一步地,所述下压板的两侧具有悬挂式安装振动装置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与下压板一体成型。
17.有益效果:振动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减振吊装元件以悬挂方式安装在悬挂安装位上,能够经历两次减振,相对于传统吊装元件的一次减振,本技术设计的吊装元件的减振性能将显著增强,降噪以及防止关联器件因振动造成连接松动及损害的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18.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减振吊装元件的剖视示意图;
19.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20.图3为实施例二所述减振吊装元件的剖视示意图;
21.图4为实施例三所述减振吊装元件的剖视示意图。
22.图中:1、上减振单元;11、上压板;12、杯形座;121、安装缘;1211、螺栓孔;122、通孔一;13、上橡胶层;14、上径向橡胶层;2、下减振单元;21、下压板;211、通孔三;22、座板;23、芯管;231、通孔二;24、下橡胶层;25、下径向橡胶层;3、连接件;31、螺母;4、橡胶垫;5、安装板;6、安装柱。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24.实施例一
25.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悬挂式安装振动装置的减振吊装元件,包括上减振单元1,下减振单元2,连接件3;上减振单元1包括上座体,位于上座体上的上弹性件,压在上弹性
件上的上压板11;下减振单元2包括下座体,位于下座体上的下弹性件,位于下弹性件上的下压板21;所述连接件3的上端与上压板11连接,下端与下座体连接;应用时,所述上座体固定安装在悬挂安装位的下方,振动装置悬挂在下压板21上。振动装置的压力传递路径按序为:振动装置——下压板21——下弹性件——下座体——连接件——上压板11——上弹性件——上座体——悬挂安装位。这里所述的悬挂安装位是指振动装置要安装固定的位置。比如,列车上的冷却器悬挂安装在列车车厢的底部,悬挂安装位就是列车车厢的底部。
26.通过上述设置可以看出,振动装置通过减振吊装元件以悬挂方式安装在悬挂安装位上,经历了两次减振。第一次是经过下弹性件减振后将衰减的振动传导给连接件,第二次是连接件上的振动经过上弹性件再次减振后被进一步衰减。这样,相对于传统吊装元件的一次减振,本技术设计的吊装元件的减振性能将显著增强,降噪以及防止关联器件因振动造成连接松动及损害的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27.上减振单元1的上座体与下减振单元2的下压板21之间具有橡胶垫4,避免上座体与下部的刚性部件直接接触而传导振动。
28.所述上座体为开口向上的杯形座12,其具有圆形下凹的杯内空间,用于容纳上弹性件、上压板11。杯底中央具有通孔一122,其杯壁上端径向向外水平延出形成安装缘121,安装缘121有周向分布的垂向的螺栓孔1211,应用时,用于将安装缘121固定在悬挂安装位。
29.上压板11为圆盘形,所述连接件3为圆柱形,连接件3的上端在上压板11的底端面的中央与上压板11垂直连接;圆柱形的连接件3的下段由上向下穿过杯形座12杯底底部的通孔一122垂悬于杯形座12的下方,上压板11位于杯形座12的杯内空间的上部;所述上弹性件为上压板11底端面与杯形座12的杯底之间经硫化形成的上橡胶层13。上橡胶层13也与圆柱形的连接件3的上段硫化在一起。
30.杯形座12杯底底部的通孔一122的内壁与圆柱形的连接件3外周之间有间隙,在硫化形成上橡胶层13的同时,在杯形座12杯底底部的通孔一122与圆柱形的连接件3之间形成与上橡胶层13一体的上径向橡胶层14。上径向橡胶层14用于将圆柱形的连接件3与杯形座12隔开,同样起到减振效果,避免圆柱形的连接件3与杯形座12直接接触而传导振动。
31.下座体为圆形的座板22,其上面的中央具有与座板22一体连接的芯管23,芯管与座板22具有上下相通的通孔二231,所述连接件3的下段能够从上向下插入通孔二231,并从通孔二231底端向下露出一段,从通孔二231底端向下露出的一段具有外螺纹,由螺母31通过外螺纹将座板22限制在圆柱形的连接件3下端;所述下压板21中央具有通孔三211,其套装在芯管23上端的外周;所述下弹性件为下压板21底端面与下压板21之间经硫化形成的下橡胶层24。
32.下压板21的通孔三211的内壁与芯管23外周之间有间隙,在硫化形成下橡胶层24的同时,在通孔三211的内壁与芯管23外周之间形成与下橡胶层24一体的下径向橡胶层25。同理,下径向橡胶层25用于将芯管23与下压板21隔开,同样起到减振效果,避免芯管23与下压板21直接接触而传导振动。
33.上压板11与杯形座12杯底之间的空间为中部低,外围高的凹形空间,位于其间的上橡胶层13的截面为倾斜截面。这样,上压板11与杯形座12杯底之间能够在上橡胶层13上形成一种剪切力,能够适度降低上橡胶层13的刚度获得更好的减振效果。
34.下压板21与座板22之间的空间为中部高,外围底的凸形空间,位于其间的下橡胶
层24的截面为倾斜截面。同理,这样设计,下压板21与座板22之间也能够在下橡胶层24上形成一种剪切力,能够适度降下低橡胶层24的刚度获得更好的减振效果。
35.所述减振吊装元件,还包括悬挂式安装振动装置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包括位于橡胶垫4与下压板21之间的安装板5和分别垂悬于安装板5两侧的与安装板5一体成型的安装柱6。安装柱6的下端可以设置外螺纹,直接用于悬挂式安装振动装置。
36.实施例二
37.如图3所示,其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下压板21的两侧具有悬挂式安装振动装置的安装柱6,所述安装柱6与下压板21一体成型。这样就少去了实施例一中安装板5的设置,同时还能避免安装板5与下压板21之间产生刚性撞击。
38.实施例三
39.如图4所示,其与实施例一、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杯形座12的下方不需要设置橡胶垫4。这尤其适合于振动装置自重较大且悬挂在不会发生剧烈颠簸的物体上时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