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型双唇双接触式高密封轮毂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40982发布日期:2022-02-09 14:22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S型双唇双接触式高密封轮毂轴承的制作方法
一种s型双唇双接触式高密封轮毂轴承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型双唇双接触式高密封轮毂轴承。


背景技术:

2.轮毂轴承是应用在汽车车轴端部,用来为轮毂提供支撑以及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的零部件,既承受轴向载荷又承受径向载荷,是汽车载重和转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轮毂轴承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集成式、组合式,单层式、双层式等多种品类,单层式轮毂轴承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等优势,适合在轻微型小载荷车辆上进行应用,单层式轮毂轴承一般包括内圈、外圈,二者之间通过保持架设置滚子。为了保持内圈和外圈之间的转动顺畅,通常需要在二者之间的缝隙处进行密封,以防止水汽、灰尘等进入轴承内部,影响轴承的正常工作。一般轮毂轴承上使用的密封件可以是金属密封盖,也可以是橡胶密封盖,但这些密封件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安装紧固性不足,会有一定的脱落风险,造成密封失效的问题。另外,现有的轮毂轴承在车辆高载荷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会导致轴承变形,进而加剧磨损,严重影响了轮毂轴承的使用寿命,更有甚者还会威胁到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稳定的s型双唇双接触式高密封轮毂轴承。
4.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s型双唇双接触式高密封轮毂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和滚子,所述内圈和外圈之间设置有滚动槽,所述滚子通过保持架安装在滚动槽内;
5.所述内圈和外圈两端的缝隙处内凹形成有环形的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包括位于外圈上的外腔和位于内圈上的内腔;所述密封腔内并排设置有两层橡胶密封圈,内外两层所述橡胶密封圈中,其中一层的外沿设置有折边、另一层的内沿设置有折边;所述内腔和外腔的侧壁上与折边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卡槽,所述折边上设置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棱,所述卡棱位于卡槽内;所述内圈和外圈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与卡槽连通的边孔;所述卡棱的内部沿卡棱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微腔,所述微腔内填充有吸水膨胀树脂,卡棱上设置有连通卡棱表面与微腔的微孔。
6.优选的,所述卡棱和卡槽的横截面均呈水滴状。
7.优选的,两层所述橡胶密封圈相对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道环形的密封棱,两层橡胶密封圈上的密封棱相互交错构成s形的密封道。
8.优选的,每一层所述橡胶密封圈上的密封棱的数量不少于三道。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能够有效的保证橡胶密封圈安装的稳定性,防止橡胶密封圈失位。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密封圈设置有两层,构成双重密封,密封的效果极好。同时,由于卡棱可卡接在卡槽内,随着长时间的使用,外界的水汽透过边孔
进入卡槽内,再从卡棱上的微孔进入微腔内,其内部的吸水膨胀树脂吸收外界水汽后体积膨胀,进而将卡棱撑大膨胀,能够保证其在卡槽内的紧固性,降低了其在抖动、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失位的风险,保证了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12.图3为橡胶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13.图4为图1中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如图1-4所示的,一种s型双唇双接触式高密封轮毂轴承,与传统的轮毂轴承相同,本实用新型也包括内圈1、外圈2和滚子3,所述内圈1和外圈2之间设置有滚动槽4,所述滚子3通过保持架5安装在滚动槽4内。
15.但相较于传统的轮毂轴承,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内圈1和外圈2两端的缝隙处内凹形成有环形的密封腔6,所述密封腔6包括位于外圈2上的外腔和位于内圈1上的内腔。如图2中所示,图2中密封腔6的上段即为外腔,下段即为内腔,二者共同构成密封腔 6。所述密封腔6内并排设置有两层橡胶密封圈7,内外两层所述橡胶密封圈7中,其中一层的外沿设置有折边8、另一层的内沿设置有折边8。如图中所示,外层的橡胶密封圈7位于最上部的l形部位,内层的橡胶密封圈7位于最下部的l形部位,即是折边8。
16.所述内腔和外腔的侧壁上与折边8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卡槽9,所述折边8上设置有与卡槽9相配合的卡棱10,所述卡棱10位于卡槽9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棱10将橡胶密封圈7安装在卡槽9内,一方面通过卡槽9对卡棱10进行卡紧,提高了紧固性;另一方面折边8铺覆在密封腔的墙壁上,折边8作为一个稳定基础,也提高了稳定性。所述卡棱 10和卡槽9的横截面可以均呈如图2中所示的水滴状,也可以是梯形、三角形等具有收束端的形状。
17.为了进一步保证卡棱10在卡槽9内卡紧,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圈1 和外圈2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与卡槽9连通的边孔11。所述卡棱10的内部沿卡棱1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微腔12,所述微腔12内填充有吸水膨胀树脂,卡棱10上设置有连通卡棱10表面与微腔12的微孔。
18.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密封圈7设置有两层,构成双重密封,密封的效果极好。同时,由于卡棱10可卡接在卡槽9内,随着长时间的使用,外界的水汽透过边孔11进入卡槽9内,再从卡棱10上的微孔进入微腔 12内,其内部的吸水膨胀树脂吸收外界水汽后体积膨胀,将卡棱10撑开,能够保证其在卡槽9内的紧固性,降低了其在抖动、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失位的风险,保证了密封性能。
19.为了进一步提高两层橡胶密封圈7对密封腔的密封性能,本实用新型,结合图2和3所示,两层所述橡胶密封圈7相对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道环形的密封棱13,两层橡胶密封圈7上的密封棱13相互交错构成s 形的密封道。一般每一层所述橡胶密封圈7上的密封棱13的数量不少于三道,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变化。
20.本实用新型除密封性能相较于传统轮毂轴承具有较大优势外,其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散热性更佳。结合图1和4中所示,所述外圈2中段的周面上内凹设置有横截面呈梯形
的、环形设置的储液槽14,所述外圈2外还套设有相适配的套筒15,所述套筒15与储液槽14之间构成储液仓16,所述储液仓16内充填有蒸发液,最简单常用的蒸发液即可选用水,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比热容更大的液体作为蒸发液。
21.所述套筒15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蒸发孔17,以及与储液仓16内部连通的补液口18。气化的蒸发液可以通过蒸发孔17排出,蒸发孔17的形状较多,例如,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等,也可以如图中所示,所述蒸发孔17呈条形,且沿套筒15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套筒15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一层防水透气膜19。防水透气膜19的作用在于,防止液态的蒸发液从蒸发孔17流出,一般所述防水透气膜19包括两层pp防粘无纺布和一层夹设在pp防粘无纺布之间的pe高分子透气膜。
22.由于轴承外圈2、内圈1相对转动必不可少的会有一定的摩擦,轴承内部的温度会传递至外圈2,再通过外圈2进行释放。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有储液槽14,且储液槽14的截面呈梯形,其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大,能够快速的将热量转移至蒸发液中。当温度过高时,蒸发液蒸发,气化的蒸发液穿过防水透气膜19从蒸发孔17内排出,将高温释放至外界。与传统单纯依靠轴承外圈2进行散热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散热效率更高。
23.当然,为了便于套筒15的安装,保证套筒15安装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更好的做法还可以是,如图1中所示,所述套筒15的一端设置有与储液槽14的斜面相配合的环形的斜边20,所述斜边20抵靠上储液槽14的斜面上。套筒15另一端的内缘设置有一圈环形的挡边21,所述套筒15通过螺栓22与外圈2固接,所述螺栓22可以从套筒15侧壁将之与外圈2固接,也可以从挡边21所在的端面将之与外圈固接。
24.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外圈2将热量导向蒸发液的能力,本实用新型所述储液槽14槽底对应的外圈2侧壁上设置有多道下凹的环槽23。通过环槽23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大外圈2与储液仓16内的蒸发液与外圈2接触面积。当然环槽23的设置应当以不影响外圈2的结构强度需求为准,故其开设深度,应当更具外圈2的厚度、散热需求等进行综合考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