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冲击弹簧阻尼式软着陆缓冲装置

文档序号:30048380发布日期:2022-05-17 14:06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冲击弹簧阻尼式软着陆缓冲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冲击弹簧阻尼式软着陆缓冲装置,属于软着陆缓冲领域。


背景技术:

2.防冲击弹簧阻尼式软着陆缓冲装置属于机械式缓冲器,是着陆器安全着陆的关键部件,主要用于着陆器着陆过程中缓冲减震,吸收大部分着陆产生的冲击力,使着陆器安全稳定的着陆,防止冲击力过大损坏着陆器;软着陆缓冲装置采用密封式结构,防止在着陆过程中冲击力作用在土壤上吹起尘土进入软着陆缓冲装置,堵塞弹簧,从而影响工作效率与稳定性;防冲击弹簧阻尼式软着陆缓冲装置不借助其他介质,只用零件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完成缓冲,实现缓冲装置的轻量化。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冲击弹簧阻尼式软着陆缓冲装置,主要用于软着陆缓冲领域;防冲击弹簧阻尼式软着陆缓冲装置:包括上连接底座(1)、外部弹簧阻尼缓冲机构、导筒过载保护机构、内部弹簧阻尼缓冲机构、下连接底座(5)、密封套(4)、球副连接机构 (6)等;
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5.1.通过导筒(2)与密封套(4)对软着陆缓冲装置进行防尘保护,防止着陆时带起的灰尘进入缓冲装置内部,导致缓冲装置内部结构受损,从而提高整个装置的工作寿命。
6.2.着陆过程中上下连接底座之间的外部弹簧(3)进行缓冲,同时导筒(2)与导筒座 (10)之间的四个内部弹簧(9)也进行缓冲减震;软着陆缓冲装置内外部结构同时进行缓冲,避免冲击力全部作用在一个弹簧上,大大提高了工作的安全稳定性。
7.3.上连接底座(1)下方有保护弹簧(7)限制导筒座(10)的最大位移,防止冲击力过大而出现过载损坏。金属橡胶垫(8)既有金属的强度,又有像橡胶一样的弹性,金属丝间的摩擦力起到缓冲的作用,以此实现二次保护。
8.4.球副连接机构(6)通过球副使软着陆缓冲装置与足端连接,具有很高的灵活性,使足端在高低不平的地形上快速贴合地面,以保证平稳着陆。
附图说明
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机构进一步说明。
10.附图1:防冲击弹簧阻尼式软着陆缓冲装置整体示意图;
11.附图2:防冲击弹簧阻尼式软着陆缓冲装置内部示意图。
12.附图标记说明:1、上连接底座,2、导筒,3、外部弹簧,4、密封套,5、下连接底座,6、球副连接机构,7、保护弹簧,8、金属橡胶垫,9、内部弹簧,10、导筒座。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所描述。
14.如附图1-2所示,防冲击弹簧阻尼式软着陆缓冲装置中主要包括:上连接底座(1)、外部弹簧阻尼缓冲机构、导筒过载保护机构、内部弹簧阻尼缓冲机构、密封套(4)、下连接底座(5)、球副连接机构(6)。
15.如附图(1)的外部弹簧阻尼缓冲机构主要包括上连接底座(1)、下连接底座(5)、外部弹簧(3);外部弹簧(3)焊接在上下连接底座之间,着陆冲击力大时,外部弹簧(3) 起到支撑缓冲的作用,冲击力不大时外部弹簧(3)吸收震动的起伏,保证平稳着陆。
16.如附图2的内部弹簧阻尼缓冲机构主要包括导筒(2)、导筒座(10)、金属橡胶垫 (8)、四个内部弹簧(9)、密封套(4)、下连接底座(5);四个内部弹簧(9)上端与导筒座(10)顶部通过焊接连接,下端与导筒(2)底部四个耳座分别铰接,着陆时四个内部弹簧(9)随着导筒(2)压缩先拉长后复位,以此实现吸收缓冲减少震动,着陆完成后四个内部弹簧(9)复位带动整个软着陆缓冲装置回到原始位置;导筒座(10)上方有过盈配合的金属橡胶垫(8);金属橡胶垫(8)的选择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既有金属的强度,又有像橡胶一样的弹性,金属丝间的摩擦力起到缓冲的作用;导筒(2)与下连接底座(5)之间有密封套(4)对软着陆缓冲装置进行防尘保护。
17.如附图2的导筒过载保护机构主要包括上连接底座(1)、导筒(2)、金属橡胶垫 (8)、保护弹簧(7);保护弹簧(7)上端焊接在上连接底座(1)下底面;导筒(2)在受到较大冲击力后不断下压,导筒座(10)会推动金属橡胶垫(8)不断压缩保护弹簧(7)达到压缩极限后停止缓冲运动。
18.如附图2的球副连接机构(6)直接焊接在下连接底座(5)上,通过球副使软着陆缓冲装置与足端连接,具有很高的灵活性,使足端在高低不平的地形上快速贴合地面,以保证平稳着陆。
19.本装置在受到冲击力后,导筒(2)下压,带动上连接底座(1)下压,使外部弹簧 (3)压缩进行缓冲,与此同时导筒(2)与导筒座(10)之间的四个内部弹簧(9)也会被拉伸,完成缓冲减震过程;当受到冲击力过大后,导筒座(10)会推动金属橡胶垫(8)不断靠近最终压缩保护弹簧(7),保护弹簧(7)达到压缩极限后停止运动,金属橡胶垫(8) 中的金属丝间的摩擦力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防止冲击力过大损坏缓冲装置;外部弹簧 (3)被压缩的同时也会起到支撑软着陆缓冲装置的作用,进行二次保护。
20.本装置优点在于对软着陆缓冲装置进行密封处理,防止着陆时的灰尘进入缓冲装置内部,从而提高整个装置的工作寿命;大多数连接方式采用焊接,减少零散部件的应用,有利于其实现轻量化;导筒(2)内部有保护弹簧(7)限制导筒座(10)的最大位移,防止冲击力过大而出现过载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冲击弹簧阻尼式软着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底座(1)、外部弹簧阻尼缓冲机构、导筒过载保护机构、内部弹簧阻尼缓冲机构、密封套(4)、下连接底座(5)、球副连接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弹簧阻尼式软着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所述的外部弹簧阻尼缓冲机构主要包括上连接底座(1)、下连接底座(5)、外部弹簧(3);所述的外部弹簧(3)焊接在上下连接底座之间,着陆冲击力大时,外部弹簧(3)起到支撑缓冲的作用,冲击力不大时吸收震动的起伏,保证平稳着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弹簧阻尼式软着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所述的内部弹簧阻尼缓冲机构主要包括导筒(2)、导筒座(10)、四个内部弹簧(9)、密封套(4)、下连接底座(5);所述的四个内部弹簧(9)上端与导筒座(10)顶部通过焊接连接,下端与导筒(2)底部四个耳座分别铰接,着陆时四个内部弹簧(9)随着导筒(2)压缩先拉长后复位,以此实现吸收缓冲减少震动,着陆完成后四个内部弹簧(9)复位带动整个软着陆缓冲装置回到原始位置;导筒(2)与下连接底座(5)之间有密封套(4)对软着陆缓冲装置进行防尘保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弹簧阻尼式软着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所述的导筒过载保护机构主要包括上连接底座(1)、导筒(2)、金属橡胶垫(8)、保护弹簧(7);所述的保护弹簧(7)焊接在上连接底座(1)下底面;所述的导筒(2)在受到冲击力后不断下压,导筒座(10)会推动金属橡胶垫(8)不断压缩保护弹簧(7)达到压缩极限后停止,防止冲击力过大损坏缓冲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冲击弹簧阻尼式软着陆缓冲装置,主要用于软着陆缓冲领域;主要包括上连接底座、外部弹簧阻尼缓冲机构、导筒过载保护机构、内部弹簧阻尼缓冲机构、下连接底座、密封套、球副连接机构;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通过导筒与密封套对软着陆缓冲装置进行防尘保护,防止缓冲装置着陆时带起的灰尘进入缓冲装置内部,导致缓冲装置内部结构受损,破坏工作的安全稳定性;着陆时上下连接底座之间的外部弹簧进行缓冲,与此同时导筒与导筒座之间的四个内部弹簧也进行缓冲减震;上连接底座下方有保护弹簧限制导筒座的最大位移,防止出现过载损坏。现过载损坏。现过载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 孙浩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0.05
技术公布日:2022/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