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器的自动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82763发布日期:2022-04-14 22:06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容器的自动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自动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容器的自动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2.某些食品领域的容器在清洗的时候需要排空内部的水,外置阀门等手段虽然能实现目的,但是一般在阀门与容器连接处难以清洗,容易造成严重的食安风险。同时外置阀门的设置会使容器的外部存在凸起,不便于收纳。而且目前的阀体,水基本上排不干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一种容器的自动排水装置,为解决相关技术中在容器的外部增加阀门等部件从而造成凸起,不便于收纳、清洗且排水不干净等问题。
4.根据一些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容器的自动排水装置,包括:阀芯,其安装于容器的底部,用于控制容器内的水流出;电控执行机构,其安装在容器外且与容器单独设置,所述电控执行机构用于实现控制阀芯自动排水功能。
5.优选的是,所述阀芯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阀芯上软膜和阀芯下软膜,所述阀芯下软膜往靠近或远离阀芯上软膜方向形变设置;在所述阀芯上软膜和阀芯下软膜相互分离时,阀芯处于打开状态;在所述阀芯上软膜和阀芯下软膜相互贴合时,阀芯处于关闭状态。
6.优选的是,所述阀芯上软膜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阀芯下软膜上开设有与进水口错开的出水口;在所述阀芯上软膜和阀芯下软膜相互分离时,进水口、出水口以及容器内部相互连通以达到排水功能;在所述阀芯下软膜往容器内形变并与阀芯上软膜贴合时封堵阀芯下软膜上的出水口。
7.优选的是,所述阀芯上软膜朝向阀芯下软膜的一侧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阀芯下软膜的出水口相适配,在所述凸起部内设置有磁性物质;所述阀芯下软膜于出水口的位置内嵌有一圈软磁部,用于与凸起部内的磁性物质吸合设置。
8.优选的是,所述磁性物质包括耐高温设置的第一磁铁,所述软磁部包括铁环。
9.优选的是,所述阀芯下软膜设置为圆台结构,所述阀芯下软膜横截面较大的一端连接于容器底部、横截面较小的一端设置为自由端,铁环内嵌于所述阀芯下软膜的自由端内,所述阀芯下软膜的自由端往容器内或外形变设置。
10.优选的是,所述电控执行机构包括竖向滑动设置的阀杆、安装于阀杆顶端位置处的第一电磁铁以及用于执行阀杆竖向滑动的动力组件;在所述阀芯套设于阀杆顶端时,所述第一电磁铁通电吸合于阀芯下软膜自由端内的铁环,并在所述阀杆的滑动下使阀芯下软膜形变以达到阀芯下软膜和阀芯上软膜分离。
11.优选的是,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用于控制阀杆往远离阀芯方向滑动的第二电磁铁和用于在第二电磁铁不通电情况下将阀杆顶回原位置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阀杆的滑动路径上,所述阀杆朝远离阀芯方向滑动时压缩弹性件。
12.优选的是,所述弹性件包括压缩弹簧。
13.本公开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4.(1)在容器的底部安装阀芯上软膜和阀芯下软膜来实现达到控制水流出的功能,不会有凸出的地方,便于清洗以及放置在平面的地方;
15.(2)控制水流出的阀芯安装在需要移动的容器上,其他的电控执行机构装在容器外,与阀芯只有一个接触位置,安装以及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容器的自动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阀芯上软膜的示意图;
19.图3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20.附图说明:1、容器;11、开口;2、阀芯;21、阀芯上软膜;211、进水口;22、阀芯下软膜;221、出水口;23、凸起部;231、第一磁铁;31、阀杆;311、抵接环;32、第一电磁铁;321、第一铁心线圈;322、第一衔铁;331、第二电磁铁;3311、第二铁心线圈;3312、第二衔铁;332、压缩弹簧;333、外壳;3331、让位口;4、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例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技术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例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容器的自动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容器的自动排水装置,包括:容器1,容器1的底部开设有一个连通内外的开口11。优选的,开口11开设于容器1底部的中间位置处,通过容器1的开口11将容器1内的水流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1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开口11形状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以圆形为例进行说明。
23.在容器1底部的开口11处设置有阀芯2,阀芯2的设置可以自动控制容器1内的水流出,在一些实施例中,阀芯2包括阀芯上软膜21和阀芯下软膜22,阀芯上软膜21安装于容器1内部,阀芯下软膜22安装于容器1底部的开口11处。通过阀芯上软膜21和阀芯下软膜22相互配合来控制容器1内的水流出,不用在容器1的外壁上额外安装手阀等部件,方便容器1的使用。
24.参照图1、图2所示,可选的,在容器1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环,安装环与容器1的底部开口11共轴线设置。阀芯上软膜21的外形设置为与安装环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阀芯上软膜21设置为盖体结构,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阀芯上软膜21的敞口端紧密套设于安
装环的外周壁,以实现可拆卸安装,或者采用其他的固定安装方式如,卡扣、螺纹连接等方式。
25.阀芯下软膜22的外周壁连接于容器1底部开口11的内周壁,在阀芯下软膜22上开设有出水口221,出水口221位于阀芯下软膜22的中部位置处。在将阀芯上软膜21和阀芯下软膜22相互贴合时,阀芯2处于关闭状态,具体的为阀芯下软膜22往靠近阀芯上软膜21的方向进行形变直到阀芯上软膜21将阀芯下软膜22的出水口221进行封堵,此时容器1内的水无法流出。
26.在阀芯上软膜2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进水口211,进水口211的开设位置高于安装环,在将阀芯上软膜21和阀芯下软膜22相互分离时,阀芯2处于打开状态,此时进水口211、出水口221以及容器1内部相互连通由此以达到排水功能。
27.参照图1、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阀芯上软膜21朝向阀芯下软膜22的一侧设置有凸起部23,凸起部23位于阀芯上软膜21的中部位置处,在凸起部23内包裹有磁性物质,可选的,磁性物质选自耐高温的第一磁铁231。在阀芯下软膜22于出水口221的内周壁内嵌有软磁部,软磁部主要用于与凸起部23内的第一磁铁231进行吸合设置,软磁部包括铁环。
28.阀芯下软膜22采用硅胶材质,具有弹性,并且阀芯下软膜22设置为圆台结构,阀芯下软膜22上下贯通以形成出水口221,阀芯下软膜22横截面较大的一端连接于容器1底部开口11的内周壁,阀芯下软膜22横截面较小的一端为自由端,阀芯下软膜22的自由端可往容器1内或者容器1外形变设置,铁环内嵌于阀芯下软膜22自由端的开口内。平常不使用的时候,由于硅胶弹性的作用使阀芯下软膜22自由端内的铁环与第一磁铁231一直处于吸合状态,即阀芯上软膜21上的凸起部23嵌设于铁环内壁,由此通过凸起部23将阀芯下软膜22的出水口221进行封堵,实现阀芯2常闭。
29.可选的,在容器1内的水较深时,阀芯上软膜21的形变量大于或等于阀芯下软膜22的形变量,可以避免容器1内的水压导致阀芯上下形变量不同而漏水。
30.参照图1、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电控执行机构控制阀芯上软膜21和阀芯下软膜22分离,电控执行机构包括阀杆31、第一电磁铁32以及动力组件,阀杆31采用内部中空设置且上下两端贯通,即阀杆31既是执行部件也是水管,阀杆31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不锈钢材质。第一电磁铁32包括第一铁心线圈321和第一衔铁322,第一铁心线圈321对称设置为两个且阀杆31竖向位于两个第一铁心线圈321之间,第一衔铁322固定安装在阀杆31的顶端位置处,第一衔铁322内部也是中空设置且上下两端贯通内部,第一衔铁322与阀杆31相互连通设置。第一衔铁322远离阀杆31的一端设置为上小下大的结构,与铁环相适配,在将容器1底部的阀芯2套设于第一衔铁322上时,第一铁心线圈321通电使第一衔铁322产生磁性,并且产生的磁性大于第一磁铁231的磁性,因此在第一铁心线圈321通电下,第一衔铁322产生磁性对铁环进行吸合。阀杆31在往远离容器1的方向进行滑动时,第一衔铁322会带着铁环往远离第一磁铁231的方向进行移动,直到阀芯上软膜21和阀芯下软膜22相互分离,从而实现阀芯2的打开,此时容器1内的水从进水口211进入到阀芯上软膜21内并从阀芯下软膜22的出水口221流出,并顺着阀杆31的内部流走。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组件包括第二电磁铁331、弹性件332以及上端敞口设置的外壳333,第二电磁铁331采用常规的推拉式电磁铁技术手段,具体的包括第二铁心线圈3311和第二衔铁3312,第二铁心线圈3311设置为一对且分别固设于外壳333相对的内侧壁
上,第二衔铁3312位于外壳333敞口的上方,阀杆31的下端穿设于两个第一铁心线圈321之后紧密嵌套于第二衔铁3312内并延伸至外壳333内,阀杆31的下端位于两个第二铁心线圈3311之间。在第二铁心线圈3311通电的情况下,将第二衔铁3312往靠近第二铁心线圈3311的方向移动并吸合,从而实现阀杆31往下滑动,外壳333与其敞口相对的底部开设有供阀杆31进出的让位口3331。
32.弹性件包括压缩弹簧332,压缩弹簧332固定在外壳333内底部且位于两个第二铁心线圈3311之间,阀杆31的下端穿设于压缩弹簧332内并从让位口3331滑出。在阀杆31的外周壁周向固设有一圈抵接环311,在阀杆31往下滑动时,抵接环311抵接于压缩弹簧332的上端并进行压缩,当第二铁心线圈3311断电时,压缩弹簧332可将阀杆31往上顶,继而实现阀杆31的复位。
3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设置有支撑架4,通过支撑架4对容器1进行支撑,将阀杆31等部件设置在支撑架4内,继而方便容器1的取放操作。
34.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当需要排除容器1内的水时,将容器1底部的阀芯2套设于第一衔铁322上,通过支撑架4对容器1进行支撑,在排水时,先对第一铁心线圈321通电使第一衔铁322产生磁性从而吸住阀芯下软膜22内的铁环,再对第二铁心线圈3311通电使第二衔铁3312向下移动,同时带着阀杆31往下移动,阀杆31在往下移动时通过第一衔铁322拉着阀芯下软膜22往容器1外形变,使阀芯下软膜22和阀芯上软膜21进行分离,阀芯2处于打开状态,从而容器1内的水能从容器1内流出经过第一衔铁322和阀杆31内部流至外部;
35.当排水动作完成后,先断开第二电磁铁331,通过压缩弹簧332将阀杆31往上顶实现阀芯2复位,此时再断开第一铁心线圈321的通电,第一衔铁322没有磁性,对铁环也没有吸引力作用,凸起部23内部的第一磁铁231再次吸合阀芯下软膜22自由端内的铁环,实现阀芯2的关闭,此时取走容器1不会造成内部的水漏出,由此可以控制容器1内的排水量。
36.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