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阀及具备输出恒温水和回水的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91602发布日期:2023-02-28 19:56阅读:81来源:国知局
恒温阀及具备输出恒温水和回水的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供水节能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恒温阀及具备输出恒温水和回水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断追求居住条件的舒适度。其中对热水的供应及节能使用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需求之一,目前针对老人、病人、儿童使用热水常有突发烫伤的情况,因此,恒温及节能是重中之重。
3.有统计数字显示,国外平均5万起/年淋浴烫伤事件,75%的严重烫伤或死亡发生在65岁以上老者及5岁以下儿童。每年有300多宗因此发生的起诉。所以解决此问题是国外近几年来重点关注的要点,也是我国关注的要点。
4.目前市场上的恒温装置进水方向基本都是呈平行方向的t形恒温系统,仅满足锅炉侧边安装的需求。当用户需要一种锅炉顶部竖直方向安装的时候,就需要对现有恒温装置添加各种弯头转接,使得管道安装异常复杂。而且现有的恒温装置不具备对输水管道中残留的低温水的回收利用功能,无形中白白浪费了很多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6.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恒温阀,其上的冷热水进水方向为相互垂直,热水的进水方向与混水出口方向一致,满足了用户锅炉顶部竖直方向安装的需求,免除各种弯头转接的安装,简化管道安装作用工序,解决了各种用户的不同应用需求,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阀上设有回水口,能够将管道中的水进行回收二次利用,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实现了家庭日常消费的节约。
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备输出恒温水和回水的节能装置,其具备基本的输出恒温水的功能外,还具有冷热水垂直方向进水,热水进水方向与混水排出垂直的特点,满足了在锅炉上竖直方向安装管道的需求,还能够将恒温供水管内残留的部分水通过回水管导流至恒温阀的阀体内,一方面缩短了取用恒温水时温水的排出时间,减少低温水排放量,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另一方面对回水进行二次利用,避免管道中低温水白白排出的浪费,达到了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8.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恒温阀,其包括:
9.阀体,其顶部设有混水出口,底部设有热水进口,所述阀体的一侧设有冷水进口,另一侧设有回水口,所述热水进口、所述冷水进口、所述回水口与所述混水出口均连通;
10.活塞,其沿竖直方向活动设于所述阀体内,所述活塞可部分关闭所述热水进口和所述冷水进口;
11.感温包,其活动设于所述阀体内且与所述活塞的顶部固接;
12.弹簧,其设于所述活塞与所述热水进口之间。
13.优选的是,所述的恒温阀,还包括:
14.感温座,其活动设于所述阀体内且与所述感温包的顶部固接,所述感温座的顶部为上小下大的圆台结构;
15.调节腔,其水平设于所述阀体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感温座的上方;所述调节腔的一端与所述阀体内部连通;
16.调节杆,其水平设于所述调节腔内,所述调节杆的靠近所述阀体的一端为圆锥结构且延伸至所述阀体内并与所述感温座的顶部配合抵接,远离所述阀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调节腔的外部;所述调节杆的中部设有环形挡块,其圆周外壁与所述调节腔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的靠近其一端的外壁与所述调节腔的内壁之间密封设有第一垫圈;
17.第一卡簧,其套设于所述调节杆上且固设于所述调节腔的另一端;
18.锁紧螺母,其套设于所述调节杆上且与所述调节腔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母位于所述挡块与所述第一卡簧之间;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挡块、所述第一卡簧沿所述调节杆的轴向均部分重叠。
19.优选的是,所述的恒温阀,还包括:
20.调节盖,其与所述调节腔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封装于所述调节盖内;所述调节盖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卡槽;
21.卡块,其固设于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所述卡块可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22.优选的是,所述的恒温阀,所述活塞与所述阀体的内壁之间密封设有第二垫圈。
23.优选的是,所述的恒温阀,所述热水进口设有进水接头;所述冷水进口与设于所述阀体一侧的冷水腔连通,所述回水口与设于所述阀体一侧的回水腔连通;
24.所述进水接头、所述冷水腔和所述回水腔的内部均设于止逆芯,任一止逆芯配合设有一个第二卡簧。
25.优选的是,所述的恒温阀,所述进水接头、所述冷水腔和所述回水腔的内部均内接有过滤网。
26.优选的是,所述的恒温阀,所述进水接头的外壁与所述热水进口的内壁螺纹连接。
27.优选的是,所述的恒温阀,所述进水接头的外壁与所述热水进口的内壁之间密封设有第三垫圈。
2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备输出恒温水和回水的节能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恒温阀,所述节能装置还包括:
29.冷水管,其一端与水龙头连通,另一端与锅炉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冷水管的中部与所述冷水进口连通;
30.热水管,其一端与锅炉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热水进口连通;
31.恒温供水管,其与所述混水出口连通;
32.回水管,其一端与所述恒温供水管的靠近恒温供水管的排水口的位置处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水口连通。
33.优选的是,所述的具备输出恒温水和回水的节能装置,所述回水管与所述回水腔螺纹连接;所述冷水管通过导水管与所述冷水腔连接,所述导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水管和所述冷水腔螺纹连接;所述导水管与所述冷水管连接处位于所述冷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
34.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阀的冷热水进水方向垂直设置,热水进水方向与混水出水方向一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额外添置各种弯头转接才能在锅炉的顶部竖直方向安装管道的技术问题,以满足各种用户的不同应用需求;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恒温阀上还设置有回水口,能够将供水管中残留的部分低温水导流至阀体内,对水进行二次回收利用,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实现了家庭日常消费的节约,满足客户不同环境下的市场需求。
35.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3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具备输出恒温水和回水的节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恒温阀的结构示意图。
38.附图标记说明:1-恒温阀2-冷水管3-热水管4-恒温供水管5-回水管6-锅炉11-阀体111-调节腔112-冷水腔113-回水腔114-进水接头115-第三垫圈12-活塞121-第二垫圈13-感温包14-弹簧15-调节杆151-挡块152-第一垫圈153-卡块16-锁紧螺母17-第一卡簧18-调节盖181-卡槽191-止逆芯192-第二卡簧193-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40.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41.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3.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温阀,其包括:
44.阀体11,其顶部设有混水出口,底部设有热水进口,所述阀体11的一侧设有冷水进口,另一侧设有回水口,所述热水进口、所述冷水进口、所述回水口与所述混水出口均连通;混水出口与恒温供水管连通,回水口通过回水管与恒温供水管的靠近末端的位置(靠近恒温供水管的排水口的位置)连通;
45.活塞12,其沿竖直方向活动设于所述阀体11内,所述活塞12可部分关闭所述热水进口和所述冷水进口;
46.感温包13,其活动设于所述阀体11内且与所述活塞12的顶部固接;本实用新型中所用感温包为液体感温包,在水温的变化过程中,感温包受热膨胀,遇冷收缩;
47.弹簧14,其设于所述活塞12与所述热水进口之间。
4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阀1的冷热水进水方向垂直设置,热水
进水方向与混水出水方向一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额外添置各种弯头转接才能在锅炉的顶部进行竖直方向安装管道的技术问题,以满足各种用户的不同应用需求;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恒温阀1上还设置有回水口,能够将供水管中残留的部分水导流至阀体11内,对水进行二次回收利用,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实现了家庭日常消费的节约,满足客户不同环境下的市场需求。
49.上述技术方案中,热水从阀体11的底部的热水进口进入,冷水从阀体11的一侧的冷水进口进入,冷水和热水在阀体11内部混合,并通过混水出口排出,在停止取水后,供水管内存留有水在下次取用之前会变为低温水,在下次取水时,供水管内部的水一部分通过供水管的排水口排出,另一部分水可通过回水管、回水口向下导流回到阀体11内,回流的水可在阀体11内部参与温水的混合,因供水管中残留的低温水部分通过回水口回收利用了,下次取水时供水管能够快速的排出所需的恒温水,缩短了用户接取热水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性,同时将供水管内的部分低温水进行回收利用,避免供水管内部的低温水大量白白流出造成的水资源的浪费;
50.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阀体11内部的感温包13、活塞12和弹簧14的配合作用,实现对排出的恒温水的水温的把控,当热水进口进入阀体11内部的热水温度过高,阀体11内位于感温包13下方区域的混合水温度高于预设恒温水的温度时,感温包13受热膨胀,感温包13将活塞12向下推动,弹簧14被压缩,活塞12将热水进口关闭部分面积变大,冷水进口关闭部分面积变小,即热水进入量变小,冷水进入量变大,以降低混合水的温度使得混水温度达到所需的恒温水的温度;同理,当热水进口进入阀体11内部的热水温度较低时,阀体11内位于感温包13下方区域的混合水温度低于预设恒温水的温度时,感温包13受冷收缩,在弹簧14弹性推力作用下,将活塞12向上推动,活塞12将热水进口关闭部分面积变小,冷水进口关闭部分面积变大,即热水进入量变大,冷水进入量变小,以提高混合水的温度,进而使得混水温度达到所需的恒温水的温度。
51.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恒温阀,还包括:
52.感温座,其活动设于所述阀体11内且与所述感温包13的顶部固接,所述感温座的顶部为上小下大的圆台结构;
53.调节腔111,其水平设于所述阀体11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感温座的上方;所述调节腔111的一端与所述阀体11内部连通;
54.调节杆15,其水平设于所述调节腔111内,所述调节杆15的靠近所述阀体11的一端为圆锥结构且延伸至所述阀体11内并与所述感温座的顶部配合抵接,远离所述阀体11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调节腔111的外部;所述调节杆15的中部设有环形挡块151,其圆周外壁与所述调节腔111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15的靠近其一端的外壁与所述调节腔111的内壁之间密封设有第一垫圈152;设置第一垫圈152能够避免阀体11内的水泄露至调节腔111内部;
55.第一卡簧17,其套设于所述调节杆15上且固设于所述调节腔111的另一端;
56.锁紧螺母16,其套设于所述调节杆15上且与所述调节腔111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母16位于所述挡块151与所述第一卡簧17之间;所述锁紧螺母16与所述挡块151、所述第一卡簧17沿所述调节杆15的轴向均部分重叠。
5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感温座为感温包13提供安装支撑,进一步的在感温座与调节
杆15的配合作用下,能够通过调节阀体11内感温包13和活塞12的位置,进而实现对排出的恒温水的水温进行调节,从而满足用户对不同水温的需求;
58.具体为:通过旋转调节杆15,带动调节杆15沿水平方向的移动,调节杆15朝着靠近阀体11的方向水平移动,可将感温座、感温包13和活塞12向下推动,热水进口被活塞12关闭部分面积变大,冷水进口被活塞12关闭部分面积变小,热水进入量变小,冷水进入量变大,使得排出的恒温水的水温变低;调节杆15朝着远离阀体11的方向水平移动,在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将感温座、感温包13和活塞12向上推动,热水进口被活塞12关闭部分面积变小,冷水进口被活塞12关闭部分面积变大,热水进入量变大,冷水进入量变小,使得排出的恒温水的水温变高;即如需要调低恒温水的水温时,可沿第一方向(如顺时针))转动调节杆15带动调节杆15朝着靠近阀体11的方向移动,如需要调高恒温水的水温时,可沿第二方向(如逆时针)转动调节杆15带动调节杆15朝着原理阀体11的方向移动。
59.调节杆15上设置挡块151,通过挡块151周向的螺纹与调节腔111内壁上的螺纹配合实现了调节杆15与调节腔111的螺纹连接,调节杆15在锁紧螺母16作用下安装于调节腔111内,只能在人为施加一定力度转动调节杆15时调节杆15才能相对调节腔111转动,锁紧螺母16的作用是避免调节杆15发生不必要的转动,挡块151另一方面还可对调节杆15的朝着远离阀体11方向移动的限位,第一卡簧17对锁紧螺母16的限位,进而能够避免过度旋转调节杆15使得调节杆15从调节腔111内脱落,导致调节腔111漏水的情况的发生。
60.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恒温阀,还包括:
61.调节盖18,其与所述调节腔11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节杆15的另一端封装于所述调节盖18内;所述调节盖18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卡槽181;
62.卡块153,其固设于所述调节杆15的另一端,所述卡块153可卡设于所述卡槽181内。
63.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调节腔111的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调节盖18,一方面能够将调节腔111的另一端封闭,将调节杆15的另一端封装,能够对调节腔111和调节杆15起到防尘的作用且提高装置外形的美观,另一方面在需要旋转调节杆15时,可从调节腔111的另一端取下调节盖18,翻转调节盖并将卡块153卡设于卡槽181内,将调节盖18与调节杆15的另一端卡接,可通过旋转调节盖18带动调节杆15的旋转,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可操作性。
64.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恒温阀,所述活塞12与所述阀体11的内壁之间密封设有第二垫圈121。第二垫圈121起到密封作用,避免水从活塞12外壁和阀体11内壁之间的缝隙流走,防止冷、热水间的逆流。
65.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恒温阀,所述热水进口设有进水接头114;所述冷水进口与设于所述阀体11一侧的冷水腔112连通,所述回水口与设于所述阀体11一侧的回水腔113连通;
66.所述进水接头114、所述冷水腔112和所述回水腔113的内部均设于止逆芯191,任一止逆芯191配合设有一个第二卡簧192。
67.在进水接头114、冷水腔112和回水腔113内设置止逆芯191是为了防止阀体11内部的水反向逆向流动。
68.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恒温阀,所述进水接头114、所述冷水腔112和所述回水腔113的内部均内接有过滤网193。设置过滤网193是为了防止水中的杂质颗粒进入阀体11
内部,对阀体11及阀体11内部的元件造成磨损。
69.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恒温阀,所述进水接头114的外壁与所述热水进口的内壁螺纹连接。采用螺纹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简化设备安装连接工序。
70.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恒温阀,所述进水接头114的外壁与所述热水进口的内壁之间密封设有第三垫圈115。第三垫圈115起到密封作用,防止热水泄露。
7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备输出恒温水和回水的节能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恒温阀1,所述节能装置还包括:
72.冷水管2,其一端与水龙头连通,另一端与锅炉6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冷水管2与所述冷水进口连通;
73.热水管3,其一端与锅炉6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热水进口连通;
74.恒温供水管4,其与所述混水出口连通;
75.回水管5,其一端与所述恒温供水管4的靠近恒温供水管的排水口的位置处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水口连通。
76.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恒温阀1的节能装置,通过热水管3从锅炉6中向阀体11内部输送热水,通过冷水管2从水龙头向阀体11内部输送冷水,热水、冷水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并在恒温阀1内混合,通过恒温阀1的感温包13的调控作用,控制热水和冷水的进入量,控制混合水的温度,混合后的温水通过恒温供水管4排出供用户使用,恒温供水管4内残留的部分低温水可通过回水管5排回至恒温阀1内,进行二次回收利用。
7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装置具备基本的输出恒温水的功能外,还具有冷热水垂直方向进水,热水进水方向与混水排出垂直的特点,满足了在锅炉6上竖直方向安装管道的需求,还能够将恒温供水管4内残留的部分水通过回水管5导流至恒温阀1的阀体11内,一方面缩短了取用恒温水时温水的排出时间,减少低温水排放量,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另一方面对回水进行二次利用,避免管道中低温水白白排出的浪费,达到了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78.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具备输出恒温水和回水的节能装置,所述回水管5与所述回水腔113螺纹连接;所述冷水管2通过导水管与所述冷水腔112连接,所述导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水管2和所述冷水腔112螺纹连接;所述导水管与所述冷水管连接处位于所述冷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进行管道间的安装,简化了管道的连接安装作业,提高管道施工效率。
79.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80.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