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05419发布日期:2022-04-06 18:3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联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


背景技术:

2.联轴器是用来将不同机构中两轴联接起来一同旋转的机械部件,其在机械结构中十分常见。鼓形齿式联轴器作为联轴器中的一种,其结构大体包括内齿圈以及由内齿圈两端分端伸入内齿圈与内齿圈啮合连接的两外齿轴套。鼓形齿式联轴器使用时,两外齿轴套分别与主动侧驱动轴和从动侧被驱动轴连接,如冶金行业桥式起重机的驱动装置中,鼓形齿式联轴器的两外齿轴套即分别与减速机和桥式起重机的车轮轴连接。
3.为使鼓形齿式联轴器可与主动侧驱动轴、从动侧被驱动轴连接,常要求主动侧驱动轴和从动侧被驱动轴的间距与鼓形齿式联轴器的轴长尽可能相一致。如若主动侧驱动轴和从动侧被驱动轴的间距与鼓形齿式联轴器的轴长不一致,像主动侧驱动轴和从动侧被驱动轴的间距不确定,或车轮轴偏长或者偏短时,虽然现有鼓形齿式联轴器,允许内齿圈和外齿轴套间发生小幅度的轴向位移,也就是说,可以通过鼓形齿式联轴器内齿圈和外齿轴套间发生小幅度的轴向位移,来适应主动侧驱动轴和从动侧被驱动轴的间距的偏差,但这也只能是小范围的调整,一旦主动侧驱动轴和从动侧被驱动轴的间距的偏差大于鼓形齿式联轴器内齿圈和外齿轴套间允许的轴向位移时,现有鼓形齿式联轴器则无法实现与主动侧驱动轴和从动侧被驱动轴的组装连接;且即便鼓形齿式联轴器内齿圈和外齿轴套间轴向移动,小范围调整后,鼓形齿式联轴器可与主动侧驱动轴和从动侧被驱动轴的安装连接,但这也势必会造成内齿圈与外齿内套齿面配合偏差,影响鼓形齿式联轴器的使用寿命。
4.且,现有鼓形齿式联轴器,其内齿圈大都为分体结构,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20280503.7、201921198466.1的专利文件中所公开,包括左端盘外套和右端盘外套,左端盘外套和右端盘外套均为类似法兰的结构,左端盘外套和右端盘外套需径向向外延伸,以便在延伸沿上开设有螺栓孔,如此,导致鼓形齿式联轴器整体径向尺寸较大,设备运转时需设置较高较宽的护罩,才可防止联轴器转动时螺栓伤人;且为实现左端盘外套和右端盘外套的螺栓连接,左端盘外套和右端盘外套上开设的螺栓孔需具有极高的同轴度,而这导致左端盘外套和右端盘外套上开设有的螺栓孔通常为特制的铰制孔,加工精度要求极高,且正是因为精度要求高,导致端盘外套的互换性较低,维修更换时,左端盘外套和右端盘外套需成套更换;同时,左端盘外套和右端盘外套间连接固定的螺栓较多,通常有6~12个,检修时拆装螺栓较耗时,劳动量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
6.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包括内齿圈和两外齿轴套,两所述外齿轴套的端部分别自所述内齿圈的两端伸入所述内齿圈内与所述内齿圈啮合连接,两所述外齿轴套上均套装有与所述内齿圈端面贴触的通盖,所述内齿
圈的两端各对应设有一个以上的卡扣,每个所述卡扣均包括卡扣本部和相对于所述卡扣本部弯折的卡扣弯折部,每个所述卡扣的所述卡扣本部与所述内齿圈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卡扣的所述卡扣弯折部位于所述通盖的外侧与所述通盖的外侧面贴触;
7.两所述外齿轴套中至少其一上还设有螺纹套组件,设有所述螺纹套组件的所述外齿轴套的外表面上具有外螺纹,设有所述纹套组件的所述外齿轴套的外表面上沿其轴向还开设有外齿轴套止动槽,所述螺纹套组件包括螺纹套、紧固螺母和止动垫圈,所述螺纹套外表面上设有螺纹套止动槽,所述紧固螺母外表面上设有紧固螺母止动槽,所述止动垫圈的外缘向外凸出有外缘止动耳,所述止动垫圈的内缘向内凸出有内缘止动耳,所述紧固螺母、所述止动垫圈和所述螺纹套由所述外齿轴套的外端依次套设于所述外齿轴套上,所述螺纹套和所述紧固螺母均与所述外齿轴套上的所述外螺纹螺纹配合,所述紧固螺母、所述止动垫圈和所述螺纹套轴向紧贴,所述止动垫圈的所述内缘止动耳伸至所述外齿轴套止动槽内,所述止动垫圈的所述外缘止动耳弯折分别伸至所述螺纹套止动槽和所述紧固螺母止动槽内。
8.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弯折部相对于所述卡扣本部呈直角弯折。该设置,可使所述卡扣弯折部与所述通盖的外侧面具有更大的贴触面,该更大的贴触面在对所述通盖进行定位的过程中,可让定位结构更为可靠。
9.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卡扣的所述卡扣本部与所述内齿圈焊固。所述卡扣本部与所述内齿圈间可通过插钉固定,也可焊固,相比前者,焊固可简化所述卡扣本部与所述内齿圈间固定结构的同时,让所述卡扣本部与所述内齿圈间固定结构还可保持有高牢固性。
10.进一步地,所述内齿圈的外周面上设有浅槽,所述浅槽的底面为平面,所述卡扣与所述浅槽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卡扣的所述卡扣本部与所对应的所述内齿圈的底面焊固。该设置,可使所述卡扣本部与所述内齿圈的底面面面焊固,所述卡扣本部与所述内齿圈间的焊固面更大,结构更为牢固。
11.进一步地,所述内齿圈每端各对应设有两个以上的所述卡扣。相比在所述内齿圈每端仅设置一个所述卡扣的结构,通过所述卡扣的数量的增设,可使所述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的结构更牢固可靠。
12.进一步地,所述内齿圈每端各对应设有四个所述卡扣。
13.进一步地,所述内齿圈每端两个以上的所述卡扣沿所述内齿圈的周向均匀分布。该设置下,两个以上的所述卡扣于所述通盖的周向对所述通盖进行均匀限位,限位更可靠。
14.进一步地,所述内齿圈每端所有对应的所有的所述卡扣弯折部呈轮幅状分布。该设置下,可使每个所述卡扣弯折部与所述通盖的外侧面具有更大的贴触面。
15.进一步地,所述外齿轴套止动槽靠近所述外齿轴套外端的一端为敞口。所述外齿轴套止动槽靠近所述外齿轴套外端的一端可以非敞口的,也可以是敞口的,非敞口时,所述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组装的过程中,通常需先将所述止动垫圈的所述内缘止动耳弯折,待所述止动垫圈套于所述外齿轴套后,再使所述内缘止动耳复原,伸入到所述外齿轴套止动槽内,而外齿轴套止动槽靠近所述外齿轴套外端的一端为敞口时,使所述止动垫圈的所述内缘止动耳对准所述外齿轴套止动槽,直接向所述外齿轴套上套所述止动垫圈即可,其使得所述止动垫圈向所述外齿轴套上的组装更便捷。
16.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套止动槽的数量为数个,数个所述螺纹套止动槽沿所述螺纹
套的周向分布。所述紧固螺母、所述止动垫圈和所述螺纹套由所述外齿轴套的外端依次套设于所述外齿轴套上后,所述螺纹套止动槽的数量为数个时,所述止动垫圈的所述外缘止动耳与所述螺纹套止动槽对齐的概率更高,方便将所述止动垫圈的所述外缘止动耳弯折到所述螺纹套止动槽内。
17.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套止动槽为沿所述螺纹套轴向开设的通槽。通槽易加工,且所述止动垫圈的所述外缘止动耳向所述螺纹套止动槽内弯折的位置选择性更大。
18.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螺母止动槽的数量为数个,数个所述紧固螺母止动槽沿所述紧固螺母的周向分布。所述紧固螺母、所述止动垫圈和所述螺纹套由所述外齿轴套的外端依次套设于所述外齿轴套上后,所述紧固螺母止动槽的数量为数个时,所述止动垫圈的所述外缘止动耳与所述紧固螺母止动槽对齐的概率更高,方便将所述止动垫圈的所述外缘止动耳弯折到所述紧固螺母止动槽内。
19.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螺母止动槽为沿所述紧固螺母轴向开设的通槽。通槽易加工,且所述止动垫圈的所述外缘止动耳向所述紧固螺母止动槽内弯折的位置选择性更大。
20.进一步地,所述止动垫圈上所述外缘止动耳的数量为数个。所述紧固螺母、所述止动垫圈和所述螺纹套由所述外齿轴套的外端依次套设于所述外齿轴套上后,所述止动垫圈上所述外缘止动耳的数量为数个时,所述止动垫圈的所述外缘止动耳与所述螺纹套止动槽和所述紧固螺母止动槽对齐的概率更高,方便将所述止动垫圈的所述外缘止动耳弯折到所述螺纹套止动槽和所述紧固螺母止动槽内。
21.进一步地,所述止动垫圈的数量为两片。当所述止动垫圈的数量为一片时,所述止动垫圈上所述外缘止动耳的数量通常为两个以上,而当所述止动垫圈的数量为两片时,所述止动垫圈上所述外缘止动耳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及以上,且相比只有一个所述止动垫圈情况,止动垫圈的数量为两片时,所述外缘止动耳的位置设置相对较灵活,两片止动垫圈上同一位置的所述外缘止动耳可分别向所述螺纹套止动槽和所述紧固螺母止动槽内弯折。
22.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套组件的数量为一个。所述螺纹套组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由于设置一个所述螺纹套组件即可满足轴长调节的要求,所以,通常仅设置一个所述螺纹套组件。
23.进一步地,两所述外齿轴套中其一为主动端外齿轴套、另一为从动端外齿轴套,所述螺纹套组件设于从动端外齿轴套的所述外齿轴套上。工作时,由于主动端外齿轴套的受力相比从动端外齿轴套的受力更大,主动端外齿轴套相比从动端外齿轴套轴长也更短,设置所述螺纹套组件的空间较有限,所以,更多的是将所述螺纹套组件设于为从动端外齿轴套的所述外齿轴套上。
24.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采用一体的所述内齿圈与两所述外齿轴套啮合,而后通过所述通盖和所述卡扣于所述内齿圈的两端对两所述外齿轴套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因为采用的一体的所述内齿圈,一体的所述内齿圈已保证高同轴度,安装时不存在两端同轴度的问题;且,由于所述卡扣的所述卡扣本部只需与所述内齿圈固定连接,如焊固,所述卡扣不用过多的径向高出所述内齿圈,所述鼓形齿式联轴器的径向尺寸、占据均较小,方便安装;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避开了铰制孔螺栓的设置,安装便捷的同时,安装精度要求较低,各部件的可替换性高,大大地方便了后序各部件的维修、更换。
25.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还通过在所述外齿轴套上设置所述纹套组件,调整所述纹套组件在所述外齿轴套上安装位置,使得所述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的总轴长可调节,以适应主动侧驱动轴和从动侧被驱动轴不同间距时的安装连接。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使用灵活,应用范围广,其采用的所述纹套组件,不仅结构简单、可靠,且可实现微调节、无极调节,让鼓形齿式联轴器的轴长可更为灵活的调整,如此,鼓形齿式联轴器安装时,能让两所述外齿轴套的端部可与所述内齿圈始终具有最佳的啮合位置,不会偏差,鼓形齿式联轴器的使用寿命也更长。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第一视角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第二视角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图5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2.图7是图5沿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的较佳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34.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包括内齿圈10和两外齿轴套(20,20’),两所述外齿轴套(20,20’)的端部分别自所述内齿圈10的两端伸入所述内齿圈内与所述内齿圈10啮合连接,两所述外齿轴套(20,20’)上均套装有与所述内齿圈10端面贴触的通盖40,所述内齿圈10的两端各对应设有一个以上的卡扣50,每个所述卡扣50均包括卡扣本部501和相对于所述卡扣本部501弯折的卡扣弯折部502,每个所述卡扣50的所述卡扣本部501与所述内齿圈10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卡扣50的所述卡扣弯折部502位于所述通盖40的外侧与所述通盖40的外侧面贴触;
35.两所述外齿轴套(20,20’)中其一为主动端外齿轴套、另一为从动端外齿轴套,为从动端外齿轴套的所述外齿轴套20’上设有位于所述内齿圈10外的螺纹套组件30,设有所述螺纹套组件30的所述外齿轴套20’的外表面上具有外螺纹201,设有所述纹套组件30的所述外齿轴套20’的外表面上沿其轴向还开设有外齿轴套止动槽202,所述螺纹套组件30包括螺纹套1、紧固螺母2和止动垫圈3,所述螺纹套1外表面上设有螺纹套止动槽11,所述紧固螺母2外表面上设有紧固螺母止动槽21,所述止动垫圈3的外缘向外凸出有外缘止动耳31,所述止动垫圈3的内缘向内凸出有内缘止动耳32,所述紧固螺母2、所述止动垫圈3和所述螺纹套1由所述外齿轴套20’的外端依次套设于所述外齿轴套20’上,所述螺纹套1和所述紧固螺母2均与所述外齿轴套20’上的所述外螺纹201螺纹配合,所述紧固螺母2、所述止动垫圈3和所述螺纹套1轴向紧贴,所述止动垫圈3的所述内缘止动耳32伸至所述外齿轴套止动槽202内,所述止动垫圈3的所述外缘止动耳31弯折分别伸至所述螺纹套止动槽11和所述紧固螺母止动槽21内。
36.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所述内齿圈10内壁具有内齿,两所述外齿轴套(20,20’)的端部表面具有外齿,所述内齿圈10内壁上的内齿、两所述外齿轴套(20,20’)端部表面上的外齿通常均为直齿。组装时,两所述外齿轴套(20,20’)具有外齿的端部分别由所述内齿圈10的两端伸入到所述内齿圈10内,各自与所述内齿圈10啮合连接。
37.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每个所述卡扣50的所述卡扣弯折部502、所述通盖40、所述内齿圈10端面依次贴触,每个所述卡扣50的所述卡扣本部501与所述内齿圈10固定连接后,所述卡扣50即可实现对所述通盖40的限位,而所述通盖40通常可将两所述外齿轴套(20,20’)有外齿的端部限位在所述内齿圈10内,使两所述外齿轴套(20,20’)不会由所述内齿圈10内脱离出,而失去联轴器的功能。
38.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采用一体的所述内齿圈10与两所述外齿轴套(20,20’)啮合,而后通过所述通盖40和所述卡扣50于所述内齿圈10的两端对两所述外齿轴套(20,20’)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因为采用的一体的所述内齿圈10,一体的所述内齿圈10已保证高同轴度,安装时不存在两端同轴度的问题;且,由于所述卡扣50的所述卡扣本部501只需与所述内齿圈10固定连接,如焊固,所述卡扣50不用过多的径向高出所述内齿圈10,所述鼓形齿式联轴器的径向尺寸、占据均较小,方便安装;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避开了铰制孔螺栓的设置,安装便捷的同时,安装精度要求较低,各部件的可替换性高,大大地方便了后序各部件的维修、更换。
39.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较佳地,所述卡扣弯折部502相对于所述卡扣本部501呈直角弯折。该设置,可使所述卡扣弯折部502与所述通盖40的外侧面具有更大的贴触面,该更大的贴触面在对所述通盖40进行定位的过程中,可让定位结构更为可靠。
40.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较佳地,每个所述卡扣50的所述卡扣本部501与所述内齿圈10焊固。所述卡扣本部501与所述内齿圈10间可通过插钉固定,也可焊固,相比前者,焊固可简化所述卡扣本部501与所述内齿圈10间固定结构的同时,让所述卡扣本部501与所述内齿圈10间固定结构还可保持有高牢固性。
41.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较佳地,所述内齿圈10的外周面上设有浅槽101,所述浅槽101的底面为平面,所述卡扣50与所述浅槽101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卡扣50的所述卡扣本部501与所对应的所述内齿圈10的底面焊固。该设置,可使所述卡扣本部501与所述内齿圈10的底面面面焊固,所述卡扣本部501与所述内齿圈10间的焊固面更大,结构更为牢固。
42.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较佳地,所述内齿圈10每端各对应设有两个以上的所述卡扣50。相比在所述内齿圈10每端仅设置一个所述卡扣50的结构,通过所述卡扣50的数量的增设,可使所述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的结构更牢固可靠。
43.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较佳地,所述内齿圈10每端各对应设有四个所述卡扣50。
44.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较佳地,所述内齿圈10每端两个以上的所述卡扣50沿所述内齿圈10的周向均匀分布。该设置下,两个以上的所述卡扣50于所述通盖40的周向对所述通盖40进行均匀限位,限位更可靠。
45.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较佳地,所述内齿圈10每端所有对应的所有的所述卡扣弯折部502呈轮幅状分布。该设置下,可使每个所述卡扣弯折部502与所述
通盖40的外侧面具有更大的贴触面。
46.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两所述外齿轴套(20,20’)中至少其一上还设有螺纹套组件30。所述螺纹套组件3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通常为一个。
47.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两所述外齿轴套(20,20’)中其一为主动端外齿轴套、另一为从动端外齿轴套,所述螺纹套组件30的数量通常为一个时,所述螺纹套组件30通常设于为从动端外齿轴套的所述外齿轴套20’上。
48.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工作时,为主动端外齿轴套的所述外齿轴套20与主动侧驱动轴连接,为从动端外齿轴套的所述外齿轴套20’上所述螺纹套组件30中的所述螺纹套1与从动侧被驱动轴连接。
49.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所述纹套组件30中,所述紧固螺母2和所述螺纹套1螺纹套设于所对应的所述外齿轴套20’上,其中,所述紧固螺母2起止退的作用,使所述止动垫圈3在其两侧的所述紧固螺母2和所述螺纹套1的作用下,可夹紧于所述紧固螺母2和所述螺纹套1间。所述止动垫圈3夹紧于所述紧固螺母2和所述螺纹套1间的同时,因所述止动垫圈3的所述外缘止动耳31弯折分别伸于所述螺纹套止动槽11和所述紧固螺母止动槽21内,所述紧固螺母2、所述螺纹套1和所述止动垫圈3形成一体的连接结构。该一体的连接结构中,所述止动垫圈3的所述内缘止动耳32又伸于所述外齿轴套止动槽202内,所述止动垫圈3以及与所述止动垫圈3构成一体连接的所述螺纹套1均相对于对应的所述外齿轴套20’无法相对转动,也就是说,对应的所述外齿轴套20’转动时,所述螺纹套1也会被带动转动。
50.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主动侧驱动轴传动从动侧被驱动轴时,具体地,主动侧驱动轴转动,转动的主动侧驱动轴依次带动为主动端外齿轴套的所述外齿轴套20、所述内齿圈10、从动端外齿轴套的所述外齿轴套20’、所述纹套组件30的所述止动垫圈3、所述纹套组件30的所述螺纹套1、从动侧被驱动轴。
51.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调整所述纹套组件30在所述外齿轴套20’上安装位置,可调节所述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的总轴长。调节时,具体地,将所述止动垫圈3的所述外缘止动耳31复原,使所述止动垫圈3的所述外缘止动耳31由所述螺纹套止动槽11和所述紧固螺母止动槽21内脱出,而后转动所述螺纹套1和所述紧固螺母2,移动所述止动垫圈3,使所述纹套组件30整体移位到所需位置后,再使所述螺纹套1和所述紧固螺母2夹紧所述止动垫圈3,将所述止动垫圈3的所述外缘止动耳31弯折分别伸于所述螺纹套止动槽11和所述紧固螺母止动槽21内即可。
52.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通过在所述外齿轴套上设置所述纹套组件30,而后调整所述纹套组件30在所述外齿轴套上安装位置,使得所述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的总轴长可调节,以适应主动侧驱动轴和从动侧被驱动轴不同间距时的安装连接。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使用灵活,应用范围广,其采用的所述纹套组件30,不仅结构简单、可靠,且可实现微调节、无极调节,让鼓形齿式联轴器的轴长可更为灵活的调整,如此,鼓形齿式联轴器安装时,能让两所述外齿轴套(20,20’)的端部可与所述内齿圈10始终具有最佳的啮合位置,不会偏差,鼓形齿式联轴器的使用寿命也更长。
53.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较佳地,所述外齿轴套止动槽202靠近所述外齿轴套20’外端的一端为敞口。所述外齿轴套止动槽202靠近所述外齿轴套20’外端的
一端可以非敞口的,也可以是敞口的,非敞口时,所述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组装的过程中,通常需先将所述止动垫圈3的所述内缘止动耳32弯折,待所述止动垫圈3套于所述外齿轴套20’后,再使所述内缘止动耳32复原,伸入到所述外齿轴套止动槽202内,而外齿轴套止动槽202靠近所述外齿轴套20’外端的一端为敞口时,使所述止动垫圈3的所述内缘止动耳32对准所述外齿轴套止动槽202,直接向所述外齿轴套20’上套所述止动垫圈3即可,其使得所述止动垫圈3向所述外齿轴套20’上的组装更便捷。
54.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较佳地,所述螺纹套止动槽11的数量为数个,数个所述螺纹套止动槽11沿所述螺纹套1的周向分布。所述紧固螺母2、所述止动垫圈3和所述螺纹套1由所述外齿轴套20’的外端依次套设于所述外齿轴套20上后,所述螺纹套止动槽11的数量为数个时,所述止动垫圈3的所述外缘止动耳31与所述螺纹套止动槽11对齐的概率更高,方便将所述止动垫圈3的所述外缘止动耳31弯折到所述螺纹套止动槽11内。
55.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较佳地,所述螺纹套止动槽11为沿所述螺纹套1轴向开设的通槽。通槽易加工,且所述止动垫圈3的所述外缘止动耳31向所述螺纹套止动槽11内弯折的位置选择性更大。
56.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较佳地,所述紧固螺母止动槽21的数量为数个,数个所述紧固螺母止动槽21沿所述紧固螺母2的周向分布。所述紧固螺母2、所述止动垫圈3和所述螺纹套1由所述外齿轴套20’的外端依次套设于所述外齿轴套20’上后,所述紧固螺母止动槽21的数量为数个时,所述止动垫圈3的所述外缘止动耳31与所述紧固螺母止动槽21对齐的概率更高,方便将所述止动垫圈3的所述外缘止动耳31弯折到所述紧固螺母止动槽21内。
57.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较佳地,所述紧固螺母止动槽21为沿所述紧固螺母2轴向开设的通槽。通槽易加工,且所述止动垫圈3的所述外缘止动耳31向所述紧固螺母止动槽21内弯折的位置选择性更大。
58.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较佳地,所述止动垫圈3上所述外缘止动耳31的数量为数个。所述紧固螺母2、所述止动垫圈3和所述螺纹套1由所述外齿轴套20’的外端依次套设于所述外齿轴套20’上后,所述止动垫圈3上所述外缘止动耳31的数量为数个时,所述止动垫圈3的所述外缘止动耳31与所述螺纹套止动槽11和所述紧固螺母止动槽21对齐的概率更高,方便将所述止动垫圈3的所述外缘止动耳31弯折到所述螺纹套止动槽11和所述紧固螺母止动槽21内。
59.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较佳地,所述止动垫圈3的数量为两片。当所述止动垫圈3的数量为一片时,所述止动垫圈3上所述外缘止动耳31的数量通常为两个以上,而当所述止动垫圈3的数量为两片时,所述止动垫圈3上所述外缘止动耳3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及以上,且相比只有一个所述止动垫圈3情况,止动垫圈3的数量为两片时,所述外缘止动耳31的位置设置相对较灵活,两片止动垫圈3上同一位置的所述外缘止动耳31可分别向所述螺纹套止动槽11和所述紧固螺母止动槽21内弯折。
60.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所述螺纹套组件3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由于设置一个所述螺纹套组件30即可满足轴长调节的要求,通常仅设置一个所述螺纹套组件30。
61.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鼓形齿式联轴器,工作时,由于主动端外齿轴套的受力相
比从动端外齿轴套的受力更大,主动端外齿轴套相比从动端外齿轴套轴长也更短,设置所述螺纹套组件30的空间较有限,所以,在仅设置一个所述螺纹套组件30时,所述螺纹套组件30通常设于从动端外齿轴套的所述外齿轴套20’上。
62.本实用新型对于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