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驱动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90784发布日期:2023-06-28 17:17阅读:32来源:国知局
车用驱动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备与车轮的驱动力源驱动连结的输入部件、与车轮驱动连结的输出部件以及将从输入部件侧传递的旋转变速并向输出部件侧传递的变速器的车用驱动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1、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公开了这样的车用驱动传递装置的一个例子。以下在“背景技术”以及“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的说明中,在括弧内引用专利文献1的附图标记。

2、在专利文献1的车用驱动传递装置中,变速器构成为能够形成第一变速挡(i1)、和变速比小于该第一变速挡的第二变速挡(i2)。该变速器具备用于切换第一变速挡(i1)和第二变速挡(i2)的啮合式的卡合装置(5)、以及在变速挡的切换时用于维持输入部件(2)与输出部件之间的动力传递的摩擦式卡合装置(6)。

3、在上述车用驱动传递装置中,在将变速器的变速挡从第一变速挡(i1)切换为第二变速挡(i2)时,即使在啮合式的卡合装置(5)成为空挡状态的情况下,摩擦式卡合装置(6)也维持输入部件(2)与输出部件之间的动力传递。这样,减少将变速器的变速挡从第一变速挡(i1)切换为第二变速挡(i2)时产生的冲击。

4、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6-516161号公报

5、然而,虽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示出,但在上述那样的车用驱动传递装置中,由于啮合式的卡合装置(5)和摩擦式卡合装置(6)作为卡合装置的形式不同,所以对于用于进行各个卡合装置的卡合以及分离的驱动的驱动装置,通常也以相互不同的结构而独立地设置。然而,在这样的结构中,独立地具备两个驱动装置,相应地作为车用驱动传递装置的整体的部件个数容易变多,容易成为装置的大型化、高成本化的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期望实现在具备啮合式的卡合装置和摩擦式卡合装置的构成中,能够实现部件个数的减少的车用驱动传递装置的实现。

2、鉴于上述情况,车用驱动传递装置的特征结构是以下方面,

3、该车用驱动传递装置具备:

4、输入部件,其与车轮的驱动力源驱动连结;

5、输出部件,其与上述车轮驱动连结;以及

6、变速器,其构成为能够形成包含第一变速挡、以及变速比小于该第一变速挡的第二变速挡的多个变速挡,并将从上述输入部件侧传递的旋转以与多个上述变速挡中的已形成的变速挡对应的变速比进行变速并向上述输出部件侧传递,

7、上述变速器具备:啮合式的第一卡合装置、摩擦式的第二卡合装置、驱动上述第一卡合装置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驱动上述第二卡合装置的第二驱动装置,

8、在上述第一卡合装置为卡合状态并且上述第二卡合装置为分离状态下,形成上述第一变速挡,在上述第一卡合装置为分离状态并且上述第二卡合装置为卡合状态下,形成上述第二变速挡,

9、上述第一驱动装置具备: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第一换档鼓、将上述第一换档鼓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第一凸轮机构、以及通过上述第一凸轮机构进行直线运动的第一传递机构,

10、上述第二驱动装置具备: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第二换档鼓、将上述第二换档鼓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第二凸轮机构、以及通过上述第二凸轮机构进行直线运动的第二传递机构,

11、上述第一换档鼓和上述第二换档鼓经由驱动轴一体旋转地连结,

12、上述车用驱动传递装置具备鼓驱动源,其通过驱动上述驱动轴,使上述第一换档鼓以及上述第二换档鼓旋转。

13、另外,上述鉴于,车用驱动传递装置的其它的特征结构是以下方面,

14、该车用驱动传递装置具备:

15、输入部件,其与车轮的驱动力源驱动连结;

16、输出部件,其与上述车轮驱动连结;以及

17、变速器,其构成为能够形成包含第一变速挡、以及变速比小于该第一变速挡的第二变速挡的多个变速挡,并将从上述输入部件侧传递的旋转以与多个上述变速挡中的已形成的变速挡对应的变速比进行变速并向上述输出部件侧传递,

18、上述变速器具备:啮合式的第一卡合装置、摩擦式的第二卡合装置、啮合式的第三卡合装置、驱动上述第一卡合装置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驱动上述第二卡合装置的第二驱动装置,

19、在上述第一卡合装置为卡合状态并且上述第二卡合装置以及上述第三卡合装置双方为分离状态下,形成上述第一变速挡,在上述第一卡合装置为分离状态并且上述第二卡合装置以及上述第三卡合装置的至少一方为卡合状态下,形成上述第二变速挡,

20、上述第一驱动装置具备: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第一换档鼓、将上述第一换档鼓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第一凸轮机构、以及通过上述第一凸轮机构进行直线运动的第一传递机构,

21、上述第二驱动装置具备: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第二换档鼓、将上述第二换档鼓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第二凸轮机构、以及通过上述第二凸轮机构进行直线运动的第二传递机构,

22、上述第一换档鼓和上述第二换档鼓经由驱动轴一体旋转地连结,

23、上述车用驱动传递装置具备鼓驱动源,其通过驱动上述驱动轴,使上述第一换档鼓以及上述第二换档鼓旋转。

24、根据上述特征结构,驱动第一卡合装置的第一驱动装置的第一换档鼓、和驱动第二卡合装置的第二驱动装置的第二换档鼓经由被鼓驱动源驱动的驱动轴一体旋转地被连结。由此,能够通过一个鼓驱动源的驱动实现用于进行变速器的变速挡的形成以及切换的形式不同的两个卡合装置的驱动。因此,与对啮合式的第一卡合装置和摩擦式的第二卡合装置的各个独立地设置驱动装置的结构相比,能够实现部件个数的减少。其结果是,容易抑制车用驱动传递装置的大型化、高成本化。

25、另外,根据本特征结构,在将变速器的变速挡从第一变速挡向第二变速挡切换时,通过将摩擦式的第二卡合装置设为卡合状态,能够避免伴随着啮合式的第一卡合装置从卡合状态成为分离状态而在输入部件与输出部件之间动力传递被切断的情况。因此,能够将在将变速器的变速挡从第一变速挡向第二变速挡切换时产生的车轮驱动力的变动抑制得较小。



技术特征:

1.一种车用驱动传递装置,其具备:

2.一种车用驱动传递装置,其具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驱动传递装置,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用驱动传递装置,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驱动传递装置,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用驱动传递装置,其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车用驱动传递装置。在车用驱动传递装置(100)中,变速器(TM)具备啮合式的第一卡合装置(1)、摩擦式的第二卡合装置(2)、驱动第一卡合装置(1)的第一驱动装置(3)以及驱动第二卡合装置(2)的第二驱动装置(4),第一驱动装置(3)具备第一换档鼓(31)、将其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第一凸轮机构(32)、以及进行该直线运动的第一传递机构(33),第二驱动装置(4)具备第二换档鼓(41)、将其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第二凸轮机构(42)、以及进行该直线运动的第二传递机构(43),第一换档鼓(31)和第二换档鼓(41)以一体旋转的方式经由驱动轴(40a)而连结,具备对驱动轴(40a)进行驱动的鼓驱动源(40)。

技术研发人员:栗林史明,羽原祐树,贵田英治,石田贤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爱信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