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减振器的阻尼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73497发布日期:2022-08-27 00:05阅读:64来源:国知局
用于减振器的阻尼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减振器的阻尼阀装置。


背景技术:

2.由文献de102016210790a1已知一种用于减振器的阻尼阀,其中可沿径向扩宽的阀元件形成节流部位,所述节流部位以增大的流动速度从通过部位转入到关闭部位。即使在关闭位置中仍存在其余横截面作为节流横截面使用。根据阻尼阀的结构设计方案限位环可以确定最大的扩宽部位。替代地,限位环在其侧面上可以具有一轮廓,从而所述阀元件可以贴靠在导流面上,并且所述轮廓限定其余横截面。
3.早先的文献de102019215556a1描述了一种基于文献de102016210790a1的阻尼阀装置,其中阀元件在流动速度减小时借助于停滞时间环节延迟地朝向穿流部位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关闭在阀元件和阀座一侧的元件之间的、作为停滞时间环节的形状配合连接部。为此,阀元件的下游的压力加载面具有一轮廓,该轮廓除了径向分力之外还引起作用到阀元件上的轴向分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阻尼阀装置的一种替代的结构形式,所述阻尼阀装置具有所述阀元件的延迟的复位运动。
5.该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所述阀元件在流动速度减小时借助于停滞时间环节延迟地朝向穿流部位运动,其中所述环形槽形成第一压力腔,所述第一压力腔与所述第二压力腔通过可切换的节流连接部连接。
6.该解决方案的优点在于,能将液压的停滞时间环节明显更好地调整到所需的阻尼力特性曲线,尤其是能带来更小的阻尼力偏差。
7.减振器内部可供阻尼阀装置使用的空间非常小。为了支持阀元件的调节运动,第二压力腔通过流入开口和流出开口与所述减振器的工作腔连接,其中流出开口的节流横截面大于节流连接部的节流横截面。通过串联两个节流横截面,即串联所述流出开口的节流横截面和流动连接部的节流横截面,可以在极狭窄的空间内实现停滞时间环节。
8.为了进一步实现所述阀元件沿关闭方向相对于导流面的相对较快的反应,所述节流连接部具有至少一个节流通道和流动连接部,其中所述流动连接部与所述节流通道在液压上并联并且配备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沿流动方向从所述第二压力腔到所述第一压力腔敞开。
9.考虑到结构空间的经济性,所述第二压力腔相对于所述第一压力腔径向地布置。因此也可以非常简单地制造位于两个压力腔之间的节流连接部。
10.根据一有利的从属权利要求,所述第二压力腔由所述环形槽的环形槽底面限定。
11.在另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在所述第一压力腔和所述第二压力腔之间的隔板是可移动的。所述隔板简化了标准化的阀座的应用,在需要时所述阀座配备有所述隔板。
12.为了节流连接部的限定的功能,所述隔板构造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朝向所述第二压力腔移回所述隔板。
13.为了能够利用用于嵌入可运动的隔板的另一参数,第一止挡件限定所述隔板朝向所述第一压力腔的位移路径。为此也使用第二止挡件,所述第二止挡件限定所述隔板的初始位置。通过两个止挡件的径向间隔能够控制节流连接部的节流效果的介入,以便由此实现用于所需的阻尼力特性曲线的复位运动。
附图说明
14.根据以下对附图的描述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15.其中:
16.图1示出了减振器在阻尼阀装置的区域中的截取区段;
17.图2示出了针对图1的细节示图;
18.图3示出了针对图2的替代变型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19.图1示出了用于任意结构形式的、仅局部地示出的减振器3的阻尼阀装置1。除了阻尼阀装置1之外,减振器3还包括带有构造为活塞7的阻尼阀体的第一阻尼阀5,所述第一阻尼阀体紧固在活塞杆9上。
20.阻尼阀体7将减振器的缸筒11划分成活塞杆一侧的工作腔13和远离活塞杆的工作腔15,这两个工作腔填充有阻尼介质。在阻尼阀体7中构造有针对在不同分度圆上的各一个流动方向的穿流通道17、19。仅仅示例性地考虑穿流通道的设计方案。利用至少一个阀盘21、23至少部分地覆盖穿流通道17、19的出口侧。
21.此外,减振器具有牵拉止挡件25,所述牵拉止挡件自活塞杆9的限定的伸出运动起就与缸筒一侧的止挡面、例如活塞杆导向部27接触。
22.牵拉止挡件25包括阀座29,所述阀座通过形状配合连接部直接固定在活塞杆上。在阀座29的上侧面上例如布设有环形的弹性元件31,即使在活塞杆9发生摆动运动时,所述弹性元件也通过较小的径向预应力得到保持。弹性元件31自从止挡面上的止挡点起就作为附加的支撑弹簧起作用。
23.阀座29具有环绕的槽33,在所述槽中引导直径可变的阀元件35。该阀元件35可径向运动或者沿径向是弹性的,并且形成用于作为阻尼阀装置1的一部分的节流部位37的阀体。所述阀元件35与缸筒11的内壁一起形成所述节流部位37,其中所述内壁39是导流面。原则上本发明也可以实施在取决于牵拉止挡件的阀座中。
24.然而也存在以下可能性,即所述阀元件35由多个形成环的单独元件组成,从而所述单独元件形成围绕转动支承点的径向运动或者枢转运动。所述转动支承点例如可以使两个单独元件彼此连接。这种实施方式例如由更早的文献de102019215558a1已知。
25.所述阀元件35在外侧例如以挡圈的实施方式承载复位弹簧41。在内壁39和阀元件35的外侧面43之间存在可变的节流横截面45,该节流横截面产生附加的阻尼力。
26.当活塞杆速度处于例如小于1m/s的第一运行范围中时,节流部位37完全敞开。阻尼力于是仅由与阀盘21、23连接的穿流通道17、19产生。当阀盘21、23发生流入时,阀盘21、
23从其阀座面47、49上抬起。该行程运动分别由支撑盘51、53限定。
27.在具有大于第一运行范围的极限速度、也即大于示例性地给出的1m/s的活塞杆速度的第二运行范围中,所述阀元件35转入到节流部位中并且在那里执行朝向导流面39的关闭运动。由于阻尼介质的较高的流动速度,在成形为环形间隙的节流部位37中形成负压,该负压导致阀元件35的径向的扩宽。但是为了使节流部位37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阻塞(blockade),所限定的最小通过横截面由复位弹簧41保持。
28.图2示出了阻尼阀装置1的细节,其中阀座29在活塞杆9上的紧固方式有所改变。在放大示图中可以看出,阀座中的环形槽33形成第一压力腔55。所述第一压力腔55由阀元件35的内侧面57、环形槽33的对置的槽侧面59以及环形槽底面61形成。径向于第一压力腔55,所述阀座29具有第二压力腔63。在第一压力腔55和第二压力腔63之间存在位置固定的隔板65。但是第一压力腔55与第二压力腔63经由可切换的节流连接部67连接,从而在液压上串联两个压力腔55、63。
29.第二压力腔63经由流入开口69和流出开口71与缸筒11的工作腔13连接,并且由此始终完全以阻尼介质填充。流出开口71的节流横截面优选小于流入开口69的节流横截面,但大于节流连接部67的节流横截面。对于所述工作腔13来说,节流连接部67和流出开口71在液压上串联。
30.在第一压力腔55和第二压力腔63之间的节流连接部67包括流动连接部75,该流动连接部与节流通道73在液压上并联并且配备有止回阀77,所述止回阀沿流动方向从第二压力腔63到第一压力腔55敞开。
31.在活塞杆缩回运动时,缸筒11中的阻尼介质由具有阀盘21的阻尼阀排挤。此外,阻尼介质流动穿过节流部37。根据流动速度,在节流部37内部形成负压,该负压使阀元件35沿径向向外朝向导流面39扩宽或者说减小节流横截面45。与此同时,经由第二压力腔63的至少一个流入开口69施加阻尼介质。第二压力腔63中的压力建立通过流入开口69相对于流出开口71的横截面比例来确定。流出开口71的横截面越小,第二压力腔63中的压力建立就越直接。经由流动连接部75以及敞开的止回阀77,压力水平继续从第二压力腔63转入到第一压力腔55。第一压力腔55中的动压(staudruck)作用到阀元件35的内侧面57上,并且由此除了外侧面43上的负压之外也支持阀元件35的径向的扩宽运动。由此在足够高的活塞杆速度下发生阀元件35的快速的扩宽运动。由于大尺寸的流入开口69和敞开的流动连接部75,所述阀元件35的反应时间非常短。
32.在节流部位37内部的流动速度降低时,阀元件35的复位运动借助于由节流连接部67形成的停滞时间环节(totzeitglied)发生延迟,因为位于第一压力腔55中的阻尼介质目前通过节流通道73和流出开口71的串联连接而被排挤。第一压力腔55和第二压力腔63之间的流动连接部75由止回阀77封闭并且因此始终不可用。因此,相比于活塞杆速度,在节流部37中的流动速度降低时产生比在扩宽运动时更高的阻尼力,从而关于阻尼力存在期望的滞后。
33.为了便于理解,节流通道73和流动连接部75构造为两个空间上分开的通道。但是为了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规定,止回阀77在关闭位置中保持之后形成节流通道73的其余横截面敞开。该实施例提供了所述阀座29的非常小的结构高度。
34.图3示出了按照图2所示的工作原理的阻尼阀装置1,其中第二压力腔63由环形槽
33的环形槽底面61限定。另一结构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可在第一压力腔55和第二压力腔63之间径向运动的隔板65。在朝向第一压力腔55的外侧面上,所述隔板65具有复位弹簧79,该复位弹簧使隔板65朝向第二压力腔63往回运动。隔板65例如可以由弹性元件或者开槽的金属带形成,所述金属带在一定圆周区域上重叠。此外存在以下可能,即第二压力腔例如由嵌入元件形成,所述嵌入元件作为隔板65具有可移动的活塞。
35.如从图3可以看出的那样,第一止挡件81限定隔板朝向第一压力腔的位移路径。可选地,第二止挡件83限定隔板的初始位置。这些止挡件能够构造为位置固定的止挡件或者构造为传力元件例如弹簧。
36.当第二压力腔63受到压力负载时,隔板65根据流动连接部67的横截面执行直到第一止挡件81的位移运动。同时,止回阀77在流动连接75内部敞开。由此第一压力腔55中的压力开始增大,这引起阀元件35的扩宽运动。当第二压力腔63中的压力减小时,阀元件35被复位弹簧41再次移回到环形槽33中。隔板65也开始朝向第二止挡件83的复位运动。从第二压力腔63经由流出开口71溢出到工作室13中的阻尼介质被排挤。阀元件35与隔板65之间的间距由流出开口71相对于节流连接部的尺寸比例确定。流出开口71的尺寸越大,间距保持恒定得就越久或者减小得就越慢。隔板65的复位弹簧79同样也影响阀元件35与隔板65之间的间距。当分离元件65已经到达第二止挡件83进而占据位置固定的位置时,第二压力腔63的容积保持恒定并且承担在节流连接部67、特别是节流通道73和流出开口71之间的通道区段的功能。然后将流出开口71和节流通道73的液压阻力相加。由此减缓了阀元件的进一步的缩回运动。与根据图2的阻尼阀装置的实施例相比不同的是,用于阀元件35的复位运动的停滞时间环节的开始动作点(einsatzpunkt)能够通过可移动的隔板来改变。
37.附图标记列表:
[0038]1ꢀꢀꢀꢀ
阻尼阀装置
[0039]3ꢀꢀꢀꢀ
减振器
[0040]5ꢀꢀꢀꢀ
第一阻尼阀
[0041]7ꢀꢀꢀꢀ
阻尼阀体
[0042]9ꢀꢀꢀꢀ
活塞杆
[0043]
11
ꢀꢀꢀ
缸筒
[0044]
13
ꢀꢀꢀ
活塞杆一侧的工作腔
[0045]
15
ꢀꢀꢀ
远离活塞杆的工作腔
[0046]
17
ꢀꢀꢀ
穿流通道
[0047]
19
ꢀꢀꢀ
穿流通道
[0048]
21
ꢀꢀꢀ
阀盘
[0049]
23
ꢀꢀꢀ
阀盘
[0050]
25
ꢀꢀꢀ
牵拉止挡件
[0051]
27
ꢀꢀꢀ
活塞杆导向部
[0052]
29
ꢀꢀꢀ
阀座
[0053]
31
ꢀꢀꢀ
弹性元件
[0054]
33
ꢀꢀꢀ
环形槽
[0055]
35
ꢀꢀꢀ
阀元件
[0056]
37
ꢀꢀꢀ
节流部位
[0057]
39
ꢀꢀꢀ
内壁
[0058]
41
ꢀꢀꢀ
复位弹簧
[0059]
43
ꢀꢀꢀ
侧面
[0060]
45
ꢀꢀꢀ
节流横截面
[0061]
47
ꢀꢀꢀ
阀座面
[0062]
49
ꢀꢀꢀ
阀座面
[0063]
51
ꢀꢀꢀ
支撑盘
[0064]
53
ꢀꢀꢀ
支撑盘
[0065]
55
ꢀꢀꢀ
第一压力腔
[0066]
57
ꢀꢀꢀꢀ
内侧面
[0067]
59
ꢀꢀꢀꢀ
槽侧面
[0068]
61
ꢀꢀꢀꢀ
环形槽底面
[0069]
63
ꢀꢀꢀꢀ
第二压力腔
[0070]
65
ꢀꢀꢀꢀ
隔板
[0071]
67
ꢀꢀꢀꢀ
可切换的节流装置
[0072]
69
ꢀꢀꢀꢀ
流入开口
[0073]
71
ꢀꢀꢀꢀ
流出开口
[0074]
73
ꢀꢀꢀꢀ
节流通道
[0075]
75
ꢀꢀꢀꢀ
流动连接部
[0076]
77
ꢀꢀꢀꢀ
止回阀
[0077]
79
ꢀꢀꢀꢀ
复位弹簧
[0078]
81
ꢀꢀꢀꢀ
第一止挡件
[0079]
83
ꢀꢀꢀꢀ
第二止挡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