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67499发布日期:2024-03-12 20:53阅读:11来源:国知局
切换阀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制冷,特别是涉及一种切换阀。


背景技术:

1、切换阀安装于空调机组中,用于控制管路的连通或隔断,从而实现制冷剂的变向流通。

2、现有的切换阀包括四通阀,四通阀则通常由主阀及先导阀组成。主阀包括阀体、阀座及滑块,阀座位于阀体内,并与阀体连接。滑块一端与阀座抵接,并能够沿阀座表面移动。四通阀通过先导阀提供压力差,从而推动滑块移动换向。

3、现有的四通阀还包括第一接管、低压管及第二接管,第一接管、低压管及第二接管在阀体的一侧且呈并列设置。滑块呈碗状,当滑块在阀座表面移动时,滑块连接第一接管、低压管,或连接低压管、第二接管。此时,滑块内为低压,滑块外为高压,滑块上下所受的压力差较大,滑块受压与阀座紧密接触,导致滑块换向的摩擦阻力大,不仅使滑块磨损严重,降低滑块的使用寿命,而且滑块换向困难,滑块滑动需更大的动力,从而提高了四通阀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换向简单的切换阀。

2、一种切换阀,包括阀体、阀座组件及滑块,所述阀体具有阀腔;所述阀座组件位于所述阀腔内,并与所述阀体连接;所述滑块位于所述阀腔内,且所述滑块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阀座组件的相对两内壁上,并能够沿所述阀体轴向在所述阀座组件上滑移,所述滑块开设有贯穿所述滑块两端的通道,所述通道两端的截面积相等;其中,所述切换阀还包括穿设于所述阀体及所述阀座组件的低压管、第一接管及第二接管,且所述第一接管及所述第二接管与所述低压管位于所述阀体的相对方向;随所述滑块的滑移,所述第一接管与所述低压管能够通过所述通道连通,或者,所述第二接管与所述低压管通过所述通道连通。

3、可以理解的是,低压管位于第一接管与第二接管的相对位置,并通过滑块连通,滑块内具有贯穿滑块两端且两端截面积相等的通道。滑块的通道两端处于压力平衡的状态,上下方向所受的压差力几乎为零,因此滑块在换向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小,换向灵活,滑块卡死的风险低。同时滑块因摩擦受损的程度小,滑块的寿命更高,从而降低切换阀的成本。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座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阀座及第二阀座,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阀座与所述第二阀座之间,且所述滑块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第一阀座、所述第二阀座。

5、如此设置,能够避免滑块运动过程中朝阀体径向偏移,从而提高切换阀结构的稳定性。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座开设有第一连通孔,所述低压管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连通孔内;所述第二阀座开设有第二连通孔及第三连通孔,所述第一接管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连通孔内,所述第二接管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三连通孔内。

7、如此设置,能够实现制冷剂在切换阀内的流动。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包括第一抵靠部、第二抵靠部及连接部,所述第一抵靠部的一端抵靠于所述第一阀座;所述第二抵靠部的一端抵靠于所述第二阀座;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抵靠部与所述第二抵靠部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抵靠部、所述第二抵靠部连接。

9、如此设置,能够增加滑块与阀座组件间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的形状呈直筒状,或所述滑块的轴线与所述低压管的轴线呈角度设置。

11、如此设置,能够减少用料,节约成本。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换阀还包括导向架、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所述导向架套设于所述滑块的周侧,并与所述滑块连接,且所述导向架能够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阀座组件上滑移;所述第一活塞位于所述导向架靠近所述第一接管的一端,并与所述导向架连接;所述第二活塞位于所述导向架远离所述第一活塞的一端,并与所述导向架连接。

13、如此设置,能够带动导向架移动,使滑块在阀座组件上滑移,实现滑块的移动换向。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与所述导向架一体成型。

15、如此设置,提高了滑块与导向架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换阀还包括高压管,所述高压管穿设于所述阀体的周侧,且所述高压管与所述第一接管、所述低压管及所述第二接管的中轴线所在的平面垂直。

17、如此设置,便于制冷剂的流动,降低制冷剂的流动损失。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管的外径为d,所述低压管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接管的中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m1,所述低压管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接管的中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m2,其中,m1≤d+7,m2≤d+7。

19、如此设置,能够降低阀体的长度,降低切换阀的成本。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换阀还包括先导阀,所述先导阀包括先导阀体、先导阀座及先导滑块,所述先导阀体具有先导阀腔;所述先导阀座穿设于所述先导阀体,并与所述先导阀体连接;所述先导滑块位于所述先导阀腔内,且所述先导滑块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先导阀座的相对两内壁上,并能够沿所述先导阀体轴向在所述先导阀座上滑移;其中,所述先导阀还包括穿设于所述先导阀座的第一毛细管、第二毛细管及第三毛细管,且所述第二毛细管及所述第三毛细管与所述第一毛细管位于所述先导阀体的相对方向;随所述先导滑块的滑移,所述第一毛细管与所述第二毛细管能够通过所述先导滑块连通,或者,所述第一毛细管与所述第三毛细管能够通过所述先导滑块连通。

21、如此设置,能够减小先导滑块换向阻力,降低先导滑块摩擦受损的程度,从而增加先导滑块的寿命。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切换阀,通过将低压管与第一接管、第二接管相对设置,并设置具有通道的滑块,且通道两端截面积相等,能够减小滑块换向阻力,滑块换向灵活,滑块卡死的风险低。同时滑块因摩擦受损的程度小,滑块的寿命更高,从而降低切换阀的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组件(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阀座(21)及第二阀座(22),所述滑块(30)位于所述第一阀座(21)与所述第二阀座(22)之间,且所述滑块(30)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第一阀座(21)、所述第二阀座(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座(21)开设有第一连通孔(211),所述低压管(40)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连通孔(211)内;所述第二阀座(22)开设有第二连通孔(221)及第三连通孔(222),所述第一接管(50)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连通孔(221)内,所述第二接管(60)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三连通孔(2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0)的形状呈直筒状,或所述滑块(30)的轴线与所述低压管(40)的轴线呈角度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0)与所述导向架(35)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管(50)的外径为d,所述低压管(40)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接管(50)的中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m1,所述低压管(40)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接管(60)的中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m2,其中,m1≤d+7,m2≤d+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还包括先导阀(80),所述先导阀(80)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切换阀。该切换阀包括阀体、阀座组件及滑块,阀体具有阀腔;阀座组件位于阀腔内,并与阀体连接;滑块位于阀腔内,且滑块的两端分别抵靠于阀座组件的相对两内壁上,并能够沿阀体轴向在阀座组件上滑移,滑块开设有贯穿滑块两端的通道,通道两端的截面积相等;其中,切换阀还包括穿设于阀体及阀座组件的低压管、第一接管及第二接管,且第一接管及第二接管与低压管位于阀体的相对方向;随滑块的滑移,第一接管与低压管能够通过通道连通,或者,第二接管与低压管通过通道连通。本申请的优点在于:通过将低压管与第一接管、第二接管相对设置,并设置具有通道的滑块,从而能够减小滑块的换向阻力,滑块换向灵活。

技术研发人员:俞舟,康志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