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架装置及行星齿轮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05591发布日期:2023-03-18 00:1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星架装置及行星齿轮机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行星架装置及行星齿轮机构
5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行星齿轮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行星架装置及行星齿轮机构。


背景技术:

2.行星齿轮组是经常应用于变速器中的基础构件,其主要包括三个构件,分0别为:太阳齿轮、行星齿轮和行星架,行星齿轮和太阳齿轮固定在行星架上。
3.在实际应用时通常一个构件固定不动,另两个构件中一个为主动件,另一件为从动件。主动件带动从动件运动,从动件的转速和方向依据主动件而定。现有的行星架通常为等分结构,行星齿轮均匀分布在行星架上。这种等分的行星齿轮组通常体积大,空间浪费严重,且齿轮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行星架装置,该行星架结构紧凑,避免空间浪费,使行星齿轮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较小的振动和噪音,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且能使齿轮获得更多的齿数与模数的组合。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6.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行星架装置,包括:
7.行星架本体;
8.所述行星架本体中心设有可连接另一副行星机构的中心通孔;
9.环绕所述中心通孔,所述行星架本体上还设有至少3个行星轮安装孔,所5述行星轮安装孔与所述中心通孔形成的夹角中包含至少一对相等的夹角。
10.可选的,所述行星架本体为圆盘状,所述中心通孔圆心与所述行星架本体圆心重合。
11.可选的,所述行星轮安装孔包括第一行星轮安装孔、第二行星轮安装孔和第三行星轮安装孔;所述第二行星轮安装孔和第三行星轮安装孔相对于所述第一行星轮安装孔对称设置。
12.可选的,所述第一行星轮安装孔、第二行星轮安装孔和第三行星轮安装孔的圆心距离所述中心通孔的圆心的直线距离相等。
13.可选的,所述第一行星轮安装孔与所述第二行星轮安装孔形成的第一夹角等于所述第一行星轮安装孔与所述第三行星轮安装孔形成的第二夹角;
14.且所述第二行星轮安装孔与所述第三行星轮安装孔形成的第三夹角不等于所述第一夹角。
15.可选的,所述第二行星轮安装孔与所述第三行星轮安装孔形成的第三夹角包括以下一种数值:125.394
°
、120
°
、125.218
°
、122.554
°
、125.052
°
、124.898
°
、122.474
°

16.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行星齿轮机构,包括:
17.太阳轮;与所述太阳轮啮合的至少3个行星齿轮;以及如上所述的行星架装置;
18.其中,所述行星齿轮通过行星轴穿设于所述行星轮安装孔,与所述行星架本体转动连接。
19.可选的,所述行星轴通过滚针轴承与所述行星齿轮连接。
20.本发明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1.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所述行星架装置包括:行星架本体;所述行星架本体中心设有可连接另一副行星机构的中心通孔;环绕所述中心通孔,所述行星架本体上还设有至少3个行星轮安装孔,所述行星轮安装孔与所述中心通孔形成的夹角中包含至少一对相等的夹角;所述行星架装置结构紧凑,避免空间浪费,使行星齿轮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较小的振动和噪音,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且能使齿轮获得更多的齿数与模数的组合。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行星架装置的立体图;
23.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行星架装置的正视图;
24.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行星架装置的右视图;
25.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行星齿轮机构的立体图;
26.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行星齿轮机构的剖面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行星架本体;2、中心通孔;31、第一行星轮安装孔;32、第二行星轮安装孔;33、第三行星轮安装孔;4、太阳轮;5、行星齿轮;51、行星轴;52、滚针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30.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行星架装置,包括:
31.行星架本体1;
32.所述行星架本体1中心设有可连接另一副行星机构的中心通孔2;
33.环绕所述中心通孔2,所述行星架本体1上还设有至少3个行星轮安装孔,所述行星轮安装孔与所述中心通孔2形成的夹角中包含至少一对相等的夹角;
34.本发明的该实施例,行星轮安装孔不等分的分布在所述行星架本体1上,这种不等分的行星架组装行星齿轮后形成的行星机构,对比使用等分行星架的行星机构,能够获得更小的体积与更大的力矩,且齿轮使用寿命增加。
35.本发明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行星架本体1为圆盘状,所述中心通孔2圆心与所述行星架本体1圆心重合;所述中心通孔2可穿设另一副行星机构的太阳轮,行星架的力矩可传递到另一副行星机构的太阳轮上,所述另一副行星机构的太阳轮可与所述行星架本体1做同轴的转动。
36.本发明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行星轮安装孔包括第一行星轮安装孔31、第二行星轮安装孔32和第三行星轮安装孔33;所述第二行星轮安装孔32和第三行星轮安装孔33
相对于所述第一行星轮安装孔31对称设置;当然,所述行星轮安装孔的个数也可更多,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优选设3个行星轮安装孔。
37.本发明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星轮安装孔31、第二行星轮安装孔32和第三行星轮安装孔33的圆心距离所述中心通孔2的圆心的直线距离相等;所述行星轮安装孔的圆心距离中心通孔2的圆心的直线距离依据所述相邻两个行星轮安装孔之间形成的夹角的度数而定。
38.本发明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星轮安装孔31与所述第二行星轮安装孔32形成的第一夹角等于所述第一行星轮安装孔31与所述第三行星轮安装孔33形成的第二夹角;
39.且所述第二行星轮安装孔32与所述第三行星轮安装孔33形成的第三夹角不等于所述第一夹角;
40.经计算后这种通过设置两个相等的角的方式有利于行星齿轮齿数与模数的组合,获得更紧凑的结构。
41.本发明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行星轮安装孔32与所述第三行星轮安装孔33形成的第三夹角包括以下一种数值:125.394
°
、125.218
°
、122.554
°
、125.052
°
、124.898
°
、122.474
°

42.当第三夹角的度数为125.394
°
时,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的度数为117.303
°
,任意一个行星齿轮孔的圆心与所述中心通孔2的圆心的直线距离的二倍为89mm;
43.当第三夹角的度数为125.218
°
时,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的度数为117.391
°
,任意一个行星齿轮孔的圆心与所述中心通孔2的圆心的直线距离的二倍为92mm;
44.当第三夹角的度数为122.554
°
时,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的度数为118.723
°
,任意一个行星齿轮孔的圆心与所述中心通孔2的圆心的直线距离的二倍为94mm;
45.当第三夹角的度数为125.052
°
时,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的度数为117.474
°
,任意一个行星齿轮孔的圆心与所述中心通孔2的圆心的直线距离的二倍为95mm;
46.当第三夹角的度数为124.898
°
时,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的度数为117.551
°
,任意一个行星齿轮孔的圆心与所述中心通孔2的圆心的直线距离的二倍为98mm;
47.当第三夹角的度数为122.474
°
时,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的度数为118.763
°
,任意一个行星齿轮孔的圆心与所述中心通孔2的圆心的直线距离的二倍为97.6mm。
48.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轮4;与所述太阳轮4啮合的至少3个行星齿轮5;所述行星齿轮机构还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行星架装置;
49.其中,所述行星齿轮5通过行星轴穿设于所述行星轮安装孔,与所述行星架本体1转动连接;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依据不同的行星架设计不同齿数与模数的齿轮,组装后的行星机构可获得多种变速比。
50.本发明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轮4的圆心与所述中心通孔2的圆心重合;所述太阳轮4连接输入轴,所述太阳轮4可带动行星齿轮5转动。
51.本发明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行星齿轮5通过行星轴51穿设于所述行星轮安装孔上,所述行星轴51通过滚针轴承52与所述行星齿轮5连接;所述行星齿轮5可围绕所述行星轴51转动,也可带动所述行星架本体1转动。
52.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采用了非等分间距结构,结构紧凑的同时,能对齿数和模数
的组合进行多种选择,突破了传统的等距的行星齿轮机构,扩大了行星齿轮机构的应用范围。行星架的结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功能,制造行星架的方法和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装配条件等。合理的行星架结构应当是外廓尺寸小、重量轻,能保证行星轮间的载荷均匀分配及载荷沿啮合齿宽均匀分布,并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使行星齿轮传动具有高的承载能力,较小的振动和噪音。
53.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