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反向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86800发布日期:2023-04-20 23:55阅读:91来源:国知局
阀门反向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燃气自闭阀,是一种阀门反向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1、管道燃气自闭阀,简称自闭阀,一般安装于低压燃气系统管道的燃气表后管道末端与胶管连接处,当管道供气压力出现欠压、超压时,不用电或其它外部动力,能自动关闭并须手动开启的装置。自闭阀的基本原理是:把永磁材料按照设计要求充磁制成永久记忆的多极永磁联动机构,对通过其间的燃气压力参数的变化进行识别,当超过安全设定值时自动关闭阀门,切断气源。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2022569919.6,授权公告日2021.06.25,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多功能燃气自闭阀”;再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911237922.3,申请公布日2020.04.14,发明名称“一种齿轮齿条传动总成以及燃气自闭阀”;但上述产品和同类产品的反向器结构设计欠佳,结构形式单一,生产成本较高,生产装配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阀门反向驱动装置,使其解决现有燃气自闭阀产品的反向器结构设计欠佳,结构形式单一,生产成本较高,生产装配不便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一种阀门反向驱动装置,该阀门反向驱动装置的阀体顶部阀口设有助力皮膜,阀体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相通的进气孔和出气孔,阀体的进气孔、出气孔与顶部阀口相通,相通处设有反向器,所述阀体顶部阀口内反向器的顶部设有磁钢,磁钢与助力皮膜中心的阀杆一端对齐,阀杆的另一端伸出阀体顶部的上罩壳,并与把手组件连接,上罩壳与助力皮膜、阀体顶部阀口构成第二气室,所述反向器通过上下移动的阀封将助力皮膜处第二气室下方阀体内第一腔室实现关闭和打开,扳手组件的阀杆与磁钢之间相互磁吸作用及反向器带动反向器的阀封上下移动。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反向器的阀封偏心设置于第一反向固定架的底部一侧,阀封与反向器内伸出的下拉杆一端连接,阀封处第一反向固定架的底部向下凸起设有密封头,密封头的外径设有密封圈,反向器通过密封头及密封圈堵住阀体内第一气室与第三气室之间的通道同时,密封头另一侧的反向器外径通过助力皮膜的阀杆夹持固定于阀体的第一气室;反向器的下拉杆另一端通过联动件与反向器内对称另一侧的上拉杆一端连接,上拉杆的另一端伸出反向器并通过螺丝与磁钢连接。从而阀体内有正常压力的气压进入进气室,如果此时通过把手组件手动开启助力片组件,助力片组件的主体为助力皮膜,助力片组件会拉动反向驱动装置上的磁钢与吸板脱离,上拉杆上移,上拉杆会带动反向器转动,使下拉杆往相反的方向移动,下拉杆与阀封往下移动实现阀门开启,气体会进入第一气室;此时,松开把手组件后,由于压强作用,助力组件会保持开启位置不变,反向装置的阀封与下拉杆也会保持开启位置。

3、所述上拉杆、下拉杆和联动件设置于第一反向固定架与第二反向固定架、吸板连接构成的反向器内,第一反向固定架与对称另一侧的第二反向固定架扣合连接,吸板通过销柱和柱孔设置于第一反向固定架与第二反向固定架连接处的顶部。上述结构便于反向器组装并构成一个整体。

4、所述上拉杆为齿轮上拉杆,下拉杆为齿轮下拉杆,联动件为齿轮,齿轮的中心孔固定于反向器内中心轴,齿轮的两侧分别与齿轮上拉杆、齿轮下拉杆一端的齿口啮合。上述齿轮分别带动两侧的齿轮上拉杆、齿轮下拉杆上下移动。

5、所述上拉杆为带孔上拉杆,下拉杆为带孔下拉杆,联动件为内连板,内连板的中间孔固定于反向器内中心柱,内连板两端对称设置的副筋柱分别套入两侧带孔上拉杆、带孔下拉杆中间的滑孔。上述内连板分别带动两侧带孔上拉杆、带孔下拉杆上下移动。

6、所述上拉杆为带柱上拉杆,下拉杆为带柱下拉杆,联动件为外连板,外连板的中间孔固定于反向器内中心柱,外连板两端对称设置的副滑孔分别套入两侧带柱上拉杆、带柱下拉杆中间的导向柱。上述外连板分别带动两侧带柱上拉杆、带柱下拉杆上下移动。

7、所述磁钢设置于磁钢座,磁钢座通过螺丝固定于反向器的顶部,磁钢设置于磁钢座内。上述结构为磁钢固定的实施例,其亦可通过螺丝直接固定于反向器的顶部。

8、所述把手组件的把手盖与伸出上罩壳的阀杆连接,上罩壳的顶部设有限位套,把手盖的一端套入限位套内,伸出阀杆的上罩壳顶部外径设有通过卡簧固定于上罩壳顶部的垫片,助力皮膜顶部的阀杆外径通过螺母固定于助力皮膜顶部的阻力片。上述为把手组件的结构实施例,便于通过把手组件开启助力片组件。

9、所述阀体的出气孔一侧阀体设有快接头,快接头的外径设有外六角,快接头的一端设有快接套口。上述结构便于通过快接头连接管路。

10、所述阀体的出气孔一侧阀体设有切断阀组件,切断阀组件设有切断旋钮和管阀,切断旋钮设置于伸出切断组件的管阀处杆部。上述结构便于通过切断阀组件打开或关闭管路。

11、所述反向器的外径设有安装孔,反向器通过安装孔处螺钉固定于阀体内的第一气室。上述结构便于反向器固定安装于阀体内。

12、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生产、装配、使用方便,阀体内反向器的结构形式多样;其适合作为阀门反向驱动装置,以及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技术特征:

1.一种阀门反向驱动装置,该阀门反向驱动装置的阀体(1)顶部阀口设有助力皮膜(15),阀体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相通的进气孔和出气孔,阀体的进气孔、出气孔与顶部阀口相通,相通处设有反向器,所述阀体顶部阀口内反向器的顶部设有磁钢(11),磁钢与助力皮膜中心的阀杆(13)一端对齐,阀杆的另一端伸出阀体顶部的上罩壳(17),并与把手组件连接,上罩壳与助力皮膜、阀体顶部阀口构成第二气室(102),所述反向器通过上下移动的阀封(2)将助力皮膜处第二气室下方阀体内第一腔室(101)实现关闭和打开,扳手组件的阀杆与磁钢之间相互磁吸作用及反向器带动反向器的阀封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器的阀封(2)偏心设置于第一反向固定架(6)的底部一侧,阀封与反向器内伸出的下拉杆一端连接,阀封处第一反向固定架的底部向下凸起设有密封头(601),密封头的外径设有密封圈(4),反向器通过密封头及密封圈堵住阀体(1)内第一气室(101)与第三气室(103)之间的通道同时,密封头另一侧的反向器外径通过助力皮膜(15)的阀杆(13)夹持固定于阀体的第一气室;反向器的下拉杆另一端通过联动件与反向器内对称另一侧的上拉杆一端连接,上拉杆的另一端伸出反向器并通过螺丝(12)与磁钢(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反向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杆、下拉杆和联动件设置于第一反向固定架(6)与第二反向固定架(8)、吸板(9)连接构成的反向器内,第一反向固定架与对称另一侧的第二反向固定架扣合连接,吸板通过销柱和柱孔设置于第一反向固定架与第二反向固定架连接处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门反向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杆为齿轮上拉杆(7),下拉杆为齿轮下拉杆(3),联动件为齿轮(5),齿轮的中心孔固定于反向器内中心轴,齿轮的两侧分别与齿轮上拉杆、齿轮下拉杆一端的齿口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门反向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杆为带孔上拉杆(23),下拉杆为带孔下拉杆(22),联动件为内连板(24),内连板的中间孔固定于反向器内中心柱,内连板两端对称设置的副筋柱分别套入两侧带孔上拉杆、带孔下拉杆中间的滑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门反向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杆为带柱上拉杆(26),下拉杆为带柱下拉杆(25),联动件为外连板(27),外连板的中间孔固定于反向器内中心柱,外连板两端对称设置的副滑孔分别套入两侧带柱上拉杆、带柱下拉杆中间的导向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反向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11)设置于磁钢座(10),磁钢座通过螺丝(12)固定于反向器的顶部,磁钢设置于磁钢座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反向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的把手盖(21)与伸出上罩壳(17)的阀杆(13)连接,上罩壳的顶部设有限位套(19),把手盖的一端套入限位套内,伸出阀杆的上罩壳顶部外径设有通过卡簧(18)固定于上罩壳顶部的垫片(20),助力皮膜(15)顶部的阀杆外径通过螺母(16)固定于助力皮膜顶部的阻力片(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反向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出气孔一侧阀体设有快接头,快接头的外径设有外六角,快接头的一端设有快接套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阀门反向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出气孔一侧阀体设有切断阀组件,切断阀组件设有切断旋钮和管阀,切断旋钮设置于伸出切断组件的管阀处杆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反向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器的外径设有安装孔,反向器通过安装孔处螺钉固定于阀体(1)内的第一气室(101)。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门反向驱动装置,是主要针对解决现有燃气自闭阀产品的反向器结构设计欠佳,结构形式单一,生产成本较高,生产装配不便的技术问题。该阀门反向驱动装置的阀体内进气孔、出气孔、顶部阀口三者之间设有反向器,其要点是所述反向器的阀封设置于第一反向固定架的底部一侧,阀封与反向器内伸出的下拉杆一端连接,阀封处第一反向固定架的底部密封头外径设有密封圈,反向器通过密封头及密封圈堵住阀体内第一气室与第三气室之间的通道同时,密封头另一侧的反向器外径通过助力皮膜的阀杆夹持固定于阀体的第一气室;反向器的下拉杆另一端通过联动件与反向器内对称另一侧的上拉杆一端连接,上拉杆的另一端伸出反向器并通过螺丝与磁钢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慈溪市微方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