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32984发布日期:2023-03-28 23:37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噪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噪减振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减振器作为航空航天等国防领域的一项关键部件,对航天仪器设备振动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减振器一般分为金属减振器和橡胶减振器。橡胶减震器可以做成各种形状和不同劲度。其内部阻尼作用大,并可阻隔低至10赫兹左右的激发频率。橡胶减震垫可裁成所需大小和重叠起来使用,以获得不同程度的减震效果。
3.现有的橡胶减震器的缺点是:使用久了会老化,而且在重负载下会有较大蠕变(特别在高温时)。
4.常用金属减振器的工作原理都是通过金属减振垫自身变形吸收振动能量,再用自身阻尼消耗能量。振动过程中,金属丝之间相互摩擦起到阻尼减振作用。金属减振器固有频率低,低频隔振良好;耐受油、水和溶剂的侵蚀,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会老化或蠕变。金属减振器对低频振动隔振性能良好,但对高频振动隔振性能较弱;结构复杂,容易产生摇摆运动,产生噪声。
5.因此,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对低频和高频振动都能起到较好的减振作用的减震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噪减振器,使用寿命长,减振垫采用金属编织套包裹颗粒物阻尼体的结构,对低频、高频振动都能起到较好的减振作用。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降噪减振器,包括第一金属支座套管、第二金属支座套管、第一减振垫、第二减振垫和调整垫;所述第一金属支座套管和所述第二金属支座套管对接连接;所述调整垫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支座套管和所述第二金属支座套管对接连接处;所述第一减振垫安装在所述第一金属支座套管上,所述第二减振垫安装在所述第二金属支座套管上;所述第一减振垫和所述第二减振垫之间形成容置支耳的空间。
8.如上所述的降噪减振器,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支座套管和所述第二金属支座套管分别具有用于穿过固定件的第一中心孔和第二中心孔。
9.如上所述的降噪减振器,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支座套管的端部伸入所述第二金属支座套管的第二中心孔内。
10.如上所述的降噪减振器,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支座套管的外壁具有台阶面;所述调整垫套设在所述第一金属支座套管上,并且一面与所述台阶面抵接,另一面与所述第二金属支座套管的端面抵接。
11.如上所述的降噪减振器,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支座套管远离与所述二金属支座套管对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金属支座套管远离与所述一金属支座套管对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朝向所述二金属支座套管开设,所述第一减振垫设置
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凹槽朝向所述第一金属支座套管开设,所述第二减振垫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12.如上所述的降噪减振器,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为圆环状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着所述第一金属支座套管的外周壁分布;所述第二凹槽沿着所述第二金属支座套管的外周壁分布。
13.如上所述的降噪减振器,其中,所述第一减振垫和所述第二减振垫均为圆环柱状。
14.如上所述的降噪减振器,其中,所述第一减振垫和所述第二减振垫均包括金属编织套和颗粒物阻尼体;所述颗粒物阻尼体设置在所述金属编织套内部。
15.如上所述的降噪减振器,其中,所述调整垫横截面为圆环状。
16.如上所述的降噪减振器,其中,所述调整垫包括至少一个。
17.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技术第一减振垫和第二减振垫采用金属编织套包裹颗粒物阻尼体的结构,对低频、高频振动都能起到较好的减振作用。
19.(2)本技术第一减振垫和第二减振垫采用金属编织套包裹颗粒物阻尼体的结构,使用久了不会老化,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橡胶减振器使用寿命更长。
20.(3)本技术通过增加或减少调整垫的数量,第一金属支座套管和第二金属支座套管可在限定尺寸范围内相对移动,实现同一个降噪减振器可匹配不同厚度尺寸的支耳,提高降噪减振器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降噪减振器的剖示图。
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降噪减振器的立体图。
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金属支座套管的剖视图。
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金属支座套管的剖视图。
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支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降噪减振器与支耳连接的剖示图。
28.附图标记:1-第一金属支座套管;2-第二金属支座套管;3-第一减振垫;4-第二减振垫;5-调整垫;6-支耳;11-第一中心孔;12-台阶面;13-第一凹槽;14-插入端;15-第一金属支座套管外壁;21-第二中心孔;22-沉孔;23-第二凹槽;24-第二金属支座套管外壁;41-金属编织套;42-颗粒物阻尼体;61-支耳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
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0.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降噪减振器,包括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第二金属支座套管2、第一减振垫3、第二减振垫4和调整垫5;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和第二金属支座套管2对接连接;调整垫5设置在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和第二金属支座套管2对接连接处;第一减振垫3安装在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上,第二减振垫4安装在第二金属支座套管2上;第一减振垫3和第二减振垫4之间形成容置支耳6的空间。
31.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一种降噪减振器,安装在支耳6上,支耳6为航天仪器设备上的连接件,支耳6用于通过固定件连接运载飞行器对应的结构件,降噪减振器用于避免支耳6产生摇摆运动,避免产生噪声。
32.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和第二金属支座套管2分别从支耳连接孔61的两侧穿入其中,然后对接在一起;第一减振垫3和第二减振垫4贴设在支耳6的两侧,通过设置不同数量的调整垫5来调节第一减振垫3和第二减振垫4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减振垫3和第二减振垫4恰好贴在支耳6的侧面;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和第二金属支座套管2安装完成后,通过固定件将支耳6与对应的结构件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减振垫3和第二减振垫4起到减振作用,从而避免支耳6产生摇摆运动和噪声。
33.如图1所示,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和第二金属支座套管2分别具有用于穿过固定件的第一中心孔11和第二中心孔21。第一中心孔11沿着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的轴线方向开设,第二中心孔21沿着第二金属支座套管2的轴线方向开设。
34.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第一金属支座套管外壁15的直径和第二金属支座套管外壁24的直径小于支耳连接孔61的直径,从而使得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和第二金属支座套管2适于穿入到支耳连接孔61内。
35.优选的,第一中心孔11和第二中心孔21的直径大于固定件,适于穿过固定件,固定件例如为螺栓。
36.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螺栓穿过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的第一中心孔11后穿过第二金属支座套管2的第二中心孔21,穿出第二中心孔21的一端穿入需要与支耳6连接的结构件的安装孔,最后通过螺母连接在螺栓的端部,从而固定连接耳板和对应的结构件。
37.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螺栓穿过需要与支耳6连接的结构件的安装孔后,穿过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的第一中心孔11,再穿过第二金属支座套管2的第二中心孔21,穿出第二中心孔21的一端通过螺母连接在螺栓的端部,从而固定连接耳板和对应的结构件。
38.优选的,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和第二金属支座套管2为金属材质,例如:钢材质。
39.如图1所示,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的端部伸入第二金属支座套管2的第二中心孔21内。第二金属支座套管2的第二中心孔21的顶部(即与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对接的一端)开设有沉孔22,沉孔22的直径大于第二中心孔21的直径;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插入第二金属支座套管2的一端为插入端14,插入端14的直径小于沉孔22的直径,插入端14适于插入沉孔22内。
40.如图2和3所示,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的外壁具有台阶面12,插入端14的直径小于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的外壁直径,插入端14与第一金属支座套管外壁15的过渡处具有台阶面12;台阶面12用于限制插入端14插入沉孔22内的深度。
41.如图1所示,调整垫5套设在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上,并且一面与台阶面12抵接,另一面与第二金属支座套管2的端面抵接。调整垫5套设在插入端14的外壁,并且一面与台阶面12抵接,另一面与第二金属支座套管2的端面抵接。
42.如图1、3和4所示,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远离与二金属支座套管对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13;第二金属支座套管2远离与一金属支座套管对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23;第一凹槽13朝向二金属支座套管开设,即,第一凹槽13的开口朝向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的插入端14方向开设,第一减振垫3嵌入第一凹槽13内;第二凹槽23朝向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开设,即第二凹槽23朝向第二金属支座套管2与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对接的一端开设,第二减振垫4嵌入第二凹槽23内。第一凹槽13用于限制第一减振垫3的位置,第二凹槽23用于限制第二减振垫4的位置。
43.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23均为圆环状凹槽,第一凹槽13沿着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的外周壁分布;第二凹槽23沿着第二金属支座套管2的外周壁分布。
44.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第一减振垫3和第二减振垫4均为圆环柱状。圆环柱状的第一减振垫3适于嵌入第一凹槽13内,圆环柱状的第二减振垫4使用嵌入第二凹槽23内。
45.如图1和2所示,第一减振垫3一半嵌入第一凹槽13内,另一半露出在第一凹槽13内,用于为支耳6提供减振作用,第一减振垫3露出在第一凹槽13外部的一端端面为平面,适于贴在支耳6的侧面。第一凹槽13用于对第一减振垫3起固定和保护作用。第一减振垫3用于对支耳6起到减振降噪作用。
46.如图1和2所示,第二减振垫4一半嵌入第二凹槽23内,另一半露出在第二凹槽23内,用于为支耳6提供减振作用,第二减振垫4露出在二凹槽外部的一端端面为平面,适于贴在支耳6的侧面。第二凹槽23用于对第二减振垫4起固定和保护作用。第二减振垫4用于对支耳6起到减振降噪作用。
47.如图1所示,第一减振垫3和第二减振垫4均包括金属编织套41和颗粒物阻尼体42,颗粒物阻尼体42设置在金属编织套41内部。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减振垫3和第二减振垫4均为金属编织套41和颗粒物阻尼组成的复合体。
48.如图5所示,为支耳6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为降噪减振器与支耳6的连接示意图。支耳6具有支耳连接孔61,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和第二金属支座套管2从支耳连接孔61两侧插入支耳连接孔61。
49.如图5和6所示,第一减振垫3和第二减振垫4夹持在支耳6的两侧,对支耳6起到减振作用。可以理解的是,航天仪器设备的支耳6的两侧被金属编织套41和颗粒物阻尼体42组成的复合体夹持,从而对支耳6起到减振降噪作用。
50.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减振垫也可以是金属丝垫或橡胶垫。
51.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金属编织套41为现有的由金属丝编织而成的网套结构,例如不锈钢丝编织网套、铜丝编织网套或铁丝编织网套等。金属编织套41用于容置颗粒物阻尼体42。
52.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颗粒物阻尼体42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例如微颗粒铁砂、铅粒或钢球等,将颗粒物阻尼体42填充在金属编织套41内部,以起到减振作用。
53.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金属编织套41内部具有空腔结构,颗粒物阻尼体42填
充在空腔结构内,填充颗粒物阻尼体42的金属编织套41附着在需要被减振的支耳6表面;减振原理是在有限封闭空间内填充的微小颗粒之间的摩擦和冲击作用消耗系统振动能量,在结构振动时利用颗粒物阻尼体42与颗粒物阻尼体42间之间和颗粒物阻尼体42与空腔内壁之间的碰撞,以及摩擦来消耗振动能量,进而达到减振的目的。该减振方式的优点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减振频带宽,对支耳6影响小等。
54.如图1所示,调整垫5的横截面为圆环状。圆环状的调整垫5套设在插入端14的外周壁,调整垫5具有圆孔,调整垫5的圆孔直径大于插入端14的外径,小于第一金属支座套管外壁15的直径和第二金属支座套管外壁24的直径,从而使得调整垫5套设在插入端14的外周壁后,调整垫5一面限位在台阶面12,另一面限位在第二金属支座套管2靠近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一侧的端面。
55.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调整垫5包括至少一个。例如,调整垫5包括3个,3个调整垫5依次套设在插入端14的外周壁,并限位在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的台阶面12和第二金属支座套管2靠近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一侧的端面。
56.优选的,调整垫5的厚度为0.5mm。
57.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通过增加或减少调整垫5的数量,第一金属支座套管1和第二金属支座套管2可在限定尺寸范围内相对移动,实现同一个降噪减振器可匹配不同厚度尺寸的支耳6,提高本发明降噪减振器的适用范围。
58.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
59.(1)本技术第一减振垫和第二减振垫采用金属编织套包裹颗粒物阻尼体的结构,对低频、高频振动都能起到较好的减振作用。
60.(2)本技术第一减振垫和第二减振垫采用金属编织套包裹颗粒物阻尼体的结构,使用久了不会老化,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橡胶减振器使用寿命更长。
61.(3)本技术通过增加或减少调整垫的数量,第一金属支座套管和第二金属支座套管可在限定尺寸范围内相对移动,实现同一个降噪减振器可匹配不同厚度尺寸的支耳,提高降噪减振器的适用范围。
6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