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锥形锚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17286发布日期:2022-06-15 11:49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倒锥形锚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倒锥形锚栓。


背景技术:

2.锚栓是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紧固件,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种以固化剂进行固定的锚栓,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3839182u公告的一种新型高强度抗震倒锥形锚栓,该锚栓包括锚栓本体,锚栓本体包括螺纹段、连接段和变径段,连接段的上端与螺纹段的下端连接于一体,连接段的下端与变径段的上端连接于一体,螺纹段的上端一体成型有正六边形状的凸台,凸台用于与旋转震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变径段下端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楔形面,连接段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道由上至下分布的第一环形凹槽,变径段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变径段的长度方向分布的环形凹面,相邻两个环形凹面之间形成过渡面,每个环形凹面均包括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第一锥面的下端与第二锥面的上端相接,第一锥面由上至下逐渐收缩,第二锥面由上至下逐渐扩张,第二锥面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道由上至下分布的第二环形凹槽,过渡面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呈阵列状分布的沉孔;该种锚栓在使用时,在锚栓插入到墙体中的安装孔中后,锚栓通过固化剂与墙体粘结,然而该种锚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位于钻孔中的固化剂很难流到位于锚栓外壁上的环形凹面中并填充满环形凹面,这样一来,存在锚栓与钻孔粘结牢固度差的缺点,即当锚栓受到拉力作用时,容易导致锚栓出现脱离钻孔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倒锥形锚栓,其能够提高与钻孔的粘结牢固度。
4.本实用新型的倒锥形锚栓,包括锚栓本体,锚栓本体包括螺纹段、连接段和变径段,连接段的上端与螺纹段的下端连接于一体,连接段的下端与变径段的上端连接于一体;变径段上设置有沿变径段的轴向方向分布的若干个环形凹面和若干个过渡面,若干个环形凹面与若干个过渡面间隔设置,每个环形凹面均包括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第一锥面的下端与第二锥面的上端相接,第一锥面由上至下逐渐收缩,第二锥面由上至下逐渐扩张,每个过渡面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方向均匀分布的导流槽,每个导流槽均沿锚栓本体的轴向方向延伸,每个导流槽的上端均延伸至所在过渡面上方的第二锥面的外壁上,导流槽用于将位于钻孔中的固化剂导流到环形凹面的外壁上。
5.本实用新型的倒锥形锚栓,其中,每个过渡面的外周壁上均压印有若干个齿槽;通过在每个过渡面的外壁上均压印齿槽后,在锚栓本体插入到钻孔中后,位于钻孔中的固化剂能够进入到每个齿槽中,这样一来,能够提高过渡面与钻孔的粘结强度,即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与钻孔的粘结强度。
6.本实用新型的倒锥形锚栓,其中,每个第二锥面的外周壁上均压印有网格纹;通过在每个第二锥面的外壁上均压印网格纹后,在锚栓本体插入到钻孔中后,位于钻孔中的固
化剂能够与网格纹接触,这样一来,能够增大第二锥面与固化剂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提高第二锥面与钻孔的粘结强度,也即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与钻孔的粘结强度。
7.本实用新型的倒锥形锚栓,其中,变径段的下端一体成型有倒锥体;通过倒锥体的设置,在锚栓本体插入到钻孔中的过程中,倒锥体能够可靠地实现对装有固化剂的玻璃管的破碎。
8.本实用新型的倒锥形锚栓,其中,变径段下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环形倒角面,环形倒角面用于与钻孔的内壁配合导向以方便变径段插入到钻孔中;通过环形倒角面的设置,在锚栓本体插入到钻孔中的过程中,环形倒角面可与钻孔的内壁配合导向以方便锚栓本体插入到钻孔中。
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每个过渡面的外壁上均设置若干个呈周向方向均匀分布的导流槽后,在锚栓本体插入到钻孔中的过程中,导流槽能够将位于钻孔中的固化剂导流到环形凹面的外壁上并使得固化剂填充满环形凹面,这样一来,能够提高锚栓本体与钻孔的粘结牢固度,从而在锚栓受到拉力作用时,能够有效避免锚栓本体出现脱离钻孔的现象。
附图说明
1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14.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15.本实用新型的倒锥形锚栓,包括锚栓本体1,锚栓本体1包括螺纹段11、连接段12和变径段13,连接段12的上端与螺纹段11的下端连接于一体,连接段12的下端与变径段13的上端连接于一体;变径段13上设置有沿变径段13的轴向方向分布的若干个环形凹面131和若干个过渡面132,若干个环形凹面131与若干个过渡面132间隔设置,每个环形凹面131均包括第一锥面1311和第二锥面1312,第一锥面1311的下端与第二锥面1312的上端相接,第一锥面1311由上至下逐渐收缩,第二锥面1312由上至下逐渐扩张,每个过渡面132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方向均匀分布的导流槽133,每个导流槽133均沿锚栓本体1的轴向
方向延伸,每个导流槽133的上端均延伸至所在过渡面132上方的第二锥面1312的外壁上,导流槽133用于将位于钻孔中的固化剂导流到环形凹面131的外壁上。
16.每个过渡面132的外周壁上均压印有若干个齿槽1321;通过在每个过渡面的外壁上均压印齿槽后,在锚栓本体插入到钻孔中后,位于钻孔中的固化剂能够进入到每个齿槽中,这样一来,能够提高过渡面与钻孔的粘结强度,即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与钻孔的粘结强度。
17.每个第二锥面1312的外周壁上均压印有网格纹1313;通过在每个第二锥面的外壁上均压印网格纹后,在锚栓本体插入到钻孔中后,位于钻孔中的固化剂能够与网格纹接触,这样一来,能够增大第二锥面与固化剂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提高第二锥面与钻孔的粘结强度,也即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与钻孔的粘结强度。
18.变径段13的下端一体成型有倒锥体14;通过倒锥体的设置,在锚栓本体插入到钻孔中的过程中,倒锥体能够可靠地实现对装有固化剂的玻璃管的破碎。
19.变径段13下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环形倒角面134,环形倒角面134用于与钻孔的内壁配合导向以方便变径段13插入到钻孔中;通过环形倒角面的设置,在锚栓本体插入到钻孔中的过程中,环形倒角面可与钻孔的内壁配合导向以方便锚栓本体插入到钻孔中。
20.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在墙体上开设钻孔(钻孔通过钻头开设),然后将钻孔中的大块颗粒清除,接着将装有固化剂的玻璃管塞入到钻孔中,然后将锚栓本体远离倒锥体的一端与旋转震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紧接着再将倒锥体所在的一端作为插入端插入钻孔,然后开启旋转震动装置将锚栓本体打入到钻孔中即可,在锚栓本体被打入到钻孔中的过程中,装有固化剂的玻璃管会破碎,此时,固化剂能够经导流槽被导流到环形凹面中并填充满环形凹面,待固化剂凝固后,锚栓本体即实现了与墙体的粘结固定。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