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的针翅复合管滑油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75407发布日期:2022-09-20 23:27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形的针翅复合管滑油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油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形的针翅复合管滑油冷却器。


背景技术:

2.滑油冷却器的作用是冷却润滑油,保持油温在正常工作范围之内。在大功率的强化发动机上,由于热负荷大,必须装用滑油冷却器,发动机运转时,由于机油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变稀,降低了润滑能力,因此,有些发动机装用了滑油冷却器,其作用是降低机油温度,保持润滑油一定的粘度,滑油冷却器布置在润滑系循环油路,滑油冷却器的作用是冷却润滑油,保持油温在正常工作范围之内,高温滑油从壳体的进口接管流入壳体内,经分程隔板导流,高速横向流过冷却管的外表面,向管内冷却水放出热量后温度下降,由出口接管排出;冷却水从进出端盖的进口接管进入管束,沿管束在冷却管内作回流,吸收滑油放出的热量后,由进出端盖的出口接管排出,完成冷却过程。
3.目前现有的滑油冷却器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使用者无法直接观察到滑油冷却器内部滑油的质量情况,由于滑油处于长时间工作后内部可能会携带有铁屑等物质,影响到后续的润滑效果,现有的滑油冷却器同样无法简单快捷地对冷却器内部的滑油进行抽样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形的针翅复合管滑油冷却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形的针翅复合管滑油冷却器,包括主体管,所述主体管外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延伸出主体管外部,所述主体管底部固定连接有取样机构。
6.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进油管,所述进油管固定连接于主体管顶部,所述主体管顶部还固定连接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设置于进油管一侧,所述主体管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隔板,所述主体管内部固定连接有针翅管束,所述针翅管束两端贯穿两个隔板并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主体管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针翅管束贯穿导流板并与导流板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主体管前侧固定连接有观察窗,所述主体管两侧均设置有盖合框,所述主体管和盖合框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环形板,两个所述环形板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两个所述第一密封圈之间紧密贴合,两个所述环形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密封圈可以避免冷却水向外界漏出。
8.优选的,所述其中一个所述盖合框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另一个盖合框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冷却水通过进水管灌,最终通过出水管排出。
9.优选的,所述取样机构包括取样管,所述取样管固定连接与主体管底部,所述取样管一侧设置有阀门,所述取样管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可以对滑油进行
阻挡。
10.优选的,所述取样管外部设置有取样框,所述取样管贯穿取样框顶部,所述第二密封圈底部与取样框内腔底部相贴合,所述取样框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衔接板,取样框用于盛取待检测的样品油液。
11.优选的,所述主体管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设置于取样框两侧,所述支撑板底侧与衔接板顶部相贴合,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一侧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螺纹杆贯穿矩形板并与矩形板通过螺纹连接,螺纹杆向不同方向转动时分别进行左右不同方向移动。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板底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一侧与螺纹杆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设置于滑槽内部并与滑槽相匹配,所述移动板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侧延伸入衔接板一侧内部,限位板延伸入衔接板内部后可以对衔接板提供限位。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形的针翅复合管滑油冷却器。
14.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一种方形的针翅复合管滑油冷却器,通过冷却机构的设计,冷却水通过进水管灌入,流过针翅管束后在通过出水管流出,使冷却水通过针翅管束将滑油中的热量带走,实现了对滑油的降温,另外在需要对主体管内部进行维护保养时,可简单便捷地对盖合框进行拆卸,是本装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16.2、一种方形的针翅复合管滑油冷却器,通过取样机构的设计,当需要进行取样检测时,则打开阀门,油液向取样管底部流入后,再将阀门关闭,此时取样管底部储存有一定量的油液,向下取出取样框时,取样管内部的滑油落入取样框内部,便于使用者进行检测,避免传统装置无法快速对滑油进行检测而无法及时发现滑油工作的情况。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20.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21.图4为针翅管束的侧视剖视图。
22.图中:1、主体管;2、冷却机构;21、进油管;22、出油管;23、隔板;24、导流板;25、观察窗;26、盖合框;27、环形板;28、第一密封圈;29、螺栓;291、进水管;292、出水管;293、针翅管束;3、取样机构;31、取样管;32、阀门;33、第二密封圈;34、取样框;35、衔接板;36、支撑板;37、矩形板;38、螺纹杆;39、移动板;391、滑块;392、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形的针翅复合管滑油冷却器,包括主体管1,主体管1外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机构2,冷却机构2延伸出主体管1外部,主体管1底部固定连接有取样机构3。
25.冷却机构2包括进油管21,进油管21固定连接于主体管1顶部,主体管1顶部还固定连接有出油管22,出油管22设置于进油管21一侧,主体管1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隔板23,主体管1内部固定连接有针翅管束293,针翅管束293两端贯穿两个隔板23并与隔板23固定连接,主体管1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板24,针翅管束293贯穿导流板24并与导流板24固定连接,主体管1前侧固定连接有观察窗25,主体管1两侧均设置有盖合框26,主体管1和盖合框26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环形板27,两个环形板27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28,两个第一密封圈28之间紧密贴合,两个环形板27之间通过螺栓29固定连接,其中一个盖合框26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91,另一个盖合框26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292。
26.取样机构3包括取样管31,取样管31固定连接与主体管1底部,取样管31一侧设置有阀门32,取样管3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33,取样管31外部设置有取样框34,取样管31贯穿取样框34顶部,第二密封圈33底部与取样框34内腔底部相贴合,取样框34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衔接板35,主体管1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36,两个支撑板36分别设置于取样框34两侧,支撑板36底侧与衔接板35顶部相贴合,支撑板36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板37,矩形板37一侧设置有螺纹杆38,螺纹杆38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板,螺纹杆38贯穿矩形板37并与矩形板37通过螺纹连接,支撑板36底部开设有滑槽,支撑板36底部设置有移动板39,移动板39一侧与螺纹杆38一侧转动连接,移动板39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391,滑块391设置于滑槽内部并与滑槽相匹配,移动板39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92,限位板392一侧延伸入衔接板35一侧内部。
27.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此装置使用时,冷却水通过进水管291灌入,灌入后的冷却水进入针翅管束293内部,其中每个针翅管束293内部由多个针翅管组成,且组成后的针翅管束293截面为方形,随后冷却水通过针翅管束293之后,从出水管292流出,同时滑油从进油管21灌入,在主体管1内部后通过导流板24进行导流后的滑油在绕过导流板24最底部后在向上流动,通过出油管22向外界排出,滑油通过导流板24的作用下可与针翅管束293进行充分接触,完成冷却,当需要对内部的针翅管束293等部件进行维护保养时,解除螺栓29固定状态,随后可将两个盖合框26直接从主体管1两侧取下,此时可对主体管1内部的零部件进行保养维护;
28.通过观察窗25可以直接观察主体管1内部油液的情况,当需要进行取样检测时,则打开阀门32,油液向取样管31底部流入后,再将阀门32关闭,此时取样管31底部储存有一定量的油液,用手托住取样框34后,转动圆板,圆板带动螺纹杆38转动,螺纹杆38转动后向一侧移动,螺纹杆38带动矩形板37,移动板39移动,移动板39带动限位板392移动至不对衔接板35限位,则此时取样框34不再得到限位,取样管31内部的滑油落入取样框34内部,便于使用者进行检测。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