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路连接管路及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70674发布日期:2022-07-08 23:04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油路连接管路及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油路连接管路及包装机。


背景技术:

2.zb45包装机是国产翻盖式硬盒包装机。其主油路供油为油箱上两根管路分别连接至左右机身进行供油润滑。在包装机连续运转过程当中油温不断升高最高可达50℃,导致机油粘性变小,零件附着油膜变薄,润滑效果降低,零部件磨损增大,漏油渗油增加的同时,备件使用寿命降低。项目通过增加油冷装置,改善润滑油温度和使用效果。
3.如图1所示,原有zb45包装机主油路系统设计在包装机后方,由油箱流回来的润滑油,通过过滤器、油泵、油压监测、通过油管分配至各润滑部位。如图2所示,油箱1内的润滑油经过过滤器8过滤后,在油泵电机7的作用下进入第一出油管5和第二出油管6进入主机机身4对各零部件进行润滑。润滑后的油液集中于机器底部通过回油管2进入油箱1,如此循环。当润滑油变少时可打开润滑油添加盖3进行润滑油的添加。
4.由于原有zb45包装机设计之初未能考虑油冷装置的加装,油冷装置不能直接加装,油箱位于左机身后侧下方护罩内,里面包括主传动系统,位置狭小,且无法固定管路,需要改进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路连接管路及包装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油路的固定和转换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路连接管路,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内设有油箱,所述油箱上设有用于泵油的油泵电机、用于出油的第一出油孔和第二出油孔以及用于回油的回油管,还包括油冷装置,所述第一出油孔和第二出油孔通过第一连接座与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油冷装置的进油口连接,油冷装置的出油口上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出油管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油管包括第三出油管和第四出油管,且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配油座与所述第三出油管和第四出油管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油座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用于固定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分别用于固定第三出油管和第四出油管,所述配油座上还设有用于加工的加工孔。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相互连通的第四连接孔、第五连接孔和第六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五连接孔和第六连接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油孔和第二出油孔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通过第二连接座固定于所述机身上,所述第二连接座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用于固定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箱上还设有润滑油添加盖和过滤器。
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装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油路连接管路。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包装机加装油冷装置位置狭小,无法直接加装的问题,以及解决了油路的固定和转换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现有zb45包装机的润滑油油路流向示意图;
16.图2为现有zb45包装机的供油回路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润滑油油路流向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油回路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配油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配油座的剖视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的剖视图;
23.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座的剖视图。
25.附图标记:
26.1、油箱,2、回油管,3、润滑油添加盖,4、机身,5、第一出油管,6、第二出油管,7、油泵电机,8、过滤器,9、第一出油孔,10、第二出油孔,11、第一连接座,12、第一连接管,13、第二连接管,14、第三出油管,15、第四出油管,16、配油座,17、第二连接座,18、第一连接孔,19、第二连接孔,20、第三连接孔,21、加工孔,22、第四连接孔,23、第五连接孔,24、第六连接孔,25、第一通孔,26、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28.实施例
29.本实施例的目的是使zb45包装机降低油温,需要加装油冷装置,由于成套油冷装置无法在包装机直接加装,需要对包装机的出油口和回油口进行改进,使油路经过油冷装置,达到降温的目的。
30.油冷装置采用外挂的方式在主机后方。需要重新设计油路出回口位置,先牵出油管进入油冷装置,具体地,新油冷装置可利用循环蒸馏水、压缩机、散热风扇的方式与润滑油进行热交换,达到快速冷却油温的目的,再加装相关检测装置,最后再将回油管引回包装机。
31.如图3所示,改进后需要对连接部分进行改进,将出油管引出加装油冷装置后流入主机设备再流回油箱1
3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油路连接管路,包括机身4,所述机身4内设有油箱1,所述油箱1上设有用于泵油的油泵电机7、用于出油的第一出油孔9和第二出油孔10以及用于回油的回油管2,还包括油冷装置,所述第一出油孔9和第二出油孔10通过第一连接座11与第
一连接管1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12与所述油冷装置的进油口连接,油冷装置的出油口上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3,所述第二连接管13与出油管连接。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油管包括第三出油管14和第四出油管15,且所述第二连接管13通过配油座16与所述第三出油管14和第四出油管15连接。
34.改进后油箱1内的润滑油在电机油泵7的驱动下经第一出有空9进入第一连接座11,同时第一连接座11直接接于油箱1的第二出油孔10,使油箱1的两路出油合二为一,简化后续油路数量。同时第一连接座11通过连接口空心螺钉连接于油箱1,也起到固定第一连接座11的作用。第一连接座11导通第一连接管12后接入油冷装置,第一连接管12通过接头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座17,用于接口连接和油管固定。经过冷却的润滑油通入第二连接管13,第二连接管13通过接头固定于第二连接座17,第二连接座17通过螺钉固定于机身1,第二连接管13接通于配油座16,油液进入配油座16,配油座16导通于第三出油管14和第四出油管15,油液进入第三出油管14和第四出油管15后,分两路进入机器内部实现油路一分为二,分别至左右机身,经过润滑的油液流入机器最低部,通过回油管2,流入油箱1,当润滑油变少时可打开润滑油添加盖3进行润滑油的添加。
3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配油座16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孔18、第二连接孔19和第三连接孔20,所述第一连接孔18用于固定第二连接管13,所述第二连接孔19和第三连接孔20分别用于固定第三出油管14和第四出油管15,所述配油座16上还设有用于加工的加工孔21。
36.配油座16分别有3个孔导通,第一连接孔18使油液进入后在第二连接孔19和第三连接孔20处流出,第一连接孔18、第二连接孔19和第三连接孔20内有螺纹用于连接连接头,用于固定油管和导通油路。加工孔21用于加工,使用时用堵头堵死。
3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座1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四连接孔22、第五连接孔23和第六连接孔24,所述第四连接孔22与所述第一连接管12连接,所述第五连接孔23和第六连接孔24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油孔9和第二出油孔10连接。
38.第一连接座11分别有三个口互通,第五连接孔23和第六连接孔24用于进油,第四连接孔22用于出油,实现了油箱两出油口的和二为一。第六连接孔24内有空心螺钉同时螺钉上开有十字孔,油液可进入第一连接座11内腔,螺钉可封住第六连接孔24上部,第五连接孔23和第四连接孔22带有螺纹用于连接。
3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连接管13通过第二连接座固定于所述机身上,所述第二连接座17包括第一通孔25和第二通孔26,所述第一通孔25和第二通孔26分别用于固定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连接管13。
4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