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驱动紧固件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90249发布日期:2022-08-27 03:09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驱动紧固件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驱动紧固件的工具。


背景技术:

2.目前,打孔工具主要可分为气动打孔工具和电动打孔工具,而电动打孔工具主要通过电机驱动撞针进行打孔,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板材,打孔厚度不同,使用不同的打击力度。
3.如专利cn208697341u公开了打桩机,具体包括外壳,外壳内收纳圆筒形状的缸筒,缸筒具有缸筒孔,缸筒孔能设有活塞,活塞的运动方向是缸筒的中心轴方向,活塞连结有驱动叶片,缸筒的前端部的部位设有保持件,旋转圆板设于驱动轴,驱动轴由安装于马达壳体部的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撑。在驱动叶片安装有具有多个齿条爪的齿条,与齿条爪卡合及脱离的多个销在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安装于旋转圆板,马达壳体部内设有行星齿轮式的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入轴与马达轴连结,减速器的输出轴与驱动轴连结。马达轴由安装于马达壳体部的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撑。马达轴与输入轴连结,在马达壳体部内设有减速器保持件。在减速器保持件内设有轴承。输入轴由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撑。在马达壳体部内设有齿轮壳体,减速器容纳于齿轮壳体内。齿轮壳体使用固定单元固定于保持件。
4.上述专利中的减速器的输出轴与驱动轴连结,由于驱动电机的转速不定,在输出扭矩时,驱动轴易损换,长期使用会使整体结构连接不稳定,无法保证打桩机的使用强度,导致其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驱动紧固件的工具,以解决减速器的输出轴与驱动轴连结不稳定的问题。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驱动紧固件的工具,包括气腔壳和气缸座,所述气腔壳内沿驱动方向设有气缸、活塞以及连接在所述活塞上的带齿状的撞针,所述气缸座与驱动方向垂直,所述气缸座内有带柱状的提升盘以及与所述提升盘连接的提升轴;还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和行星齿轮减速箱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的输出端与提升轴后端相连。
7.为了便于固定与传动,所述输出端外径由双轴承固定在行星减速箱外壳内,所述输出端为花键,所述花键的内孔与所述提升轴后端的花键轴配合连接,且部分为直段配合连接。
8.为了便于整体的安装与连接,所述提升轴还包括提升轴前端,所述提升轴前端由轴承和轴承支撑座支撑在所述气缸座上。
9.为了固定连接所述提升盘,所述提升盘靠圆柱销固定在与所述提升轴为一整体的提升轴圆盘上。
10.为了防止双轴承窜动,所述提升轴圆盘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双轴承的内圈端
面配合。
11.为了提升整体稳定性,所述提升盘由所述提升轴上的螺母拧紧,并通过压紧件压住所述圆柱销。
12.进一步的,所述气缸座轴承支撑面的反方向有同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相配的圆凸台,并有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外圆周的螺钉相连的螺孔。
13.进一步的,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外圆周上前端有螺钉连接孔,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通过所述螺钉连接孔连接所述气缸座。
14.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行星齿轮减速箱输出端与提升轴的后端连接,整体连接结构稳定、定位牢固,花键的内孔与提升轴后端的花键轴配合连接,结合更加紧密,内孔环保住花键轴,同时啮合在一起,有利充分进行传递扭矩,增强结合力,提升使用寿命,防止电极因转速过快损坏设备并且实际打孔操作简单,打孔速度快。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的剖视图一;
17.图3为图1的剖视图二;
18.图4为撞针打击时的剖视图;
19.图5为提升轴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气腔壳;2、活塞;3、气缸;4、撞针;5、气缸座;5-1、圆凸台;5-2、螺孔;6、提升盘;7、提升轴;7-1、提升轴圆盘;7-2、提升轴前端;7-3、提升轴后端;7-4、凸台;8、行星减速箱外壳;8-1、螺钉连接孔;9、压紧件;10、螺母;11、轴承;12、轴承支撑座;13、圆柱销;14、双轴承;14-1、内圈;15、输出端;15-1、内孔;16、马达;17、行星齿轮减速箱;18、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改进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22.实施例1
23.如图1-图4所示,一种用于驱动紧固件的工具,包括气腔壳1和气缸座5,所述气腔壳1内沿驱动方向设有气缸3、活塞2以及连接在所述活塞2上的带齿状的撞针4,所述气缸座5与驱动方向垂直,所述气缸座5内有带柱状的提升盘6以及与所述提升盘6连接的提升轴7;还包括马达16,所述马达16和行星齿轮减速箱17连接,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17的输出端15与提升轴后端7-3相连。
24.所述输出端15外径由双轴承14固定在行星减速箱外壳8内,所述输出端15为花键,所述花键的内孔15-1与所述提升轴后端7-3的花键轴配合连接,且部分为直段配合连接。
25.所述提升轴7还包括提升轴前端7-2,所述提升轴前端7-2由轴承11和轴承支撑座12支撑在所述气缸座5上。
26.如图5所示,所述提升盘6靠圆柱销13固定在与所述提升轴7为一整体的提升轴圆盘7-1上,所述提升轴圆盘7-1上设有凸台7-4,所述凸台7-4与双轴承14的内圈14-1端面配
合连接。
27.所述提升盘6由所述提升轴7上的螺母10拧紧,并通过压紧件9压住所述圆柱销13,所述气缸座5的轴承支撑面的反方向有同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17相配的圆凸台5-1,并有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17外圆周的螺钉18相连的螺孔5-2,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17外圆周上前端有螺钉连接孔8-1,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17通过所述螺钉连接孔8-1连接所述气缸座5。
28.所述马达16受控制电路控制,当驱动所述马达16时,所述马达16的动力会通过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17的所述输出端15将扭矩传递给所述提升轴7,与所述提升轴7为一整体的所述提升轴圆盘7-1通过所述圆柱销13把扭矩传递给所述提升盘6,所述提升盘6开始逆时针转动,所述提升盘6的末柱脱离开带齿的所述撞针4,所述活塞2与撞针4在所述气腔壳1受压缩的气体的挤压下,迅速的以不多余5毫秒的时间将紧固件打入如木材、钢板、水泥等物体内,在这个过程中,所述提升盘6还在持续转动,所述提升盘6缺齿部位避开所述撞针4的齿形部,直至所述活塞2停止在最低端,所述提升盘6以第一颗柱与所述撞针4的第一颗齿相啮合,将所述撞针4和活塞2再次推送至上端起始位置,并等待再一次的击发。
29.如图3所示,更进一步的描述,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17、输出端15、双轴承14、提升轴7、轴承支撑座12、提升轴后端7-3的花键轴和内孔15-1的连接关系,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17的所述输出端15为一带行星齿轮的行星架,行星架的所述输出端15轴径被所述双轴承14固定在所述行星减速箱外壳8的孔径内,使得该行星架的旋转同轴度稳定,能减小所述行星减速箱外壳8最末端由于扭矩增大导致的振动和噪声,所述提升轴后端7-3的花键轴与行星架的所述输出端15由所述双轴承14固定在轴径内的所述花键的所述内孔15-1套接,所述提升轴前端7-2由所述轴承11和轴承支撑座12套接在所述气缸座5的孔内,所述轴承支撑座12、轴承孔、气缸座5、轴承支撑座12的套接孔同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17固定所述双轴承14套接的轴承座另一端的孔一一同轴,能稳定的支撑所述提升轴7与提升盘6提升所述撞针4所受到的反作用力。
30.由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17的输出端15承载了主要载荷及扭矩,所以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17同所述气缸座5必须有非常牢固的定位,并保证它的同轴度与旋转的自由度的控制,该方案除了由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17的所述双轴承14支撑处的外壳同所述气缸座5的孔径定位外,还利用了所述气缸座5在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17方向上延伸的所述凸台7-4在圆周上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17的外圆周再次轴向定位,并将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17和气缸座5利用四颗所述螺钉18在轴向锁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