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置水路控制装置及一种淋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54049发布日期:2023-02-21 16:22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置水路控制装置及一种淋浴龙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置水路控制装置及一种淋浴龙头。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淋浴龙头在淋浴行业的占比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淋浴龙头的水路解决方案为:采用一个可以调节温度的恒温阀芯搭配一个可以调节流量或切换出水通道的阀芯,这种水路方案将外界供水端直接输入至恒温阀芯,冷热水经过混合后再由可以调节流量或切换出水通道的阀芯流出。由于恒温阀芯对前置进水端有较严格的条件,两端进水需要对前置水路进行控制,否则容易产生窜水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前置水路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前置进水的开启和关闭,既可避免恒温阀芯出现窜水的问题,还能避免恒温阀芯内部温度发生剧烈变化,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置水路控制装置,连接于混合水路、应用端水路和前置水路之间,包括上转盘和下转盘,所述上转盘和所述下转盘侧部相互连接,所述上转盘能够在所述下转盘的侧部相对于所述下转盘进行旋转。
5.所述上转盘中靠近所述下转盘的一侧的中部设有第一通水槽,所述下转盘中部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外部的混合水路连通,所述进水孔的周围设有出水孔和第一挡水面,所述出水孔与外部的应用端水路连通,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相互隔绝,所述第一通水槽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孔连通,另一端能够连通所述出水孔或被所述第一挡水面阻隔。
6.所述前置水路控制装置还包括通水口、通水孔、第二通水槽和第二挡水面,所述通水口与外部的前置水路相连通,所述通水口设于所述上转盘或所述下转盘上,所述通水孔设于所述上转盘或所述下转盘上,所述通水孔能够与所述第二通水槽连通,所述第二挡水面设于所述第二通水槽侧部,所述上转盘相对于所述下转盘进行旋转时,所述通水口能够与所述第二通水槽连通或被所述第二挡水面阻隔;当所述通水口被所述第二挡水面阻隔时,所述第一通水槽被所述第一挡水面阻隔。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通水口设于所述上转盘的边缘,所述第二通水槽设于所述下转盘中靠近所述上转盘的一侧,所述通水孔设于所述下转盘中远离所述上转盘的一侧,所述通水孔与所述第二通水槽相互连通,所述通水口的位置能够在所述第二通水槽与所述第二挡水面之间切换,所述第一通水槽与所述出水孔连通时,所述通水口能够与所述第二通水槽相连通。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通水口设于所述上转盘的边缘,所述第二通水槽设于所述上转盘中靠近所述下转盘的一侧,所述通水口与所述第二通水槽相互连通,所述通水孔设于所述下转盘上,所述通水孔的位置能够在所述第二通水槽与所述第二挡水面之间切
换,所述第一通水槽与所述出水孔连通时,所述通水孔能够与所述第二通水槽相连通。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通水口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通水槽的数量为1个,多个所述通水口均与所述第二通水槽连通。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通水口设于所述下转盘的边缘,所述通水口中靠近所述上转盘的一侧还设有第三通水槽,所述第三通水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通水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通水槽能够与所述第二通水槽连通,所述第二通水槽设于所述上转盘中靠近所述下转盘的一侧,所述通水孔设于所述下转盘中远离所述通水口的一端,所述通水孔的位置能够在所述第二通水槽与所述第二挡水面之间切换,所述第一通水槽与所述出水孔连通时,所述通水口能够通过所述第三通水槽与所述第二通水槽相互连通,所述通水孔能够与所述第二通水槽相连通。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通水口的横截面范围大于所述通水孔的横截面范围。
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通水槽和所述通水孔的横截面均呈圆弧形,所述通水孔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二通水槽的中部。
1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出水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水孔排列成圆弧状。
1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通水槽的横截面为圆弧状,所述第二通水槽所形成的圆弧与所述出水孔所排成的圆弧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通水槽所形成的圆弧角度范围大于所述出水孔所排成的圆弧角度范围。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淋浴龙头,包括如上所述的前置水路控制装置。
16.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前置水路控制装置设有上转盘、下转盘、通水口、通水孔、第二通水槽和第二挡水面,所述上转盘设有第一通水槽,所述上转盘和所述下转盘之间能够相互旋转,所述通水口设于所述上转盘或所述下转盘上,所述通水孔设于所述上转盘或所述下转盘上,在旋转时,所述通水孔能够与所述第二通水槽连通,所述通水口能够与所述第二通水槽连通,从而使前置水路能够通过所述前置水路控制装置进入恒温阀,所述下转盘中部设有进水孔,所述第一通水槽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孔连通,另一端能够连通所述出水孔,所述进水孔、所述第一通水槽和所述出水孔连通时,混合水能够从所述进水孔进入,并从所述出水孔冲出。在旋转时,当所述通水口被所述第二挡水面阻隔,所述第一通水槽被所述第一挡水面阻隔,此时所述通水口与所述通水孔之间不连通,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不连通,从而将前置水路与恒温阀隔断,避免恒温阀芯出现窜水的问题。
18.另外,由于所述第二通水槽的横截面为圆弧状,所述第二通水槽所形成的圆弧与所述出水孔所排成的圆弧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通水槽所形成的圆弧角度范围大于所述出水孔所排成的圆弧角度范围,当所述上转盘和所述下转盘相互旋转,所述出水孔的极限位置被所述第一挡水面挡住时,所述第二通水槽仍然连通于所述通水口和所述通水孔之间,因此混合水路比前置水路先关闭,以保证混合水路在关闭过程中具有充足的前置水,从而能够避免在关闭过程中恒温阀出现温度剧烈变化现象。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前置水路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第一视角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置水路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第二视角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前置水路控制装置第二实施例第一视角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前置水路控制装置第二实施例第二视角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前置水路控制装置第三实施例第一视角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前置水路控制装置第三实施例第二视角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淋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27.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前置水路控制装置10,连接于混合水路、应用端水路和前置水路之间,所述前置水路控制装置10包括上转盘1和下转盘2,所述上转盘1和所述下转盘2侧部相互连接,所述上转盘1能够在所述下转盘2的侧部相对于所述下转盘2进行旋转。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将所述上转盘1设为固定部分,将所述下转盘2设为可旋转部分,也可以将所述下转盘2设为固定部分,将所述上转盘1设为可旋转部分。所述应用端水路可以为顶喷花洒水路、手持花洒水路,还可以是下出水龙头水路。
28.所述上转盘1中靠近所述下转盘2的一侧的中部设有第一通水槽11,所述下转盘2中部设有进水孔21,所述进水孔21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所述进水孔21与外部的混合水路连通,冷热混合后的水能够从所述进水孔21进入所述下转盘2,所述进水孔21的周围设有出水孔22和第一挡水面23,所述出水孔22贯穿于所述下转盘2,所述出水孔22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所述第一挡水面23为所述下转盘2中靠近所述上转盘1一侧的平整平面,所述第一挡水面23能够堵住水流,所述出水孔22与外部的应用端水路连通,水从所述出水孔22出来后,能够通入花洒中,所述进水孔21和所述出水孔22相互隔绝,所述进水孔21和所述出水孔22只依靠所述第一通水槽11进行连通,所述第一通水槽11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孔21连通,所述上转盘1或所述下转盘2旋转至特定角度时,能够将所述第一通水槽11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孔22连通,从而相当于“开启”所述进水孔21、所述第一通水槽11和所述出水孔22的通路,而旋转至其他角度时,所述第一通水槽11的另一端会被所述第一挡水面23阻隔,从而相当于“关闭”所述进水孔21、所述第一通水槽11和所述出水孔22的通路,使混合水路关闭。
29.而所述前置水路控制装置10还包括通水口3、通水孔4、第二通水槽5和第二挡水面6,所述通水口3与外部的前置水路相连通,所述通水口3设于所述上转盘1或所述下转盘2上,所述通水口3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前置水路中的冷水或热水能够通过所述通水口3进入所述上转盘1或下转盘2,所述通水口3可以为开设的缺口,也可以为贯穿孔。所述通水孔4设于所述上转盘1或所述下转盘2上,所述第二通水槽5的位置与所述通水孔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通水孔4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多个所述通水孔4能够沿着所述第二通水槽5进行分布,所述上转盘1或所述下转盘2旋转至特定角度时,所述通水孔4能够与所述第二通水槽5连通,或者所述通水孔4一直与所述第二通水槽5连通,所述第二挡水面6设于所述第二通水槽5侧部,所述第二通水槽5为所述上转盘1或所述下转盘2上的凹槽,所述第二挡水面6为所述上转盘1或所述下转盘2中的平整平面,能够堵住水流。所述上转盘1相对于
所述下转盘2旋转至特定角度时,所述通水口3能够与所述第二通水槽5连通,从而实现前置水路的“开启”,而旋转至其他角度时所述通水口3被所述第二挡水面6阻隔,从而实现前置水路的“关闭”。优选地,当所述通水口3被所述第二挡水面6阻隔时,即前置水路被“关闭”时,所述第一通水槽11被所述第一挡水面23阻隔,即混合水路也被“关闭”,前置水路的关闭能够有效防止前置水窜入恒温阀中,从而有效避免了恒温阀窜水的问题。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前置水路控制装置10设有上转盘1、下转盘2、通水口3、通水孔4、第二通水槽5和第二挡水面6,所述上转盘1设有第一通水槽11,所述上转盘1和所述下转盘2之间能够相互旋转,所述通水口3设于所述上转盘1或所述下转盘2上,所述通水孔4设于所述上转盘1或所述下转盘2上,在旋转时,所述通水孔4能够与所述第二通水槽5连通,所述通水口3能够与所述第二通水槽5连通,从而使前置水路能够通过所述前置水路控制装置10进入恒温阀,所述下转盘2中部设有进水孔21,所述第一通水槽11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孔21连通,另一端能够连通所述出水孔22,所述进水孔21、所述第一通水槽11和所述出水孔22连通时,混合水能够从所述进水孔21进入,并从所述出水孔22冲出。在旋转时,当所述通水口3被所述第二挡水面6阻隔,所述第一通水槽11被所述第一挡水面23阻隔,此时所述通水口3与所述通水孔4之间不连通,所述进水孔21和所述出水孔22不连通,从而将前置水路与恒温阀隔断,避免恒温阀芯出现窜水的问题。
32.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所述通水口3设于所述上转盘1的边缘,优选地,所述通水口3为设于所述上转盘1边缘的缺口,前置水能够从该缺口进入所述第二通水槽5,所述第二通水槽5设于所述下转盘2中靠近所述上转盘1的一侧,所述第二通水槽5的槽口朝向所述通水口3,因此水能够从所述第二通水槽5进入,而所述通水孔4设于所述下转盘2中远离所述上转盘1的一侧,所述通水孔4与所述第二通水槽5相互连通,水能够从所述第二通水槽5直接进入所述通水孔4,而所述上转盘1或所述下转盘2在进行旋转的过程中,所述通水口3的位置能够在所述第二通水槽5与所述第二挡水面6之间切换,从而实现前置水路“开启”和“关闭”之间的切换,当所述上转盘1或所述下转盘2旋转至特定角度时,所述第一通水槽11与所述出水孔22连通,同时,所述通水口3能够与所述第二通水槽5相连通,从而使前置水路和混合水路能够一同“开启”。
33.参见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所述通水口3设于所述上转盘1的边缘,所述通水口3为开设于所述上转盘1边缘的孔位,所述第二通水槽5设于所述上转盘1中靠近所述下转盘2的一侧,所述第二通水槽5背靠所述通水口3进行设置,所述通水口3与所述第二通水槽5相互连通,而且能够一直保持连通的状态,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通水口3能够与所述第二通水槽5一体化设置,即所述通水口3直接穿过所述上转盘1同时形成所述通水口3和所述第二通水槽5。在进水时,前置水能够直接从所述通水口3进入所述第二通水槽5,所述通水孔4设于所述下转盘2上,所述上转盘1或所述下转盘2在进行旋转的过程中,所述通水孔4的位置能够在所述第二通水槽5与所述第二挡水面6之间切换,从而实现前置水路“开启”和“关闭”之间的切换,当所述上转盘1或所述下转盘2旋转至特定角度时,所述第一通水槽11与所述出水孔22连通,此时所述通水孔4能够与所述第二通水槽5相连通,从而使前置水路和混合水路能够一同“开启”。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通水口3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通水槽5的数量为1个,多个所述通水口3均与所述第二通水槽5连通,多个所述通水
口3沿着所述第二通水槽5的路径均匀分布,因此第二实施例相对于第一实施例,能够有较大的进水面积,而且所受水压更均匀。
34.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所述通水口3的横截面范围大于所述通水孔4的横截面范围,因此前置水从所述通水口3通过所述第二通水槽5进入所述通水孔4时,能够保证大量的前置水通过所述通水孔4进入恒温阀,以保证在混合水路关闭的过程中,能够有足够的前置水,避免恒温阀出现温度剧烈变化的情况。
35.参见图5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所述通水口3设于所述下转盘2的边缘,所述通水口3优选为缺口,前置水能够从所述通水口3进入,所述通水口3中靠近所述上转盘1的一侧还设有第三通水槽24,所述第三通水槽24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通水槽5的位置相对应,前置水进入所述通水口3后,能够灌入所述第三通水槽24中,所述第三通水槽24的槽口面向所述第二通水槽5,所述第三通水槽24优选为圆弧形,因此在旋转到某些角度时,所述第三通水槽24能够与所述第二通水槽5连通,所述第二通水槽5设于所述上转盘1中靠近所述下转盘2的一侧,所述通水孔4设于所述下转盘2中远离所述通水口3的一端,所述上转盘1或所述下转盘2旋转时,所述通水孔4的位置能够在所述第二通水槽5与所述第二挡水面6之间切换,从而实现前置水路“开启”和“关闭”之间的切换,所述第一通水槽11与所述出水孔22连通时,所述通水口3能够通过所述第三通水槽24与所述第二通水槽5相互连通,所述通水孔4能够与所述第二通水槽5相连通,从而使前置水路和混合水路能够一同“开启”。
36.无论是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还是第三实施例,各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二通水槽5和所述通水孔4的横截面均呈圆弧形,所述通水孔4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二通水槽5的中部,这样所述上转盘1或所述下转盘2在进行旋转时,即使所述通水孔4跟随旋转也能够与所述第二通水槽5保持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二出水槽的圆弧范围比所述通水孔4的圆弧范围大。另外,所述出水孔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水孔22排列成圆弧状,多个所述出水孔22的间距相等,能够满足混合水从多个方向进行出水的要求,而且能够增大单个所述出水孔22的出水压力。而所述第二通水槽5的横截面为圆弧状,所述第二通水槽5所形成的圆弧与所述出水孔22所排成的圆弧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通水槽5所形成的圆弧角度范围大于所述出水孔22所排成的圆弧角度范围,这样当所述上转盘1和所述下转盘2相互旋转,所述出水孔22的极限位置被所述第一挡水面23挡住时,所述第二通水槽5仍然连通于所述通水口3和所述通水孔4之间,因此混合水路比前置水路先关闭,以保证混合水路在关闭过程中具有充足的前置水,从而能够进一步避免在关闭过程中恒温阀出现温度剧烈变化现象。
37.参见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淋浴龙头,包括如上所述的前置水路控制装置10。所述前置水路控制装置10能够与所述淋浴龙头中的前置水路、混合水路和应用端水路连通,所述前置水路控制装置10设有上转盘1、下转盘2、通水口3、通水孔4、第二通水槽5和第二挡水面6,所述上转盘1和所述下转盘2之间能够相互旋转,在旋转时,所述通水孔4能够与所述第二通水槽5连通,所述通水口3能够与所述第二通水槽5连通,从而使前置水路能够通过所述前置水路控制装置10进入恒温阀,所述下转盘2中部设有进水孔21,所述上转盘1的第一通水槽11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孔21连通,另一端能够连通所述出水孔22,所述进水孔21、所述第一通水槽11和所述上转盘1上的出水孔22连通时,混合水能够从所述进水孔21进入,并从所述出水孔22冲出。在旋转时,当所述通水口3被所述第二挡水面6阻隔,所述第一通水槽11被所述第一挡水面23阻隔,此时所述通水口3与所述通水孔4之间不连通,所
述进水孔21和所述出水孔22不连通,从而将前置水路与恒温阀隔断,避免恒温阀芯出现窜水的问题。另外,由于所述第二通水槽5所形成的圆弧角度范围大于所述出水孔22所排成的圆弧角度范围,因此当所述上转盘1和所述下转盘2相互旋转,所述出水孔22的极限位置被所述第一挡水面23挡住时,所述第二通水槽5仍然连通于所述通水口3和所述通水孔4之间,因此混合水路比前置水路先关闭,以保证混合水路在关闭过程中具有充足的前置水,从而能够避免在关闭过程中恒温阀出现温度剧烈变化现象。
38.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