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管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37994发布日期:2022-08-16 19:3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管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风管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管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房屋建筑工程根据需要常设有空调送回风管道、新风管道、排风管道、消防加压送风管道及排烟管道等多种管道,风管按截面形状,可分为圆形风管、矩形风管、扁圆形风管等多种。
3.目前,矩形风管之间最常用的是角钢法兰连接,其中风管两端翻边设置,角钢法兰与风管翻边处配合,通过铆钉固定连接于风管的外侧壁,两个相邻的风管通过螺栓固定两个角钢法兰进行固定。由于角钢法兰之间连接存在密封不严而漏风问题,通常会在两个角钢法兰设置密封板,且密封板位于螺栓外侧或内侧。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当密封板设置于螺栓内侧时,由于风管翻边不平整导致密封板厚度不足而漏风;当密封板设置于螺栓外侧时,由于密封板容易脱落导致漏风,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两个风管之间漏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风管的连接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风管的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风管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所述第一风管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二风管两端均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相互远离一侧均设置有角钢法兰,两个所述角钢法兰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靠近第一翻边一侧凸出设置有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密封板位于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之间。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密封板,第二密封板位于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之间,增加了第一风管与第二风管之间的密封性,与第一密封板配合,减少两个风管之间漏风的问题。
9.优选的,两个所述角钢法兰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板位于螺栓与第一翻边之间。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密封板位于螺栓与第一翻边之间,在对第一密封板与第二密封板的安装时,不需要对第一密封板打孔,通过螺栓穿过安装,使得安装过程更简便。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板厚度与第一翻边、第二翻边以及第二密封板厚度之和相同。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密封板厚度与第一翻边、第二翻边以及第二密封板厚度之和相同,使得第一密封板与第二密封板在完成安装时,尽量保证两个角钢法兰与第一密封板之间不存在间隙,以及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与第二密封板之间不存在间隙,从而减少两个风管之间漏风的问题。
13.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为橡胶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为橡胶板,在第一密封板与第二密封板安装时,通过挤压第一密封板与第二密封板,尽量保证两个角钢法兰与第一密封板之间不存在间隙,以及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与第二密封板之间不存在间隙,从而减少两个风管之间漏风的问题。
15.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板粘接固定连接于两个角钢法兰之间。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密封板粘接固定连接于两个角钢法兰之间,保证第一密封板安装的稳定性。
17.优选的,两个所述角钢法兰相对一侧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一密封板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嵌设于定位槽中。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条,定位条嵌设于定位槽中,方便第一密封板的定位安装,从而保证第一密封板安装精准,保证两个风管之间的密封性,进而减少两个风管之间漏风的问题。
19.优选的,所述定位槽远离第一密封板一端呈圆弧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槽远离第一密封板一端呈圆弧设置,方便第一密封板的安装,同时保证两个角钢法兰与第一密封板之间的密封性。
21.优选的,所述螺母为蝶形螺母。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螺母为蝶形螺母,方便两个角钢法兰之间的安装与拆卸。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通过设置第二密封板,第二密封板位于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之间,增加了第一风管与第二风管之间的密封性,与第一密封板配合,减少两个风管之间漏风的问题;
25.通过设置第一密封板位于螺栓与第一翻边之间,在对第一密封板与第二密封板的安装时,不需要对第一密封板打孔,通过螺栓穿过安装,使得安装过程更简便;
26.通过设置第一密封板厚度与第一翻边、第二翻边以及第二密封板厚度之和相同,使得第一密封板与第二密封板在完成安装时,尽量保证两个角钢法兰与第一密封板之间不存在间隙,以及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与第二密封板之间不存在间隙,从而减少两个风管之间漏风的问题。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风管的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风管的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
29.附图标记:1、第一风管;2、第二风管;3、第一翻边;4、第二翻边;5、角钢法兰;6、铆钉;7、螺栓;8、螺母;9、第一密封板;10、第二密封板;11、定位槽;12、定位条。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风管的连接结构。
32.实施例1:
33.参照图1,风管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风管1和第二风管2,第一风管1和第二风管2的横截面为矩形状。第一风管1两端端口均折弯成形有矩形状的第一翻边3,第二风管2两端端口均折弯成形有矩形状的第二翻边4,第一翻边3与第二翻边4相互远离一侧均设置有角钢法兰5,角钢法兰5呈矩形环状设置,且截面为直角形状,通过铆钉6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风管1和第二风管2,同时通过螺栓7和螺母8相互固定连接,此时两个角钢法兰5分别抵紧于第一翻边3和第二翻边4。两个角钢法兰5之间粘接固定有第一密封板9,第一密封板9为矩形环状设置,且截面为矩形,第一密封板9靠近第一翻边3一侧凸出设置有第二密封板10,第二密封板10也呈矩形环状设置,一体连接于第二密封板10中间位置,且位于第一翻边3与第二翻边4之间,增加了第一风管1与第二风管2之间的密封性,从而减少两个风管之间漏风的问题。
34.参照图1,第一密封板9位于螺栓7与第一翻边3之间,安装第一密封板9与第二密封板10时,无需在第一密封板9加工让螺栓7穿设安装的孔,方便第一密封板9的生产,同时在安装时无需对孔进行对准,使得安装过程更简便。
35.参照图1,第一密封板9厚度与第一翻边3、第二翻边4以及第二密封板10厚度之和相同,且第一密封板9和第二密封板10为橡胶板,安装时,第一密封板9收到两个角钢法兰5挤压,第二密封板10受到第一翻边3与第二翻边4的挤压,尽量保证两个角钢法兰5与第一密封板9之间不存在间隙,以及第一翻边3和第二翻边4与第二密封板10之间不存在间隙,从而减少两个风管之间漏风的问题。
36.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第二密封板10位于第一翻边3与第二翻边4之间,增加了第一风管1与第二风管2之间的密封性,与第一密封板9配合,减少两个风管之间漏风的问题。
37.实施例2:
38.参照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两个角钢法兰5相对一侧均开设有矩形环状的定位槽11,定位槽11截面为矩形,第一密封板9两侧对应一体连接有定位条12,定位条12嵌设于定位槽11中,方便第一密封板9的定位安装。同时定位槽11远离第一密封板9一端呈圆弧设置,方便第一密封板9的安装,保证两个角钢法兰5与第一密封板9之间的密封性。
39.参照图2,螺母8设置为蝶形螺母,便两个角钢法兰5之间的安装与拆卸。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