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巡检机用集成化搭载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23953发布日期:2022-11-02 23:06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巡检机用集成化搭载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巡检机设备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巡检机用集成化搭载平台。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公路的不断修建,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用于公路建设中。例如在公路中较为常见的隧道和桥梁领域,为了应对逐渐多样的使用需求,一些新的设备不断投入使用。以隧道为例,传统的隧道内通常安装有通风系统和照明系统,以满足车辆通过的通风和照明的硬件条件。随着智能化的普及,一些智能设备例如视频摄像头、消防监测、温度湿度监测等逐步被用于隧道内,以确保能更加及时发现隧道内的异常情况,这些设备虽然在布线方面有共用的线槽和管道用于连接至隧道口处,但是各个设备在隧道内是相互独立安装,每增加一种设备,就要在隧道的内壁处重新打孔布线,不仅可扩展性较差,重新打孔布线,还会损坏隧道原有的内部结构,使得隧道内部受力发生改变,留下安全隐患。此外,每种扩展设备都是独立设计的,这就使得整体项目安装和维护效率低下,且各个设备之间的走线可能会相互影响,导致整个安装空间不能有效的布线,利用率很低,升级潜力较小。
3.为此,专利号为cn202021498334.3(授权公告号为cn21264906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隧道线缆分隔挂钩》,该隧道线缆分隔挂钩包括用于固定在隧道壁上的固定件、位于固定件下方的承重件以及转动连接固定件和承重件的连接转动件,通过在承重件上竖向设置有多个挂钩的形式,即使是在有一定角度的隧道壁上安装线缆,承重件及其上的挂钩仍能在自身重力旋转至与重力方向保持一致,线缆安装后不易脱落。虽然上述的分隔挂钩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线缆布线的问题,但是对于多设备的安装并没有提供有效的集成思路,整个设备在安装后,对后续的扩展也并不友好。
4.又如专利号为cn202110559546.0(公开公告号为cn113107596a)的中国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隧道设备设施搭载的综合载体》,该适用于隧道设备设施搭载的综合载体中,通过在隧道侧墙或隧道顶部设置至少一根主杆,并在主杆的矩形外壳体和内部设置若干分仓,不仅能够方便的安装设备,且预留了充足的供电和网络布线,避免了后期再重新布线。
5.但是对于现有的隧道和桥梁等使用场景而言,无人化智能管理是大的趋势,通常会采用巡检机来完成各项指标的巡检和对使用场景的实时监测,相比于其它设备而言,巡检机需要单独搭设行走轨道,不仅安装难度加大,对场景的破坏也高于普通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实现集成化安装且能满足巡检机行走强度的巡检机用集成化搭载平台。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在加强支撑效果同时能够对线缆有效束缚的巡检机用集成化搭载平台。
8.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巡检机用集成化
搭载平台,包括多个承载单元和用来支撑承载单元的调节支撑结构,各所述承载单元均在顶部具有敞口,所述敞口的两个侧边沿均具有向上延伸的支撑板,并且,各所述承载单元均内部中空形成空腔,各个承载单元依次首尾衔接,从而使各个空腔相互连通形成用来集线的线槽、两侧的各个支撑板依次衔接形成供巡检机行走的运行轨道,所述调节支撑结构包括有多组连杆组件,各所述承载单元通过对应的连杆组件连接在待安装壁面上。
9.为了确保巡检机在行走时,与承载单元所形成的轨道减少接触,从而使移动更加顺畅,优选地,每个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具有用来支撑巡检机底部的支撑框,各所述支撑框与对应的支撑板同向延伸,且在巡检机沿着运行轨道行走的状态下,该支撑框支撑在巡检机的底部。
10.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各所述承载单元顶部的敞口处均具有向线槽内延伸的翻边部,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对应的翻边部上,且对于同一个承载单元,其上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的间距不大于两个侧边沿之间的间距。这样翻边部的设计,在与支撑板一通起到对巡检机支撑作用的同时,与单层薄板相比,凭借增设的弯折部分,无需增加板材厚度就能大大增加各个支撑单元侧部的支撑强度,十分实用,与此同时,由于翻边部的内翻设计,使得承载的两个支撑板相比于原有的承载单元侧壁而言,间距明显减少,从而对线槽内的线缆起到了约束作用,避免线束脱离。
11.优选地,对于每个承载单元,其上的两个支撑框均在相互邻近的侧面上开设有用来调整支撑框上下壁面间距的缓冲缺口。
12.具体地,各所述承载单元还包括有盖板,所述盖板支撑在两个支撑板之间。
13.相邻两个承载单元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同侧且相邻布置的两个支撑框内。连接杆的作用,除了形成相邻两个承载单元的连接,还能对支撑框提供良好的支撑,插配的连接方式使得连接杆在安装后能支撑在支撑框内,使得支撑框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为顶部运行巡检机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基础。此外,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巡检机需求的运行条件,有目的的调整支撑框和连接杆的尺寸,从而对应改变巡检机运行时的“离轨间隙”。
14.为了避免安装后相邻两个承载单元扭转,优选地,所述支撑框的纵向截面呈方形结构,对应连接杆为方形杆。
15.优选地,所述连杆组件具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各自的固定端转动连接在待安装壁面上且两个固定端之间留有间隔,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自由端转动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承载单元安装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中的其中一个上。这样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设计,在安装时,可以通过调整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相对位置来对整个运行轨道的安装角度进行微调,避免巡检机运行时行进路线不平整,调节角度和方式可以根据连杆的初始装配位置进行规划,十分灵活。
16.两个连杆之间的转动可以有多种方式,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竖向延伸,其底部设置有球头座,所述第二连杆包括杆体和适配所述球头座的球头,所述球头连接在杆体上且邻近第一连杆布置,所述调节支撑结构还包括有锁紧套,在球头安装在球头座内的状态下,该锁紧套套设于球头座的外围,以限制球头脱离球头座。
17.为了便于承载单元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用来支撑承载单元的支撑件,该支撑件朝向与第二连杆相背离的另外一侧延伸,并且,所述支撑件上下延伸,所述
承载单元安装在支撑件的外端,且所述支撑件的高度自外向内逐渐增大。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巡检机用集成化搭载平台中,通过多个承载单元衔接的形式,使各个空腔相互连通形成用来集线的线槽、两侧的各个支撑板依次衔接形成供巡检机行走的运行轨道,这样承载单元的设计形式,一方面满足了巡检机远高于常规设备的挂载需求,满足不同使用场景下运行的支撑条件;另一方面,针对多设备的拓展,运行轨道内部的线槽能对各个设备的线缆做集成化处理,避免扩展设备后布线混乱,方便后续维修养护。
附图说明
19.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隧道为例集成化搭载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21.图3为承载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22.图4为承载单元与盖板的配合示意图;
23.图5为集成化搭载平台的侧视图;
24.图6为单个承载单元的局部示意图;
25.图7为图6省略部分结构后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26.图8为支撑板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8.如图1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巡检机用集成化搭载平台包括多个承载单元1和用来支撑承载单元1的调节支撑结构。这里提到的巡检机用于检测运行环境本身的安全情况或者监测突发情况等用途,具体地使用场景可以是隧道、桥梁、大型龙门吊、船舶外围等等。搭载平台本身具有可拓展潜力,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对应搭载不同的拓展设备。本实施例中以隧道为例作以说明,在隧道建设初期,可于隧道的侧壁安装该集成化搭载平台,初次安装后,无需再破坏隧道本身的结构,扩展设备仅需要在搭载平台上安装和拆卸即可。
29.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支撑结构是用于支撑固定承载单元1的,其具体包括有多组连杆组件3,各承载单元1通过对应的连杆组件3连接在待安装壁面上。以隧道为例,由于隧道的内壁具有弧度,运行轨道100安装时需要根据隧道壁面的不同角度调整安装位置,从而灵活地根据不同位置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的多组连杆组件3沿着运行轨道100 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具体包括有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 32各自的固定端转动连接在待安装壁面上且两个固定端之间留有间隔,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的自由端转动连接在一起,并且,承载单元1安装在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中的其中一个上。为了保证支撑牢固,每个承载单元1对应有至少一组连杆组件 3。此外,在第一连杆31上设置有用来支撑承载单元1的支撑件2,且该支撑件2朝向与第二连杆32相背离的另外一侧延伸。上述的支撑件2连接在运行轨道100上且其上分布有供扩展设备安装的连接孔20,且每个承载单元1均连接有至少一个支撑件2。具体而言,上述支撑件2的延伸方向与运行轨道100的延伸方向相交叉,且各个连接孔20 在支撑件2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布置。这样支撑件2的布置形
式,使得运行轨道100与其它支撑固件和扩展设备之间均有一定的间隔,确保了巡检机具有足够的运行空间,避免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涉,也进一步提升了扩展潜力,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的延伸方向与运行轨道100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以确保上述的运行空间最大。
30.为了实现角度的微调,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连杆31竖向延伸,其底部设置有球头座33,第二连杆32包括杆体和适配球头座33的球头34,球头34连接在杆体上且邻近第一连杆31布置。当然,球头与球头座可以是直接嵌入式卡接,但是拆卸较为费力,本实施例采用锁紧套35限位的结构形式,在球头34安装在球头座33内的状态下,该锁紧套35套设于球头座33的外围,以限制球头34脱离球头座33。当然,在桥梁等使用场景下,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固定方式。
31.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承载单元1邻近支撑件2的第二端布置(即安装在支撑件2 的外端),从而使支撑件2第一端的上方留有用来避让巡检机运行的空置区域2a。这样偏置的布置方式,对支撑件2本身的强度提出更高的要求,本实施例中的支撑件2上下延伸,且其高度自第二端向第一端逐渐增大。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支撑件2呈板状,其顶部具有侧向延伸的侧板21,承载单元1安装在该侧板21上。此外,为了确保支撑件2的强度,上述支撑件2和其上的侧板21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片22,各支撑片22沿着支撑件2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3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承载巡检机行走,承载单元1上也具有专门的设计,上述的各承载单元1均在顶部具有敞口1a,敞口1a的两个侧边沿1b均具有向上延伸的支撑板 14,各个承载单元1依次首尾衔接,从而使两侧的各个支撑板14依次对应衔接形成供巡检机行走的运行轨道100,具体而言,每个支撑板14的上端具有用来支撑巡检机底部的支撑框11,各支撑框11与对应的支撑板14同向延伸,且在巡检机沿着运行轨道100 行走的状态下,该支撑框11支撑在巡检机的底部。此外,由于各承载单元1均内部中空形成空腔,各个承载单元1依次首尾衔接,还能使各个空腔相互连通形成用来集线的线槽10,上述的各承载单元1顶部的敞口1a处均具有向线槽10内延伸的翻边部15,支撑板14设置在对应的翻边部15上,且对于同一个承载单元1上的两个支撑板14之间的间距不大于两个侧边沿1b之间的间距。且对于每个承载单元1,其上的两个支撑框 11均在相互邻近的侧面上开设有用来调整支撑框11上下壁面间距的缓冲缺口13。并且各承载单元1还包括有盖板16,盖板16支撑在两个支撑板14之间。
33.此外,相邻两个承载单元1通过连接杆12相连接,连接杆12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同侧且相邻布置的两个支撑框11内。连接杆12的作用,除了形成相邻两个承载单元1的连接,还能对支撑框11提供良好的支撑,插配的连接方式使得连接杆12在安装后能支撑在支撑框11内,使得支撑框11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为顶部运行巡检机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基础。此外,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巡检机需求的运行条件,有目的的调整支撑框和连接杆的尺寸,从而对应改变巡检机运行时的“离轨间隙”。上述的支撑框11的纵向截面呈方形结构,对应连接杆12为方形杆。
34.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
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