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密封防反压止动挡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1999发布日期:2023-03-29 08:5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密封防反压止动挡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密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有压双端面机械密封介质侧密封防反压止动挡圈装置。


背景技术:

2.当前石化行业、化工行业中都有用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泵中流体)的泵用密封,此类情况下,因泄漏后泵中流体与大气接触后多容易污染环境甚至引起火灾、爆炸等重大危害。随着石化行业环保意识的越发提高,要求现场机械密封除了运行可靠,运行的使用寿命长外,更要求一些特殊的工艺介质的零溢出。因此,在机械密封的设计方案方面,更倾向于有压双端面机械密封布置,有压双端面机械密封的特点为大气侧的封液压力高于介质侧的介质压力,使被密封的流体泄露方向由外向内,实现工艺介质的零溢出。由于有压双端面机械密封的第一道介质侧密封需承受反压作用,这就要对第一道介质侧密封的动环组件进行防反压设计,以免因为反向压力的作用,使动环中的密封圈发生反向位移造成密封处的泄露,这就要求在机械密封设计的过程中,进行一些细节上的优化,否则一旦造成泄露,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引发重大事故,给客户造成巨大损失,客户安全生产难以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机械密封动环组件,尤其是有压双端面机械密封的介质侧动环组件承受反压时,动环密封圈承受反向压力位移和脱出的现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安装,简单实用,采用止动结构,安全可靠的有压双端面机械密封介质侧密封防反压止动挡圈装置。
4.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措施是:
5.一种机械密封防反压止动挡圈装置,其特征是:环片1上设有环片o形圈2,环片o形圈2的后端设有防反压止动挡圈3,环片1的后端设有推环4,防反压止动挡圈3上的插口与推环4上的凹槽配合连接,推环4的后端设有弹簧5,弹簧5的后端设有弹簧座6,弹簧座6内装有紧定螺钉7,推环4和弹簧座6之间设有集成连接用的防转螺钉8。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防反压止动挡圈,防止密封圈因反向压力而位移脱出,防反压止动挡圈为插口式设计,推环采用相配合尺寸的凹槽设计,工作中防反压止动挡圈的插口部分与推环的凹槽相配合,结构更加紧密,防止运转时防反压止动挡圈产生周向转动和振动。当压力升高时,防反压止动挡圈的前端抑制密封圈反向位移,后端顶在弹簧座上,实现位置固定。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与用户同等安装尺寸产品的互换使用,避免重复设计生产浪费,也大大的节约了使用成本和时间。采用防反压止动挡圈结构对环片密封圈进行防位移脱出设计,安装简单,结构紧凑,针对性强,在密封设计上节省径向设计空间,减小设计难度,能有效防止来自于反向压力对环片密封圈造成的位移和脱出现象,让机械密封最大程度的发挥其特长和优点,避免有压双端面机械密封的介质侧环片密封的泄露,能够更好的满足化工厂、石化厂、炼油厂等客户对于泵用机械密封的安全性的需求。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8.图2是图1的左视图;
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防反压止动挡圈的结构示意图;
10.图4是图3的左视图;
11.图5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12.图6是图5的左视图。
13.图中:1为环片,2为环片o型圈,3为防反压止动挡圈,4为推环,5为弹簧,6为弹簧座,7为紧定螺钉,8为防转螺钉,9为介质侧静环,10为介质侧静环o型圈,11为挡盖,12为机械密封内压盖,13为机械密封内压盖o型圈,14为连接螺钉,15为大气侧动环组件,16为机械密封外压盖,17为大气侧静环,18为大气侧静环o型圈,19为限位板,20为限位板螺栓,21为机械密封轴套,22为轴套密封圈,23为机械密封外压盖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15.一种机械密封防反压止动挡圈装置,如图1至图2所示,环片1上设有环片o形圈2,环片o形圈2的后端设有防反压止动挡圈3,环片1的后端设有推环4,防反压止动挡圈3上的插口与推环4上的凹槽配合连接,推环4的后端设有弹簧5,弹簧5的后端设有弹簧座6,弹簧座6内装有紧定螺钉7,推环4和弹簧座6之间设有防转螺钉8进行集成连接。
16.图3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防反压止动挡圈的结构示意图,防反压止动挡圈采用插口式设计,与之配合安装的机械密封推环采用凹槽设计,防止密封圈因反向压力而位移脱出。工作中防反压止动挡圈的插口部分与推环的凹槽相配合,使结构更加紧密,防止运转时防反压止动挡圈产生周向转动和振动。当压力升高时,防反压止动挡圈的前端抑制密封圈反向位移,后端顶在弹簧座上,实现位置固定。
17.图5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安装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环片1、环片o形圈2、防反压止动挡圈3、推环4、弹簧5、弹簧座6、紧定螺钉7和防转螺钉8组合后通过紧定螺钉7安装紧固到与泵连接的机械密封轴套21上,环片1前端为介质侧静环9和介质侧静环o型圈10,介质侧静环o型圈10前端为挡盖11和机械密封内压盖12,机械密封内压盖12与泵腔的密封由内压盖o型圈13来实现,以上部件组成了有压双端面机械密封的介质侧密封配对。挡盖11前端为大气侧动环组件15,大气侧动环组件15前端为大气侧静环17和大气侧静环o型圈18,大气侧静环17和大气侧静环o型圈18安装在机械密封外压盖16上。大气侧动环组件15使用紧定螺钉7紧固在机械密封轴套21上,组成了有压双端面机械密封的大气侧密封配对。机械密封内压盖12和机械密封外压盖16之间通过连接螺钉14进行连接紧固,机械密封外压盖o型圈23起到密封作用。机械密封外压盖16前端为限位板19,起到集成限位的作用,并用限位板螺栓20进行连接紧固。机械密封轴套21与密封腔由轴套密封圈22来实现密封。有压双端面机械密封的大气侧压力要高于介质侧密封腔压力,当承受来自大气侧的压力后会导致环片o形圈2向背离压力方向位移或脱出,造成泄露,安装有防反压止动挡圈3的环片o形圈2,由于背离压力方向的后端被防反压止动挡圈3的前端所阻挡,环片o形圈2不会造成位移或脱出,有效预防了泄露情况。介质侧静环9,介质侧静环o型圈10,挡盖11,机械密封内压盖12,
机械密封内压盖o型圈13,连接螺钉14,大气侧动环组件15,机械密封外压盖16,大气侧静环17,大气侧静环o型圈18,限位板19,限位板螺栓20,机械密封轴套21,轴套密封圈22,机械密封外压盖o型圈23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其中:机械密封轴套21为与本实用新型中环片1、环片o形圈2、防反压止动垫圈3、推环4、弹簧5、弹簧座6、紧定螺钉7和防转螺钉8相配合的轴套;轴套密封圈22为轴套上使用的密封圈;介质侧静环9,介质侧静环o型圈10,挡盖11,机械密封内压盖12,机械密封内压盖o型圈13,连接螺钉14,大气侧动环组件15,机械密封外压盖16,大气侧静环17,大气侧静环o型圈18,限位板螺栓20,机械密封外压盖o型圈23为配合本实用新型的部件;限位板19为整体结构所用的部件。
18.本实用新型采用防反压止动挡圈对环片o型圈进行防位移和脱出的设计,安装简单,结构紧凑,节省径向设计空间,减小设计难度,能有效防止来自于环片内侧的反向压力对环片o型圈造成的位移和脱出现象,消除由于反向压力的推动造成机械密封环片o型圈处密封泄露,使机械密封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优点和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产品的互换使用,避免重复设计生产浪费,也大大的节约了使用成本和时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