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泄漏管道及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91475发布日期:2023-01-31 23:1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泄漏管道及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管道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泄漏管道及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社会基础建设发展日趋完善,市政工程是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城镇管网的建设又关系到市政建设的水平,防泄漏管道及其连接结构是管道工程中经常被用到的组件。
3.但是现在已知的防泄漏管道及其连接结构的功能性比较单一,除此之外,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也表现出密封性能差、施工不方便以及适用性低的弊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泄漏管道及其连接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先保护后预防的方式对防泄漏管道及其连接结构进行多方面的防护,具有工作效率高、适用性强、作业方便的特点。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防泄漏管道及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7.主体机构,包括主管道以及弹簧,所述弹簧由设于主管道外表面,所述主管道外表面与弹簧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上表面设有防护管道,所述防护管道内表面与弹簧外表面固定连接;
8.报警机构,包括第一探针以及第二探针,所述第一探针以及第二探针一端外表面均设有导线,所述第一探针一端外表面与导线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探针一端外表面与导线外表面固定连接;
9.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防护管道下表面的第二拱梁,所述第二拱梁上表面与防护管道下表面固定连接。
10.进一步,所述主管道内表面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外表面与主管道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另一端表面设有第一法兰片,所述第一法兰片一侧外表面与第一连接管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法兰片另一侧设有第二法兰片,所述第一法兰片外表面与第二法兰片外表面通过若干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法兰片一侧外表面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外表面与第二法兰片外表面固定连接。
11.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管另一端外表面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一侧外表面与第二连接管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阀门外表面设有手轮,所述手轮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外表面与阀门外表面连接。
12.进一步,所述导线另一端外表面设有主机,所述主机外表面与导线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机上表面分别设有示警灯以及报警喇叭,所述示警灯以及报警喇叭下表面分别与主机上表面固定连接。
13.进一步,所述第二拱梁上表面设有支杆,所述支杆一端下表面与第二拱梁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杆另一端设有第一拱梁,所述第一拱梁下表面与支杆一端上表面固定板连接,所述支杆外表面设有流槽,所述流槽内表面与支杆外表面固定连接。
14.进一步,支杆外表面设有流槽,所述流槽内表面与支杆外表面固定连接。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泄漏管道及其连接结构通过主体机构的防护管道以及弹簧实现对主管道的缓震以及防护,有效保证主管道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报警机构可以在管内液体泄漏的第一时间进行警报,以便工作人员接收到报警信息并采取防护措施。
17.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泄漏管道及其连接结构通过设置支撑结构进一步实现对主管道的保护以及管道内液体泄漏时做到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将管道泄漏的影响控制到最小的范围。
18.本实用新型具有工作效率高、适用性强、作业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19.图1为一种防泄漏管道及其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一种防泄漏管道及其连接结构中主体机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一种防泄漏管道及其连接结构中主体机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一种防泄漏管道及其连接结构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一种防泄漏管道及其连接结构中报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00、主体机构;101、主管道;102、防护管道;103、弹簧;104、第一连接管;105、第一法兰片;106、第二连接管;107、第二法兰片;108、阀门;109、手轮;200、报警机构;201、第一探针;202、第二探针;203、导线;204、主机;205、示警灯;206、报警喇叭;300、支撑机构;301、流槽;302、第一拱梁;303、第二拱梁;304、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请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泄漏管道及其连接结构,包括
29.主体机构100,包括主管道101以及弹簧103,弹簧103由设于主管道101 外表面,主
管道101外表面与弹簧103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弹簧103另一端上表面设有防护管道102,防护管道102内表面与弹簧103外表面固定连接;
30.报警机构200,包括第一探针201以及第二探针202,第一探针201以及第二探针202一端外表面均设有导线203,第一探针201一端外表面与导线 203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探针202一端外表面与导线203外表面固定连接;
31.支撑机构300,包括设置于防护管道102下表面的第二拱梁303,第二拱梁303上表面与防护管道102下表面固定连接。
32.使用时,按照施工顺序将主管道101、第一连接管104、第二连接管106 以及阀门108依次安装到管线上,主管道101与防护管道102之间的弹簧103 可将外部的振动干扰进行缓震,减小主管道101受到的荷载作用,防护管道 102承受周围土体以及其他荷载的压力,主管道101受到的荷载较小,工作环境安全,当泄漏发生时,具有导电性的液体流经第一探针201以及第二探针 202,第一探针201与第二探针202之间形成通路,报警系统启动,人们可根据报警系统的位置对管道的泄漏位置进行判断与抢修,在进行施工时,第二拱梁303使管线受力均衡,起到保护管线的作用。
33.为保证防泄漏管道及其连接结构在管道连接处的严密性,主管道101内表面设有第一连接管104,第一连接管104一端外表面与主管道101内表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管104另一端表面设有第一法兰片105,第一法兰片105一侧外表面与第一连接管104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法兰片105另一侧设有第二法兰片107,第一法兰片105外表面与第二法兰片107外表面通过若干螺栓连接,第二法兰片107一侧外表面设有第二连接管106,第二连接管106一端外表面与第二法兰片107外表面固定连接,主管道10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 104采用承插式的连接方式,在连接的部位重叠形成一种“筒中筒”的结构,保证连接处的严密性以及防止周围土层受到干扰时的稳定性,第一连接管104 与第二连接管106采用法兰连接的方式可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以及方便进行现场施工。
34.为实现对管内液体的控制,防泄漏管道及其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管106另一端外表面设有阀门108,阀门108一侧外表面与第二连接管106外表面固定连接,阀门108外表面设有手轮109,手轮109设有传动轴,传动轴外表面与阀门108外表面连接,泄漏发生时,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根据泄漏的位置将相对应出的阀门108关闭,防止泄漏的进一步扩大,从根本上断绝管道泄漏的影响。
35.为实现防泄漏管道及其连接结构的预警效果,导线203另一端外表面设有主机204,主机204外表面与导线203外表面固定连接,主机204上表面分别设有示警灯205以及报警喇叭206,示警灯205以及报警喇叭206下表面分别与主机204上表面固定连接,水体从管内流出后,先经过防护管道102,最后流入流槽301内,当水在流槽301内流动时,第一探针201以及第二探针 202被连接成通路,此时示警灯205以及报警喇叭206同时发出警示信号,提供工作人员管道泄漏事件的发生以及泄漏的管段位置。
36.为进一步保证防泄漏管道及其连接结构的工作安全性,第二拱梁303上表面设有支杆304,支杆304一端下表面与第二拱梁303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杆304另一端设有第一拱梁302,第一拱梁302下表面与支杆304一端上表面固定板连接,支杆304外表面设有流槽301,流槽301内表面与支杆304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拱梁302以及第二拱梁303将管道与地面形成一定的间隔,保护管线受到环境侵蚀的作用,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37.为加强防泄漏管道及其连接结构对环境的保护,支杆304外表面设有流槽301,所述流槽301内表面与支杆304外表面固定连接,流槽301将管道与外界环境隔开,防止泄漏的液体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又起到收集泄漏液体的作用。
3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