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的齿轮和齿轮传动机构、减速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69514发布日期:2023-06-28 11:45阅读:49来源:国知局
非对称的齿轮和齿轮传动机构、减速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具体涉及一种非对称的齿轮和具有该非对称的齿轮的齿轮传动机构、减速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常规齿轮设计齿轮齿廓两侧压力角相等,即对称齿廓。但具有对称齿廓的齿轮往往存在往往无法兼顾齿轮的承载能力(弯曲强度)和nvh性能(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harshne ss声振粗糙度)两方面的性能,使齿轮存在弯曲强度低或者nvh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非对称的齿轮。该非对称的齿轮具有兼顾承载能力大和nvh性能好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齿轮传动机构。

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减速器。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辆。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非对称的齿轮包括齿轮盘和多个齿牙。

6、多个所述齿牙沿所述齿轮盘的周向间隔开地设置在齿轮盘上,至少部分所述齿牙为非对称齿牙,所述非对称齿牙具有沿所述齿轮的周向相对设置的驱动面和反拖面,所述非对称齿牙的所述驱动面的压力角的角度大于所述反拖面的压力角的角度,所述非对称齿牙的驱动面的压力角的角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所述非对称齿牙的反拖面的压力角的角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

7、可以理解的是,如若部分所述齿牙为非对称齿牙,另一部分的所述齿牙为对称齿牙,对称齿牙也具有相应的左侧齿面和右侧齿面。

8、在齿轮转动过程中,齿牙的驱动面所需要承受的扭矩大于反拖面。若齿牙的驱动面和反拖面都采用大压力角的齿牙,虽然承载能力较高,但其nvh性能差。若齿牙的驱动面和反拖面都采用小压力角的齿牙,虽然nvh性能好,但齿轮的承载能力弱。

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非对称的齿轮,通过设置所述非对称齿牙,将非对称齿牙的所述驱动面的压力角的角度大于所述反拖面的压力角的角度。将驱动面设置较大角度的压力角,可以保证齿牙的驱动面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因反拖面对承载能力要求小于驱动面的承载能力,通过将非对称齿牙的反拖面设置为较小角度的压力角,可以在保证相应的承载能力的同时,提升该非对称齿牙的nvh性能。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非对称的齿轮具有很好的兼顾承载能力和nvh性能两方面的优势。

10、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非对称的齿轮具有承载能力大和nvh性能好的优点。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齿牙均具有沿所述齿轮的周向相对设置地所述驱动面和所述反拖面,所述齿牙的驱动面与其相邻的所述齿牙的所述反拖面沿所述齿轮的周向相对设置。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面的压力角为15.5°-25°。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拖面的压力角为10°-17°。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拖面的压力角为αn1,所述反拖面的压力角所对应的齿根圆弧半径为ρ1,ρ1=c*×mn/(1-sinαn1),c*为顶隙系数,c*为0.2-0.4,mn为齿轮的法向模数,mn为1.4-2.5。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面的压力角为αn2,所述驱动面的压力角所对应齿根圆弧半径为ρ2,ρ2=c*×mn/(1-sinαn2)。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拖面的渐开线的起点所在圆的直径为db1=mn/cosβ×z×cosαt1,所述驱动面的渐开线的起点所在圆的直径为db2=mn/cosβ×z×cosαt2,其中,mn为齿轮的法向模数,mn为1.4-2.5,β为螺旋角,β=10°-30°,z为齿轮齿数,αt1为反拖面的端面压力角,αt2为驱动面的端面压力角。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对称的齿轮的侧隙为0.05mm-0.2mm。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齿轮传动机构可以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非对称的齿轮。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速器可以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齿轮传动机构。

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可以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减速器。



技术特征:

1.一种非对称的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的齿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齿牙均为所述非对称齿牙,所述非对称齿牙的驱动面和与其相邻的所述非对称齿牙的所述反拖面沿所述齿轮的周向上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的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拖面的压力角为10°-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的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面的压力角为15.5°-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的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拖面的压力角为αn1,所述反拖面的压力角所对应的齿根圆弧半径为ρ1,ρ1=c*×mn/(1-sinαn1),c*为顶隙系数,c*为0.2-0.4,mn为齿轮的法向模数,mn为1.4-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的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面的压力角为αn2,所述驱动面的压力角所对应齿根圆弧半径为ρ2,ρ2=c*×mn/(1-sinαn2),c*为顶隙系数,c*为0.2-0.4,mn为齿轮的法向模数,mn为1.4-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的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拖面的渐开线的起点所在圆的直径为db1=mn/cosβ×z×cosαt1,所述驱动面的渐开线的起点所在圆的直径为db2=mn/cosβ×z×cosαt2,其中,mn为齿轮的法向模数,mn为1.4-2.5,β为螺旋角,β=10°-30°,z为齿轮齿数,αt1为反拖面的端面压力角,αt2为驱动面的端面压力角。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的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的齿轮的侧隙为0.05mm-0.2mm。

9.一种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的齿轮。

10.一种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齿轮传动机构。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齿轮传动机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一种非对称的齿轮和具有该非对称的齿轮的齿轮传动机构、减速器及车辆。其中,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非对称的齿轮,包括齿轮盘和多个齿牙,多个所述齿牙沿所述齿轮盘的周向间隔开地设置在齿轮盘上,至少部分所述齿牙具有沿所述齿轮的周向相对设置的驱动面和反拖面,所述驱动面具有压力角的角度大于所述反拖面具有压力角的角度。因此,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非对称的齿轮具有承载能力大和NVH性能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董伟,陈小姣,程永兴,向小龙,罗世浩,康小云,吴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