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场内煤堆同步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94131发布日期:2022-09-03 02:59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场内煤堆同步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封闭环境实时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场内煤堆同步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环境检测是利用gis技术对环境检测网络进行设计,环境检测收集的信息又能通过gis适时储存和显示,并对所选评价区域进行详细的场地监测和分析。
3.以堆放煤堆的煤场为例,在煤场内部通常设有探测设备,通过视屏监控和人力巡逻对内部进行检测保护,提高了人力巡检和监控双重作用加强了煤场、矿洞等地区的安全性。目前,煤场的监控探测一般都是采用双光相机或者温度传感器检测实现,其中,双光相机用于实时拍摄纪录煤场内煤堆的形态样貌,温度传感器可用于实时探测煤堆的温度,通过双重保障实现煤堆的实时监测,现有技术中,双光相机或者温度传感器一般独立工作,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温度异常时,需要向中央系统反馈后在中央系统的控制下驱动双光相机对煤堆异常部位拍照纪录,这就涉及到大量的软件开发和设计工作,增大了煤场的投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上述表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场内煤堆同步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煤场内煤堆同步监测装置,包括安装支架组件、双光相机和红外扫描仪。
7.所述安装支架组件包括横梁、安装于所述横梁两端的平衡调节支座和对应安装于所述平衡调节支座下端的旋转机构;
8.所述双光相机和所述红外扫描仪分别安装于所述旋转机构的下端,两个所述旋转机构被配置为同步旋转,以使所述双光相机和所述红外扫描仪的朝向相同,所述平衡调节支座用于调节对应的所述双光相机或所述红外扫描仪的平衡。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0.本技术提供的煤场内煤堆同步监测装置,通过横梁将双光相机和红外扫描仪连接在同一组安装支架上,然后通过预先的安装阶段使两个所述旋转机构同步旋转,以保证双光相机和所述红外扫描仪的朝向始终相同,不过多采用软件系统开发实现红外扫描仪和双光相机的同步协同检测,保证红外扫描仪和双光相机实时监测煤堆的同一区域,当红外扫描仪检测到温度异常的同时,双光相机也能同时进行区域拍摄工作,别便于工作人员更快时间发现异常并作出反应,也便于研究人员获取异常发生时更早期的分析数据样本,为制定更优化的监测方案打下良好基础。
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2.进一步的,所述横梁安装于煤场马道的路面上,所述横梁两端分别从所述煤场马
道的两侧伸出,所述双光相机和红外扫描仪的安装高度均位于所述煤场马道的路面以下。
13.进一步的,所述平衡调节支座包括顶板、底板和若干连杆,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相对设置,若干所述连杆的上端和下端分被连接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所述连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球形铰接,所述底板的中部开设有底部安装孔,所述双光相机或所述红外扫描仪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所述底板上,且所述双光相机或所述红外扫描仪的重心均位于对应的所述底部安装孔的中轴线上。
14.进一步的,若干所述连杆的下端绕所述底部安装孔的周向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顶板螺纹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的下端形成球铰结构,所述底板对应位置开设有与球铰结构配合的球形槽。
16.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和对应的底板上相对的位置具有锁定孔,当相对应的锁定孔被锁定件连接锁紧时,所述双光相机或所述红外扫描仪的平衡不可调节。
17.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云台,所述横梁两端的两个旋转云台被配置为同步同向转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场内煤堆同步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20.图3为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3中平衡调节支座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24.可以理解,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
……
下”、“在
……
下面”、“下面的”、“在
……
之下”、“在
……
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以用于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
……
下面”和“在
……
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此外,器件也可以包括另外地取向(譬如,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25.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通过居中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电路、模块、单元等相互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26.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
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
27.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场内煤堆同步监测装置,包括安装支架组件1、双光相机2和红外扫描仪3。
28.其中,安装支架组件1包括横梁11、安装于横梁11两端的平衡调节支座12和对应安装于平衡调节支座12下端的旋转机构13。
29.其中横梁11可以为一根梁体,也可以如图1中所示,采用两根梁体和两个端板连接形成矩形框架结构的梁架。
30.在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中,横梁11安装于煤场马道20的路面201上,横梁11两端分别从煤场马道20的两侧伸出,双光相机2和红外扫描仪3的安装高度均位于煤场马道20的路面以下。
31.双光相机2和红外扫描仪3的安装高度位于煤场马道20的路面以下可以有效保证设备不会与人员行走区域冲突,且煤场马道20不会阻挡设备的实时监测,保证了充足的安装空间,便于安装和调试。
32.双光相机2和红外扫描仪3分别安装于旋转机构13的下端,两个旋转机构13被配置为同步旋转,以使双光相机2和红外扫描仪3的朝向相同,在本技术具体的实施例中,旋转机构13优选为旋转云台,更优选为电动旋转云台,为了保证严格的同步转动,煤场可以在采购时,双光相机2和红外扫描仪3对应的电动旋转云台选择相同的型号,并根据要求调试为两者同步转动。
33.需要理解的是,在本技术中,对应一个煤场而言,煤堆的长度一般长达500m以上,而横梁11一般在2-3m左右,位于横梁11两端的双光相机2和红外扫描仪3朝向同一位置时,其实两者指向煤场内的区域是存在2-3m的位置偏差的,但是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双光相机的拍摄广角可以将红外扫描仪3对准的实际位置拍摄到,且由于位置偏差相对于煤堆的长度而言不足其百分之一,因而该位置偏差量是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的。
34.平衡调节支座12用于调节对应的双光相机2或红外扫描仪3的平衡。
35.具体的,平衡调节支座12包括顶板121、底板122和若干连杆123,顶板121和底板122相对设置,若干连杆123的上端和下端分被连接于顶板121和底板122,连杆123的下端与底板122球形铰接,具体的,连杆123的下端形成球铰结构,底板122对应位置开设有与球铰结构配合的球形槽。
36.底板122的中部开设有底部安装孔122a,双光相机2或红外扫描仪3分别安装于对应的底板122上,且双光相机2或红外扫描仪3的重心均位于对应的底部安装孔122a的中轴线上。
37.在实际测量过程中,由于煤场内部设备的运动和内部环境的干扰,导致双光相机2或红外扫描仪3的位置环境是抖动的,煤场马道20抖动会导致横梁不处于严格的水平状态,若双光相机2或红外扫描仪3不能竖直向下,轻则导致测量不准,重则导致设备损坏,因而通过连杆123下端与底板122的球形铰接实现双光相机2或红外扫描仪3的自适应找平,当需要测量时,停止煤场内部设备运动,当抖动结束后,底板122在对应的双光相机2或红外扫描仪3的重力作用下,与连杆123发生相对运动,进而实现检测装置的自适应找平,保证的监测结
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8.优选的,若干连杆123的下端绕底部安装孔122a的周向安装于底板122上,连杆123的上端与顶板121螺纹连接。
39.由于抖动对检测装置的影响是逐渐累积的,当一次找平后,该找平状态是可以持续使用一段时间的,因此,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顶板121和对应的底板122上相对的位置具有锁定孔,当相对应的锁定孔被锁定件连接锁紧时,双光相机2或红外扫描仪3的平衡不可调节。
40.本技术提供的煤场内煤堆同步监测装置,通过横梁11将双光相机2和红外扫描仪3连接在同一组安装支架1上,然后通过预先的安装阶段使两个电动旋转云台同步旋转,以保证双光相机2和红外扫描仪3的朝向始终相同,不过多采用软件系统开发实现红外扫描仪3和双光相机2的同步协同检测,保证红外扫描仪3和双光相机2实时监测煤堆的同一区域。
41.当红外扫描仪3检测到温度异常的同时,双光相机2也能同时进行区域拍摄工作,别便于工作人员更快时间发现异常并作出反应,也便于研究人员获取异常发生时更早期的分析数据样本,为制定更优化的监测方案打下良好基础。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