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重减震组件的空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89127发布日期:2023-01-12 22:40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多重减震组件的空压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压机减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多重减震组件的空压机。


背景技术:

2.空压机是气体发生装置,是将机械能转换为气体压力能的转换装置。空气机作为一种气体动力源的转换设备被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在建筑、钢铁、采矿和化学工厂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3.空压机在工作人员因能量转化,导致空压机发生较大震动,且迫使空压机与地面撞击,在撞击地面时产生噪声,影响其他工作人员工作,且因撞击导致空压机零部件松动,不利于空压机稳定工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发明人设计了本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重减震组件的空压机,旨在改善空压机工作时因震动产生噪声,且造成零部件松动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具有多重减震组件的空压机,包括空压机用气罐,还包括位于气罐下方两端的用于抵消震动的减震支架,减震支架包括用于固定气罐的绑缚带组、位于绑缚带组下方的用于再次抵消震动的支撑架和位于支撑架下方的又一次抵消震动的移动底座,绑缚带组包括两个对称放置的绑缚带和两个分别用于连接两个绑缚带两端且具有减震功能的减震器件,减震器件内包括第二磁石,支撑架包括两个对称放置的竖板和用于连接两个竖板的连板,竖板侧壁上端开设有用于减震器件一端插入的滑孔,滑孔内设置有与第二磁石相互排斥的第一磁石,移动底座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上方用于抵挡底板和竖板的减震气囊。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支架的设置便于通过其工作抵消因空压机工作产生的震动,避免与地面撞击产生较大的噪声,同时避免因撞击导致空压机的零部件松动,绑缚带组的设置便于套设的在气罐上,以便通过绑缚带组的工作初步抵消震动,支撑架的设置便于通过其工作为绑缚带组的安装提供支撑,且通过支撑架工作再次抵消震动,移动底座的设置便于通过其工作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灵活性,同时通过移动底座的工作又一次抵消震动,且与绑缚带组和支撑架配合实现对震动的多次抵消,实现空压机的多重减震功能,减震器件的设置便于通过其工作使两个绑缚带稳定套设在气罐上,且通过减震器件的工作抵消震动,第二磁石的设置便于与第一磁石配合使减震器件活动安装在滑孔内,以便通过减震器件的升降实现对震动的再次抵消,减震气囊的设置便于托置竖板,且通过减震气囊的形变特性,实现对空压机又一次的减震。
8.进一步的,气罐穿过两个绑缚带组成的空间,气罐侧壁上下两侧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收纳绑缚带的凹陷槽。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陷槽的设置便于为绑缚带的安装提供空间,进而使绑缚带稳定套设在气罐上。
10.进一步的,减震器件还包括对称放置在第二磁石上下两侧的用于夹持绑缚带端位的夹持板组和位于第二磁石侧边的用于抵消两个夹持板组作用力的弹簧。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板组的设置便于通过其工作稳定夹持绑缚带端位,弹簧的设置便于通过其工作为两个绑缚带的相对移动提供便利,以便抵消因空压机产生的震动。
12.进一步的,夹持板组包括母板和子板,母板由铁质材料制成且设置为l型结构,绑缚带的端位伸入母板和子板的间隙内,且母板和子板通过螺栓连接。
13.进一步的,上侧夹持板组的子板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下侧夹持板组的子板侧壁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杆下端穿过弹簧并插入限位槽内。
14.进一步的,母板开设有限制孔,滑孔内贯穿设置有下端穿过限制孔用于限制母板的限制杆。
15.进一步的,竖板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套管,底板外侧固定连接有上端插入套管内用于限制竖板和底板相对位置的插柱,底板下方设置有万向轮。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柱和套管的设置便于配合工作用于限制竖板和底板相对位置。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减震支架的设置便于通过其工作抵消因空压机工作产生的震动,避免与地面撞击产生较大的噪声,同时避免因撞击导致空压机的零部件松动;
19.2、绑缚带组的设置便于套设的在气罐上,以便通过绑缚带组的工作初步抵消震动,支撑架的设置便于通过其工作为绑缚带组的安装提供支撑,且通过支撑架工作再次抵消震动,移动底座的设置便于通过其工作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灵活性,同时通过移动底座的工作又一次抵消震动,且与绑缚带组和支撑架配合实现对震动的多次抵消,实现空压机的多重减震功能。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罐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支架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绑缚带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件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底座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气罐;11、凹陷槽;2、减震支架;3、绑缚带组;31、绑缚带;32、减震器件;321、母板;322、子板;323、限位槽;324、限制孔;325、第二磁石;326、弹簧;327、限位杆;4、支撑架;41、竖板;42、套管;43、第一磁石;44、滑孔;45、限制杆;46、连板;5、移动底座;51、万向
轮;52、底板;53、减震气囊;54、插柱。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30.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3所示:一种具有多重减震组件的空压机,包括空压机用气罐1和位于气罐1下方两端的减震支架2,减震支架2包括绑缚带组3、位于绑缚带组3下方的支撑架4和位于支撑架4下方的移动底座5。
31.参照图5和图6所示:绑缚带组3包括两个对称放置的绑缚带31和两个分别用于连接两个绑缚带31两端减震器件32,减震器件32内包括第二磁石325、对称放置在第二磁石325上下两侧的夹持板组和位于第二磁石325侧边的弹簧326,弹簧32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夹持板组连接,夹持板组包括母板321和子板322,母板321由铁质材料制成且设置为l型结构,子板322通过螺栓作用安装在母板321上,绑缚带31的端位伸入母板321和子板322的间隙内,上侧夹持板组的子板322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27,下侧夹持板组的子板322侧壁开设有限位槽323,限位杆327下端穿过弹簧326并插入限位槽323内,母板321开设有限制孔324。
32.参照图4所示:支撑架4包括连板46和位于连板46两端的两个对称放置的竖板41,竖板41侧壁上端开设有滑孔44,滑孔44内设置有第一磁石43且贯穿设置有限制杆45,母板321插入滑孔44内,且限制杆45穿过限制孔324,竖板41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套管42。
33.参照图7所示:移动底座5包括底板52和位于底板52上方减震气囊53,底板52外侧固定连接有插柱54,插柱54上端插入套管42内,底板52下方设置有万向轮51。
34.参照图2所示:气罐1穿过两个绑缚带31组成的空间,气罐1侧壁上下两侧的两端均开设有凹陷槽11,绑缚带31收纳在凹陷槽11内。
35.减震支架2的设置便于通过其工作抵消因空压机工作产生的震动,避免与地面撞击产生较大的噪声,同时避免因撞击导致空压机的零部件松动,绑缚带组3的设置便于套设的在气罐1上,以便通过绑缚带组3的工作初步抵消震动,支撑架4的设置便于通过其工作为绑缚带组3的安装提供支撑,且通过支撑架4工作再次抵消震动,移动底座5的设置便于通过其工作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灵活性,同时通过移动底座5的工作又一次抵消震动,且与绑缚带组3和支撑架4配合实现对震动的多次抵消,实现空压机的多重减震功能。
36.减震器件32的设置便于通过其工作使两个绑缚带31稳定套设在气罐1上,且通过减震器件32的工作抵消震动,第二磁石325的设置便于与第一磁石43配合使减震器件32活动安装在滑孔44内,以便通过减震器件32的升降实现对震动的再次抵消,夹持板组的设置便于通过其工作稳定夹持绑缚带31端位,弹簧326的设置便于通过其工作为两个绑缚带31的相对移动提供便利,以便抵消因空压机产生的震动。
37.第一磁石43的设置便于便于第二磁石325配合在磁力的作用下相互排斥,进而为
母板321活动安装在滑孔44内提供便利。
38.减震气囊53的设置便于托置竖板41,且通过减震气囊53的形变特性,实现对空压机又一次的减震,插柱54和套管42的设置便于配合工作用于限制竖板41和底板52相对位置。
39.凹陷槽11的设置便于为绑缚带31的安装提供空间,进而使绑缚带31稳定套设在气罐1上。
40.使用时,首先将两个绑缚带31绑缚在气罐1上,且绑缚带1放置在凹陷槽11内,且通过夹持板组将两个绑缚带31的端位安装在竖板41的滑孔44内,通过弹簧326、第一磁石43、第二磁石325、减震气囊53的作用抵消空压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