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载力强的差速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38504发布日期:2023-03-14 21:52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承载力强的差速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差速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载力强的差速器壳体。


背景技术:

2.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且汽车差速器的各个组件统一安装在差速器壳体当中,因此,壳体的使用寿命对整个差速器的长时间安全使用至关重要,当前世面上多通过材料改进的方式,来提高差速器壳体的在外力冲击下的承载力,但是材料总会老化,且承载外部冲力仍然是有限的,差速器外壳的承载力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载力强的差速器壳体,通过在差速器壳体的外球面加设弹性缓冲外壳,利用弹性缓冲外壳的隔离效果,通过弹性缓冲外壳的弹性形变对外部冲击抵消,能够有效减少差速器壳体直接遭受外部冲击的风险,有效提高了差速器壳体在遭受外部冲击时的承载力,进而有效提高该产品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承载力强的差速器壳体,包括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一对弹性缓冲外壳,一对所述弹性缓冲外壳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对接件,一对所述对接件相互靠近一端均开设有对接槽和固定连接有对接凸起,且一对对接件上相邻处的对接槽和对接凸起上下交错分布,多个所述对接凸起上均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一对所述对接件通过螺纹连接在螺孔内的螺杆完成对接,使用时,工作人员将一对弹性缓冲外壳贴合在差速器壳体的外球面上,并通过螺杆将分别安装在一对弹性缓冲外壳上的一对对接件完成对接,进而使得一对弹性缓冲外壳稳定覆盖在差速器壳体的外球面上,当差速器壳体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遭受到外部冲击时,率先受到冲击的一定是覆盖在其外表面的弹性缓冲外壳,弹性缓冲外壳通过其弹性形变将外部冲击抵消,能够减少差速器壳体之间遭受到外部冲击的风险。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差速器壳体的外球面加设弹性缓冲外壳,利用弹性缓冲外壳的隔离效果,通过弹性缓冲外壳的弹性形变对外部冲击抵消,能够有效减少差速器壳体直接遭受外部冲击的风险,有效提高了差速器壳体在遭受外部冲击时的承载力,进而有效提高该产品的使用寿命。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一对所述弹性缓冲外壳的内端壁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压力传感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弹性缓冲外壳所遭受到的外部冲击较大时,弹性缓冲外壳会形变至与差速器壳体的外球面贴合,此时,固定安装在弹性缓冲外壳内端壁上的多个压力传感器亦会与差速器壳体的外球面挤压接触,通过此,可对该产品遭遇到较大外部冲击的情况加以记录,为是否进行检修提供依据。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内均集成有信号输入输出模组,并通过信号输入输出模组和外部监测终端互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进一步方便工作人员对该产品遭受到较大冲击的情况快速获取。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一对所述弹性缓冲外壳底部的顶端相互靠近处均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底部顶端位于定位凸起处对应开设有定位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凸起与定位槽的对接,来保证一对弹性缓冲外壳均是全面贴合在差速器壳体的外球面与之相对应的一侧的,有效降低弹性缓冲外壳对差速器壳体的外球面发生覆盖错位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保证了弹性缓冲外壳对差速器壳体的保护效果。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一对所述弹性缓冲外壳与差速器壳体相接触端均贴合有橡胶片。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片的密封效果,有效降低外部灰尘杂质从差速器壳体和弹性缓冲外壳的贴合处进入弹性缓冲外壳内,夹杂在差速器壳体和弹性缓冲外壳之间,对弹性缓冲外壳的弹性缓冲效果造成影响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该产品的使用寿命。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对接槽的开设深度和对接凸起的凸起长度保持一致。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确保一对对接件在对接完成之后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圆,进而进一步确保一对弹性缓冲外壳能够全面的覆盖在差速器壳体的外球面上。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凸起的底端以及定位槽的内底端均对应贴合有磁片。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磁片之间相互吸引效果,使得一对弹性缓冲外壳在对差速器壳体的外球面准确覆盖前提下,能够与差速器壳体吸附在一起,进而使得一对对接件稳定对接,便于对接件上的螺杆的快速安装。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差速器壳体和弹性缓冲外壳内可优化的填充有弹性球。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进一步提高对外部冲击的承载效果。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22.(1)通过在差速器壳体的外球面加设弹性缓冲外壳,利用弹性缓冲外壳的隔离效果,通过弹性缓冲外壳的弹性形变对外部冲击抵消,能够有效减少差速器壳体直接遭受外部冲击的风险,有效提高了差速器壳体在遭受外部冲击时的承载力,进而有效提高该产品的使用寿命。
23.(2)一对弹性缓冲外壳的内端壁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压力传感器,当弹性缓冲外壳所遭受到的外部冲击较大时,弹性缓冲外壳会形变至与差速器壳体的外球面贴合,此时,固定安装在弹性缓冲外壳内端壁上的多个压力传感器亦会与差速器壳体的外球面挤压接触,通过此,可对该产品遭遇到较大外部冲击的情况加以记录,为是否进行检修提供依据。
24.(3)一对弹性缓冲外壳底部的顶端相互靠近处均设有定位凸起,差速器壳体的底部顶端位于定位凸起处对应开设有定位槽,通过定位凸起与定位槽的对接,来保证一对弹
性缓冲外壳均是全面贴合在差速器壳体的外球面与之相对应的一侧的,有效降低弹性缓冲外壳对差速器壳体的外球面发生覆盖错位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保证了弹性缓冲外壳对差速器壳体的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去除一侧弹性缓冲外壳后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图2的右视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整体组装过程图;
30.图6是图5的b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1、差速器壳体;2、弹性缓冲外壳;3、对接件;4、对接槽;5、对接凸起;6、螺孔;7、螺杆;8、压力传感器;9、定位槽;10、定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3.参见附图1-6,一种承载力强的差速器壳体,包括差速器壳体1,差速器壳体1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一对弹性缓冲外壳2,一对弹性缓冲外壳2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对接件3,一对对接件3相互靠近一端均开设有对接槽4和固定连接有对接凸起5,且一对对接件3上相邻处的对接槽4和对接凸起5上下交错分布,多个对接凸起5上均开设有螺孔6,螺孔6内螺纹连接有螺杆7,一对对接件3通过螺纹连接在螺孔6内的螺杆7完成对接。
34.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工作人员将一对弹性缓冲外壳2贴合在差速器壳体1的外球面上,并通过螺杆7将分别安装在一对弹性缓冲外壳2上的一对对接件3完成对接,进而使得一对弹性缓冲外壳2稳定覆盖在差速器壳体1的外球面上,当差速器壳体1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遭受到外部冲击时,率先受到冲击的一定是覆盖在其外表面的弹性缓冲外壳2,弹性缓冲外壳2通过其弹性形变将外部冲击抵消,能够减少差速器壳体1之间遭受到外部冲击的风险;
35.本使用新型通过在差速器壳体1的外球面加设弹性缓冲外壳2,利用弹性缓冲外壳2的隔离效果,通过弹性缓冲外壳2的弹性形变对外部冲击抵消,能够有效减少差速器壳体1直接遭受外部冲击的风险,有效提高了差速器壳体1在遭受外部冲击时的承载力,进而有效提高该产品的使用寿命。
36.参见附图4,一对弹性缓冲外壳2的内端壁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压力传感器8,当弹性缓冲外壳2所遭受到的外部冲击较大时,弹性缓冲外壳2会形变至与差速器壳体1的外球面贴合,此时,固定安装在弹性缓冲外壳2内端壁上的多个压力传感器8亦会与差速器壳体1的外球面挤压接触,通过此,可对该产品遭遇到较大外部冲击的情况加以记录,为是否进行检修提供依据。
37.多个压力传感器8内均集成有信号输入输出模组,并通过信号输入输出模组和外部监测终端互联,以进一步方便工作人员对该产品遭受到较大冲击的情况快速获取。
38.参见附图3,一对弹性缓冲外壳2底部的顶端相互靠近处均设有定位凸起10,差速
器壳体1的底部顶端位于定位凸起10处对应开设有定位槽9,通过定位凸起10与定位槽9的对接,来保证一对弹性缓冲外壳2均是全面贴合在差速器壳体1的外球面与之相对应的一侧的,有效降低弹性缓冲外壳2对差速器壳体1的外球面发生覆盖错位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保证了弹性缓冲外壳2对差速器壳体1的保护效果。
39.一对弹性缓冲外壳2与差速器壳体1相接触端均贴合有橡胶片,通过橡胶片的密封效果,有效降低外部灰尘杂质从差速器壳体1和弹性缓冲外壳2的贴合处进入弹性缓冲外壳2内,夹杂在差速器壳体1和弹性缓冲外壳2之间,对弹性缓冲外壳2的弹性缓冲效果造成影响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该产品的使用寿命。
40.定位凸起10的底端以及定位槽9的内底端均对应贴合有磁片,通过磁片之间相互吸引效果,使得一对弹性缓冲外壳2在对差速器壳体1的外球面准确覆盖前提下,能够与差速器壳体1吸附在一起,进而使得一对对接件3稳定对接,便于对接件3上的螺杆7的快速安装。
41.参见附图2,差速器壳体1和弹性缓冲外壳2内可优化的填充有弹性球,以进一步提高对外部冲击的承载效果。
42.参见附图6,对接槽4的开设深度和对接凸起5的凸起长度保持一致,以确保一对对接件3在对接完成之后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圆,进而进一步确保一对弹性缓冲外壳2能够全面的覆盖在差速器壳体1的外球面上。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