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65042发布日期:2023-01-25 03:3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交车载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车载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交车载机。


背景技术:

2.公交车载机作为公交设备其中的一部分,是现代化公交车在使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公交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智能化的公交车载机也得到日益普及。智能化的公交车载机不仅仅具备刷卡支付的功能,而且和互联网云平台相配套形成人脸识别支付、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最后通过智能调度的组合方式,正确选择最佳调度方案来与乘客的支付方式相匹配,大大方便了乘客的驾乘使用。
3.随着公交车载机的智能化,其内部的组织零件也更加精密。现有技术中,往往是将公交车载机通过卡套和螺栓固定安装在公交车把手上,公交车载机会随着公交车行驶中的颠簸而颠簸,长期以往,公交车载机内部的精密零件容易因颠簸而受损,从而导致现有的智能化公交车载机故障率较高,大大增加了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公交车载机。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公交车载机,包括车载机本体,车载机本体的正面安装有摄像头,车载机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板,背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空心箱,空心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顶部以及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和空心箱的内壁相固定,连接块的内部滑动插接有t形连接板,t形连接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背面安装有固定扣环,两个空心箱之间设置有与背板背面相固定的阻尼机构,且阻尼机构通过连接杆和连接块相连接。
6.优选的,所述空心箱的开口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导向孔,且导向杆活动贯穿该导向孔。
7.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且t形连接板的垂直部位于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之间。
8.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垫的内部开设有矩形通孔,且t形连接板的水平部贯穿该矩形通孔。
9.优选的,所述阻尼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背板背面的阻尼箱,阻尼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阻尼箱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活塞板。
10.优选的,两个所述活塞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和连接杆的一端相固定,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贯穿空心箱的外壁且和连接块相固定。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2.本实用装置通过固定扣环和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公交车把手上,当车辆行驶过程中颠簸时,在弹簧和阻尼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对车载机本体起到竖向良好的减震缓冲作用,同时在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的作用下,可以对车载机本体起到水平方向良好的减
震缓冲作用,从而可以减少车载机本体内部零部件因颠簸受损的概率,有效降低了公交车载机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13.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交车载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图2中空心箱和固定扣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图2中阻尼箱的剖切图;
17.图5为图3中连接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1、车载机本体;101、摄像头;2、固定扣环;3、空心箱;4、安装板;5、连接块;6、阻尼箱;7、气压平衡孔;8、连接杆;9、背板;10、弹簧;11、导向杆;13、t形连接板;14、隔板;15、活塞板;161、第一缓冲垫;162、第二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20.实施例一
2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公交车载机,包括车载机本体1,车载机本体1的正面安装有摄像头101,车载机本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板9,背板9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空心箱3,空心箱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块5,连接块5的顶部以及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0,弹簧10的另一端和空心箱3的内壁相固定,连接块5的内部滑动插接有t形连接板13,t形连接板13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安装板4的背面安装有固定扣环2,两个空心箱3之间设置有与背板9背面相固定的阻尼机构,且阻尼机构通过连接杆8和连接块5相连接。
22.本实施例中:空心箱3的开口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11,连接块5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导向孔,且导向杆11活动贯穿该导向孔,通过设置导向杆11和导向孔起着对连接块5整体运动导向的作用,保证了连接块5上下运动的结构稳定性;阻尼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背板9背面的阻尼箱6,阻尼箱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4,阻尼箱6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活塞板15,两个活塞板15相互远离的一侧和连接杆8的一端相固定,连接杆8的另一端活动贯穿空心箱3的外壁且和连接块5相固定。
23.工作原理:本实用装置通过固定扣环2和安装板4固定安装在公交车把手上,当车辆行驶过程中颠簸时,车把手上的颠簸震动传到安装板4,然后再t形连接板13的连接下传至连接块5,在竖直方向,震动引起弹簧10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产生缓冲减震的效果,同时在连接杆8的连接下,带动活塞板15朝着靠近或远离隔板14的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活塞板15和隔板14内的空气收到挤压或拉伸,空气缓慢穿过气压平衡孔7达到气压平衡,从而起到阻尼的效果,弹簧10配合阻尼效果,可以对车载机本体1起到竖向良好的减震缓冲作用。
24.实施例二
25.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公交车载机,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连接块5,连接块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缓冲垫161和第二缓冲垫162,且t形连接板13的垂直部位于第一缓冲垫161和第二缓冲垫162之间;第二缓冲垫162的内部开设有矩形通孔,且t形连接板13的水平部贯穿该矩形通孔。
26.实施例一中颠簸的同时在第一缓冲垫161和第二缓冲垫162的作用下,可以对车载机本体1起到水平方向良好的减震缓冲作用,从而可以减少车载机本体1内部零部件因颠簸受损的概率,有效降低了公交车载机的故障率。
27.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公交车载机,包括车载机本体(1),车载机本体(1)的正面安装有摄像头(101),其特征在于:车载机本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板(9),背板(9)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空心箱(3),空心箱(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块(5),连接块(5)的顶部以及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0),弹簧(10)的另一端和空心箱(3)的内壁相固定,连接块(5)的内部滑动插接有t形连接板(13),t形连接板(13)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安装板(4)的背面安装有固定扣环(2),两个空心箱(3)之间设置有与背板(9)背面相固定的阻尼机构,且阻尼机构通过连接杆(8)和连接块(5)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车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箱(3)的开口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11),连接块(5)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导向孔,且导向杆(11)活动贯穿该导向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车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缓冲垫(161)和第二缓冲垫(162),且t形连接板(13)的垂直部位于第一缓冲垫(161)和第二缓冲垫(16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公交车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垫(162)的内部开设有矩形通孔,且t形连接板(13)的水平部贯穿该矩形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车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背板(9)背面的阻尼箱(6),阻尼箱(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4),阻尼箱(6)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活塞板(1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公交车载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活塞板(15)相互远离的一侧和连接杆(8)的一端相固定,连接杆(8)的另一端活动贯穿空心箱(3)的外壁且和连接块(5)相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车载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交车载机。其技术方案包括:车载机本体,车载机本体的正面安装有摄像头,车载机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板,背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空心箱,空心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顶部以及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和空心箱的内壁相固定,连接块的内部滑动插接有T形连接板,T形连接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背面安装有固定扣环,两个空心箱之间设置有与背板背面相固定的阻尼机构,且阻尼机构通过连接杆和连接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车载机本体内部零部件因颠簸受损的概率,有效降低了公交车载机的故障率。障率。障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 刘磊 任子晖 倪金林 陈习岺 潘宇 高峰 姚翔 柳晓鹏 袁江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交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3
技术公布日:2023/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