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限位可调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11288发布日期:2023-01-04 02:13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限位可调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台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限位可调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3.转台式传动装置通常设置有用于控制转动速率和转动角度阈值的传感装置,而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针对转动速率和转动角度阈值的需求各不相同,使得每套转台设备都需要设计不同的软限位固定结构,即不同位置的光电开关及触发光电开关的限位片,从而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的需求,存在工作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限位可调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蜗轮套接在旋转轴上,旋转轴上依次套设弹簧顶紧件、弹簧、第一限位调节件和第二限位调节件,弹簧被压缩时第一限位调节件与第二限位调节件分离,能够绕旋转轴转动以改变限位片的限位角度,弹簧释放时第一限位调节件抵接在第二限位调节件上并通过相靠近一面的固定齿实现两者同步转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软限位可调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相啮合的蜗轮和蜗杆;蜗轮与旋转轴套接,旋转轴上依次套设弹簧顶紧件、第一限位调节件和第二限位调节件,第一限位调节件和第二限位调节件相互靠近的一面设有相配合的固定齿以实现两者的啮合,弹簧顶紧件和第二限位调节件均与旋转轴连接,旋转轴上套设弹簧,弹簧一端与弹簧顶紧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限位调节件抵接;第一限位调节件连接限位片,限位片与连接在支架上的光电开关配合发出限位信号,实现转动角度限制。
7.支架包括连接在左侧立板和右侧立板之间的底板,底板顶面上设有电机,电机输出轴连接电机带轮,电机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蜗杆带轮,蜗杆带轮连接在蜗杆一端。
8.蜗杆位于蜗杆座内部,蜗杆通过蜗杆轴承与蜗杆座转动连接。
9.与蜗杆啮合的蜗轮套设在旋转轴上并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旋转轴两端分别通过蜗轮轴承连接左侧立板和右侧立板,轴承压件将蜗轮轴承固定在对应的左侧立板和右侧立板上。
10.底板顶面上还设有电机固定板,电机固定板垂直布置并连接在左侧立板和右侧立板之间,设有容纳电机输出轴穿过的通孔和蜗杆穿过的通孔,电机固定板顶部设有光电开关。
11.光电开关与电机的控制器连接,限位片触发光电开关产生信号并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光电开关触发的信号控制电机停止运行,使蜗杆和相配合的蜗轮转动到设定的
角度,实现转动角度限制。
12.蜗轮位于旋转轴中部,旋转轴上蜗轮与左侧立板或右侧立板之间的区域,用于容纳弹簧顶紧件、第一限位调节件和第二限位调节件。
13.第一限位调节件通过弹簧抵接在第二限位调节件上,并通过第一限位调节件和第二限位调节件相靠近一面固定齿的啮合作用实现同步转动。
14.第一限位调节件沿旋转轴的轴线,朝向弹簧顶紧件所在的方向运动时,压缩弹簧使第一限位调节件和第二限位调节件分离,并绕旋转轴转动,带动限位片改变其相对于旋转轴的位置,实现限位角度调节;调节完毕后第一限位调节件通过弹簧抵接在第二限位调节件上实现复位。
15.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16.1、弹簧被压缩时第一限位调节件与第二限位调节件分离,能够绕旋转轴转动以改变限位片的限位角度,弹簧释放时第一限位调节件抵接在第二限位调节件上并通过相靠近一面的固定齿实现两者同步转动,而触发限位的光电开关位置则是固定的,以此结构实现软限位可调。
17.2、限位位置改变后,弹簧和第一限位调节件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与第二限位件固定齿的啮合,和固定在旋转轴上的弹簧顶紧件,两部分结构实现跟随旋转轴的同步转动,使得限位位置改变后的自动复位功能稳定可靠。
18.3、调节限位位置的方式改变了涡轮蜗杆机构的转动角度限制位置,调节期间光电开关位置固定,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19.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传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传动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传动机构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传动机构左视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传动机构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轴承压件,21-右侧立板,22-左侧立板,3-底板,4-电机带轮,5-同步带,6-蜗杆带轮,7-光电开关,8-光电开关固定件, 9-旋转轴,91-蜗轮轴承,92-弹簧顶紧件,93-弹簧,941-第一限位调节件,942-第二限位调节件,95-限位片,96-蜗轮,10-电机,11-垫块, 12-蜗杆座,13-蜗杆,131-第一蜗杆轴承,132-第二蜗杆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7.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
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28.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29.正如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转台式传动装置通常设置有用于控制转动速率和转动角度阈值的传感装置,而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针对转动速率和转动角度阈值的需求各不相同,使得每套转台设备都需要设计不同的软限位固定结构,即不同位置的光电开关及触发光电开关的限位片,从而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的需求,存在工作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30.以下实施例给出一种软限位可调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蜗轮套接在旋转轴上,旋转轴上依次套设弹簧顶紧件、弹簧、第一限位调节件和第二限位调节件,弹簧一端与弹簧顶紧件固定,另一端与第一限位调节件抵接,在弹簧被压缩时,第一限位调节件与第二限位调节件分离,能够绕旋转轴转动以改变限位片的限位角度,弹簧释放时第一限位调节件抵接在第二限位调节件上并通过相靠近一面的固定齿实现两者同步转动。
31.实施例一:
32.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限位可调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相啮合的蜗轮和蜗杆;蜗轮与旋转轴套接,旋转轴上依次套设弹簧顶紧件、第一限位调节件和第二限位调节件,第一限位调节件和第二限位调节件相互靠近的一面设有相配合的固定齿以实现两者的啮合,弹簧顶紧件和第二限位调节件均与旋转轴连接,旋转轴上套设弹簧,弹簧一端与弹簧顶紧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限位调节件抵接;第一限位调节件连接限位片,限位片与连接在支架上的光电开关配合发出限位信号,实现转动角度限制。
33.支架包括连接在左侧立板和右侧立板之间的底板,底板顶面上设有电机,电机输出轴连接电机带轮,电机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蜗杆带轮,蜗杆带轮连接在蜗杆一端。
34.蜗杆位于蜗杆座内部,蜗杆通过蜗杆轴承与蜗杆座转动连接。
35.与蜗杆啮合的蜗轮套设在旋转轴上并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旋转轴两端分别通过蜗轮轴承连接左侧立板和右侧立板,轴承压件将蜗轮轴承固定在对应的左侧立板和右侧立板上。
36.底板顶面上还设有电机固定板,电机固定板垂直布置并连接在左侧立板和右侧立板之间,设有容纳电机输出轴穿过的通孔和蜗杆穿过的通孔,电机固定板顶部设有光电开关。
37.光电开关与电机的控制器连接,限位片触发光电开关产生信号并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光电开关触发的信号停止运行,使蜗杆和相配合的蜗轮转动到设定的角度,实现转动角度限制。
38.蜗轮位于旋转轴中部,旋转轴上蜗轮与左侧立板或右侧立板之间的区域,用于容纳弹簧顶紧件、第一限位调节件和第二限位调节件。
39.第一限位调节件通过弹簧抵接在第二限位调节件上,并通过第一限位调节件和第二限位调节件相靠近一面固定齿的啮合作用实现同步转动。
40.第一限位调节件沿旋转轴的轴线,朝向弹簧顶紧件所在的方向运动时,压缩弹簧
使第一限位调节件和第二限位调节件分离,并绕旋转轴转动,带动限位片改变其相对于旋转轴的位置,实现限位角度调节;调节完毕后第一限位调节件通过弹簧抵接在第二限位调节件上实现复位。
41.具体的:
42.软限位可调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右侧立板21及左侧立板2 2,右侧立板21和左侧立板22设置有底板3,底板3与右侧立板21底部、左侧立板22底部分别固定连接。底板3顶面上设置有电机固定板,电机固定板两侧分别与左侧立板22、右侧立板21固定连接。电机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电机10,电机固定板上开设有可供电机10动力输出轴通过的通孔。
43.底板3顶面中部呈前后对称设置有共两个垫块11,垫块11与底板3 固定连接,垫块11上方设置有蜗杆座12,蜗杆座12与垫块11之间固定连接。蜗杆座12中安装有蜗杆13,蜗杆13通过第一蜗杆轴承131、第二蜗杆轴承132与蜗杆座12转动连接。蜗杆13穿过电机固定板延伸到电机固定板外侧,且穿过蜗杆带轮6中部的安装孔,蜗杆带轮6与蜗杆 13固定连接,蜗杆带轮6与电机带轮4之间设置有同步带5,同步带5 将电机10的动力输出轴的转动传递至蜗杆13上,以实现传动。
44.左侧立板22、右侧立板21上部分别开设有半圆形凹槽,凹槽内分别固定设置有蜗轮轴承91,蜗轮轴承91上方设置有轴承压件1,蜗轮轴承91与左侧立板22、右侧立板21分别通过螺栓螺纹固定连接,蜗轮轴承91内孔中套设有旋转轴9,旋转轴9中部套设有蜗轮96,蜗轮96 与蜗杆13为齿轮啮合连接。
45.旋转轴9位于蜗轮96与左侧立板22之间套设有第一限位调节件94 1和第二限位调节件942,第二限位调节件942与旋转轴9通过螺栓螺纹固定连接,第一限位调节件941与第二限位调节件942均成圆环形结构,第一限位调节件941与第二限位调节件942相靠近的一面均设置有固定齿,且第一限位调节件941与第二限位调节件942可通过固定齿啮合,第一限位调节件941上开设螺纹孔,限位片95通过螺栓拧入该螺纹孔与第一限位调节件941固定连接,第一限位调节件941与内侧立板之间套设有弹簧93,利用弹簧93使第一限位调节件941抵接在第二限位调节件942上,且通过两者相靠近一面的固定齿啮合使两者被旋转轴9 带动实现同步转动。
46.进一步的,旋转轴9上套设有弹簧顶紧件92,弹簧顶紧件92与旋转轴9固定连接,弹簧93一侧连接在弹簧顶紧件92上,另一侧抵接在第一限位调节件941上,既能够使第一限位调节件941绕旋转轴9转动以改变限位片95相对于旋转轴9的位置,还能够利用弹簧93使第一限位调节件941自动复位,并与第二限位调节件942保持抵接状态,
47.进一步的,旋转轴9为中空筒状结构,且旋转轴9上开设有条形孔洞,内部中空便于控制线走线。
48.工作过程如下:
49.通过向弹簧顶紧件92一侧的方向拉动第一限位调节件941,使第二限位调节件942与第一限位调节件941分离,弹簧93被压缩,之后使第一限位调节件941绕旋转轴9转动更改角度,此时限位片95相对于旋转轴9的位置发生改变,缓慢恢复第一限位调节件941的位置,使第一限位调节件941再次与第二限位调节件942抵接实现啮合,啮合后,限位片95相对于旋转轴9的位置发生改变,则限位片95触发光电开关7 的位置随之变化,也就改变了旋转轴9触发停止时的转动角度;通过对电机10供电,旋转轴9开始转动,当限位片95经过光电开关
7时,电机10停止工作,从而实现对转动角度的控制。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