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三通蝶阀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7685发布日期:2023-03-29 10:14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三通蝶阀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三通蝶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动三通蝶阀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转炉冶炼钢水过程中,氧气与铁水中的碳反应,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即煤气。转炉现场对煤气的处理基本均是,设置气道路线,将煤气回收至煤气柜。煤气由转炉输出的气道路线上,通常设有三通蝶阀,三通蝶阀的一输出口连接煤气柜,另一输出口放散;三通蝶阀连接煤气柜的输出口导通,另一输出口阻断时,由转炉输出的煤气被输送至煤气柜,进行回收,该工作状态为煤气回收态;三通蝶阀连接煤气柜的输出口阻断,另一输出口导通时,由转炉输出的煤气不再进行回收,而是由另一输出放散,该工作状态为煤气放散态,煤气放散态常用于煤气柜内气压过高,不能再进行煤气回收的时候。
3.现有煤气回收路线上使用的三通蝶阀,通常为双气缸驱动的气动三通蝶阀,具体地,如图1所示,气动三通蝶阀包括第一驱动气缸101和第二驱动气缸102,第一驱动气缸101和第二驱动气缸102并联于同一供气线路上,其中,第一驱动气缸101的上气口和第二驱动气缸102的下气口连通,第一驱动气缸101的下气口和第二驱动气缸102的上气口连通,该供气线路上安装有可切换供气线路供气方向的电磁阀103。上述气动三通蝶阀中,由于第一驱动气缸101的上气口和第二驱动气缸102的下气口连通,第一驱动气缸101的下气口和第二驱动气缸102的上气口连通,第一驱动气缸101和第二驱动气缸102的伸缩状态始终相反,如第一驱动气缸101收缩时,第二驱动气缸102伸出;第一驱动气缸101伸出时,第二驱动气缸102收缩。设置第一驱动气缸101和第二驱动气缸102上述两种状态,一种对应为煤气回收态,另一种对应为煤气放散态;工作时,通过电磁阀103切换供气线路供气方向,即可使煤气回收态和煤气放散态间相互转换。
4.现有气动三通蝶阀的控制系统中,仅包括一电磁阀103,煤气回收态和煤气放散态间的相互转换完全由电磁阀103控制,而电磁阀103需依赖电力,即只有在电力的作用下,三通蝶阀的状态方可进行切换,如电磁阀103不得电时,三通蝶阀工作于煤气回收态;电磁阀103得电后,电磁阀103切换,三通蝶阀工作于煤气放散态。这也就是说,一旦发生停电,电磁阀103即失电,使线路处于煤气回收态,且电磁阀103失去切换功能,不能再切换到煤气放散态;而煤气柜压力过大,线路又不能切换到煤气放散态时,煤气柜的煤气即会经由三通蝶阀反窜至转炉炉前,造成煤气柜煤气回窜回转炉炉前恶劣安全生产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三通蝶阀的控制系统。
6.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动三通蝶阀的控制系统,包括供气主线路、第一供气支路、第二供气支路、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驱动同一三通蝶阀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供气主线路上安装有用于切换所述供气主线路与所述第一供气支路和所述第二供气支路中任一供气支路连通的手动拨片;
7.所述第一电磁阀安装于所述第一供气支路上,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并联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气孔a和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气孔b间,其中,所述第一气缸的上进气孔和所述第二气缸的下进气孔均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气孔b连通,所述第一气缸的下进气孔和所述第二气缸的上进气孔均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气孔a连通;
8.所述第二电磁阀安装于所述第二供气支路上,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并联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气孔a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的气孔b间,其中,所述第一气缸的上进气孔和所述第二气缸的下进气孔均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气孔a连通,所述第一气缸的下进气孔和所述第二气缸的上进气孔均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气孔b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磁阀为二位五通电磁阀。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磁阀为二位五通电磁阀。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供气支路和所述第二供气支路上均安装有检修阀门。
12.本实用新型气动三通蝶阀的控制系统,通过为驱动三通蝶阀的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提供所述第一供气支路和所述第二供气支路两供气支路,并让所述第一供气支路上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供气支路上所述第二电磁阀未得电时,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状态正好相反,如分别为煤气回收态和煤气放散态,如此,以便正常使用情况下,拨动所述手动拨片,让所述供气主线路与所述第一供气支路连通,通过所述第一供气支路为三通蝶阀的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供气的同时,通过给电到所述第一电磁阀,改变所述第一供气支路的供气方向,实现对三通蝶阀的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工作状态的切换;而在突发断电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自身的状态无法调节的情况下,还可通过所述手动拨片,来切换所述供气主线路与所述第一供气支路或所述第二供气支路的连通,使所述第一供气支路上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供气支路上所述第二电磁阀未得电时,状态正好相反且可对应到煤气回收态和煤气放散态的两状态间可得以切换。本实用新型气动三通蝶阀的控制系统,其可有效应急停电状态,避免停电后,因无法通过单一的所述第一电磁阀实现生产转换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或事故的进一步扩大,使生产可以快速恢复到正常。
附图说明
13.图1是现有气动三通蝶阀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气动三通蝶阀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气动三通蝶阀的控制系统的较佳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16.如图2所示,一种气动三通蝶阀的控制系统,包括供气主线路10、第一供气支路11、第二供气支路12、第一电磁阀21、第二电磁阀22、以及驱动同一三通蝶阀的第一气缸31和第二气缸32,所述供气主线路10上安装有用于切换所述供气主线路10与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和所述第二供气支路12中任一供气支路连通的手动拨片1;
17.所述第一电磁阀21安装于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上,所述第一气缸31和所述第二气缸32并联于所述第一电磁阀21的气孔a和所述第一电磁阀21的气孔b间,其中,所述第一气
缸31的上进气孔和所述第二气缸32的下进气孔均与所述第一电磁阀21的气孔b连通,所述第一气缸31的下进气孔和所述第二气缸32的上进气孔均与所述第一电磁阀21的气孔a连通;
18.所述第二电磁阀22安装于所述第二供气支路12上,所述第一气缸31和所述第二气缸32并联于所述第二电磁阀22的气孔a和所述第二电磁阀22的气孔b间,其中,所述第一气缸31的上进气孔和所述第二气缸32的下进气孔均与所述第二电磁阀22的气孔a连通,所述第一气缸31的下进气孔和所述第二气缸32的上进气孔均与所述第二电磁阀22的气孔b连通。
19.本实用新型气动三通蝶阀的控制系统,所述手动拨片1起档位开关的作用;拨动所述手动拨片1,可使所述供气主线路10选择与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和所述第二供气支路12中任一供气支路连通,如所述供气主线路10与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连通,或所述供气主线路10与所述第二供气支路12连通。
20.本实用新型气动三通蝶阀的控制系统,所述供气主线路10与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连通时,三通蝶阀的所述第一气缸31和所述第二气缸32由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供气工作;所述供气主线路10与所述第二供气支路12连通时,三通蝶阀的所述第一气缸31和所述第二气缸32由所述第二供气支路12供气工作。
21.本实用新型气动三通蝶阀的控制系统,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上,所述第一气缸31的上进气孔和所述第二气缸32的下进气孔均与所述第一电磁阀21的气孔b连通,所述第一气缸31的下进气孔和所述第二气缸32的上进气孔均与所述第一电磁阀21的气孔a连通;所述第二供气支路12上,所述第一气缸31的上进气孔和所述第二气缸32的下进气孔均与所述第二电磁阀22的气孔a连通,所述第一气缸31的下进气孔和所述第二气缸32的上进气孔均与所述第二电磁阀22的气孔b连通。不管是所述供气主线路10与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连通,三通蝶阀的所述第一气缸31和所述第二气缸32由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供气工作;还是所述供气主线路10与所述第二供气支路12连通,三通蝶阀的所述第一气缸31和所述第二气缸32由所述第二供气支路12供气工作,上述设置均使得任一时刻下,驱动三通蝶阀的所述第一气缸31和所述第二气缸32的状态均相反,所述第一气缸31和所述第二气缸32工作在两状态下:所述第一气缸31收缩时,所述第二气缸32伸出;所述第一气缸31伸出时,所述第二气缸32缩收。本实用新型气动三通蝶阀的控制系统,应用于转炉煤气线路上的三通蝶阀上时,上述两状态即分别对应煤气回收态和煤气放散态;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上安装的所述第一电磁阀21、所述第二供气支路12上安装的所述第二电磁阀22则用于切换上述两状态。
22.本实用新型气动三通蝶阀的控制系统,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和所述第二供气支路12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上的所述第一电磁阀21未得电时,所述第一气缸31收缩,所述第二气缸32伸出;而所述第二供气支路12上安装的所述第二电磁阀22未得电时,所述第一气缸31伸出,所述第二气缸32收缩。即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和所述第二供气支路12的默认状态不同,分别为煤气回收态和煤气放散态。
23.本实用新型气动三通蝶阀的控制系统,正常使用时,拨动所述手动拨片1,让所述供气主线路10与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连通,通过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为三通蝶阀的所述第一气缸31和所述第二气缸32供气;所述第二供气支路12则不导通使用。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为三通蝶阀的所述第一气缸31和所述第二气缸32供气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21
控制三通蝶阀导通状态,如所述第一电磁阀21未得电时,所述第一气缸31收缩,所述第二气缸32伸出,用于转炉煤气回收系统中时,默认为煤气回收态;所述第一电磁阀21得电时,所述第一气缸31伸出,所述第二气缸32收缩,用于转炉煤气回收系统中时,设为煤气放散态。
24.本实用新型气动三通蝶阀的控制系统,使用过程中,突发断电时,不管之前处于何种状态,此时因所述第一电磁阀21失电,所述第一气缸31收缩,所述第二气缸32伸出,其均为煤气回收态。此后,煤气回收态与煤气放散态的调节、转换,则可通过拨动所述手动拨片1进行调整,如拨动所述手动拨片1让所述供气主线路10与所述第二供气支路12连通,所述第二供气支路12上安装的所述第二电磁阀22未得电,所述第一气缸31伸出,所述第二气缸32收缩,此时,为煤气放散态;拨动所述手动拨片1让所述供气主线路10与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连通,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上安装的所述第一电磁阀21未得电,所述第一气缸31收缩,所述第二气缸32伸出,此时则恢复为煤气回收态。
25.本实用新型气动三通蝶阀的控制系统,通过为驱动三通蝶阀的所述第一气缸31和所述第二气缸32提供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和所述第二供气支路12两供气支路,并让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上所述第一电磁阀21和所述第二供气支路12上所述第二电磁阀22未得电时,所述第一气缸31和所述第二气缸32状态正好相反,如分别为煤气回收态和煤气放散态,如此,以便正常使用情况下,拨动所述手动拨片1,让所述供气主线路10与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连通,通过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为三通蝶阀的所述第一气缸31和所述第二气缸32供气的同时,通过给电到所述第一电磁阀21,改变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的供气方向,实现对三通蝶阀的所述第一气缸31和所述第二气缸32工作状态的切换;而在突发断电时,所述第一电磁阀21和所述第二电磁阀22自身的状态无法调节的情况下,还可通过所述手动拨片1,来切换所述供气主线路10与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或所述第二供气支路12的连通,使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上所述第一电磁阀21和所述第二供气支路12上所述第二电磁阀22未得电时,状态正好相反且可对应到煤气回收态和煤气放散态的两状态间可得以切换。本实用新型气动三通蝶阀的控制系统,其可有效应急停电状态,避免停电后,因无法通过单一的所述第一电磁阀21实现生产转换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或事故的进一步扩大,使生产可以快速恢复到正常。
26.本实用新型气动三通蝶阀的控制系统,所述第一电磁阀21和所述第二电磁阀22均可以便不仅限于为二位五通电磁阀。
27.本实用新型气动三通蝶阀的控制系统,所述第一电磁阀21和所述第二电磁阀22均为现有结构。
28.本实用新型气动三通蝶阀的控制系统,所述第一供气支路11和所述第二供气支路12上均安装有检修阀门4。检修阀门4的设置,方便检修。
29.本实用新型气动三通蝶阀的控制系统,较佳地,所述手动拨片1设置在远离转炉的主控室,方便操作。
30.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