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气缸供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18060发布日期:2022-12-28 02:54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气缸供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气缸供气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旋转式气缸供气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会在旋转工作台上固定设置气缸,这时,气缸需要随着旋转工作台一起旋转;而气缸通过气管与供气泵相连接,一般地,供气泵的位置固定不变,当气缸旋转时,气管会绕卷起来,这显然是不能采取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采用旋转气缸供气装置给气缸进行供气。
3.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9943758u公开了一种旋转气缸供气装置,该装置包括外环主体、内环主体,所述外环主体的内侧表面上开有第一环形凹槽,外环主体与内环主体通过其两端间轴承实现活动连接,外环主体与内环主体之间还设置有过渡环,所述过渡环两侧与轴承相接触、与内环主体可拆卸连接,其圆环外侧表面上对应第一环形凹槽开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两侧设置有内凹环,所述内凹环内均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外环主体外侧上设有与第一环形凹槽相连通的进气接头,所述过渡环内侧上设有与第二环形凹槽相连通的出气接头。具体使用时,通过在外环主体的两侧连接安装板使得本旋转气缸供气装置能固定在某一工作平台上,气缸通过螺栓固定在内环主体的内表面上跟随内环主体一起转动,气体从进气接头进入到旋转供气气路过渡空间,再从旋转供气气路过渡空间经过出气接头及气管和气阀进入到气缸内实现气缸的抓紧和松开。因此,该专利产品的气缸必须与内环主体相连接,气缸不能固定在其他位置上,其位置可调性较差。
4.因此,急需发明一种既能给气缸旋转式供气又能提高气缸位置可调性的旋转式气缸供气装置。
5.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6.鉴于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项,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式气缸供气装置。
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旋转式气缸供气装置,包括气动旋转接头,气动旋转接头包括转动连接的进气部和出气部,其特征在于,出气部的顶部固定连接转轴的底部,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气路连接块,气路连接块内部设置有第一气路和第二气路,出气部包括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一气路的进口与第一出气口通过第一气管相连接,第一气路的出口通过第二气管连接有第一气缸,第二气路的进口与第二出气口通过第三气管相连接,第二气路的出口通过第四气管连接有第二气缸。
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气管包括有两个分支出口,第二气管的两个分支出口分别与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相连接,第四气管包括有两个分支出口,第四气管的两个分支出口分别与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相连接。
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气路连接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支撑圆盘,支撑圆盘的两侧通过
垫块分别与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相连接,气路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板,支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供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卡入的卡槽。
1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气路连接块通过轴承连接在支撑块上,支撑块设置有供转轴、第一气管及第三气管穿过的通孔,支撑块两端均固定连接支撑脚的顶部。
1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进气部处于出气部的外侧,进气部通过支撑条板与支撑脚相连接。
1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进气部的内侧壁与出气部的外侧壁相抵接,进气部和出气部两者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轴承相连接。
1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进气部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进气部的内侧壁设置有三个第一进气环型槽,三个第一进气环型槽相互连通,第一进气口与第一进气环型槽相连通,第一进气环型槽与第一出气口相连通,进气部的内侧壁设置有三个第二进气环型槽,三个第二进气环型槽相互连通,第二进气口与第二进气环型槽相连通,第二进气环型槽与第二出气口相连通。
1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进气部和出气部两者之间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气滑密封套、第二气滑密封套和第三气滑密封套,第二气滑密封套处于第一进气环型槽和第二进气环型槽之间。
15.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6.本技术设计了由进气部和出气部转动连接的气动旋转接头,可以从进气部进气,在两者旋转的同时,从出气部出气;再通过转轴、第一气管、第三气管、气路连接块、第二气管和第四气管,使得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旋转的同时给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供气;另外,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无需直接与气动旋转接头的出气部相连接,便于调整气缸的位置。
17.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图2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23.附图标记:1、气动旋转接头;101、进气部;101a、第一进气口;101b、第二进气口;101c、第一进气环型槽;101d、第二进气环型槽;102、出气部;102a、第一出气口;102b、第二出气口;103、第一气滑密封套;104、第二气滑密封套;105、第三气滑密封套;2、转轴;3、气路连接块;3a、第一气路;3b、第二气路;4、第一气管;5、第二气管;6、第一气缸;7、第三气管;8、第四气管;9、第二气缸;10、支撑圆盘;11、垫块;12、支撑板;13、支撑块;13a、通孔;14、支撑脚;15、支撑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2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提供一种旋转式气缸供气装置,包括气动旋转接头1,气动旋转接头1包括转动连接的进气部101和出气部102,进气部101用于供气泵的进气,出气部102用于出气供给气缸。其中,出气部102包括第一出气口102a和第二出气口102b。
29.出气部102的顶部固定连接转轴2的底部,转轴2的顶部固定连接气路连接块3,气路连接块3内部设置有第一气路3a和第二气路3b。
30.第一气路3a的进口与第一出气口102a通过第一气管4相连接,第一气路3a的出口通过第二气管5连接有第一气缸6。此时,第二气管5只有一个分支出口,因此,出气部102经第一出气口102a、第一气管4、第一气路3a、第二气管5给第一气缸6供气。
31.第二气路3b的进口与第二出气口102b通过第三气管7相连接,第二气路3b的出口通过第四气管8连接有第二气缸9。此时,第四气管8只有一个分支出口,因此,出气部102经第二出气口102b、第三气管7、第二气路3b、第四气管8给第二气缸9供气。
32.由上述可知,第一气缸6和第二气缸9分别由出气部102的第一出气口102a和第二出气口102b单独供气。
33.进一步地,第二气管5包括有两个分支出口,第二气管5的两个分支出口分别与第一气缸6及第二气缸9相连接。因此,出气部102经第一出气口102a、第一气管4、第一气路3a、第二气管5给第一气缸6和第二气缸9同时供气。
34.第四气管8包括有两个分支出口,第四气管8的两个分支出口分别与第一气缸6及第二气缸9相连接。因此,出气部102经第二出气口102b、第三气管7、第二气路3b、第四气管8给第一气缸6和第二气缸9同时供气。
35.在本实施例中的图1-4,为同时给第一气缸6和第二气缸9供气的结构示意图。
36.气路连接块3的外侧固定连接支撑圆盘10,支撑圆盘10的两侧通过垫块11分别与第一气缸6及第二气缸9相连接,气路连接块3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板12,支撑板12的两侧均设置有供第一气缸6及第二气缸9卡入的卡槽。气路连接块3通过轴承连接在支撑块13上,支撑块13设置有供转轴2、第一气管4及第三气管7穿过的通孔13a,支撑块13两端均固定连接支撑脚14的顶部。进气部101处于出气部102的外侧,进气部101通过支撑条板15与支撑脚14相连接。
37.出气部102的底部设置有电机轴套槽,电机轴套槽配合有电机的输出轴。因此,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出气部102转动,进而使得转轴2转动、气路连接块3转动、支撑圆盘10转动、第一气缸6转动、第二气缸9转动、支撑板12转动。
38.在气动旋转接头1的具体结构中,进气部101的内侧壁与出气部102的外侧壁相抵接,进气部101和出气部102两者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轴承相连接。
39.进气部101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01a和第二进气口101b,进气部101的内侧壁设置有三个第一进气环型槽101c,三个第一进气环型槽101c相互连通,第一进气口101a与第一进气环型槽101c相连通,第一进气环型槽101c与第一出气口102a相连通。因此,供气泵的气流流经第一进气口101a、第一进气环型槽101c和第一出气口102a。
40.进气部101的内侧壁设置有三个第二进气环型槽101d,三个第二进气环型槽101d相互连通,第二进气口101b与第二进气环型槽101d相连通,第二进气环型槽101d与第二出气口102b相连通。因此,供气泵的气流流经第二进气口101b、第二进气环型槽101d和第二出气口102b。
41.进气部101和出气部102两者之间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气滑密封套103、第二气滑密封套104和第三气滑密封套105,第二气滑密封套104处于第一进气环型槽101c和第二进气环型槽101d之间。第一气滑密封套103、第二气滑密封套104和第三气滑密封套105用于防止在进气部101和出气部102两者旋转时出现漏气情况。
42.由于第一气缸6和第二气缸9可以单独被供气进行工作,也可以同时被供气进行工作。当第一气缸6和第二气缸9单独被供气进行工作时,第二气管5只有一个分支出口,第四气管8只有一个分支出口,第一进气口101a和第二进气口101b分别连接不同的供气泵。当第一气缸6和第二气缸9同时被供气进行工作时,第二气管5具有两个分支出口,第四气管8具有两个分支出口,第一进气口101a和第二进气口101b连接同一个供气泵。
43.以下将对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作进一步的描述:
44.以第一气缸6和第二气缸9同时被供气进行工作为例,供气泵同时管路连接至第一进气口101a和第二进气口101b并进行供气工作;
45.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出气部102转动、转轴2转动、气路连接块3转动、支撑圆盘10转动、第一气缸6转动、第二气缸9转动和支撑板12转动。
46.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