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5546发布日期:2023-01-25 11:35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风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叶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阀。


背景技术:

2.风量调节阀是工业厂房民用建筑的通风、空气调节及空气净化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中央空调末端配件,一般用在空调,通风系统管道中,用来调节支管的风量,也可用于新风与回风的混合调节。
3.目前,叶片间密封多采用叶片转动轴的转动压力实现叶片之间的挤压密封,在安装及使用过程中挤压力主要来自转动轴的执行机构,当气压较大时,挤压力容易不足,密封容易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风阀,其能够改善气压较大或气压波动较大情况下,风阀叶片密封容易失效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阀,包括壳体以及多个叶片组,所述多个叶片组依次并排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每个所述叶片组包括阀轴以及设置在所述阀轴上的叶片,所述叶片相对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弹性密封件以及第二弹性密封件,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到所述阀轴轴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到所述阀轴轴心的距离,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以及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用于在风力作用下同步绕所述阀轴转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组的所述阀轴的转向相反,以使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组的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与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同步打开或者同步闭合;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与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用于在闭合的情况下挤压密封,以使对应的相邻两个所述叶片密封。
7.由于相邻的第一弹性密封件与第二弹性密封件同时向外展开或者同时向内闭合,可以实现对向挤压,密封效果会更好。再借助较大风压波动气体推动长半叶片转动,对第一弹性密封件与第二弹性密封件间的密封面进一步施压,使密封效果更好,密封效果进一步得到保证。
8.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风阀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9.可选地,在相邻的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与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闭合的情况下,对应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并排布置。这样能够保证第一弹性密封件与第二弹性密封件的对向挤压效果更好。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密封单元以及第二密封单元,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三密封单元以及第四密封单元;所述第一密封单元以及所述第三密封单元分别包裹设置在所述叶片相对的两端,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组的所述第二密封单元以及所述第四密封单元用于进行弹性接触并密封。第一密封单元以及第二密封单元呈夹角设置,第三密封单元以及第四密封单元呈夹角设置,能够在保
证叶片并排的情况下,也就是在增强对向挤压效果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大第一弹性密封件与第二弹性密封件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大挤压密封效果。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与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相对所述叶片的中部呈中心对称结构。这样在第一弹性密封件与第二弹性密封件发生对向挤压的情况下,接触面更大,挤压作用力也更大,密封效果更好。
12.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单元的侧部设置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四密封单元的侧部设置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以及所述第二凸起部用于进行弹性接触并密封。这样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能够更加充分的接触,增强挤压力,密封效果更好。
13.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与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的材质均为氟化橡胶。使第一弹性密封件与第二弹性密封件保持更长久的密封效果。
14.可选地,每个所述叶片组还包括齿轮,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阀轴上,所述齿轮用于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阀轴转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组的所述齿轮啮合传动,以使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组的所述阀轴的转向相反。采用齿轮啮合的方式,使相邻的阀轴转向相反,从而可以形成叶片呈对开方式展开或者闭合,产生对向挤压的效果。
15.可选地,所述壳体相对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抵挡部以及第二抵挡部;所述第一抵挡部以及所述第二抵挡部靠近最外侧的两个所述叶片组的端部,所述第一抵挡部用于阻止位于最外侧的所述叶片组的所述叶片的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转动,所述第二抵挡部用于阻止位于最外侧的所述叶片组的所述叶片的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转动。实现最外侧的叶片组的挤压密封。保证多个叶片组都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16.可选地,所述叶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以及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以及第二加强筋均沿所述阀轴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与所述阀轴之间,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与所述阀轴之间。设置第一加强筋以及第二加强筋,能够加强叶片的强度。
17.可选地,所述风阀还包括连杆机构,每个所述叶片组的所述阀轴均与所述连杆机构连接,所述连杆机构用于带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组的所述阀轴的转向相反。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阀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19.风阀,包括壳体以及多个叶片组,多个叶片组依次并排设置在壳体上;每个叶片组包括阀轴以及设置在阀轴上的叶片,叶片相对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弹性密封件以及第二弹性密封件,第一弹性密封件到阀轴轴心的距离大于第二弹性密封件到阀轴轴心的距离,第一弹性密封件以及第二弹性密封件用于在风力作用下同步绕阀轴转动;任意相邻的两个叶片组的阀轴的转向相反,以使任意相邻的两个叶片组的第一弹性密封件与第二弹性密封件同步打开或者同步闭合;第一弹性密封件与第二弹性密封件用于在闭合的情况下挤压密封,以使对应的相邻两个叶片密封。
20.相邻的两个阀轴转向相反,则相邻两个叶片的第一弹性密封件与第二弹性密封件采用对向挤压的方式进行密封,密封效果好;同时叶片偏心设置在阀轴上,第一弹性密封件以及第二弹性密封件用于在风力作用下同步绕阀轴转动,可以利用气体的压力对第一弹性密封件与第二弹性密封件的挤压进一步施压,密封效果更有保障。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阀的总体装配示意图;
23.图2为图1的右视图;
24.图3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阀中多个叶片组的运动轨迹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阀中单个叶片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标:10-风阀;100-壳体;110-第一抵挡部;120-第二抵挡部;200-叶片组;210-阀轴;220-叶片;221-第一加强筋;222-第二加强筋;230-长半叶片;231-第一弹性密封件;232-第一密封单元;233-第二密封单元;234-第一凸起部;240-短半叶片;241-第二弹性密封件;242-第三密封单元;243-第四密封单元;244-第二凸起部;300-齿轮;310-啮合齿;400-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34.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施例提供的风阀10进行详细描述。
35.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阀10,包括壳体100以及多个叶片组200,多个叶片组200依次并排设置在壳体100上;每个叶片组200包括阀轴210以及设置在阀轴210上的叶片220,叶片220相对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弹性密封件231以及第二弹性密
封件241,第一弹性密封件231到阀轴210轴心的距离大于第二弹性密封件241到阀轴210轴心的距离,第一弹性密封件231以及第二弹性密封件241用于在风力作用下同步绕阀轴210转动;任意相邻的两个叶片组200的阀轴210的转向相反,以使任意相邻的两个叶片组200的第一弹性密封件231与第二弹性密封件241同步打开或者同步闭合;第一弹性密封件231与第二弹性密封件241用于在闭合的情况下挤压密封,以使对应的相邻两个叶片220密封。
36.参照图1,多个叶片组200从上到下并排设置在壳体100上。壳体100的右端设置有多个齿轮300以及驱动轴400,驱动轴400通过多个齿轮300分别带动多根阀轴210转动,以带动叶片220转动。
[0037]“任意相邻的两个叶片组200的阀轴210的转向相反”,参照图4,则相邻的两个第一弹性密封件231与第二弹性密封件241同时向外展开或者同时向内闭合,可以实现对向挤压,密封效果会更好。
[0038]“第一弹性密封件231到阀轴210轴心的距离大于第二弹性密封件241到阀轴210轴心的距离”,也就是叶片220偏心设置在阀轴210上,阀轴210相对叶片220的中心线错开设置。具体的,叶片220包括长半叶片230以及短半叶片240,长半叶片230的宽度大于短半叶片240的宽度,第一弹性密封件231设置在长半叶片230的边沿上,第二弹性密封件241设置在短半叶片240上的边沿上。由于长半叶片230与短半叶片240受力不均衡,长半叶片230具有带动短半叶片240转动的运动趋势,因此,可以利用气压或者风力的波动来推动长半叶片230转动,从而带动短半叶片240转动。
[0039]
由于相邻的第一弹性密封件231与第二弹性密封件241同时向外展开或者同时向内闭合,可以实现对向挤压,密封效果会更好。再借助较大风压波动气体推动长半叶片230转动,对第一弹性密封件231与第二弹性密封件241间的密封面进一步施压,使密封效果更好,密封效果进一步得到保证。
[0040]
由于需要借助长半叶片230与短半叶片240的不均衡受力作用,才能充分利用风压波动气体,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应该使长半叶片230闭合的方向与气体风向吻合。例如,参照图4,如果气体风向从上往下吹,则风力加上长半叶片230的重力,都具有使长半叶片230作向下闭合的运动趋势,长半叶片230带动短半叶片240闭合的作用力更强,密封效果更好。如果气体风向从下往上吹,需要克服长半叶片230的重力才能够驱动长半叶片230闭合,则气体风力的作用会削弱。
[0041]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每个叶片组200还包括齿轮300,齿轮300设置在阀轴210上,齿轮300用于转动过程中带动阀轴210转动;任意相邻的两个叶片组200的齿轮300啮合传动,以使任意相邻的两个叶片组200的阀轴210的转向相反。
[0042]
具体地,齿轮300设置有至少一个啮合齿310。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叶片组200的齿轮300设置一个啮合齿310,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叶片组200之间的齿轮300设置两个啮合齿310,相邻两个齿轮300之间的啮合齿310啮合。采用齿轮300啮合的方式,使相邻的阀轴210转向相反,从而可以形成图4所示的叶片220呈对开方式展开或者闭合,产生对向挤压的效果。
[0043]
在其他实施例中,风阀还包括连杆机构,每个叶片组200的阀轴210均与连杆机构连接,连杆机构用于带动任意相邻的两个叶片组200的阀轴210的转向相反。也可以采用连杆机构实现叶片220的对开布置方式。
[0044]
参照图3以及图4,本实施例中,在相邻的第一弹性密封件231与第二弹性密封件
241闭合的情况下,对应的相邻的两个叶片220并排布置。“对应的相邻的两个叶片220并排布置”,也就是所有的长半叶片230以及短半叶片240并排设置。这样能够保证第一弹性密封件231与第二弹性密封件241的对向挤压效果更好。
[0045]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密封件231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密封单元232以及第二密封单元233,第二弹性密封件241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三密封单元242以及第四密封单元243;第一密封单元232以及第三密封单元242分别包裹设置在叶片220相对的两端,任意相邻的两个叶片组200的第二密封单元233以及第四密封单元243用于进行弹性接触并密封。
[0046]
在“第二密封单元233以及第四密封单元243用于进行弹性接触并密封”的情况下,第一密封单元232、第二密封单元233、第三密封单元242以及第四密封单元243呈“t”字形。第一密封单元232以及第二密封单元233呈夹角设置,第三密封单元242以及第四密封单元243呈夹角设置,能够在保证叶片220位置并排的情况下,也就是在增强对向挤压效果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大第一弹性密封件231与第二弹性密封件241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大挤压密封效果。
[0047]
具体地,第一密封单元232与第二密封单元233垂直设置,呈“l”字形;第三密封单元242与第四密封单元243垂直设置,呈“l”字形。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垂直”,并不要求两者的夹角一定是90
°
,而是可以稍微倾斜,例如夹角的范围在88
°‑
90
°
之内,依然可以认为两者是垂直的。示例:第一密封单元232与第二密封单元233之间的夹角也可以为88
°
、89
°
等。
[0048]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密封件231与第二弹性密封件241相对叶片220的中部呈中心对称结构。具体地,第一弹性密封件231与第二弹性密封件241的形状大小相同,只是第一弹性密封件231与第二弹性密封件241设置的方向不同,第一弹性密封件231中的第二密封单元233朝上设置,第二弹性密封件241的第四密封单元243朝下设置。
[0049]
这样在第一弹性密封件231与第二弹性密封件241发生对向挤压的情况下,接触面更大,挤压作用力也更大,密封效果更好。
[0050]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单元233的侧部设置有第一凸起部234,第四密封单元243的侧部设置有第二凸起部244,第一凸起部234以及第二凸起部244用于进行弹性接触并密封。具体地,以图5中的相对位置进行介绍,第一凸起部234朝向第二密封单元233的左侧凸出,第二凸起部244朝向第四密封单元243的右侧凸出,这样第一凸起部234与第二凸起部244能够更加充分的接触,增强挤压力,密封效果更好。
[0051]
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密封件231与第二弹性密封件241的材质均为氟化橡胶。氟化橡胶是指主链或侧链的碳原子上含有氟原子的合成高分子弹性体,具有耐高温、耐油及耐多种化学药品侵蚀的特性。使第一弹性密封件231与第二弹性密封件241保持更长久的密封效果。
[0052]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壳体100相对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抵挡部110以及第二抵挡部120;第一抵挡部110以及第二抵挡部120靠近最外侧的两个叶片组200的端部,第一抵挡部110用于阻止位于最外侧的叶片组200的叶片220的第一弹性密封件231转动,第二抵挡部120用于阻止位于最外侧的叶片组200的叶片220的第二弹性密封件241转动。实现最外侧的叶片组200的挤压密封。
[0053]
具体地,参照图4,第一抵挡部110设置在壳体100的左端,第一弹性密封件231设置在第一抵挡部110的上方。第二抵挡部120设置在壳体100的右端,第二弹性密封件241设置在第二抵挡部120的下方。
[0054]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叶片220设置有第一加强筋221以及第二加强筋222,第一加强筋221以及第二加强筋222均沿阀轴210的轴向延伸,第一加强筋221设置在第一弹性密封件231与阀轴210之间,第二加强筋222设置在第二弹性密封件241与阀轴210之间。
[0055]
具体地,第一加强筋221以及第二加强筋222均呈“v”字形。第一加强筋221以及第二加强筋222相对叶片220的凸出方向相同。设置第一加强筋221以及第二加强筋222,能够加强叶片220的强度。
[0056]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阀10,风阀10的工作原理是:采用叶片220偏心以及叶片220两侧的第一弹性密封件231以及第二弹性密封件241对向挤压方式,从而可以利用气体的压力对第一弹性密封件231以及第二弹性密封件241间的密封面进一步施压,从而保证密封比压可靠,密封效果得到保证。
[0057]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阀1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58]
偏心设置的叶片220之间进行对向挤压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受力分布,保证密封效果,而且可以简化安装流程,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005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