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应链物流配送用物流运输实时跟踪装置

文档序号:33265318发布日期:2023-02-21 19:23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供应链物流配送用物流运输实时跟踪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配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供应链物流配送用物流运输实时跟踪装置。


背景技术:

2.物流配送,即从商品流通的经营方式看的一种商品流通方式,是一种现代的流通方式,物流配送定位在为电子商务的客户提供服务,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对整个物流配送体系实行统一的信息管理和调度,按照用户订货要求,在物流基地进行理货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一种物流方式;物流仓储配送服务已然成为中国电子商务最为核心的行业环节,能够提供一个全面完善的物流仓储配送解决方案也成为了很多中小卖家、电子商务供应商品牌商必须关注的问题;目前在物流运输的过程中,都会提供货物跟踪的装置,主要是在输送货物的车上面安装有跟踪装置,这样可以很好的追踪货物的走向,且在常见的追踪装置由于在运输车内部。
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由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121041601.9,提出的一种供应链物流配送用物流运输实时跟踪装置,其在使用时,实时跟踪器是可以进出车厢的内部,当实时跟踪器移出车厢内部时,其是直接裸露在外界,其没有考虑雨天的情况,在雨天时,实时跟踪器裸露在外会遭到雨水的侵蚀,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应链物流配送用物流运输实时跟踪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供应链物流配送用物流运输实时跟踪装置,包括:
7.车顶板与车顶板底部焊接有机壳;
8.跟踪组件,跟踪组件竖向限位升降安装在机壳的内部,且跟踪组件穿过车顶板进出车厢的内部,所述跟踪组件包括外壳,且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实时跟踪器。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顶板的顶部贯穿开设有供跟踪组件穿过的出入口a,且出入口a的内壁粘接有密封圈a。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壳内部的靠下位置处焊接有隔板,所述机壳内壁底部的左侧安装有驱动电机a,所述驱动电机a的驱动端安装有丝杆,所述隔板顶部的右侧焊接有滑杆,所述丝杆与滑杆之间设置有升降板a,所述升降板a顶部的中部焊接有垫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直线电机,两个所述直线电机的驱动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升降板b,且升降板b的顶部转动设置有旋转台,所述升降板b的顶部安装有用于罩住实时跟踪器的透明罩。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板b的底部安装有驱动电机b,且驱动
电机b的驱动端穿过升降板b后与旋转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台的顶部安装有一圈万向滚珠。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供透明罩进出的出入口b,且出入口b的内部粘接有密封圈b。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透明罩顶部的两侧均粘接有焊接柱,且两侧焊接柱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挡雨罩。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在透明罩的顶部加装有挡雨罩,挡雨罩起到对雨水的遮挡与导向作用,将雨水向侧边引导,避免直直的对准出入口b与出入口a向下流淌,同时,在出入口b的内部加装有密封圈b,密封圈b降低透明罩与出入口 b之间的风险,提高外壳的密封性防止雨水渗透进外壳的内部,并且,实时跟踪器被透明罩罩住,对实时跟踪器再次进行保护,利于防止雨天的雨水直接与实时跟踪器之间进行接触并造成侵蚀,延长实时跟踪器的使用寿命。
17.2、本实用,两侧的直线电机可带动升降板b进行升降移动,从而实现将实时跟踪器从外壳的内部移出,作为一级升降,与此同时,升降板a的升降作为二级升降,即将实时跟踪器调节到不同的高度上,利于在车辆偏远地区时,实时跟踪器在不同高度上找取信号点最佳的位置进行信号的传送。
18.3、本实用,驱动电机b启动可带动旋转台进行旋转,由于实时跟踪器是安装在旋转台的顶部,则会带动实时跟踪器也进行旋转,即实现在对实时跟踪器高度调整的基础,也可对实时跟踪器横向放置角度进行调整,以找取最佳的信号位置点,防止物流车辆的失联。
19.4、本实用,万向滚珠在升降板b的顶部面滚动,也起到对旋转台的支撑作用,避免受力点接触在驱动电机b与旋转台的接触端,使其受力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20.图1为一种供应链物流配送用物流运输实时跟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一种供应链物流配送用物流运输实时跟踪装置中外壳的正视图;
22.图3为一种供应链物流配送用物流运输实时跟踪装置中外壳的剖视图。
23.图中:车顶板1、密封圈a2、跟踪组件3、出入口a4、滑杆5、垫座6、机壳7、升降板a8、隔板9、驱动电机a10、出入口b11、挡雨罩12、焊接柱13、密封圈b14、实时跟踪器15、外壳16、直线电机17、旋转台18、升降板b19、驱动电机b20、万向滚珠21。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供应链物流配送用物流运输实时跟踪装置,包括:
26.车顶板1与车顶板1底部焊接有机壳7,机壳7的顶部呈敞口状;
27.跟踪组件3,跟踪组件3竖向限位升降安装在机壳7的内部,且跟踪组件 3穿过车顶
板1进出车厢的内部,跟踪组件3包括外壳16,且外壳16的内部设置有实时跟踪器15。
28.车顶板1的顶部贯穿开设有供跟踪组件3穿过的出入口a4,且出入口a4 的内壁粘接有密封圈a2。
29.机壳7内部的靠下位置处焊接有隔板9,机壳7内壁底部的左侧安装有驱动电机a10,且机壳7内壁底部的右侧安装有蓄电池,驱动电机a10的驱动端安装有丝杆,且丝杆的顶端通过轴承与车顶板1的底部转动连接,丝杆穿过隔板9,隔板9顶部的右侧焊接有滑杆5,丝杆与滑杆5之间设置有升降板a8,升降板a8顶部的左侧开设有与丝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且升降板a8顶部的右侧开设有与滑杆5滑动连接的滑孔,升降板a8顶部的中部焊接有垫座6,且跟踪组件3安装在垫座6的顶部。
30.外壳16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直线电机17,且两个直线电机17呈相对设置,两个直线电机17的驱动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升降板b19,且升降板b19的顶部转动设置有旋转台18,实时跟踪器15安装在旋转台18的顶部,升降板 b19的顶部安装有用于罩住实时跟踪器15的透明罩,实时跟踪器15被透明罩罩住,对实时跟踪器15再次进行保护,利于防止雨天的雨水直接与实时跟踪器15之间进行接触并造成侵蚀,延长实时跟踪器15的使用寿命。
31.驱动电机a10驱动丝杆进行旋转,在丝杆与升降板a8的竖向螺纹传动作用下,升降板a8可进行升降移动,而跟踪组件3是通过垫座6安装在升降板 a8的顶部,升降板a8的升降作为二级升降,即将实时跟踪器15调节到不同的高度上,利于在车辆偏远地区时,实时跟踪器15在不同高度上找取信号点最佳的位置进行信号的传送。
32.升降板b19的底部安装有驱动电机b20,且驱动电机b20的驱动端穿过升降板b19后与旋转台18的底部固定连接,驱动电机b20启动可带动旋转台18 进行旋转,由于实时跟踪器15是安装在旋转台18的顶部,则会带动实时跟踪器15也进行旋转,即实现在对实时跟踪器15高度调整的基础,也可对实时跟踪器15横向放置角度进行调整,以找取最佳的信号位置点,防止物流车辆的失联,旋转台18的顶部安装有一圈万向滚珠21,且万向滚珠21的滚动端与升降板b19的顶部相接触,万向滚珠21在升降板b19的顶部面滚动,也起到对旋转台18的支撑作用,避免受力点接触在驱动电机b20与旋转台18 的接触端,使其受力更加均匀。
33.外壳16的顶部开设有供透明罩进出的出入口b11,且出入口b11的内部粘接有密封圈b14,密封圈b14降低透明罩与出入口b11之间的风险,提高外壳16的密封性防止雨水渗透进外壳16的内部。
34.透明罩顶部的两侧均粘接有焊接柱13,且两侧焊接柱13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挡雨罩12,挡雨罩12起到对雨水的遮挡与导向作用,将雨水向侧边引导,避免直直的对准出入口b11与出入口a4向下流淌。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36.使用时,在透明罩的顶部加装有挡雨罩12,挡雨罩12起到对雨水的遮挡与导向作用;
37.同时,在出入口b11的内部加装有密封圈b14,密封圈b14降低透明罩与出入口b11之间的风险;
38.并且,实时跟踪器15被透明罩罩住,对实时跟踪器15再次进行保护,利于防止雨天的雨水直接与实时跟踪器15之间进行接触并造成侵蚀;
39.两侧的直线电机17可带动升降板b19进行升降移动,从而实现将实时跟踪器15从
外壳16的内部移出,作为一级升降;
40.与此同时,驱动电机a10驱动丝杆进行旋转,在丝杆与升降板a8的竖向螺纹传动作用下,升降板a8可进行升降移动,而跟踪组件3是通过垫座6安装在升降板a8的顶部,升降板a8的升降作为二级升降,即将实时跟踪器15 调节到不同的高度上,利于在车辆偏远地区时,实时跟踪器15在不同高度上找取信号点最佳的位置进行信号的传送;
41.驱动电机b20启动可带动旋转台18进行旋转,由于实时跟踪器15是安装在旋转台18的顶部,则会带动实时跟踪器15也进行旋转,即实现在对实时跟踪器15高度调整的基础,也可对实时跟踪器15横向放置角度进行调整,以找取最佳的信号位置点。
42.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