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口管柱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48118发布日期:2023-03-15 00:0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口管柱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口管柱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在油气井的检修过程中,连续油管作业机因其操作方便、作业时间短、经济效益显著,其运用越来越多。随着连续油管装置的推广应用,连续油管断裂在油气井中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连续油管呈现有外径小、壁薄、挠性大、易变形的特点,且连续油管断裂后形状多为不规则形状,因此,采用常规的打捞方式作业受到限制,导致打捞效果不佳,打捞成功率低。
3.现有文献中,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916961.7,名称为一种连续油管打捞筒,其通过在打捞筒内壁设置旋转牙块,实现了打捞油管的功能,但是现有技术中还存在诸多问题:(1)打捞筒密封性差,只能满足将油管打捞操作,而不能保持密封,以便于后续洗井等操作;(2)打捞筒回接方式缺乏有效的锁定结构,受压力作用时管柱可能会发生窜动,影响密封效果容易打捞失败。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井口管柱回接装置,实现对断裂油管的高效打捞,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口管柱回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油管打捞筒密封性差,缺乏有效锁定结构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井口管柱回接装置,包括可退式卡瓦打捞筒、密封芯轴、密封装置和油管,所述卡瓦式打捞筒位于所述密封芯轴上端,与所述密封芯轴可拆卸连接;所述油管上端插设在所述密封芯轴下端,且所述密封芯轴和所述油管连接处套设有所述密封装置。
8.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外筒、密封活塞、推环和膨胀胶筒,所述密封外筒套设在所述密封芯轴和所述油管插接处,所述密封外筒内腔套设有所述推环,所述推环两侧空间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套设有所述密封活塞,且所述密封活塞与所述推环相抵,所述第二腔室内套设有所述膨胀胶筒;
9.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密封外筒上的所述螺纹开孔,所述螺纹开孔连通所述第一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活塞包括远离所述推环的密封部和靠近所述推环的缩径部,所述密封部内壁与所述密封芯轴外壁密封接触,所述密封部外壁与所述密封外筒内壁密封接触,所述缩径部与所述推环相抵,受压时,所述缩径部在所述密封外筒内沿上下方向活动推动所述推环挤压所述膨胀胶筒。
10.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外筒上端与所述密封芯轴螺纹连接,所述密封外筒下端呈90度弯曲向内侧形成台阶面,所述台阶面内环与所述油管贴合。
11.进一步地,所述膨胀胶筒包括中胶筒和边胶筒,所述中胶筒位于两个所述边胶筒中间。
12.进一步地,所述o型圈包括第一o型圈、第二o型圈和第三o型圈,所述第一o型圈绕于所述密封芯轴和密封外筒之间,所述第二o型圈绕于所述密封芯轴和密封部内壁之间,所述第三o型圈绕于所述密封部外壁和密封外筒内壁之间。
13.进一步地,所述缩径部与密封外筒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缩径部和密封芯轴之间留有空隙。
14.进一步地,所述台阶面设置为环形喇叭口。
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6.一、采用了o型圈和密封装置,回接后可以上下活动插接油管且起高压密封作用,密封性好;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各类井的套管回接。
17.二、密封装置内设置有膨胀胶筒,实现了防止回接油管受压力上窜,稳定性高,防止插入油管后转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缺乏有效锁定结构的不足。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9.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井口管柱回接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装置示意图;
22.图中:1.可退式卡瓦打捞筒;2.密封芯轴;3.密封装置;301密封外筒;302螺旋开孔;303密封活塞;3031密封部;3032缩径部;304推环;305膨胀胶筒;3051边胶筒;3052中胶筒;306第一o型圈;307第二o型圈;308第三o型圈;4.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口管柱回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密封性差,缺乏有效锁定结构等问题,通过本技术的结构,实现了插接油管密封性好,锁定结构稳定性高,避免了油管插入后转动等问题。
25.如图1,具体的,包括可退式卡瓦打捞筒1、密封芯轴2、密封装置3、油管4,其中,卡瓦式打捞筒1位于密封芯轴2上端,与密封芯轴2可拆卸连接;油管4上端插设在密封芯轴2下端,且密封芯轴2和油管4连接处套设有密封装置3。此实施例中,可退式卡瓦打捞筒1与密封芯轴2可拆卸连接,便于依照井内油管4尺寸选择对应尺寸密封装置3;油管4穿过密封装置3内腔并且上端插设在密封芯轴2下端。
26.其中,密封装置3包括密封外筒301、螺纹开孔302、密封活塞303、推环304和膨胀胶筒305,所述密封外筒301套设在所述密封芯轴2和所述油管4插接处,所述密封外筒301内腔套设有所述推环304,所述推环304两侧空间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套设有所述密封活塞303,且所述密封活塞303与所述推环304相抵,所述第二腔室内套设有所述膨胀胶筒305。
27.其中,所述密封外筒301上还设有螺旋开孔302,所述螺纹开孔302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具体的,螺纹开孔302用于安装试压接头,连接试压泵向第一腔室加压;
28.本技术的密封装置3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密封活塞303包括远离所述推环304的密封部3031和靠近所述推环304的缩径部3032,所述密封部3031内壁与所述密封芯轴2外壁密封接触,所述密封部3031外壁与所述密封外筒301内壁密封接触,所述缩径部3032与所述推环302相抵,受压时,所述缩径部3032在所述密封外筒301内沿上下方向活动推动所述推环304挤压所述膨胀胶筒305,所述膨胀胶筒305受挤压膨胀,抱紧油管4,形成油管4外部密封。
29.其中,密封外筒301上设置有螺纹,与密封芯轴2螺纹连接,所述密封外筒301下端呈90度弯曲向内侧形成台阶面,所述台阶面内环与所述油管4贴合,台阶面设置为环形喇叭口,便于油管4插接入密封装置3。
30.所述膨胀胶筒305包括中胶筒3051和边胶筒3052,所述中胶筒3051位于两个所述边胶筒3052中间,收到压力挤压时,膨胀胶筒305膨胀,边胶筒3052抱紧油管4形成环空密封。
31.此实施例中,本技术的所述o型圈包括第一o型圈306、第二o型圈307和第三o型圈308,第一o型圈306绕于密封芯轴2和密封外筒301之间,第二o型圈307绕于密封芯轴2和密封部3031内壁之间,第三o型圈308绕于密封部3031外壁和密封外筒301内壁之间,使密封芯轴2和密封部3031之间为密闭空间,当试压泵通过螺旋气孔302向第一腔室加压时,可以压迫密封部3031,从而推动推环304。
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
33.步骤一、依照井内油管4尺寸选择对应尺寸密封装置3,下放本技术连接送入油管4,通过可退式卡瓦打捞筒1捞住油管4;
34.步骤二、缓慢上提油管4,起出可退式卡瓦打捞筒1及密封装置3至井口,密封外筒301连接试压泵,缓慢加压,第二腔室内膨胀胶筒305开始膨胀,可退式卡瓦打捞筒1及密封装置3与油管4之间环空,关闭截止阀,保持压力,保持环空密封;
35.步骤三、退式卡瓦打捞筒1上端接循环管线及循环泵,开泵循环洗井;循环作业结束后,停止作业,开启试压泵截止阀,释放压力,静置后第二腔室内部膨胀胶筒305回缩,退式卡瓦打捞筒1及密封装置3与油管4之间密封解除。
36.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
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