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维持的低温气动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52241发布日期:2023-03-22 10:51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维持的低温气动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用于控制介子流通,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自维持的低温气动阀。


背景技术:

2.气动阀是借助压缩空气驱动的阀门,由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组成,执行机构是调节阀的推力部件,它按控制信号压力的大小产生相应的推力,推动调节机构动作,阀体是气动调节阀的调节部件,它直接与调节介质接触,调节该流体的流量。传统的气动阀为常闭式或常开式气动控制阀,系统工作时阀门打开或关闭,当给控制腔供应气体时,活塞推动阀芯克服入口介质压力的作用力、弹簧力和摩擦力,使阀门打开或关闭,卸掉控制压力时,介质压力的作用力和弹簧力推动阀芯迅速回位至关闭或打开位置,常闭式或常开式气动控制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旦控制腔气压不足或供气管路损坏,会迅速关闭或打开,导致系统停止工作。因此,需要一种可自维持的低温气动阀,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维持的低温气动阀,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气动阀无法在控制腔气压不足和供气管路损坏的情况下使用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维持的低温气动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预冷接管嘴和控制接管嘴,所述阀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介子入口和介子出口,位于所述阀体内部的介子入口流道与介子出口流道上下设置,所述阀体内设置有阀芯并滑动连接,所述控制接管嘴输入气体带动阀芯在所述阀体内上下滑动,并控制介子入口、介子出口、预冷接管嘴流道之间的开启和关闭。
5.所述阀体内设置有活塞并滑动连接,所述阀芯的上端与活塞连接,所述阀芯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塞和阀体连接,所述控制接管嘴输入气体带动活塞、弹簧和阀芯在所述阀体内上下滑动。
6.所述预冷接管嘴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边缘与所述阀体的内壁贴合。
7.所述阀体的上端套设有密封圈,所述控制接管嘴的内壁与所述密封圈贴合。
8.所述活塞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边缘与所述阀体的内壁贴合。
9.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阀芯穿过所述密封圈。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阀体的两端分别设置预冷接管嘴和控制接管嘴、并在阀体的两侧分别设置介子入口和介子出口,位于阀体内部的介子入口流道与介子出口流道上下设置、并阀体内设置阀芯,控制接管嘴输入气体带动阀芯在阀体内上下滑动,并控制介子入口、介子出口、预冷接管嘴流道之间的开启和关闭,当控制接管嘴不通控制气时,介子入口与介子出口断开,阀芯与阀体形成金属锥形密封副,当控制接管嘴输入控制气时,介子入口与介子出口连通,阀芯与预冷接管嘴形成金属锥形密封副,当控制接管嘴撤气时,依靠介质
力使介子入口与介子出口连通,阀芯与预冷管嘴形成金属锥形密封副,实现在控制腔气压不足或供气管路损坏的情况下,可依靠介质力维持阀门打开,使系统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动阀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阀体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阀芯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冷接管嘴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动阀工作示意图一;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动阀工作示意图二。
18.图中:1活塞、2阀体、3阀芯、4预冷接管嘴、5密封圈、6弹簧、7控制接管嘴。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如图1所示,一种可自维持的低温气动阀,包括阀体2,所述阀体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预冷接管嘴4和控制接管嘴7,所述阀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介子入口和介子出口,位于阀体2内部的介子入口流道与介子出口流道上下设置,所述阀体2内设置有阀芯3并滑动连接,所述控制接管嘴7输入气体带动阀芯3在所述阀体2内上下滑动,并控制介子入口、介子出口、预冷接管嘴4流道之间的开启和关闭;当控制接管嘴7不通控制气时,介子入口与介子出口断开,阀芯3与阀体2形成金属锥形密封副,当控制接管嘴7输入控制气时,介子入口与介子出口连通,阀芯3与预冷接管嘴4形成金属锥形密封副,当控制接管嘴7撤气时,依靠介质力使介子入口与介子出口连通,阀芯3与预冷管嘴4形成金属锥形密封副,实现在控制腔撤气状态下,可依靠介质力维持阀门打开,进而可实现在控制腔气压不足或供气管路损坏的情况下,可依靠介质力维持阀门打开,使系统正常工作。
21.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阀体2为矩形,阀芯3为圆柱形;实际安装时,阀体2的下端设置有预冷接管嘴4,冷接管嘴4与阀体2螺纹连接,预冷接管嘴4上套设有密封圈5,密封圈5的外边缘与阀体4的内壁贴合;阀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介子入口和介子出口,位于阀体2内部的介子入口流道与介子出口流道上下设置,预冷接管嘴4的流道分别与介子入口和介子出口的流道连通,阀体2的上端设置有控制接管嘴7,阀体2上套设有密封圈5,控制接管嘴7的内壁与密封圈7贴合,控制接管嘴7与阀体2螺纹连接,阀体2内设置有阀芯3,阀芯3与阀体2上下滑动连接,阀芯3的上端设置有活塞1,活塞1上套设有密封圈5,密封圈5的外边缘与阀体2的内壁贴合,阀芯3与活塞1螺纹连接,阀芯3的下端与预冷接管嘴4接触,并将预冷接管嘴4的流道封闭,阀芯3上套设有弹簧6,弹簧6的上端套设在活塞1上,弹簧6的下端与阀体2内部接触,用于给阀芯3提供弹力,阀体2内设置有密封圈5,密封圈5位于介子出口上方设置,阀芯3穿过密封圈5,给控制接管嘴7输入气体,并推动活塞1和阀芯3在阀体2内上下滑动,阀体2的下端与预冷接管嘴4的流道接触,并控制介子入口、介子出口、预冷接管嘴4流道之间的开启和关闭,当控制接管嘴7不通控制气时,介子入口与介子出口断开,阀芯3与
阀体2形成金属锥形密封副,当控制接管嘴7输入控制气时,介子入口与介子出口连通,阀芯3与预冷接管嘴4形成金属锥形密封副,当控制接管嘴7撤气时,依靠介质力使介子入口与介子出口连通,阀芯3与预冷管嘴形4成金属锥形密封副,实现在控制腔撤气状态下,可依靠介质力维持阀门打开,使系统正常工作。
22.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此气动阀用于低温系统。使用时,系统准备工作前,在弹簧6的作用下阀芯3处于关闭位置,此时介子入口与预冷接管嘴4相通,介质通过介子入口流入预冷接管嘴4并流出,当介质缓慢降温,对气动阀及系统进行预冷,当气动阀及系统温度降至工作温度时,控制接管嘴7通气,气体推动活塞1并带动阀芯3和弹簧6向下推动,阀芯3的下端将预冷接管嘴4的流道封闭,此时气动阀打开,气动阀上的介子入口与介子出口连通,介子入口与预冷接管嘴4断开,介质从介子入口流入介子出口并流出,有效防止了系统在启动时因冷却太快而造成的损伤,当介质缓慢增压,当介质压力增至系统工作压力时,控制接管嘴7撤气,同时在介子入口高压介质的作用下,气动阀介子入口与介子出口连通,介子入口与预冷接管嘴4断开,系统开始正常工作,避免在控制腔气压不足或供气管路损坏的情况下系统停止工作,气动阀工作结束后,当介质压力降低,在弹簧6的作用下阀芯3处于关闭位置,此时介子入口与预冷接管嘴4相通,设备系统停止工作。
2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阀体2的两端分别设置预冷接管嘴4和控制接管嘴7并连接、并在阀体2的两侧分别设置介子入口和介子出口,位于阀体2内部的介子入口流道与介子出口流道上下设置、并阀体2内设置阀芯3,控制接管嘴7输入气体推动活塞1、弹簧6和阀芯3在阀体2内上下滑动,并控制介子入口、介子出口、预冷接管嘴4流道之间的开启和关闭,当控制接管嘴7不通控制气时,介子入口与介子出口断开,阀芯3与阀体2形成金属锥形密封副,当控制接管嘴7输入控制气时,介子入口与介子出口连通,阀芯3与预冷接管嘴4形成金属锥形密封副,当控制接管嘴撤7气时,依靠介质力使介子入口与介子出口连通,阀芯3与预冷管嘴4形成金属锥形密封副,实现在控制腔气压不足或供气管路损坏,可依靠介质力维持阀门打开,使系统正常工作。
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