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防止蝶板意外转动的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7636发布日期:2023-04-19 10:2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防止蝶板意外转动的蝶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蝶阀,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能防止蝶板意外转动的蝶阀。


背景技术:

1、蝶阀是指关闭件(阀瓣或蝶板)为圆盘,围绕阀轴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的一种阀,在管道上主要起切断和节流作用,蝶阀处于完全开启位置时,蝶板厚度是介质流经阀体时的阻力,因此通过该阀门所产生的压力降很小,故具有较好的流量控制特性。蝶阀作为一种用来实现管路系统通断及流量控制的部件已在石油、化工、冶金、水电等许多领域中得到极为广泛地应用。

2、现有的蝶阀存在缺陷,当蝶阀处于关闭状态时,若流道内的流量过大压力过大,则蝶阀内的蝶板会有意外翻转导致流体外涌的现象,存在不确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闭合状态稳定的蝶阀。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防止蝶板意外转动的蝶阀,包括阀体、位于阀体内的蝶板、带动蝶板转动的阀杆和能与蝶板形成硬密封的阀座,所述蝶板内开设有多个绕蝶板轴线分布的直线孔,多个所述直线孔均沿蝶板的直径方向延伸至蝶板的外壁上,所述蝶板用于阻挡介质的端面上开设有与多个直线孔一一连通的导流孔,多个所述直线孔内均设置有能延直线孔直线移动的顶触杆和与一端与顶触杆固定连接的弹簧,多个所述弹簧未与相应顶触杆连接的一端均与蝶板固定连接,多个所述顶触杆与所在的直线孔密封连接,通过介质进入直线孔内并推动顶触杆向蝶板外移动使得多个顶触杆均与阀体内壁顶触。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顶触杆与阀体内壁顶触的端面均为球面。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导流孔在蝶板上的开口均靠近蝶板的中心设置。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蝶板未开设有导流孔的端面上设置有多根凸起的加强筋。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顶触杆均局部位于相应的加强筋内。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介质推动三个顶触杆使得三个顶触杆均能与阀体内壁顶触,如此设计相比现有技术能够使得蝶板在阻断介质流通时有良好的稳定性,弥补了现有技术蝶板容易翻转而引发泄漏的缺陷;同时顶触杆与阀体内壁顶触能提高蝶板受介质推动时的抗弯性,确保蝶板与阀座之间的密封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能防止蝶板意外转动的蝶阀,包括阀体(1)、位于阀体(1)内的蝶板(2)、带动蝶板(2)转动的阀杆(3)和能与蝶板(2)形成硬密封的阀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蝶板(2)内开设有多个绕蝶板(2)轴线分布的直线孔(5),多个所述直线孔(5)均沿蝶板(2)的直径方向延伸至蝶板(2)的外壁上,所述蝶板(2)用于阻挡介质的端面上开设有与多个直线孔(5)一一连通的导流孔(6),多个所述直线孔(5)内均设置有能沿直线孔(5)直线移动的顶触杆(7)和与一端与顶触杆(7)固定连接的弹簧(8),多个所述弹簧(8)未与相应顶触杆(7)连接的一端均与蝶板(2)固定连接,多个所述顶触杆(7)与所在的直线孔(5)密封连接,通过介质进入直线孔(5)内并推动顶触杆(7)向蝶板(2)外移动使得多个顶触杆(7)均与阀体(1)内壁顶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防止蝶板意外转动的蝶阀,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顶触杆(7)与阀体(1)内壁顶触的端面均为球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能防止蝶板意外转动的蝶阀,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流孔(6)在蝶板(2)上的开口均靠近蝶板(2)的中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能防止蝶板意外转动的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蝶板(2)未开设有导流孔(6)的端面上设置有多根凸起的加强筋(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防止蝶板意外转动的蝶阀,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顶触杆(7)均局部位于相应的加强筋(9)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防止蝶板意外转动的蝶阀,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阀体、位于阀体内的蝶板、带动蝶板转动的阀杆和能与蝶板形成硬密封的阀座,蝶板内开设有多个绕蝶板轴线分布的直线孔,多个直线孔均沿蝶板的直径方向延伸至蝶板的外壁上,蝶板用于阻挡介质的端面上开设有与多个直线孔一一连通的导流孔,多个直线孔内均设置有能延直线孔直线移动的顶触杆和与一端与顶触杆固定连接的弹簧,多个弹簧未与相应顶触杆连接的一端均与蝶板固定连接,多个顶触杆与所在的直线孔密封连接,通过介质进入直线孔内并推动顶触杆向蝶板外移动使得多个顶触杆均与阀体内壁顶触,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蝶板会意外翻转而导致介质泄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彭帮强,林明深,陈华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华匠阀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