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减震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13095发布日期:2023-05-10 22:5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减震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管道连接结构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减震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1、建筑物某楼层的上部与下部因平面使用功能不同,该楼层上部与下部采用不同结构类型,并且上部与下部通过该楼层进行结构转换,则该楼层称为转换层。在地铁上盖住宅的建筑项目中,需要在转换层内布设安装水管等管道,然而当地铁通行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当震动传导至管道会对管道产生较大影响,轻则导致管道开裂,重则导致管道断裂,因此需要通过减震结构对管道进行减震,避免地铁通行时产生的震动对管道造成损坏。相关技术中的管道减震结构通常采用波纹管结构,即将管道分为多段,相邻段的管道通过波纹管进行连接,通过波纹管可伸缩弯曲的特性来对管道起到减震作用,然而通过波纹管结构对管道进行减震,在震动传导至管道时,管道会发生无规则的晃动,若震动过大或持续的高频震动后,容易造成管道发生破裂或断裂等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减震安装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管道减震结构通常采用波纹管所导致的管道容易发生破裂或断裂等损坏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道减震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管道减震安装结构,包括管道和第一减震管,所述第一减震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减震管两侧的所述管道上分别固设有连接架,所述第一减震管两侧的所述管道上的所述连接架通过枢轴相互铰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减震管两侧的管道通过连接架和枢轴进行限位连接,使得第一减震管两侧的管道只能绕枢轴的轴线发生相对摆动,对第一减震管两侧的管道起到了很好的支撑限位作用,因此当地铁在转换层内通行时产生的震动传导至管道使管道发生抖动时,第一减震管两侧的管道只能绕枢轴的轴线发生相对摆动,避免管道发生不定向的抖动,从而在确保第一减震管能够发挥减震效果的前提下,对管道的摆动幅度进行一定程度的限位,防止长期震动或震动强度过大所导致的管道破裂或断裂等损坏。

5、可选的,还包括多组第二减震管和剪叉杆,多组所述第二减震管间隔设于所述管道上,所述第二减震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减震管两侧及相邻所述第二减震管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一销轴,所述剪叉杆两两交叉排布,并与所述第一销轴铰接,所述剪叉杆之间通过第二销轴铰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减震管两侧及相邻第二减震管之间的管道通过剪叉杆进行连接,剪叉杆、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组合形成剪叉架,剪叉架可进行伸缩,从而可对第二减震管两侧及相邻第二减震管之间的管道的运动轨迹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使得管道只能沿其自身轴线方向移动,因此当地铁在转换层内通行时产生的震动传导至管道使管道发生抖动时,第二减震管两侧及相邻第二减震管之间的管道只能轴线方向进行振动,避免管道发生不定向的抖动,从而在确保第二减震管能够发挥减震效果的前提下,对管道的振动幅度进行一定程度的限位,防止长期震动或震动强度过大所导致的管道破裂或断裂等损坏。

7、可选的,还包括第三减震管、第四减震管、压力传感器、移动机构和两组电动阀,所属第三减震管固定罩设于所述第一减震管的外侧部,所述第三减震管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减震管的外壁之间围合形成空腔,所述压力传感器固设于所述第三减震管,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测压端穿入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减震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管道可拆卸相连通,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减震管和所述第四减震管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减震管和所述第四减震管相对于所述管道移动,所述第四减震管的两端部能够与所述管道相连通,所述两组电动阀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减震管两侧的管道上,并分别与所述管道相连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力传感器和移动机构等结构可对第一减震管的状态进行监测,若第一减震管发生破裂,则可及时将破裂的第一减震管替换为第四减震管,从而在短时间内将管道的介质输送恢复正常,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9、可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支座、平移件和平移驱动组件,所述平移件滑动设于所述支座,所述平移驱动组件与所述平移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平移件相对于所述管道移动,所述第一减震管通过第一缓冲组件设于所述平移件,所述第四减震管通过第二缓冲组件设于所述平移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缓冲组件可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以减少第一减震管传导至平移件的震动,通过第二缓冲组件可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以减少第四减震管传导至平移件的震动,从而延长移动机构的使用寿命。

11、可选的,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第一环形板、第二环形板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环形板固设于所述第一减震管的外侧部,所述第二环形板固设于所述平移件,并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板外侧,所述第一弹簧沿周向设于所述第一环形板与所述第二环形板之间,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环形板和所述第二环形板固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弹簧沿周向设于第一环形板与第二环形板之间,从而能吸收多个方向的震动,进而起到了很好的减震效果。

13、可选的,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第三环形板、第四环形板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三环形板固设于所述第一减震管的外侧部,所述第四环形板固设于所述平移件,并位于所述第三环形板外侧,所述第二弹簧沿周向设于所述第三环形板与所述第四环形板之间,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环形板和所述第四环形板固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弹簧沿周向设于第三环形板与第四环形板之间,从而能吸收多个方向的震动,进而起到了很好的减震效果。

15、可选的,还包括两组伸缩管、伸缩驱动件及夹持组件,两组所述伸缩管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一减震管两侧的所述管道上,并与所述管道相连通,所述伸缩驱动件固设于所述管道,并与所述伸缩管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伸缩管沿所述管道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夹持组件设于所述伸缩管,所述夹持组件用于所述第一减震管或所述第四减震管的两端部分别与两组所述伸缩管可分离夹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管或所述第四减震管的两端部能够与两组所述伸缩管相连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伸缩驱动件和夹持组件可实现第一减震管或第四减震管与伸缩管的快速连接和分离,从而提高第四减震管与第一减震管进行替换的效率。

17、可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滑动件、滑动驱动组件、压板和旋转驱动件,所述滑动件滑动设于所述伸缩管,所述滑动驱动组件设于所述伸缩管,并与所述滑动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动件沿所述伸缩管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压板转动设于所述滑动件,所述旋转驱动件设于所述滑动件,并与所述压板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压板旋转,所述第一减震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法兰板,所述第一法兰板的一端面固设有第一密封垫,所述伸缩管设有限位面,所述压板用于可分离式抵接于所述第一法兰板的另一端面,所述第一密封垫用于可分离式抵接于所述限位面,所述第四减震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法兰板,所述第二法兰板与所述压板相对应,所述第二法兰板的一端面设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与所述限位面相对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动件、滑动驱动组件、压板和旋转驱动件可实现压板对第一法兰板或第二法兰板的快速夹持或松开,从而进一步提高第四减震管与第一减震管的替换效率。

19、可选的,所述夹持组件沿所述伸缩管周向均布,所述滑动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丝杆和第二电机,所述伸缩管的周部设有导向槽,所述滑动件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槽,所述第二丝杆转动设于所述伸缩管,所述第二电机固设于所述伸缩管,并与所述第二丝杆传动连接,所述滑动件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滑动件的所述第二螺孔螺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丝杆转动,通过第二丝杆带动滑动件和压板对第一法兰板或第二法兰板进行夹紧,从而可获得足够大的夹紧力。

21、可选的,所述滑动件设有凹槽,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一侧壁与所述压板的一侧面相对应,用于对所述压板进行抵接支撑。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凹槽的一侧壁可对压板进行抵接支撑,从而确保压板对第一法兰板或第二法兰板有足够的夹持力。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由于第一减震管两侧的管道通过连接架和枢轴进行限位连接,使得第一减震管两侧的管道只能绕枢轴的轴线发生相对摆动,对第一减震管两侧的管道起到了很好的支撑限位作用,因此当地铁在转换层内通行时产生的震动传导至管道使管道发生抖动时,第一减震管两侧的管道只能绕枢轴的轴线发生相对摆动,避免管道发生不定向的抖动,从而在确保第一减震管能够发挥减震效果的前提下,对管道的摆动幅度进行一定程度的限位,防止长期震动或震动强度过大所导致的管道破裂或断裂等损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