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用增速扭转减振器及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80937发布日期:2023-06-08 02:0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用增速扭转减振器及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汽车,特别涉及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用增速扭转减振器及增程式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1、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能源消耗的主要终端之一和有害气体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的汽车已成为节能减排的焦点,混合动力汽车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混合动力汽车就是通过提高动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实现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

2、自1997年丰田prius(普锐斯)推向市场以来,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呈现多样化快速发展。为了逐步向纯电动方向发展和过渡,除了常规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改进外,国内外各大汽车厂商又相继推出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电动汽车。其中,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动力电池、两个电机,一个作为驱动电机独立驱动汽车行驶,而另一个电机作为发电机,由发动机驱动,向电池充电或给驱动电机供电。

3、相关技术中,电动汽车增程器系统的开发必然涉及到发电机和发动机的选型和匹配问题。一般来说,因直流发电机可实现转速和转矩控制及四象运行等的优越性能,多数采用直流发电机,直流发电机的高效区间普遍为5000rpm-10000rpm左右。而发动机的高效区间为1250rpm-4000rpm左右。这样一来,采用传统的扭转减震器时,增程器无法保证发动机和发电机同时工作在高效区间。

4、专利号为cn203344753u的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增程系统及增程式电动汽车,该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增程系统包括发动机和发电机,还包括:行星齿轮机构,其由齿圈、太阳轮、行星架和行星轮组成;扭转减振器,其一端连接发动机的曲轴,另一端连接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其中,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固定连接在发电机的固定部件上,太阳轮与发电机的发电机转子连接,行星齿轮机构将扭转减振器传递过来的发动机动力传递给发电机转子。其在发动机与发电机之间采用行星齿轮机构作为变速装置,实现了发动机与发电机同轴和增速传递动力,提高了发电机效率,尤其在汽车低速行驶时发电机效率提升明显。

5、但是,由于扭转减震器无增速作用,需增加单独连接增速器,其会引起占用空间大、传动机构设计复杂、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发明合理设计了一种增速扭转减振器,将扭转减震器与增速器集成,使其有集成度高、占用空间小、重量轻、制造工艺简单等优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用增速扭转减振器及增程式电动汽车,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电动汽车增程器系统中扭转减震器无增速作用,需增加单独连接增速器而引起占用空间大、传动机构设计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用增速扭转减振器,包括:

3、行星齿轮机构,其包括外齿圈,所述外齿圈的外周固定有多个第一限位框;

4、扭转减振机构,其包括从动盘以及位于从动盘和第一限位框内的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用于缓冲从动盘和外齿圈之间的冲击力。

5、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同步装置,当从动盘和外齿圈的扭矩差达到设定阈值时,所述同步装置使从动盘和外齿圈同步转动。

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同步装置包括设置在从动盘上的弧形孔和固定在外齿圈上并伸入弧形孔内的卡爪。

7、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在外齿圈上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上一体设置有多个所述卡爪。

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同步装置为固定在从动盘上并延伸至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框之间的限位块。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从动盘包括位于外齿圈外周的第一内环,所述内环的外周设有容纳减震弹簧的多个第二限位框、以及用于开设所述弧形孔的多个连接板。

10、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盘,所述限位盘包括位于外齿圈外周的第二内环,所述第二内环的外周设有容纳减震弹簧的多个第三限位框,所述第一内环和第二内环分设在第一限位框的两侧。

11、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包裹行星齿轮机构和扭转减振机构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从动盘还包括连接多个所述连接板的法兰盘,所述第一壳体、法兰盘和第二壳体三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2、所述行星齿轮机构还包括行星架,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暴露行星架的让位孔。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星齿轮机构还包括太阳轮,所述太阳轮上设置有连接发动机转子的花键轴,所述花键轴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向行星齿轮机构内部注油的注油油道。

14、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包括:

15、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增程式电动汽车用增速扭转减振器。

16、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1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用增速扭转减振器及增程式电动汽车,由于行星齿轮机构,其包括外齿圈,外齿圈的外周固定有多个第一限位框;扭转减振机构,其包括从动盘以及位于从动盘和第一限位框内的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用于缓冲从动盘和外齿圈之间的冲击力。因此,实现将扭转减震器与增速器集成,使其既有扭转减震作用还有增速作用,可以最小空间内使发动机与发电机高效区进行匹配,实现增程系统效率的提升,其还具有集成度高、占用空间小、重量轻、制造工艺简单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用增速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用增速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用增速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用增速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用增速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用增速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用增速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用增速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用增速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10.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用增速扭转减振器及增程式电动汽车,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包括行星齿轮机构,其包括外齿圈,所述外齿圈的外周固定有多个第一限位框;扭转减振机构,其包括从动盘以及位于从动盘和第一限位框内的减震弹簧。由于行星齿轮机构,其包括外齿圈,外齿圈的外周固定有多个第一限位框;扭转减振机构,其包括从动盘以及位于从动盘和第一限位框内的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用于缓冲从动盘和外齿圈之间的冲击力,因此,实现将扭转减震器与增速器集成,使其既有扭转减震作用还有增速作用,可以最小空间内使发动机与发电机高效区进行匹配,实现增程系统效率的提升,其还具有集成度高、占用空间小、重量轻、制造工艺简单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滨,毕帅,金永镇,马季,刘军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