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箱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77821发布日期:2023-12-25 03:10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轮箱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齿轮箱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齿轮箱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1、齿轮箱中的润滑油既能够起到润滑作用,又能够带走结构之间因为摩擦产生的热量,对装置起到保护作用,减少齿轮和轴承因温度过高受损的情况。

2、公告号为cn21832613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齿轮箱油冷散热器,包括底座和齿轮箱,通过可伸缩连接头、散热管、泵和连接软管,可以将齿轮箱内的润滑油强制抽出,通过散热机构进行散热,并且通过散热机构的设置,可以间接性或连续性将冷却水涂抹在散热管的表面,通过冷却水的吸热作用,可以快速降温,并配合扇叶的风冷散热设置,使得冷却水可以快速蒸发,进一步提高吸热效率。

3、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本技术人认为,齿轮箱中温度偏低时,润滑油粘稠度大,增大齿轮负载,从而增大齿轮的产热,影响齿轮的使用与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便于对齿轮箱进行散热,控制齿轮箱内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本发明提供一种齿轮箱冷却机构。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齿轮箱冷却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齿轮箱冷却机构,包括底座,用于放置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内填充有用于润滑和降温的润滑油;第一传感箱,设于所述齿轮箱内,浸在润滑油内,所述第一传感箱上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伸出所述齿轮箱;第二传感箱,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于所述第二传感箱一侧,所述第一传感箱、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传感箱内均填充有热胀冷缩性良好的液体;滑动块,设于所述第二传感箱一端,所述第二传感箱内液体膨胀时,带动所述滑动块朝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传感箱内液体收缩时,带动所述滑动块朝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管的方向移动;进油管道,一端连通于所述齿轮箱内部,所述进油管道上设有抽油泵;调节管道,连通于所述进油管道远离所述齿轮箱的一端,所述调节管道侧壁连通有第一出油管和第二出油管,所述第一出油管和所述第二出油管沿所述调节管道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出油管远离所述调节管道的一端连接有一级降温组件,所述一级降温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出油管内的润滑油进行降温并将润滑油送回至所述齿轮箱内,所述第二出油管远离所述调节管道的一端连接有二级降温组件,所述二级降温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二出油管内的润滑油进行降温并将润滑油送回至所述齿轮箱内;连接杆,设于所述调节管道内,所述连接杆轴向沿所述调节管道轴向延伸,所述连接杆滑动插接于所述调节管道内,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一出油管端部相配合,所述第一连接块封闭所述第一出油管端部,所述第二连接块和所述第二出油管端部相配合,所述第二连接块封闭所述第二出油管端部,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沿所述连接杆轴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出油管和所述第二出油管之间的间距;控制件,设于所述滑动块和所述连接杆之间,所述滑动块朝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管方向移动时,通过所述控制件,带动所述第二连接块封闭所述第二出油管端部,所述滑动块朝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块封闭所述第一出油管端部。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传感箱浸在齿轮箱内的润滑油里,润滑油温度改变时,热量传递给第一传感箱内的液体,使第一传感箱、第一连接管和第二传感箱内的液体温度改变并发生热胀冷缩现象,当第二传感箱内的液体膨胀或收缩时,通过控制件改变调节管道内连接杆的位置,齿轮箱内润滑油通过进油管道流入至调节管道内,当第一连接块封闭第一出油管端部时,润滑油沿第二出油管进入至二级降温组件进行降温,当第二连接块封闭第二出油管端部时,润滑油沿第一出油管进入至一级降温组件进行降温。

4、能够根据齿轮箱内润滑油温度不同选择不同的降温方式,减少齿轮箱内润滑油降温效果不足或润滑油温度过低的情况,提升装置稳定性,延长装置使用寿命,便于对齿轮箱进行降温以及保护,装置之间联动,便于使用。

5、可选的,所述二级降温组件包括降温箱,润滑油通过所述第二出油管进入至所述降温箱内,所述降温箱顶部开设有进油口,所述降温箱底部开设有出油口。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齿轮箱内润滑油进行更换,润滑油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会发生粘度改变、被污染等情况,对润滑油进行更换,便于对齿轮箱内部进行润滑以及降温,减少因润滑油的改变而影响齿轮箱的工作运转,提升装置稳定性,延长装置使用寿命,且在降温过程中即可对润滑油进行更换,无需齿轮机停机进行更换,提升装置灵活性。

7、可选的,所述第二传感箱远离所述滑动块的一侧设有压力调节阀,所述压力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第二传感箱内的压力。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力调节阀可以调节第二传感箱内的压力,从而调节第二传感箱内滑动块的位置,进一步更换润滑油的行走通道,调节压力调节阀,使滑动块朝靠近第一连接管的方向移动,带动第二连接块封闭第二出油管端部,使润滑油沿第一出油管经过以及降温组件降温后回到齿轮箱内,此时第二出油管和降温箱处于停机状态,打开降温箱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便于对降温箱内的润滑油进行更换,进一步提升装置的灵活性,提升装置的稳定性,减少润滑油在更换过程中排出过多的情况,减少换油过程对齿轮箱内润滑油体积的影响。

9、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竖直设置,所述齿轮箱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齿轮箱工作的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上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连接板上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上套设有第一皮带本体,所述第二皮带轮连接于所述抽油泵,所述第二皮带轮转动时带动所述抽油泵工作。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一皮带本体,使齿轮箱上的输入轴带动抽油泵工作,无需额外设置动力源用于抽取齿轮箱内的润滑油,节省成本,便于使用。

11、可选的,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和第二皮带本体,所述第三皮带轮连接于所述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本体套设于所述第三皮带轮和所述第四皮带轮;所述第二传感箱水平设置并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滑动块设于所述第二传感箱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管设于所述滑动块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水平设置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沿所述连接板宽度方向穿过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轴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第四皮带轮连接于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二传感箱的一侧,所述第四皮带轮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沿所述第四皮带轮轴向延伸,所述连接轴滑动插接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槽,所述第二传感箱上开设有敞口,所述敞口设于所述滑动块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连接轴一端穿过所述敞口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花键连接块,所述第一花键连接块套设于所述连接轴,所述第四皮带轮靠近所述第二传感箱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花键连接块,所述第二花键连接块滑动插接于所述敞口内,所述第一花键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花键连接块相配合;所述二级降温组件包括第一水箱和水泵,所述第一水箱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水泵设于所述第一水箱内,所述第一水箱设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二传感箱的一侧,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滑动块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水泵,所述第一水箱上设有出水管和回水管,所述控制件包括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块,所述出水管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水箱,所述出水管中间部分设于所述降温箱内部,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连通于所述出水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另一端连通于所述调节管道,所述回水管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侧壁,所述回水管另一端连通于第一水箱,所述连接杆一端穿过所述调节管道并伸入至所述第二连接管内,所述第三连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管内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块与所述回水管端部相配合,所述第三连接块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与所述调节管道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侧壁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出水管设于所述调节管道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和第二皮带本体,输入轴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通过第二皮带本体带动第四皮带轮转动,实现传动,减少动力源的设置,结构稳定,便于使用,节省成本。

13、温度上升时,第一传感箱、第一连接管和第二传感箱内液体受热膨胀,挤压滑动块,使滑动块朝远离第一连接管的方向移动,即带动第一花键连接块朝靠近连接板的方向移动,第一花键连接块与第二花键连接块相接时,第四皮带轮的转动传递至滑动块上,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转动,带动水泵开始工作,第一水箱内的水流向出水管内,经过降温箱时对降温箱内部的润滑油进行降温,提升降温效果,出水管内的水流至第一连接管后流向第二连接管内,水流挤压冲击第三连接块,使第三连接块朝远离第一连接管的方向移动,带动连接轴朝远离第一连接管的方向移动,使第一连接块封闭第一出油管,调节管道内的润滑油流向第二出油管。

14、温度降低时,第二传感箱内的液体收缩,吸引滑动块朝远离连接板的方向移动,第一花键连接块与第二花键连接块分离,第四皮带轮转动,但连接轴静止,水泵停止工作,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第三连接块朝靠近第一连接管的方向移动,带动第二连接块封闭第一出油管,调节管道内的润滑油流向第一出油管。

15、装置之间相互配合,实现通过齿轮箱内润滑油温度的变化调节润滑油的行走路径,便于使用。

16、可选的,所述降温箱内设有转动轴、绞龙叶片、驱动风扇和第三皮带本体,所述第二出油管一端连通于所述降温箱内部,所述第二出油管端部连接于所述降温箱侧壁顶部,所述第二出油管靠近所述降温箱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降温箱内部顶壁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部中空并连通于所述第二出油管,所述驱动风扇竖直设置,所述驱动风扇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块内部,所述第二出油管端部朝向所述驱动风扇,所述安装块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块远离所述第二出油管的一侧连接有第五皮带轮,所述驱动风扇连接于所述第五皮带轮,所述转动轴水平设置且转动连接于所述降温箱底部,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六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本体套设于所述第五皮带轮和所述第六皮带轮,所述绞龙叶片连接于所述转动轴侧壁,所述出油口设于所述降温箱侧壁底部,所述出油口和所述第六皮带轮分别设于所述转动轴两端。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箱内的润滑油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里面含有较多杂质,影响齿轮箱的使用,杂质在降温箱内堆积,影响装置的使用,在降温箱内设置绞龙叶片,将杂质推向靠近出油口的位置,在更换降温箱内润滑油时,将杂质冲出降温箱,提升装置的稳定性,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18、设置驱动风扇,润滑油通过第二出油管流向降温箱,润滑油冲刷驱动风扇的扇叶,带动驱动风扇转动,从带动第五皮带轮和第六皮带轮转动,驱动转动轴转动,使绞龙叶片将降温箱内的杂质推向靠近出油口的位置,减少动力源的设置,节省成本,便于使用。

19、可选的,所述二级降温组件还包括降温风扇,所述降温风扇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降温风扇设于所述第一水箱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降温风扇连接于所述连接轴,所述降温风扇朝所述第一水箱方向吹风。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降温风扇,对第一水箱内的水进行降温,便于通过水流对降温箱内的润滑油进行降温,提升降温效果,便于第一水箱内的水循环利用,减少水浪费。

21、可选的,所述一级降温组件包括第一回油管,所述第一回油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油管,所述降温箱侧壁连通有第二回油管,所述齿轮箱顶部连通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回油管远离所述第一出油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二回油管远离所述降温箱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二回油管靠近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设有单向阀。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回油管对润滑油进行一级降温,减少因降温太多导致润滑油温度过低而粘度增加的情况,提升装置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便于使用;设置第三连接管,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均连通于第三连接管,通过第三连接管流入至齿轮箱内,减少齿轮箱上的开口,提升装置稳定性,减少发生泄漏的情况,设置单向阀,进一步提升装置稳定性。

23、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4、1、能够根据齿轮箱内润滑油温度不同选择不同的降温方式,减少齿轮箱内润滑油降温效果不足或润滑油温度过低的情况,提升装置稳定性,延长装置使用寿命,便于对齿轮箱进行降温以及保护。

25、2、通过压力调节阀可以调节对润滑油的降温方式,提升装置灵活性,便于对降温箱内的润滑油进行更换,减少更换过程中齿轮箱内润滑油减少造成的不良影响。

26、3、对润滑油进行更换,提升装置稳定性,减少因润滑油性质发生改变对齿轮箱内部造成的不良影响,延长装置使用寿命,且能够对润滑油中的杂质进行清理,进一步提升装置稳定性。

27、4、水泵、降温风扇和第二传感箱联动,当润滑油的降温方式改为二级降温时,水泵和降温风扇才开始工作,减少浪费,节省能源。

28、5、设置绞龙叶片,无需额外设置动力源,且便于将降温箱内的杂质推向靠近出油口的位置,便于排出杂质,提升装置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