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回转支承的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66501发布日期:2024-03-12 20:50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回转支承的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轴承,具体为一种新型回转支承的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1、回转支承又叫转盘轴承,它由内外圈、滚动体等构成,有些人也称其为:旋转支承、回旋支承。回转支承在现代工业中应用很广泛,被人们称为:“机器的关节”,是两物体之间需作相对回转运动,又需同时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倾翻力矩的机械所必需的重要传动部件。随着机械行业的迅速发展,回转支承在船舶设备、工程机械、轻工机械、冶金机械、医疗机械、工业机械、游乐设备行业、光伏太阳能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专利公告号为cn218266844u公开了一种新型自润滑的回转支承,涉及回转支承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它主要包括外环和内环以及位于外环和内环二者之间将外环和内环装配并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内环上设置有对转动组件进行润滑的润滑组件,所述润滑组件包括用来对润滑油进行涂抹的涂抹部件和用来灌注润滑油的螺杆,所述内环上开设有用来安装涂抹部件的空腔。本实用新型驱动螺杆拧进或者拧出,海绵垫渗出的油沿着毛刷渗出,借助夹杂润滑油的毛刷对转动组件进行润滑,进而随着转动组件的运动进行实时润滑,无需过饱和的填压润滑油润滑。

3、现有技术cn218266844u在使用过程中,虽然有益处较多,但依旧存在以下问题,其不便于添加润滑油,从而导致了后续工作人员对轴承的维护难度较高,影响轴承的维护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回转支承的润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回转支承的润滑装置,包括外圈、蓄油槽、连接杆、内圈和塑体油本体,所述外圈内部设置有内圈,所述外圈和内圈相对一侧外壁均开设有滑道;

3、所述外圈和内圈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内部设置有圆形阵列分布的滚珠;

4、所述内圈内部开设有蓄油槽,所述蓄油槽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部采用中空设计。

5、使用本技术方案中一种新型回转支承的润滑装置时,工作人员通过外置的油泵与快插接头相连接,且通过油泵和连接杆对蓄油槽内部补充润滑油,之后工作人员手动旋转螺栓,螺栓带动连接杆和活塞本体发生垂直移动,活塞本体带动蓄油槽内部的润滑油推入连通槽内部,对塑体油本体内部补充润滑油,使滚珠与塑体油本体相接触时,能够对滚珠进行补充润滑,保证内圈和外圈通过滚珠的相对旋转流畅性。

6、优选的,所述分隔板内部开设有圆形阵列分布的限位孔,所述滚珠位于限位孔内部,所述分隔板配合限位孔对滚珠的位置进行固定。

7、优选的,所述蓄油槽内壁下端一侧开设有连通槽,所述蓄油槽通过连通槽与滑道相连通;

8、所述连通槽内壁一侧设置有塑体油本体,所述塑体油本体一侧外壁采用圆弧形形状设计,所述塑体油本体与滚珠相接触,所述塑体油本体内部能够吸附润滑油,从而在滚珠与塑体油本体相接触时,对滚珠进行添加润滑油。

9、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内壁一侧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保证润滑油在连接杆内部的流动方向受控。

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内壁上端一侧设置有快插接头,所述快插接头能够与外置的注油泵相连接,从而对蓄油槽内部补充润滑油。

11、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外壁下端一侧安装有活塞本体,所述活塞本体位于蓄油槽内部,且活塞本体与蓄油槽内壁相接触,所述活塞本体能够推动蓄油槽内部的润滑油进行推动移动,迫使润滑油进入塑体油本体内部。

12、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一侧外壁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内圈外侧;

13、所述固定块内部转动安装有螺栓,所述螺栓与内圈外壁相啮合,所述螺栓发生相对移动时,通过固定块能够带动连接杆发生垂直移动。

14、优选的,所述滚珠的尺寸小于滑道的尺寸,且滚珠位于滑道内部,所述滚珠保证外圈和内圈之间相对转动流畅性。

15、优选的,所述外圈和内圈的厚度相一致,且外圈和内圈内壁均开设有圆形阵列分布的固定孔,所述外圈和内圈能够通过外置的。

16、优选的,所述蓄油槽内部采用圆柱形形状设计,所述蓄油槽能够对润滑油进行储存。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杆、蓄油槽和塑体油本体,达到了补充润滑油的效果,工作人员通过外置的油泵与快插接头相连接,且通过油泵和连接杆对蓄油槽内部补充润滑油,之后工作人员手动旋转螺栓,螺栓带动连接杆和活塞本体发生垂直移动,活塞本体带动蓄油槽内部的润滑油推入连通槽内部,对塑体油本体内部补充润滑油,使滚珠与塑体油本体相接触时,能够对滚珠进行补充润滑,保证内圈和外圈通过滚珠的相对旋转流畅性,提高了润滑油的补充效率,降低润滑油的补充难度,提高后续设备的维护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回转支承的润滑装置,包括外圈(1)、蓄油槽(2)、连接杆(3)、内圈(11)和塑体油本体(2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内部设置有内圈(11),所述外圈(1)和内圈(11)相对一侧外壁均开设有滑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回转支承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2)内部开设有圆形阵列分布的限位孔,所述滚珠(14)位于限位孔内部,所述分隔板(12)配合限位孔对滚珠(14)的位置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回转支承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油槽(2)内壁下端一侧开设有连通槽(21),所述蓄油槽(2)通过连通槽(21)与滑道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回转支承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内壁一侧设置有单向阀(32),所述单向阀(32)保证润滑油在连接杆(3)内部的流动方向受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回转支承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内壁上端一侧设置有快插接头(31),所述快插接头(31)能够与外置的注油泵相连接,从而对蓄油槽(2)内部补充润滑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回转支承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外壁下端一侧安装有活塞本体(33),所述活塞本体(33)位于蓄油槽(2)内部,且活塞本体(33)与蓄油槽(2)内壁相接触,所述活塞本体(33)能够推动蓄油槽(2)内部的润滑油进行推动移动,迫使润滑油进入塑体油本体(22)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回转支承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一侧外壁安装有固定块(34),所述固定块(34)位于内圈(11)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回转支承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14)的尺寸小于滑道的尺寸,且滚珠(14)位于滑道内部,所述滚珠(14)保证外圈(1)和内圈(11)之间相对转动流畅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回转支承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和内圈(11)的厚度相一致,且外圈(1)和内圈(11)内壁均开设有圆形阵列分布的固定孔(13),所述外圈(1)和内圈(11)能够通过外置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回转支承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油槽(2)内部采用圆柱形形状设计,所述蓄油槽(2)能够对润滑油进行储存。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回转支承的润滑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包括外圈、蓄油槽、连接杆、内圈和塑体油本体,所述外圈内部设置有内圈,所述外圈和内圈相对一侧外壁均开设有滑道,所述外圈和内圈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内部设置有圆形阵列分布的滚珠,所述内圈内部开设有蓄油槽,所述蓄油槽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部采用中空设计,通过设置连接杆、蓄油槽和塑体油本体,达到了补充润滑油的效果,保证内圈和外圈通过滚珠的相对旋转流畅性,提高了润滑油的补充效率,降低润滑油的补充难度,提高后续设备的维护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尹忠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涟屹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