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软地面测绘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70490发布日期:2024-02-07 13:19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软地面测绘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测绘支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软地面测绘支架。


背景技术:

1、测绘是指对自然地理要素或地表设施进行测定、采集并绘制成图的步骤,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通常会使用测绘仪器进行测绘,测绘仪器包括水准仪、全站仪和gps等,由于测绘仪器经常会在野外等地势复杂的区域使用,进而需要固定支架对测绘仪器进行固定和支撑。

2、公开号为cn21962371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地面测绘支架,包括底板,底板的上侧设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下侧设有旋转结构,底板的下端面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转动套,三个转动套内均转动连接有支撑套,支撑套通过锁紧栓连接有支撑腿,支撑腿的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内转动连接有转杆,且转杆通过螺栓组件与连接架连接,转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脚,且转杆上设有插地结构。该方案通过设置的连接架、转杆、螺栓组件、支脚和插地结构,实现了方便插入软地面当中并增加接触面积,不易出现下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测绘支架在软地面上容易出现下降导致测绘精度下降的问题。

3、实际使用过程中,虽然通过三组成套设置的支撑套、支撑腿、螺栓组件、连接架、转杆和支脚能够起到支撑、固定和调节的功能,但是在路面具有一定坡度的情况下,测绘仪器的重力方向不与路面垂直,从而会导致三组支撑杆件所受到的压力大小不一致,虽然通过插地结构能够增大地面对支撑杆件的锚固程度,但承压最大的支撑杆件仍可能因压力过大而出现推动软土面滑动的情况,从而导致该装置在软土面上不能稳定的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用于软地面测绘支架,以解决上述中提到的现有支架在软土面使用时支撑不稳定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软地面测绘支架,包括

3、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部固定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限位管,连接管的侧壁开设有推动槽,推动槽延伸至限位管的底部;

4、承重杆组,包括地锥杆、承压板和推动条,承压板与地锥杆螺纹套装,推动条固定于地锥杆顶部的周向侧壁上,地锥杆的顶部穿过限位管且滑动于连接管内,推动条滑动配合于推动槽内;

5、支撑杆组,包括多个间隔布置于安装板底部的支撑单元。

6、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

7、1.通过将承重杆组以及支撑杆组安装于安装板底部,从而使测绘仪器安装于安装板上,整个装置的重量能够承重杆组进行分担,进而使支撑杆组仅需进行一部分的防侧倾支撑,进而使该装置在软土面上使用时更为稳定。

8、2.因承重杆组中的地锥杆与连接管滑动插装,进而承重杆组整体可相对于连接管拆卸,即在固定于软土面上时,能够先锚固承重杆组,待承重杆组锚固完成后,再对连接管即安装板进行安装固定,通过地锥杆深入软土层,从而能够使软土层更为紧实,且通过承压板抵压在软土面上,进而能够扩大锚杆与软土面的接触面积,同时进一步压实下方的软土面,进而在连接管套装在地锥杆上时,重力的绝大部分能够通过地锥杆进行承担,而地锥杆又能将重力分摊到周遭被压紧实的软土面,进而使支撑杆组进行支撑时,即使路面存在倾斜,支撑杆组也不易滑动,即该装置在固定时更为稳定。

9、3.通过推动条和推动槽的配合,且限位管与连接管转动安装,当推动条深入连接管且与限位管完全脱离后,能够通过转动限位管,使限位管的推动槽与推动条错位,进而实现限位管对推动条的限位,即使安装板稳定的安装在地锥杆上,且通过转动限位管即能使限位管取消对限位条的限位,进而使该装置在拆装时更为方便,且固定时更为稳定。

10、4.因承压板与地锥杆螺纹配合,进而能够根据软土面的土层情况和实际所需高度,进而对承压板相对于地锥杆的位置进行转动控制,即控制地锥杆刺入土层的深度,以及地锥杆高于地面的高度,从而使该装置能够适应更多的使用需求。

1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支撑单元包括支撑腿、支撑套管和连接杆,支撑套管铰接于安装板的底部,支撑腿螺纹插装于支撑套管的底部,连接杆的一端与支撑套管的管身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控制环,控制环滑动套装于连接管上,控制环上安装有控制件,控制件用于控制控制环的位置。

12、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因支撑套管与安装板铰接,且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套管以及控制环铰接,控制环又滑动与连接管上,进而是支撑套管、连接杆、控制环之间构成曲柄滑块机构,通过控制控制环的位置,能够带动支撑套管进行位置变化,从而使使用者无需挨个调整支撑单元的位置,且通过控制件对控制环进行位置控制,从而使控制环使用更为稳定和方便,通过支撑腿螺纹插装于支撑套管底部,从而各个支撑单元能够根据路面实际情况进行长度调节,从而使各个支撑单元的支撑腿均能与路面充分抵接,从而起到稳定的防侧倾功能。

1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控制件包括滑块,滑块固定于控制环的内侧,且滑块滑动于推动槽内,滑块的底部与推动条的顶部抵接,滑块的顶部与推动槽的顶部抵接。

14、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通过滑块的设置,使连接管套装在地锥杆上时,推动条能够通过与滑块抵接,进而驱动支撑杆组进行展开,从而使支撑杆组的位置无需人力控制,且通过转动限位管的推动槽与推动条错位,进而能够防止推动条从推动槽中滑出,且由于滑块的顶部以及底部均受限制,进而能够为控制环即支撑杆组提供稳定的支撑,且通过转动限位管控制连接管与地锥杆的连接关系的方式,操作简单方便。

1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连接管外还套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位于安装板与控制环之间。

16、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复位弹簧的设置使该装置在使用完毕后,通过使限位管的推动槽转动至与推动条对齐后,复位弹簧能够自发的带动限位管与推动条配合,从而避免了提升安装板时,推动条容易与限位管的推动槽错位的情况发生,且在运输时,因复位弹簧有自发带动控制环远离安装板的趋势,从而使支撑杆组能够自发的保持收纳状态,进而便于运输和携带。

1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控制件还包括控制筒、控制板、控制杆和控制弹簧,控制筒固定于控制环的外壁上,连接管的侧壁开设有限位孔,控制杆与控制筒滑动插装,且控制杆的一端延伸至限位孔内,控制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控制筒外,控制板固定于控制杆上,且滑动于控制筒内,控制弹簧安装于控制筒内,且位于控制板远离连接管的一侧。

18、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通过控制弹簧的弹力驱动控制板有自发靠近连接管运动的趋势,从而使控制杆有自发朝向连接管移动的趋势,当控制杆与限位孔对应时,控制弹簧的驱动能够带动控制杆进入限位孔内,从而对控制环的位置起到限制作用,即使控制环不能上下移动,从而限制了与之铰接的支撑杆组的位置,从而使支撑杆组在使用时不会发生位置变化,通过控制杆的额外限制,使地锥杆、推动条不能使用时,即在硬质路面上地锥杆不能插装于底层中,从而导致限位管不能对推动条进行限位,该装置仍能通过控制杆对控制环的位置进行限制,从而使该装置在硬质路面也能使用,即下压安装板,使支撑杆组与地面抵接,通过压力驱动支撑杆组远离连接管,从而使控制环相对于安装板向上移动,从而使控制杆与限位孔对齐,进而使控制杆插入限位孔中对控制环起到限制作用。

1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承压板的外形为倒锥形,承压板沿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倾斜的插入孔,插入孔内滑动插装有锚固螺钉,地锥杆上螺纹套装有下压块,下压块的底部与锚固螺钉的螺帽抵接。

20、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倒锥形的承压板压在软土面上时,不仅能够将正下方的土层压实,还能对周围的土壤起到压紧的作用,从而是地锥杆锚固在软土层内时更为紧固,即安装点位的软土面更为紧实,从而使承压板和地锥杆安装后不易倾倒滑动,通过倾斜的锚固螺钉的设置,使承压板压入地面后,还能通过控制锚固螺钉刺入软土面就,进而进一步加强锚固效果,即提升周围的软土面紧实程度,是固定更为稳定,且拆装时更为方便,通过转动下压块,使下压块的下移从而驱动锚固螺钉刺入土层的方式,不易破坏现有的软土面情况,即不会破坏软土层对地锥杆和承压板的支撑效果。

2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安装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固定板,安装板上开设有圆形滑槽,固定板上螺纹插装有控制螺栓,控制螺栓的端部延伸至圆形滑槽内。

22、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通过固定板转动连接的设置,使测绘仪器安装在固定板上后,可以通过转动固定板从而改变测绘角度,从而利于测绘仪器的角度调整,通过控制螺栓的设置,使固定板的位置能够通过将控制螺栓与圆形滑槽抵紧进行限制,从而使固定板保持稳定,从而使该装置使用时更为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