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插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9049发布日期:2023-09-23 22:0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快插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管路连接,尤其是涉及一种快插接头。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塑料接头在水路、气路、油路和电池冷却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需求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汽车工业中的一部分。但是,目前应用在汽车管路的塑料接头只具备快速插接和拆卸的功能,塑料接头插接后,接头两侧的管路完成快速连接,形成一条完整的管路总成系统,此时管路总成系统可正常工作;但是在接头拆卸后管路系统断开连接,管路接头处于不封闭状态,此时有可能造成水、油或气等介质通过接头处泄露。

2、为了避免接头拆卸后管路泄露的问题,现有技术采用在管路总成中安装接头控制阀门,在拆卸接头前,需要先关闭接头控制阀门,待管路中的介质清除干净后才能拆卸接头,由此存在管路设计复杂,接头拆装效率低和提高了生产成本的问题;并且,部分管路因为尺寸小或空间不足无法安装接头控制阀门,导致管路接头拆卸后依然存在易泄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插接头,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管路设计复杂、接头拆装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和管路接头拆卸后易泄露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插接头包括母接头和公接头;

4、所述母接头设有第一通孔和与所述第一通孔滑动配合的第一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具有第一密封状态和第一开启状态;

5、所述公接头设有第二通孔和与所述第二通孔滑动配合的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具有第二密封状态和第二开启状态;

6、所述公接头与所述母接头对接时,所述公接头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驱动所述第一密封组件由所述第一密封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一开启状态,所述第一密封组件驱动所述第二密封组件由所述第二密封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开启状态;

7、所述公接头与所述母接头断开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由所述第一开启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一密封状态,所述第二密封组件由所述第二开启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密封状态。

8、更进一步地,

9、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凸起;

10、所述第一弹性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一阀体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一阀体的第二端具有所述第一密封状态和所述第一开启状态;

11、所述公接头与所述母接头对接时,所述公接头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驱动所述第一阀体的第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弹性件产生弹性变形,且所述第一阀体的第二端由所述第一密封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一开启状态。

12、更进一步地,

13、所述第一阀体的第二端设有第一密封圈,当所述第一阀体的第二端处于所述第一密封状态时,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贴合,当所述第一阀体的第二端处于所述第一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有空隙。

14、更进一步地,

15、所述第一限位凸起背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侧壁设置为第一斜面;

16、所述第一斜面自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侧至靠近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侧,逐渐向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的方向倾斜;

17、当所述第一阀体的第二端处于所述第一密封状态时,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一斜面贴合。

18、更进一步地,

19、所述第一阀体包括套筒、伸出块和密封块;

20、所述伸出块的一端伸出所述套筒,另一端伸入所述密封块内;

21、所述密封块与所述伸出块之间夹设有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套筒的外壁设有凸起,所述第一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凸起和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之间;

22、所述伸出块背离所述密封块的一端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密封组件移动。

23、更进一步地,

24、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设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密封组件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密封状态时,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抵接。

25、更进一步地,

26、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第二阀体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设有第三限位凸起;

27、所述第二密封圈安装于所述第二阀体,所述第三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沿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28、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阀体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限位凸起抵接,当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分离,且所述第二弹性件产生弹性变形。

29、更进一步地,

30、所述第二阀体的外壁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密封圈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31、更进一步地,

32、所述第二限位凸起靠近所述第三限位凸起的侧壁设置为第二斜面;

33、所述第二斜面自远离所述第三限位凸起的一侧至靠近所述第三限位凸起的一侧,逐渐向远离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方向倾斜。

34、更进一步地,

35、所述第二阀体背离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设有定位槽。

36、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分析如下:

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插接头包括母接头和公接头;母接头设有第一通孔和与第一通孔滑动配合的第一密封组件,第一密封组件具有第一密封状态和第一开启状态;公接头设有第二通孔和与第二通孔滑动配合的第二密封组件,第二密封组件具有第二密封状态和第二开启状态;公接头与母接头对接时,公接头插设于第一通孔内驱动第一密封组件由第一密封状态切换至第一开启状态,第一密封组件驱动第二密封组件由第二密封状态切换至第二开启状态;公接头与母接头断开时,第一密封组件由第一开启状态切换至第一密封状态,第二密封组件由第二开启状态切换至第二密封状态。使用该快插接头时,母接头与管路连通,公接头与另一个管路连通;当两个管路无需连通时,母接头内的第一密封组件处于第一密封状态,公接头内的第二密封组件处于第二密封状态,分别将两个管路封闭,实现管路无法泄露,且无需在管路上设置其他控制阀,简化了管路的设计,降低了生产成本;当两个管路需要连通时,将公接头插设于母接头的第一通孔内,且公接头驱动第一密封组件由第一密封状态切换至第一开启状态,第一密封组件同时将第二密封组件由第二密封状态切换至第二开启状态,实现母接头的第一通孔和公接头的第二通孔连通,进而实现两个管路的连通,操作简单。



技术特征:

1.一种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母接头(100)和公接头(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120)包括第一弹性件(121)和第一阀体(122),所述第一通孔(110)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凸起(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122)的第二端设有第一密封圈(123),当所述第一阀体(122)的第二端处于所述第一密封状态时,所述第一密封圈(123)与所述第一通孔(110)的内壁贴合,当所述第一阀体(122)的第二端处于所述第一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一密封圈(123)与所述第一通孔(110)的内壁之间有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111)背离所述第一弹性件(121)的侧壁设置为第一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122)包括套筒(124)、伸出块(126)和密封块(12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210)的内壁设有第二限位凸起(211),所述第二密封组件(220)设有第二密封圈(223),所述第二密封组件(220)处于所述第二密封状态时,所述第二密封圈(223)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11)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组件(220)包括第二阀体(221)和第二弹性件(222),所述第二通孔(210)的内壁设有第三限位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体(221)的外壁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密封圈(223)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11)靠近所述第三限位凸起的侧壁设置为第二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体(221)背离所述第二弹性件(222)的一端设有定位槽(22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插接头,涉及管路连接技术领域。该快插接头包括母接头和公接头;母接头设有第一通孔和与第一通孔滑动配合的第一密封组件,第一密封组件具有第一密封状态和第一开启状态;公接头设有第二通孔和与第二通孔滑动配合的第二密封组件,第二密封组件具有第二密封状态和第二开启状态;公接头与母接头对接时,公接头驱动第一密封组件由第一密封状态切换至第一开启状态,第一密封组件驱动第二密封组件由第二密封状态切换至第二开启状态。本技术提供的快插接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管路设计复杂、接头拆装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和管路接头拆卸后易泄露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郑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弗兰科希管件系统(常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