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联网的电力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6682发布日期:2023-09-23 21:04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联网的电力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力监测,尤其涉及一种可联网的电力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1、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现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现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输电线路的正常对电力输送的稳定起到决定性因素,所以需要通过对输电线路进行监测保证电力输送的稳定。经检索,授权公告号cn20581223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力监测巡视装置,该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设置有无线信号发射器和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上连接有夹持件,所述旋转电机的外侧设有绝缘壳体,所述夹持件上夹持有摄像机,所述旋转电机可以带动所述夹持件旋转,所述伸缩杆的底端设有无线信号接收器和显示屏,所述伸缩杆的底端连接有手柄。该申请可以解决无法对观测区域进行完整查看的问题,并且方便操作和携带。

2、但是,上述设计仍存在不足之处,上述设计不便对监测数据进行联网操作,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监测角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工作效率低,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电力监测系统不便对监测数据进行联网操作,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监测角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工作效率低,使用效果不佳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联网的电力监测系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联网的电力监测系统,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侧固定焊接有安装座,所述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支撑杆的底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焊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支撑杆滑动设置;

4、所述调节杆的顶端转动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调节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转动座内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与第三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焊接有蜗杆,所述转动座的顶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侧转动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相啮合,所述支撑座上固定安装有监控摄像头。

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杆上固定设置有两个连接座,所述支撑杆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导向槽,所述连接座滑动设置在相对应的所述导向槽内。

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板的前侧转动设置有固定轴,所述蜗轮固定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

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箱内设有无线通信模块、单片机、供电模块、网络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监控摄像头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网络模块的输入端以及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入端相连接。

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控制面板的输出端,所述网络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云端服务器的输入端。

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蜗杆上固定套设有轴承的内圈,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焊接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顶端与所述转动座的顶侧内壁固定设置。

1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可联网的电力监测系统,供电模块为本实用新型进行供电,通过控制面板可以对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与第三电机进行控制,第一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的转动带动调节杆向上移动,实现调节监控摄像头高度的效果,第二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传动转动座转动,实现调节监测范围的效果,第三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蜗杆转动,蜗杆与蜗轮相啮合传动支撑座转动,支撑座的转动带动监控摄像头转动,实现调节监控摄像头倾斜角度的效果;

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可联网的电力监测系统,监控摄像头将记录的实时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递至单片机,网络模块将单片机接收到的数据存储至云端服务器,单片机所接收的数据同样会保留在数据存储模块内,当单片机监测到数据存储模块内的空间不足时会删除数据存储模块内较早的数据,确保数据存储模块拥有足够的空间存储新的数据;

12、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对监测数据进行联网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监测角度没有局限性,工作效率高,使用效果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联网的电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联网的电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6)上固定设置有两个连接座(7),所述支撑杆(1)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导向槽(8),所述连接座(7)滑动设置在相对应的所述导向槽(8)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联网的电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固定板(15)的前侧转动设置有固定轴,所述蜗轮(16)固定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联网的电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3)内设有无线通信模块(19)、单片机(20)、供电模块(21)、网络模块(22)与数据存储模块(23),监控摄像头(18)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9)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9)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20)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供电模块(21)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20)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单片机(20)的输出端与所述网络模块(22)的输入端以及所述数据存储模块(23)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单片机(2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三电机(12)的输入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联网的电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9)的输入端连接有控制面板(25)的输出端,所述网络模块(22)的输出端连接有云端服务器(24)的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联网的电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4)上固定套设有轴承的内圈,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焊接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顶端与所述转动座(9)的顶侧内壁固定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联网的电力监测系统,涉及电力监测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电力监测系统不便对监测数据进行联网操作,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监测角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工作效率低,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侧固定焊接有安装座,所述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支撑杆的底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焊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支撑杆滑动设置。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对监测数据进行联网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监测角度没有局限性,工作效率高,使用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高静,高伟,潘嘉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西格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