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3230发布日期:2023-11-22 20:48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齿轮箱,具体是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齿轮箱。


背景技术:

1、齿轮箱应用范围广泛,例如在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应用,齿轮箱是在风力发电机组中应用很广泛的一个重要的机械部件,其主要功用是将风轮在风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发电机并使其得到相应的转速,通常风轮的转速很低,远达不到发电机发电所要求的转速,必须通过齿轮箱齿轮副的增速作用来实现,故也将齿轮箱称之为增速箱。

2、目前现有的齿轮箱通过内部的齿轮组件来增加发电机的转速,但是其内部齿轮组件在齿轮箱持续运作的过程中,需要额外增设电控系统对齿轮组件之间加注润滑油,来降低齿轮组件之间的磨损,而电控系统的设置显著增加了齿轮箱的生产和运作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齿轮箱需要通过设置电控系统来对齿轮组件之间添加润滑油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齿轮箱。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齿轮箱,包括主连接壳以及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连接壳外壁一侧的副连接壳,所述副连接壳远离所述主连接壳的外壁一侧设置有输出部,所述主连接壳和副连接壳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输出部转速的增速机构,所述副连接壳的内部及外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主连接壳和副连接壳内部的齿轮组件进行润滑油添加操作的注油机构。

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增速机构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副连接壳的内部的第一大直齿轮,所述第一大直齿轮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主连接壳外壁一侧的输入轴,所述主连接壳与副连接壳之间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大直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小直齿轮;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注油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所述副连接壳内部,且延伸至所述副连接壳顶部的注油仓,所述注油仓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注油仓底部的注油槽,所述注油槽的内部设置有球型块,所述球型块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注油槽内径相匹配的贯穿孔,所述球型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注油仓转动连接的连接杆。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注油机构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所述球型块外壁另一侧的第六直齿轮,所述第六直齿轮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第六直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靠近所述主连接壳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主连接壳内部的连接块。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注油机构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大直齿轮靠近所述主连接壳外壁一侧的第二齿条,所述主连接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二齿条相互啮合的第五小直齿轮,所述第五小直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条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齿条相互啮合。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块整体呈l型结构,所述主连接壳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l型结构相匹配的l型滑槽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l型滑槽与所述主连接壳滑动连接。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套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通过卡槽分别与所述注油仓和连接杆相互卡合。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增速机构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小直齿轮远离所述主连接壳外壁一侧第三大斜齿轮,所述主连接壳和副连接壳的内部还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三大斜齿轮相互啮合的第四小斜齿轮,所述第四小斜齿轮的外壁两侧固定连接有挡圈。

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注油仓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防尘盖。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通过设置注油机构,驱动第一大直齿轮进行转动带动连接杆进行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球型块进行转动,使球型块内部贯穿孔与注油槽逐渐对齐,在此过程中,注油仓内部的润滑油通过球型块与贯穿槽的间隙向第四小斜齿轮与第三大斜齿轮的啮合处下落,以此来达到对第三大斜齿轮和第四小斜齿轮润滑的作用,来降低提升转速后第四小斜齿轮与第三大斜齿轮之间的磨损,通过上述零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即可完成润滑油的添加操作,从而避免了需要额外增设电控系统来对齿轮组件之间加注润滑油,显著降低了齿轮箱的生产和运作的成本。

14、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齿轮箱,包括主连接壳(1)以及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连接壳(1)外壁一侧的副连接壳(2),所述副连接壳(2)远离所述主连接壳(1)的外壁一侧设置有输出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壳(1)和副连接壳(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输出部(4)转速的增速机构,所述副连接壳(2)的内部及外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主连接壳(1)和副连接壳(2)内部的齿轮组件进行润滑油添加操作的注油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速机构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副连接壳(2)的内部的第一大直齿轮(5),所述第一大直齿轮(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主连接壳(1)外壁一侧的输入轴(3),所述主连接壳(1)与副连接壳(2)之间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大直齿轮(5)相互啮合的第二小直齿轮(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所述副连接壳(2)内部,且延伸至所述副连接壳(2)顶部的注油仓(10),所述注油仓(10)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注油仓(10)底部的注油槽(19),所述注油槽(19)的内部设置有球型块(17),所述球型块(17)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注油槽(19)内径相匹配的贯穿孔,所述球型块(1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注油仓(10)转动连接的连接杆(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机构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所述球型块(17)外壁另一侧的第六直齿轮(16),所述第六直齿轮(16)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第六直齿轮(16)相互啮合的第一齿条(14),所述第一齿条(14)靠近所述主连接壳(1)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主连接壳(1)内部的连接块(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机构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大直齿轮(5)靠近所述主连接壳(1)外壁一侧的第二齿条(15),所述主连接壳(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二齿条(15)相互啮合的第五小直齿轮(13),所述第五小直齿轮(13)位于所述第一齿条(14)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齿条(14)相互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2)整体呈l型结构,所述主连接壳(1)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l型结构相匹配的l型滑槽所述连接块(12)通过所述l型滑槽与所述主连接壳(1)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8)的外壁套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通过卡槽分别与所述注油仓(10)和连接杆(18)相互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速机构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小直齿轮(6)远离所述主连接壳(1)外壁一侧第三大斜齿轮(7),所述主连接壳(1)和副连接壳(2)的内部还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三大斜齿轮(7)相互啮合的第四小斜齿轮(8),所述第四小斜齿轮(8)的外壁两侧固定连接有挡圈(9)。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仓(10)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便于向所述注油仓(10)内部添加润滑油的防尘盖(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齿轮箱,涉及齿轮箱技术领域,包括主连接壳以及副连接壳,输出部,增速机构,注油机构。本技术注油机构,驱动第一大直齿轮进行转动带动连接杆进行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球型块进行转动,使球型块内部贯穿孔与注油槽逐渐对齐,在此过程中,注油仓内部的润滑油通过球型块与贯穿槽的间隙向第四小斜齿轮与第三大斜齿轮的啮合处下落,以此来达到对第三大斜齿轮和第四小斜齿轮润滑的作用,来降低提升转速后第四小斜齿轮与第三大斜齿轮之间的磨损,通过上述零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即可完成润滑油的添加操作,从而避免了需要额外增设电控系统来对齿轮组件之间加注润滑油,显著降低了齿轮箱的生产和运作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尚伟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星成齿轮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