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部件的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34255发布日期:2023-06-21 20:4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测量部件的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大体涉及精密测量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部件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1、在工业生产中,为了能够生产符合设计需要的产品,对生产中的各个零部件或者产品(被测物件)的尺寸、外形和位置等多个参数都需要通过测量设备进行量测而获得。而随着科技进步,测量设备也越来越高精尖化,其测量精度已经可以达到微米级别,能够非常精确获得被测物件的尺寸、外形和位置等多个参数,目前例如,三坐标测量机和激光跟踪仪等精密测量设备,1000毫米量程的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精度通常为1至3微米,部分超高精度的甚至可以达到0.3微米级别,测量半径在50米以内的激光跟踪仪的测量精度通常为十几微米,其中干涉测距精度可达0.5微米,但随着测量距离加长,测量设备的测量精度也会有所增加。

2、特别地,在三坐标测量机中,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测量两种测量方式,接触式测量通常是通过测头上的探针从原点移动至被测物件的表面并在接触被测物件的表面时返回一个信号,基于该信号获得探针相对原点的位置,从而通过软件系统计算以获得被测物件的尺寸。因此,接触式的三坐标测量机的测头内部需要设置高敏感度的感测电路或部件,感测电路或部件直接连接探针,并且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度,需要对该感测电路或者感测部件进行防尘的密封保护。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三坐标测量机不工作时对测头上裸露的探针进行防护,例如公告号为cn 212320660 u和cn 207963818 u的专利申请,均是采用防护罩对测头进行整体防护。

3、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在三坐标测量机进行工作时,探针需要裸露,且感测电路或部件直接连接探针,因此此时的防护罩对于测头内部的感测电路或部件缺乏密封防尘的防护,对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精度易造成不利影响。另外,由于三坐标测量机的测头和测头上的探针需要可活动地设置才能够对被测物件进行测量,因此对于测头内部的感测电路或部件进行密封防尘的防护时,还需要考虑探针可活动地设置于测头对密封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部件的密封结构,能够对测量部件内部的器件进行密封防护,并且能够在测量部件内部的器件活动时仍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2、为此,本实用新型描述一种测量部件的密封结构,所述测量部件包括具有内腔和开口部的壳体、以及至少一部分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内腔的测量主件,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以及柔性材料体,所述第一密封件呈环状且套设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部,所述第二密封件呈环状且套设于所述测量主件,所述柔性材料体为具有弹性的环状结构,所述柔性材料体的外侧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开口部之间,所述柔性材料体的内侧设置于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测量主件之间。

3、在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弹性的柔性材料体能够便于测量主件可活动地设置于内腔中,也即通过在壳体与测量主件之间设置连接壳体和测量主件且具有弹性的柔性材料体,能够减少对测量部件进行测量工作时产生的影响;具体地,柔性材料体的外侧可以通过第一密封件套设于壳体的开口部时固定于第一密封件与开口部的套设处,柔性材料体的内侧则可以通过第二密封件套设于测量主件时固定于第二密封件与测量主件的套设处,由此能够形成稳定的密封结构以对设置于壳体的内部的部分测量主件进行密封防护,也即能够对测量部件内部的部件进行密封防护,能够在测量部件内部的器件活动时仍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4、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密封结构,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具有与所述开口部的形状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密封件以所述第一凹槽抵接所述开口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开口部,所述柔性材料体的外侧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开口部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密封件的第一凹槽与开口部的形状匹配且抵接开口部,能够使第一密封件和开口部套设时更加紧密稳定,柔性材料体的外侧设置于第一凹槽与开口部之间,能够使柔性材料体与第一凹槽或与开口部之间具有较大的静摩擦力,由此能够使柔性材料体稳定紧密地贴合在开口部,从而能够减少因测量主件在进行测量时活动导致脱落的问题。

5、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密封结构,可选地,所述开口部具有至少一个凹陷区域,至少一个所述凹陷区域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形成腔室,所述柔性材料体的外侧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腔室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柔性材料体具有弹性,柔性材料体的外侧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腔室中,通过第一凹槽和开口部形成阻挡,能够使柔性材料体设置于腔室的部分与第一凹槽或与开口部之间具有反作用力,由此能够减少因测量主件在进行测量时活动导致柔性材料体从开口部脱落的问题。

6、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密封结构,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形成有至少一个凸起,所述至少一个凸起与所述开口部的至少一个所述凹陷区域卡接。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第一密封件套设于开口部时保持稳定,由此能够提升柔性材料体设置于第一密封件和开口部之间时的稳定性。

7、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密封结构,可选地,所述测量主件包括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内腔的感测部、与所述感测部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探测部,所述第二密封件套设于所述连接部,所述柔性材料体的内侧设置于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柔性材料体设置于第二密封件与连接部之间的套设处,能够对可活动地设置于内腔的感测部进行密封防护,由此能够提升测量设备的测量精度,同时由于连接部与感测部、探测部连接,柔性材料体设置于第二密封件与连接部之间的套设处还能够减少对测量主件在进行测量时的影响。

8、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密封结构,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具有与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形状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密封件以抵接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方式套设于所述连接部,所述柔性材料体的内侧设置于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二凹槽和第二密封件形成阻挡,能够提升柔性材料体的内侧与第二凹槽或与第二密封件之间的静摩擦力和反作用力,从而能够提高柔性材料体贴合于第二凹槽的紧密性,由此能够减少因测量主件在进行测量时活动导致柔性材料体从测量主件脱落的问题。

9、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密封结构,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件的数量为多个且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提升柔性材料体设置于第二密封件与连接部之间的套设处的稳定性。

10、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密封结构,可选地,还包括套设于至少一个所述凹陷区域且形状匹配所述凹陷区域的第三密封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三密封件能够使柔性材料体位于腔室中的部分贴合第一密封件或开口部,提升柔性材料体与第一凹槽或与开口部之间的静摩擦力,同时通过第三密封件、第一凹槽和开口部形成更多阻挡,能够提升柔性材料体与第一凹槽或与开口部之间的反作用力,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因测量主件在进行测量时活动导致柔性材料体从开口部脱落的问题。

11、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密封结构,可选地,所述柔性材料体呈薄膜状,所述柔性材料体的外侧与所述柔性材料体的内侧之间弯曲形成弧形,所述弧形的凸面面向所述内腔。在这种情况下,呈薄膜状且中部形成弧形的柔性材料体,能够在测量主件进行测量活动时具有伴随测量主件活动的余量,也即能够在测量主件进行测量活动时减少测量主件对柔性材料体的拉力,由此能够使柔性材料体在测量主件进行测量活动时不易因为拉力过大造成损坏;另外,弧形的凸面面向内腔,能够使测量部件密封并保持美观的同时能够便于壳体内的液体(例如油性液体)回流。

12、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密封结构,可选地,所述柔性材料体为氟橡胶。在这种情况下,柔性材料体能够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够减少灰尘等杂质对测量主件的影响,同时,柔性材料体能够具有较好的耐油腐蚀性和耐磨性,由此能够提升柔性材料体的使用寿命。

13、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测量部件的密封结构,能够对测量部件内部的部件进行密封防护,同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