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机芯和免安装电热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90330发布日期:2023-08-20 18:22阅读:48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机芯和免安装电热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热水龙头,尤其涉及一种免安装式电热水龙头,电热水龙头主体上设有一进水口,可以直接将电热水龙头的进水口与家用水龙头连接,实现了电热水龙头的固定,同时也从现有的水龙头上引入了水流。


背景技术:

1、免安装电热水龙头,也叫接驳式电热水龙头,无需对现存的家用水龙头进行拆卸,可直接通过进水口安装在普通水龙头上,具有安装方便的特点。

2、公告号为cn215172726u的接驳式电热水龙头,主体上设有进水口、冷水出水口和热水出水口;主体上横向依次布置有用于启闭出水口的开关组件、电子器件和加热腔;开关组件包括阀芯。

3、该电热水龙头的加热腔呈横卧状态,且主体整体呈横置的圆柱体,进水口位于圆柱体的上方,出水口位于圆柱体的下方;尽管该电热水龙头结构紧凑,以使其在整体上体积较小;但同时也存在组装、装配繁琐、费工费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具有横卧式加热腔的电热水龙头组装装配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装装配方便的免安装即热式水龙头,通过模块化机芯实现与壳体之间的快速装配,将电控组件、加热管和阀芯安装在注塑成型的载体上,载体包括筒体、基板及基板上的水流管路均由注塑成型,简化了装配工序。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免安装电热水龙头,包括机芯和外壳;

3、所述机芯包括注塑成型的载体、电控组件、加热管和阀芯;

4、所述载体包括筒体及从筒体周侧壁向前延伸的基板及基板上方的水流管路;

5、所述筒体包括相邻且通过隔离壁分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加热管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电控组件设于第二腔体内;

6、所述阀芯设于所述水流管路中;

7、所述基板上设有与水流管路连通的热出水口和冷出水口;

8、所述外壳包括罩设在筒体外的外筒罩及从外筒罩的周侧壁向前延伸出来的前罩;

9、所述筒体的周侧壁包括增厚的下周侧壁及较薄的上周侧壁,并形成装配台阶;

10、所述外筒罩包括外周侧壁及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所述外周侧壁与所述上周侧壁紧密贴合所形成的组合壁与所述下周侧壁厚度相当;

11、所述第一端壁盖在所述筒体的第一端部外侧,所述第二端壁盖在所述筒体的第二端部外侧;

12、所述前罩罩在所述基板上并形成容纳水流管路的内腔。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水流管路包括进入到阀芯的进水管路、受阀芯控制的加热腔进水通道、受阀芯控制的冷出水通道和加热腔到热出水口的热水通道;所述冷出水通道与冷出水口连通,热水通道与热出水口连通。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控组件包括与加热管接线端电连接的控制线路板、热保护开关和启动开关;

15、所述第一腔体的端部设有水密封装置及水密封装置上的泄压阀。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前罩包括上面壁、左侧壁、右侧壁和前侧壁;

17、上面壁的内侧设有定位柱,所述基板与定位柱之间通过第一螺钉紧固;

18、所述第一端壁与筒体的第一端部用第二螺钉紧固,所述第二端壁与筒体的第二端部用第三螺钉紧固。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基板的下侧设有与热出水口对应的第一螺纹头和有冷出水口对应的第二螺纹头;

20、第一出水罩拧在所述第一螺纹头上,第二出水罩拧在所述第二螺纹头上。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上面壁上设有用于显示水温的显示屏和进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与所述进水管路连通。

22、所述进水接口用于与家用水龙头连接。

2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热水通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

24、另一优选主题:免安装电热水龙头,包括机芯和外壳;所述机芯包括注塑成型的载体、电控组件、加热管和阀芯;

25、所述载体包括筒体及从筒体周侧壁向前延伸的基板及基板上方的水流管路;

26、所述水流管路包括进入到阀芯的进水管路、受阀芯控制的加热腔进水通道、受阀芯控制的冷出水通道和加热腔到热出水口的热水通道;

27、所述筒体包括相邻且通过隔离壁分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加热管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电控组件设于第二腔体内;

28、所述阀芯设于所述水流管路中;

29、所述基板上设有与水流管路连通的热出水口和冷出水口;所述冷出水通道与冷出水口连通,热水通道与热出水口连通;

30、所述外壳包括罩设在筒体外的外筒罩及从外筒罩的周侧壁向前延伸出来的前罩;

31、所述前罩罩在所述基板上并形成容纳水流管路的内腔。

32、又一优选主题:免安装电热水龙头,包括机芯和外壳;

33、所述机芯包括注塑成型的载体、电控组件、加热管和阀芯;

34、所述载体包括筒体及从筒体周侧壁向前延伸的基板及基板上方的水流管路;

35、所述筒体包括相邻且通过隔离壁分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加热管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电控组件设于第二腔体内;

36、所述阀芯设于所述水流管路中;

37、所述基板上设有与水流管路连通的热出水口和冷出水口;

38、所述外壳包括罩设在筒体外的外筒罩及从外筒罩的周侧壁向前延伸出来的前罩;

39、所述筒体的周侧壁包括增厚的下周侧壁及较薄的上周侧壁,并形成装配台阶;

40、所述外筒罩包括外周侧壁及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所述外周侧壁紧密贴合与所述上周侧壁,形成的组合壁与所述下周侧壁厚度相当;

41、所述第一端壁盖在所述筒体的第一端部外侧,所述第二端壁盖在所述筒体的第二端部外侧;

42、所述前罩罩在所述基板上并形成容纳水流管路的内腔;

43、所述载体与所述外壳之间通过螺钉组件连接。

4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主题:模块化机芯,包括注塑成型的载体、电控组件、加热管和阀芯;

45、所述载体包括筒体及从筒体周侧壁向前延伸的基板及基板上方的水流管路;

46、所述水流管路包括进入到阀芯的进水管路、受阀芯控制的加热腔进水通道、受阀芯控制的冷出水通道和加热腔到热出水口的热水通道;

47、所述筒体包括相邻且通过隔离壁分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加热管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电控组件设于第二腔体内;

48、所述阀芯设于所述水流管路中;

49、所述基板上设有与水流管路连通的热出水口和冷出水口;所述冷出水通道与冷出水口连通,热水通道与热出水口连通。

5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控组件包括与加热管接线端电连接的控制线路板、热保护开关和启动开关;

51、所述第一腔体的端部设有水密封装置及水密封装置上的泄压阀。

5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基板的下侧设有与热出水口对应的第一螺纹头和有冷出水口对应的第二螺纹头;

53、第一出水罩拧在所述第一螺纹头上,第二出水罩拧在所述第二螺纹头上。

54、另一优选主题:模块化机芯,包括注塑成型的载体、电控组件、加热管和阀芯;

55、所述载体包括筒体及从筒体周侧壁向前延伸的基板及基板上方的水流管路;

56、所述水流管路包括进入到阀芯的进水管路、受阀芯控制的加热腔进水通道、受阀芯控制的冷出水通道和加热腔到热出水口的热水通道;

57、所述加热腔的腔壁上开设有与加热腔进水通道连通的腔进水口;所述加热腔的腔壁上开设有与热水通道连通的腔出水口;

58、所述腔出水口位于加热腔的水位高处,所述腔出水口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腔进水口;

59、所述筒体包括相邻且通过隔离壁分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加热管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电控组件设于第二腔体内;

60、所述阀芯设于所述水流管路中;

61、所述基板上设有与水流管路连通的热出水口和冷出水口;所述冷出水通道与冷出水口连通,热水通道与热出水口连通。

6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控组件包括与加热管接线端电连接的控制线路板、热保护开关和启动开关;

63、所述第一腔体的端部设有水密封装置及水密封装置上的泄压阀。

6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基板的下侧设有与热出水口对应的第一螺纹头和有冷出水口对应的第二螺纹头;

65、第一出水罩拧在所述第一螺纹头上,第二出水罩拧在所述第二螺纹头上。

6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水龙头的载体包括筒体和基板,筒体左右腔室容置加热管和电控组件,基板上分布水流管路,水流管路内设置有阀芯;电控组件、加热管和阀芯安装在一体注塑成型的载体上,以简化装配工序;外壳盖设在载体外以保护内部结构。

67、外壳包括罩设在筒体外的外筒罩及从外筒罩的周侧壁向前延伸出来的前罩;外筒罩与筒体罩合,前罩与基板罩合,以使外壳与机芯罩合后的电热水龙头具备整体性和统一性。

68、其次,本实用新型在加热腔的高处设置一出水口,出水口外接一热水排水管道,以避免加热管高温导致排水管破损、断裂而意外漏水,继而避免加热腔内的水被排空而导致干烧现象的发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