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损轮毂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28485发布日期:2023-07-20 11:41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损轮毂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汽车轴承,具体涉及一种耐磨损轮毂轴承。


背景技术:

1、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

2、专利cn204493445u所阐述的一种耐磨损轮毂轴承,其结构简单,转动时能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不会出现打滑现象,陶瓷层的设置使得轴承的摩擦系数小、耐磨损,显著提高了轴承的精度、性能和使用寿命,保障了行车的安全,但是其内轴套与外轴套连接紧密,当需要更换内部的滚珠时拆卸不便,从而不易进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损轮毂轴承,具备便于更换滚柱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损轮毂轴承,包括内套,所述内套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一外套,所述内套的外壁转动连接有与第一外套拼接的第二外套,所述第一外套与第二外套的内壁之间串联有用于固定的固定螺栓。

3、优选的,所述内套包括内轴套,所述内轴套的剖面为圆台形,所述内轴套的三个圆台侧面均设置有滚柱。

4、优选的,所述内轴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用于连接车轴。

5、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套包括第一外轴套,所述第一外轴套的内壁开设有插槽。

6、优选的,所述第一外轴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外轴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轮毂法兰。

7、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套包括第二外轴套,所述第二外轴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第二外轴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通过将第一外套和第二外套通过组合的方式组成内套的外套,可以让外套更加容易打开,从而方便对内部的滚柱进行更换,从而方便维修,通过在第一外轴套上设置插槽可以起到让第二外轴套卡接的效果,通过插块可以插入插槽内,从而增大第二外套与第一外套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连接强度。

10、2、内轴套的三个圆台侧面可以增大外套与内轴套的接触面积,由于三个侧面均设置了滚柱,从而降低了摩擦力,并且两个斜面可以分散压力,从而降低磨损,提高设备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耐磨损轮毂轴承,包括内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1)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一外套(2),所述内套(1)的外壁转动连接有与第一外套(2)拼接的第二外套(3),所述第一外套(2)与第二外套(3)的内壁之间串联有用于固定的固定螺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轮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1)包括内轴套(100),所述内轴套(100)的剖面为圆台形,所述内轴套(100)的三个圆台侧面均设置有滚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损轮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套(10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101),所述连接法兰(101)用于连接车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轮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套(2)包括第一外轴套(200),所述第一外轴套(200)的内壁开设有插槽(2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磨损轮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轴套(20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02),所述第一外轴套(20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轮毂法兰(2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轮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套(3)包括第二外轴套(300),所述第二外轴套(30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插块(301),所述第二外轴套(30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30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损轮毂轴承,包括内套,所述内套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一外套,所述内套的外壁转动连接有与第一外套拼接的第二外套,所述第一外套与第二外套的内壁之间串联有用于固定的固定螺栓。通过将第一外套和第二外套通过组合的方式组成内套的外套,可以让外套更加容易打开,从而方便对内部的滚柱进行更换,从而方便维修,通过在第一外轴套上设置插槽可以起到让第二外轴套卡接的效果,通过插块可以插入插槽内,从而增大第二外套与第一外套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连接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程春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鸿宁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