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90301发布日期:2023-10-11 12:2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支撑脚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支撑脚架,尤指一种组装于平面式电子装置的后侧,并可相对于平面式电子装置掀开或闭合。


背景技术:

1、目前常见的诸如平板电脑或aio电脑之类的平面式电子装置,大都会通过一支撑脚架的支撑,使平面式电子装置站立着,支撑脚架会再通过枢设一枢轴结构,借以进行翻转作动,使支撑脚架相对于平面式电子装置掀开或闭合,并使平板电脑的立起角度具有无段或是多段式的调整定位功能,使平板电脑在平躺或是在不同立起角度时,都能够形成稳定的定位,以方便使用者触控操作。

2、其中,如中国台湾tw i241141b的“可调角度支撑架”专利案所示,其主要将一结合座与支撑架的一端枢接于基座上,再于结合座上设置垂直第三长槽孔并与支撑架上枢设滑动块滑动配合,垂直第三长槽孔两侧分设有齿条及控制组,控制组具有一卡制件其容置于滑动块内,且一端卡制于齿条;当面板与结合座结合后,通过拉动控制组的拉杆使其推动斜槽,而带动卡制件沿单一方向移动以脱离齿条卡制,再通过扳动拉杆使滑动块沿滑槽上下滑动,而改变结合座与支撑板间的相对角度,最后,松开拉杆即完成定位,借以使操作方便且可快速调整角度,并由于齿条与卡制件互相卡制定位,可使支撑架具有足够定位力。

3、但是,上述中国台湾tw i241141b专利的拉杆2243必须通过一复位元件22434的弹力作用,才能弹回至初始位置,并使卡制件2242卡制于齿条223而固定结合座22;同时需要配合另一复位元件22434的弹力作用,才能以稳固支撑卡制件2242齿部22421与齿条223啮合;如此一来,将使整体的结构变得更复杂,且通过单一齿部22421与单一齿条223的相互啮合,对于较重的面板而言,常无法呈现其足够的定位力量,而有使面板的支撑角度产生改变的疑虑。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为了提供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并改善上述的缺点,发明人积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2、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设置在一电子装置平板的背面的支撑脚架,使能解决现有支撑架的整体结构复杂,且对于较重的面板常无法呈现足够的定位力而有使面板的支撑角度产生改变的问题,而能通过向上拉动一拨动件以带动一移动板及一卡掣件横向移动,使得卡掣件的双卡合部与转接座的双卡接部相互分离,以调整支撑架角度,之后再松开拨动部以通过至少一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使双卡合部与双卡接部重新复位卡接定位,借以简化各零件的结构与形状、方便组装且又保有结构强度,以节省制造成本,同时提供足够的卡接定位力量,使面板能稳固定位于一支撑角度上。

3、为达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的支撑脚架包括一基座、一转接座、一拨动件、一移动板、一卡掣件以及一衬套件。其中的基座一端具有一结合部;转接座具有一前端面及一后端面,转接座的前端面供与一电子装置的背面连接,转接座的内部具有一容置槽,容置槽内具有直立并列的一第一卡接部及一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及第二卡接部之间具有部分贯穿容置槽的一直立导轨;拨动件容纳定位于容置槽内,拨动件的一端具有一拨动部,拨动部由容置槽向外穿出转接座的后端面,供以直向移动的方式带动拨动件;拨动件的一侧具有至少一推动部;移动板的一侧具有对应至少一推动部的至少一抵压部,供拨动件直向移动时以横向移动移动板;移动板的另一侧具有至少一弹性件,供移动板横向复位;卡掣件的一侧与移动板连接,卡掣件具有直立并列的一第一卡合部及一第二卡合部,供移动板横向移动时,使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对应卡接或分离第一卡合部、第二卡合部。

4、实施时,基座包括一衔接件、一支撑件及一支架,衔接件具有结合部,支撑件的一端枢接衔接件,支撑件的另一端枢接支架的一端,且支架的一端枢接转接座。

5、实施时,转接座包括一座体及一盖板,座体的前端面开放以形成容置槽,盖板与座体连接以封闭容置槽;座体的一端具有一弯折部,弯折部靠近拨动件的拨动部,且弯折部以远离后端面的方向以一角度向外延伸。

6、实施时,拨动件的直立向具有上、下间隔的一第一长槽孔及一第二长槽孔,第一长槽孔及第二长槽孔分别为阶梯状长孔;一第一带头螺栓的螺纹端穿过第一长槽孔以锁接座体,第一带头螺栓的头部端容纳限位于第一长槽孔内;一第二带头螺栓的螺纹端穿过第二长槽孔以锁接座体,第二带头螺栓的头部端容纳限位于第二长槽孔内,供拨动件相对于转接座上、下直向移动。

7、实施时,第一卡接部及第二卡接部分别为直立的齿条,第一卡合部具有至少一第一卡齿,供卡接第一卡接部;第二卡合部具有至少一第二卡齿,供卡接第二卡接部。

8、实施时,第一卡合部包括一凸块,凸块以远离卡掣件的一端面的方向向外凸出,凸块的一侧面上具有至少一第一卡齿;卡掣件的另一侧具有至少一第二卡齿,至少一第二卡齿及至少一第一卡齿具有相同的凸出方向。

9、实施时,移动板的一端面上具有一直立沟槽,卡掣件的一侧具有一勾部,勾部容纳限位于直立沟槽内,供卡掣件的一侧与移动板连接。

10、实施时,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衬套件,卡掣件以相对横向移动的方式与衬套件连接;衬套件与直立导轨连接,且衬套件限位连接于衔接件与卡掣件之间,衬套件与衔接件及卡掣件沿着直立导轨直向移动。

11、实施时,直立导轨包括呈阶梯形的一导孔及一直槽,导孔贯穿容置槽;衬套件具有一直向部及一横向部,直向部限位连接于导孔内;横向部限位连接于直槽内,横向部的一端面抵压卡掣件。

12、实施时,至少一推动部为至少一个三角形凹槽;至少一抵压部为至少一个三角形板,至少一推动部及至少一抵压部相互抵压,供拨动件直向移动时带动移动板横向移动。

13、实施时,卡掣件的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之间具有一第三长槽孔;衬套件具有一导管,导管限位连接于第三长槽孔内。

14、实施时,导管的周缘具有至少一平面,供以相对横向移动的方式限位连接于卡掣件的第三长槽孔内。

15、实施时,第三长槽孔包括阶梯形的一第一横槽及一第二横槽,导管限位连接于第一横槽内;一第三带头螺栓的螺纹端穿过该导管以锁合连接基座的结合部,第三带头螺栓的头部端容纳限位于第二横槽内。

16、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能有更深入的了解,现详述于后:



技术特征:

1.一种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括一衔接件、一支撑件及一支架,该衔接件具有该结合部,该支撑件的一端枢接该衔接件,该支撑件的另一端枢接该支架的一端,且该支架的该端枢接该转接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该转接座包括一座体及一盖板,该座体的该前端面开放以形成该容置槽,该盖板与该座体连接以封闭该容置槽;该座体的一端具有一弯折部,该弯折部靠近该拨动件的该拨动部,且该弯折部以远离该后端面的方向以一角度向外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该拨动件的直立向具有上、下间隔的一第一长槽孔及一第二长槽孔,该第一长槽孔及该第二长槽孔分别为阶梯状长孔;一第一带头螺栓的螺纹端穿过该第一长槽孔以锁接该座体,该第一带头螺栓的头部端容纳限位于该第一长槽孔内;一第二带头螺栓的螺纹端穿过该第二长槽孔以锁接该座体,该第二带头螺栓的头部端容纳限位于该第二长槽孔内,供该拨动件相对于该转接座上、下直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接部及该第二卡接部分别为直立的齿条,该第一卡合部具有至少一第一卡齿,供卡接该第一卡接部;该第二卡合部具有至少一第二卡齿,供卡接该第二卡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部包括一凸块,该凸块以远离该卡掣件的一端面的方向向外凸出,该凸块的一侧面上具有至少一第一卡齿;该卡掣件的另一侧具有至少一第二卡齿,至少一第二卡齿及至少一第一卡齿具有相同的凸出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该移动板的一端面上具有一直立沟槽,该卡掣件的该一侧具有一勾部,该勾部容纳限位于该直立沟槽内,供该卡掣件的该一侧与该移动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衬套件,该卡掣件以相对横向移动的方式与该衬套件连接;该衬套件与该直立导轨连接,且该衬套件限位连接于该衔接件与该卡掣件之间,该衬套件与该衔接件及该卡掣件沿着该直立导轨直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该直立导轨包括呈阶梯形的一导孔及一直槽,该导孔贯穿该容置槽;该衬套件具有一直向部及一横向部,该直向部限位连接于该导孔内;该横向部限位连接于该直槽内,该横向部的一端面抵压该卡掣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推动部为至少一个三角形凹槽;至少一抵压部为至少一个三角形板,至少一推动部及至少一抵压部相互抵压,供该拨动件直向移动时带动该移动板横向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该卡掣件的该第一卡合部及该第二卡合部之间具有一第三长槽孔;该衬套件具有一导管,该导管限位连接于该第三长槽孔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该导管的周缘具有至少一平面,供以相对横向移动的方式限位连接于该卡掣件的该第三长槽孔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长槽孔包括阶梯形的一第一横槽及一第二横槽,该导管限位连接于该第一横槽内;一第三带头螺栓的螺纹端穿过该导管以锁合连接该基座的该结合部,该第三带头螺栓的头部端容纳限位于该第二横槽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的支撑脚架主要包括一基座;一转接座的前端面与一电子装置的背面连接,转接座的容置槽内具有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及一直立导轨;一拨动件的一拨动部由容置槽向外穿出转接座的后端面,以直向带动拨动件;一移动板具有至少一抵压部以对应拨动件的至少一推动部,借以使移动板能横向移动,并通过至少一弹性件以复位;一卡掣件与移动板连接,卡掣件的第一卡合部、第二卡合部对应卡接或分离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借以简化各零件,并使平板能稳固定位于一支撑角度上。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