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器、变速箱总成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25075发布日期:2023-11-22 18:2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差速器、变速箱总成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车辆,具体地,涉及一种差速器、变速箱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1、电驱动桥差速器总成一般由大齿圈、差速器壳体、行星齿轮、半轴齿轮、一字轴、螺栓、半轴齿轮垫片、行星齿轮垫片、弹性销构成,目前电驱动减速箱油量一般都较少,达不到半轴齿轮一半位置,加之新能源电动车存在急加急减工况,这无疑会对差速器内部润滑构成较大风险。

2、相关技术中,半轴齿轮与差速器的壳体之间的间隙较小,变速箱内的润滑油经半轴齿轮与壳体之间的间隙流通时,流动性较差,容易造成差速器在运转过程中出现润滑不良的各类磨损和烧结问题,例如常见问题为半轴齿轮垫片磨损、行星齿轮垫片磨损、支撑轴磨损或烧结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差速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差速器、变速箱总成和车辆,该差速器上增设便于润滑油流至其内腔的流道,可以增强润滑油的流动性,以增强对差速器内各部件的润滑效果,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差速器,包括:

3、壳体,具有内腔以及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用于供半轴贯穿;

4、支撑轴,设置在所述内腔中;

5、行星齿轮,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地套接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内腔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以及

6、半轴齿轮,位于所述内腔中且用于固定套接在所述半轴上,所述半轴齿轮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连接且与所述内腔的内壁之间具有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的第二间隙,所述半轴齿轮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安装通道与所述第二间隙的流道。

7、可选地,所述半轴齿轮包括同轴连接的轴部和齿部,所述齿部包括连接于所述行星齿轮的齿面以及连接在所述轴部的外轴壁和所述齿面之间的外壁面,所述第二间隙包括位于所述外轴壁与所述内腔之间的第一段以及位于所述外壁面与所述内腔之间的第二段,所述流道构造为贯穿所述半轴齿轮的通道,所述流道与所述第二间隙的连通处位于所述第一段的与所述第二段连通的末端处,和/或,所述流道与所述第二间隙的连通处位于所述第二段上。

8、可选地,所述齿部的外壁面包括自所述外轴壁朝向所述齿面依次连接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第一壁面与所述内腔之间设置有套接在所述轴部上的第一垫片,所述流道与所述第二间隙的连通处位于所述外轴壁上,和/或,所述流道与所述第二间隙的连通处位于所述第二壁面上。

9、可选地,所述流道具有位于所述轴部的背离所述齿部一端的端面上的入口以及位于所述外轴壁上的出口。

10、可选地,所述流道包括自所述入口朝向所述出口依次连通的第一流道段和第二流道段。

11、可选地,所述第一流道段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流道段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12、可选地,所述半轴齿轮包括同轴连接的轴部和齿部,所述齿部包括连接于所述行星齿轮的齿面以及连接在所述轴部的外轴壁和所述齿面之间的外壁面,所述第二间隙包括位于所述外轴壁与所述内腔之间的第一段以及位于所述外壁面与所述内腔之间的第二段,所述流道构造为流道槽,所述流道槽的入口端位于所述轴部的远离所述齿部的一端,所述流道槽的出口端位于所述外轴壁的靠近所述外壁面的一端或者位于所述外壁面上。

13、可选地,所述流道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半轴齿轮的周向间隔地布置。

14、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变速箱总成,包括如上所述的差速器。

15、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变速箱总成。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半轴齿轮上增设流道,可以使得变速箱内的润滑油通过流道流至第二间隙,并经第二间隙后流至第一间隙内,随着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运行,最终使得润滑油可以流入差速器的壳体的内腔。在润滑油的流动过程中,因增设的流道,可以增强润滑油的流动性,由此在润滑油流经第二间隙时,可以增强半轴齿轮和壳体之间的润滑效果,经过第一间隙时,可以增强行星齿轮和壳体之间的润滑效果,此外,润换油还可以增强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之间以及行星齿轮与支撑轴之间的润滑效果,以减小差速器壳体内各部件的磨损或烧结的风险。

17、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轴齿轮包括同轴连接的轴部和齿部,所述齿部包括连接于所述行星齿轮的齿面以及连接在所述轴部的外轴壁和所述齿面之间的外壁面,所述第二间隙包括位于所述外轴壁与所述内腔之间的第一段以及位于所述外壁面与所述内腔之间的第二段,所述流道构造为贯穿所述半轴齿轮的通道,所述流道与所述第二间隙的连通处位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连通的末端处,和/或,所述流道与所述第二间隙的连通处位于所述第二段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部的外壁面包括自所述外轴壁朝向所述齿面依次连接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第一壁面与所述内腔之间设置有套接在所述轴部上的第一垫片,所述流道与所述第二间隙的连通处位于所述外轴壁上,和/或,所述流道与所述第二间隙的连通处位于所述第二壁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具有位于所述轴部的背离所述齿部一端的端面上的入口以及位于所述外轴壁上的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包括自所述入口朝向所述出口依次连通的第一流道段和第二流道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段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流道段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轴齿轮包括同轴连接的轴部和齿部,所述齿部包括连接于所述行星齿轮的齿面以及连接在所述轴部的外轴壁和所述齿面之间的外壁面,所述流道构造为流道槽,所述流道槽的入口端位于所述轴部的远离所述齿部的一端,所述流道槽的出口端位于所述外轴壁的靠近所述外壁面的一端或者位于所述外壁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半轴齿轮的周向间隔地布置。

9.一种变速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差速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速箱总成。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差速器、变速箱总成和车辆,差速器包括:壳体,具有内腔以及与内腔连通的安装通道,安装通道用于供半轴贯穿;支撑轴,设置在内腔中;行星齿轮,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地套接在支撑轴上,行星齿轮与内腔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以及半轴齿轮,位于内腔中且用于固定套接在半轴上,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连接且与内腔的内壁之间具有与第一间隙连通的第二间隙,半轴齿轮上设置有连通安装通道与第二间隙的流道。如此,该差速器上增设便于润滑油流至其内腔的流道,可以增强润滑油的流动性,以增强对差速器内各部件的润滑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周,原枫,谢立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