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绝缘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19954发布日期:2023-08-24 19:22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绝缘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高压、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接地电极,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绝缘支架。


背景技术:

1、换流站接地极是高压、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起着将直流系统单极大地回线运行时的工作电流、过负荷电流和双极运行时的不平衡电流导入大地及钳制换流阀中性点电位等作用。直流接地极主要由接地电极、导流系统、附属设施等部分组成,其中接地电极是将电流导入大地的关键设备,接地电极的性能确定了接地极工程甚至整个直流输电工程的运行性能。

2、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直流接地电极采用“馈电棒+焦炭床”的结构型式,焦炭粉在施工现场敷设成正方形的焦炭床,馈电棒放置在焦炭床中央,现有技术直流电极存在现场敷设焦炭粉工作量大、现场焊接馈电棒工作量大、焦炭粉用量多、基槽开挖量大、施工时间长、施工影响面积大、材料费用及施工费用高、环境和社会影响较大、焦炭床成型及尺寸和馈电棒放置位置难以准确保证、工程总投资高等问题。所以,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焦炭床现场敷设、馈电棒现场焊接等问题,设计了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而该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需要采用支架来固定馈电棒,所以,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绝缘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绝缘支架,用于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以支撑、固定馈电棒,确保馈电棒置于外壳内的中心位置,确保馈电棒与金属外壳之间的间距并绝缘,以及馈电棒为高硅铬铁棒时多段馈电棒相互之间的间距并绝缘。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绝缘支架,用于支撑固定馈电棒,包括若干l形支架脚和馈电棒固定圈,若干l形支架脚以馈电棒固定圈为中心,沿馈电棒固定圈的圆周分布,若干l形支架脚的一端与馈电棒固定圈连接,l形支架脚的另一端置于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外壳内壁。

4、进一步的,所述l形支架脚与馈电棒固定圈均为具有支撑强度的绝缘材料,所述l形支架脚与馈电棒固定圈浇铸为一个整体。

5、进一步的,所述l形支架脚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靠近馈电棒固定圈,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馈电棒固定圈浇铸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垂直浇铸连接,若干第一支撑杆与馈电棒固定圈均处于同一平面,并且第一支撑杆垂直于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外壳内壁,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垂直,紧贴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外壳内壁。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长度与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外壳内径相匹配,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长度为馈电棒与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外壳端壁之间的间距值。

7、进一步的,所述馈电棒为高硅铬铁棒时,第二支撑杆的长度也等于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各馈电棒之间间距的1/2。

8、进一步的,所述馈电棒固定圈的孔径与馈电棒直径相匹配,馈电棒能够穿入馈电棒固定圈,使得绝缘支架对馈电棒进行支撑。

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绝缘支架,绝缘支架是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一个构件,对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馈电棒进行支撑,确保馈电棒置于外壳内的中心位置,确保馈电棒与外壳之间电气上不直接接触,确保馈电棒与外壳和外壳端壁之间的间距并绝缘,使得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性能达到预期目标,如避免现场敷设焦炭床、避免现场焊接馈电棒,减少现场施工工作量、缩短施工时间、减少施工安全隐患、提高施工质量,节省焦炭粉使用量、减少基槽开挖量、减少施工涉地面积、节省工程投资、减小环境及社会影响,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绝缘支架,用于支撑固定馈电棒(4),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l形支架脚(1)和馈电棒固定圈(2),若干l形支架脚(1)以馈电棒固定圈(2)为中心,沿馈电棒固定圈(2)的圆周分布,若干l形支架脚(1)的一端与馈电棒固定圈(2)连接,l形支架脚(1)的另一端置于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外壳(3)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绝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支架脚(1)与馈电棒固定圈(2)均为具有支撑强度的绝缘材料,所述l形支架脚(1)与馈电棒固定圈(2)浇铸为一个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绝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支架脚(1)包括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所述第一支撑杆(11)靠近馈电棒固定圈(2),第一支撑杆(11)的一端与馈电棒固定圈(2)浇铸连接,第一支撑杆(11)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12)垂直浇铸连接,若干第一支撑杆(11)与馈电棒固定圈(2)均处于同一平面,并且第一支撑杆(11)垂直于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外壳(3)内壁,所述第二支撑杆(12)与第一支撑杆(11)垂直,紧贴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外壳(3)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绝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长度与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外壳(3)内径相匹配,所述第二支撑杆(12)的长度为馈电棒(4)与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外壳(3)端壁之间的间距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绝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棒(4)为高硅铬铁棒时,第二支撑杆(12)的长度也等于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各馈电棒(4)之间间距的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绝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棒固定圈(2)的孔径与馈电棒(4)直径相匹配,馈电棒(4)能够穿入馈电棒固定圈(2),使得绝缘支架对馈电棒(4)进行支撑。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绝缘支架,涉及高压、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接地极技术领域,包括若干L形支架脚和馈电棒固定圈,若干L形支架脚以馈电棒固定圈为中心,沿馈电棒固定圈的圆周分布,若干L形支架脚的一端与馈电棒固定圈连接,L形支架脚的另一端置于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外壳内壁。本技术是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一个构件,对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馈电棒进行支撑,确保馈电棒置于外壳内的中心位置,确保馈电棒与外壳之间电气上不直接接触,确保馈电棒与外壳和外壳端壁之间的间距并绝缘,使得预制干电池式高压直流接地电极的性能达到预期目标。

技术研发人员:魏德军,林浩,盛道伟,刘炯,胡全,许泳,邢东明,曹立伟,郭锐,龚森廉,陈远虎,杨俊伟,任伟,鄢艺,余汶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